基本介紹
走進汝州文廟大成殿,20通石碑靜臥在展廳內,日光燈下閃爍著幽幽光華,石碑上鐫刻著先秦以至隋唐五代的名家書法精品。細看之下,鄭國大夫皇頡的字瀟灑俊逸,酒仙劉伶的書法自由奔放、灑脫不羈,李世民的書法意興天來,字外風雲,有皇家風骨……這數十方碑刻,便是被清代《直隸汝州志》推舉為可與《淳化閣帖》、《泉州帖》、《絳州帖》並稱為“四大名帖”的《汝帖》。曾任河南巡撫的清代碑刻學家畢秋帆在其所著的《中州金石考》中稱讚《汝帖》為“真宋室之鴻寶也”。
後世名氣愈來愈大的《汝帖》,出自800多年前的一個小小地方官王之手。那是宋大觀三年(1109年)的八月,汝州郡守王採集《淳化閣帖》、《絳州帖》及“三代而下迄於五季字書百家”刻成,共12塊汝帖碑,匯帖12卷,每卷首均刊目錄,卷末刻帖的數目,共77家又23種,宋刻匯帖有目錄者並不多見。因刻於汝州,故名《汝帖》。
刻成之後,王心滿意足,把它們鑲嵌在汝州官衙“坐嘯堂”的牆壁上,後移至望嵩樓上。望嵩樓在汝州北城門附近,唐宋時是天下名樓。樓高三十米,上下三層,憑欄遠眺,嵩山峻岭盡收眼底。唐代大詩人李益曾登此樓賦詩:“黃昏鼓角似邊州,三十年前上此樓。今日山川對垂淚,傷心不獨為悲秋。”30年間兩上此樓的李益,目睹社會動亂給汝州百姓帶來的災難,感慨萬千。此詩已成千古絕唱,被選入大學教材。
碑刻移於望嵩樓上,社會影響日益擴大,“松煤拓紙歲萬本”,已然轉變成一種公共財富,誰都能隨時拓印。
明末戰亂,望嵩樓樓焚碑殘。汝帖碑刻被丟棄在馬廄中。清順治七年(1650年),巡道範承祖重新修整一新,並加跋2刻,總共14塊碑刻,重新收藏於衙門,安置在西園存古軒中。當時范承祖為從民間收集碑刻,不惜以刑律威脅有可能收藏碑刻的老百姓。
道光十八年(1838年),州守白明義見所存碑文漫漶不復識,又自洛陽購得《汝帖》宋時原拓一部,重摹諸石,范承祖所做跋已失,白明義又加上序、跋和目錄,並加蓋汝州官印為記,碑刻變成了20塊,仍藏存古軒中。社會動盪之中,碑刻屢有散失。1947年臨汝解放,州衙被毀,碑帖流落民間。
新中國成立後,時任縣文化館館長的張久益等人多方收集,在火神廟街一老百姓家門口找到第一塊,當時這戶人家把它丟在門口當石凳坐。1983年,縣公安局在拆房時發現了一塊《汝帖》殘碑,正副三位局領導親自把碑送到文化館。“從第一塊找起,花了四五年時間,找到了10塊。在多人幫助下,到1983年總共找到18塊。又從開封博物館複製了兩塊,複製的也不是原拓。”張天慶所長說。
“張久益致力於收集這些寶貝,‘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張久益將收集到的大部分碑刻砌在牆內,外敷灰漿,少部分埋在深挖的土坑內,方保全了這些東西。”汝州文聯副主席彭中彥說。
1983年以後,20塊石碑109帖的《汝帖》遷入文廟內,它囊括了宋以前數千年的書法。這時汝州文化局提出一個大膽構想——續帖。篩選宋以來千年傑出書家68人的代表作品,再刻制80塊碑帖,使《汝帖》總數達到100塊。2003年,上海博物館斥資450萬美金,從美國購回中國最早書帖集成《淳化閣帖》宋代原版。這次收購被稱為“書帖祖宗”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