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炳靈寺最早叫“唐述寺”,是
羌語“鬼窟”之意。後歷有龍興寺、靈岩寺之稱。明永樂年後,取
藏語“十萬佛”之譯音,取“炳靈寺”或“冰靈寺”之名。石窟分上寺、洞溝、下寺三處,分布在大寺溝兩側的紅沙岩上,洞窟層層疊疊,棧道曲折盤旋而上。炳靈寺以下寺為主,創建於
西秦,歷經
北魏、
西魏、
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擴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現存窟龕183個,造像近800身,分石雕、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種,壁畫約900平方米。其中169窟開鑿於一天然石洞中,規模最大。炳靈寺最為典型的是
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畫藝術,與
莫高窟和
麥積山石窟並稱為甘肅三大石窟。
石窟
石窟分上寺、洞溝、下寺三處,分布在大寺溝兩側的紅沙岩上,洞窟層層疊疊,棧道曲折盤旋而上。炳靈寺以下寺最為壯觀,窟龕造像鑿於大寺溝右側峭壁上,長2公里,上下四層,高低錯落
,幢蓋縱橫,瀕臨黃河,氣勢莊嚴。現保存西秦、北魏、北周、隋、唐、元、明、清窟龕183個,大小石雕像近800尊,分石雕、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種,壁畫約900平方米。唐代作品約占三分之二,藝術造詣精湛,造型豐滿瀟灑,富有朝氣和生命力。鸝道元《水經注河水》稱:“河峽崖旁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丈,西二里,有時亮窟,高百丈,廣二十丈,深三十丈。”其中169窟開鑿於一天然石洞中,規模最大,據說就是唐述窟。內有精美的西秦造像,造型剛健挺撥,栩栩如生。壁畫中神人衣袂飄逸,色澤絢麗,構圖古雅,顯示出神奇美麗的天國風光。畫上有“西秦建弘元年”(420年)的造像題銘。是全國石窟中迄今發現最早的題記。炳靈寺最為典型的是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畫藝術,與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為甘肅三大石窟。
結構
炳靈寺所在
積石山山岩的地質結構系細黃沙岩,易於開鑿雕造,但不耐風化潮解。由於該地氣候乾燥,加之峭壁的高處,岩層往往突出如屋檐,對部分窟龕起著遮蔽風雨和太陽曝曬的作用,因而許多窟龕造像雖經千百年的歲月,至今仍得以相當完整地保存著。
位置
炳靈寺的所在地理位置,地處古代中西交通要道“
絲綢之路”隴西段的一條支線上。佛教徒在炳靈寺建寺開窟及造像活動,在
西晉時便已開始。十六國時期,
鮮卑族乞伏部貴族所建立的西秦政權,崇信佛教,一時內地及
西域高僧雲集於此,譯經傳法活動十分活躍,西秦境內的小積石山大寺溝,即炳靈寺石窟一帶,便成了當時佛教一大勝地。
構造
簡述
“炳靈”,是藏語“十萬佛”的音譯,意譯相當於漢語的“千佛山”、“萬佛洞”。炳靈寺石窟的正式營建始於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後歷經北魏、北周、隋、唐,不斷進行開鑿修造,元明時期仍有修妝繪飾。現存窟龕183個,總計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畫約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溝西岸長約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石窟以位於懸崖高處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眾多中小型窟龕構成其主體,其中唐窟占三分之二以上,總計20窟,113龕。北朝的代表性作品如169窟的泥塑
觀音,125龕的石雕
釋迦牟尼和
多寶佛等,均為炳靈寺石窟的藝術傑作。位於臨夏永靖縣西南35公里處的小積石山中。從蘭州出發乘車行75公里,到劉家峽水電站大壩換乘遊艇,經過54公里浩渺的高原平湖,西拐進峽口,過
姊妹峰,即可到達。炳靈寺最早叫“唐述寺”,是羌語“鬼窟”之意。後歷有龍興寺、靈岩寺之稱。明永樂年後,取藏語“十萬佛”之譯音,取“炳靈寺”或“冰靈寺”之名。石窟分上寺、洞溝、下寺三處,分布在大寺溝兩側的紅沙岩上,洞窟層層疊疊,棧道曲折盤旋而上。炳靈寺以下寺為主,創建於西秦,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擴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現存窟龕183個,造像近800身,分石雕、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種,壁畫約900平方米。其中169窟開鑿於一天然石洞中,規模最大。炳靈寺最為典型的是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畫藝術,與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為甘肅三大石窟。
西秦169窟
在最早的西秦169窟中,塑造有
無量壽佛,
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以及北壁正中的大力佛。坐落在仰蓮台座上
無量壽佛,面型方圓,著半披肩佛衣,盤腿而坐,有莊重之感。菩薩頭頂束髮,袒臂招手,伺候左右。濃墨淡彩,呼之欲出。北壁正中大力佛,高7.5米,眉目俊秀,衣紋流暢,神態安詳。北魏造像最有特色的是25龕的石雕釋迦多寶像,面帶微笑,舉手敘談,莊重而瀟灑,再現南朝崇尚清談玄學的風采。炳靈寺石窟以下寺最為壯觀,西秦建都
臨夏期間,國王御駕親臨石窟,揮毫題詞,真跡尚存於岩壁之上。石窟懸崖上有石刻大佛像一尊;懸崖旁邊矗立著
姊妹峰。周圍有
鴛鴦洞,
藥水泉等勝境,山清水秀,峰險石奇。乘坐遊艇可以直接到達石窟碼頭。歷史變遷,炳靈寺屢遭戰火破壞,棧道毀壞。新中國成立後,國務院頒發通知,正式公布炳靈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設立了炳靈寺文物保管所,修建了防洪大堤,並在溝中架起了一座15米的獨孔水泥雕欄橋。炳靈寺最為典型的是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畫藝術,與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為甘肅三大石窟。從蘭州市去炳靈寺,可以在蘭州汽西站乘坐永靖縣的長途公共汽車,再換乘遊船去。
意義
該窟中的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名僧
法顯的墨書題記,是國內石窟中保留最早的紀年題紀,對全國其他古老石窟的斷代提供了標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窟龕造像和壁畫以169號自然窟大坐佛以及崖面中所有的眾多中小型窟龕構成主體。169號窟古稱唐述窟,現稱"天橋洞",高15米、深8米、寬20米,為已知我國開鑿最早、保存最好的洞窟。窟內有佛龕、石雕、石胎泥塑三類造型。171龕,位於石窟懸崖上,有唐代石胎泥塑的彌勒佛大坐像一尊,依山雕鑿,高達27米,雄渾莊嚴。窟中西秦《文殊菩薩問疾圖》,是我國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的一幅維詰經變圖。原16號窟,現歸位在石窟群對面睡佛殿內,長8.6米的泥塑炳靈寺臥佛,是我國現存北魏時期的唯一一尊臥佛,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高25厘米的唐代侍女造像,是我國現存石窟像中最為珍貴的一尊,充分體現了盛唐風貌。炳靈寺入口處懸崖旁邊佇立著峻峭的姊妹峰,周圍有鴛鴦洞、藥水泉等勝境,山清水秀,峰險石奇。
炳靈寺石窟在承襲前代民間藝術的基礎上,吸收和融合外來佛教藝術,以嶄新的姿態、簡潔的手法,創造了生動的雕塑形象和繪畫藝術。
范文瀾在他的《中國通史》一書中認為,炳靈寺石窟不僅以石刻雕像作品見長,其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畫同樣與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齊名。炳靈寺壁畫真實地反映了十六國時代西北地區的社會風貌、音樂舞蹈以及裝飾藝術,對佛教的認識和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
交通
從
蘭州去炳靈寺參觀,可加入
旅行社旅遊團隊活動,也可以在蘭州
汽車西站乘坐赴永靖縣的長途公共汽車,再換乘
遊船去旅遊。
歷史
炳靈寺石窟約開鑿於西晉初年(約公元3世紀前期),正式興建於西秦,歷經北魏、北周、隋、唐、元、明等朝。由於自然條件相對良好,人為破壞又少,所以至今炳靈寺石窟保存得仍比較完整。現在,共留存下窟龕183個,造像776軀,壁畫900多平方米,墨書和石刻造像題記6則。
十六國的西秦時期,由於當地的
鮮卑族統治者篤信佛教,致使開窟造像活動十分活躍。這即是炳靈寺石窟開鑿的第一個高潮,並一直延至北朝的北魏時期。期間最有代表性的是第169窟,其餘第172窟和第1龕,第126、128、132窟,第2、124、125龕和第16窟等幾組也比較有名。儘管此時期造像雕鑿的是作為“胡神”的佛和菩薩,但除去姿態、手印、衣著等固有式樣外,大多摒棄了作為藝術原
形的犍陀羅佛像的特徵,融入了工匠自己本土的生活感受和審美要求,注入了自身和中國信眾的情感和理想內容。尤其明顯的是,在塑像及壁畫人物的近旁都有粉底墨書的名榜。這顯然是對漢代以來傳統形式的繼承。石窟中的造像,神情生動,姿態優美,衣著線條流暢,整體技巧顯得純熟精妙,手法洗鍊細膩。唐代,由於佛教的興盛,造像風潮再次興起,即炳靈寺石窟開鑿的第二個主要時期。期間比較著名的有第46號龕、第50號龕和第51號龕等。唐代窟龕中的造像組合,多為一佛、二菩薩(或四菩薩)、二天王,也有的是一佛、二羅漢、二菩薩和二天王。這時期炳靈寺石窟造像的特點與唐代石窟造像的整體風格相仿佛,都是強調健康豐腴的美,但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如面型較長,動態誇張,起伏處稜角分明,刀法也更顯粗獷有力。
此後,在元、明兩代,炳靈寺石窟也還有修妝,但石窟開鑿已趨於沒落了。炳靈寺石窟是我國石窟開鑿史上比較早期的作品,儘管歷經千年,至今仍富有藝術生命力,是我國藝術史上的一件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