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中華民國十九年(1930年),境域分屬四區(大禾場)的荷嶺鄉、五區(高興)的蘭溪鄉,十區(永豐)的永豐、凌源、侯徑鄉。中華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十區劃歸楊殷縣轄。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劃回興國縣。解放前夕,境域分屬興國縣江源、隆坪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境域分屬埠頭區的永豐、荷嶺、西江、社背、洙坊等鄉和均村區的隆坪鄉。1957年,合併為永豐、隆坪、洙坊3個鄉。1958年,成立永豐公社、隆坪公社。1960年,永豐公社、隆坪公社並為永豐公社。1961年,永豐公社分為永豐、隆坪、洙坊公社。1965年,洙坊公社併入永豐公社。1968年,隆坪公社併入永豐公社。1984年,建鄉換屆改社稱鄉。2021年1月19日,撤銷永豐鄉,設立永豐鎮,以原永豐鄉行政區域為永豐鎮行政區域。
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10月,永豐鄉轄2個社區、17個行政村:永豐社區、幸福社區、
永豐村、豪溪村、果溪村、大江村、樟坪村、西山村、社背村、洙坊村、茶石村、凌源村、里坳村、馬良村、蕉溪村、荷嶺村、旗嶺村、西江村、
船溪村。永豐鎮政府駐永豐社區永順路1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永豐鎮地勢南高北低,主要山峰有羊山、刁公寨、篇簍寨等。境內最高點海拔900米;最低點海拔230米,南北高差370米。
氣候
永豐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20℃,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降雨集中在3月至5月,3月最多。
水文
永豐鎮境內河流主要有永豐河、洙坊河、茶石河、蕉溪河等4條較大河流,河流長度達40餘千米。
自然資源
永豐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高嶺土、稀土、鎢礦、銅礦、花崗石等。其中高嶺土儲量296萬噸,1級品礦石77萬噸,品位、厚度穩定,礦區面積5千平方米,位於馬良村。
自然災害
永豐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低溫、連陰雨、冰雹、暴風雨等。
人口
2011年末,永豐鎮轄區總人口3457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500人,城鎮化率10%;另有流動人口16500人。總人口中,男性18325人,占53%;女性16250人,占47%;14歲以下8643人,占25%;15—64歲19016人,占55%;65歲上以6916人,占20%。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3538人,占97%;有畲族少數民族,共1037人,占3%。2011年,永豐鎮人口出生率13‰,人口死亡率11‰,人口自然增長率2‰。
2017年末,永豐鄉轄區有常住人口35802人。
2018年末,永豐鄉轄區有戶籍人口42634人。
2019年末,永豐鄉轄區有戶籍人口41916人。
2020年末,永豐鄉轄區有戶籍人口43554人。
截至2021年2月,永豐鎮轄區有戶籍人口4.28萬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永豐鄉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700萬元,同比增長13%;實現財政收入480萬元,同比增長14.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00萬元,同比增長30%,農民人均增收300元。
2017年末,永豐鄉有企業122個,企業從業人員732人。
第一產業
2011年,永豐鄉生產糧食1750噸,人均100千克。生豬飼養量3.5萬頭,年未存欄2萬頭;牛飼養量0.5萬頭,年存欄0.5萬頭;家禽飼養量35萬羽。
第二產業
2020年末,永豐鄉有工業企業13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個。
第三產業
2018年末,永豐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103個。
2019年末,永豐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92個。
2020年末,永豐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107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永豐鄉有幼稚園12所,在園幼兒1930人,專任教師170人;國小20所,在校學生5752人,專任教師198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9.5%;國中1所,在校學生1851人,專任教師116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永豐鄉有鄉村醫療衛生機構18個,衛生院1所,專業衛生人員13人,病床1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4張,固定資產總值260萬元。村級衛生所17所,衛生室10所,鄉村醫生53人。
2011年,永豐鄉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65萬人次,住院手術320台次,出院病人0.6萬人次。
2011年,永豐鄉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6/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3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2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35萬人,參合率97%。
社會保障
2011年,永豐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20戶,人數1449人,支出120.38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7人,支出8.88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03人;農村醫療救助23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33人次,共支出0.69萬元,農村臨時救濟946人次,支出14萬元。
2011年,永豐鄉新增就業人員140人,有120名返鄉農民工實現了再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50人,全年共幫助12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
交通運輸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清鹹豐三年(1853年),由十姓人集資建圩與現址對面沙灘上,後遷此永豐圩。喻地形為“蓮葉遮龜”,以永遠豐盛鳳願取名。
文物古蹟
陽岡遺址,系新石器時代晚期和商、西周時期遺址,位於馬良村陽岡嶺,面積7萬平方米,1982年發現。采有石器碹、斧、錛及夾沙紅陶、灰陶、硬陶3種。遺址東部有印紋陶窯1處,北部有半穴居遺址3處,有平固縣令墓葬1處。1983年8月30日被興國縣人民政府定為縣文物保護單位。
窯棚背漢墓,位於茶石村,在窯棚背遺址東邊,座西向東,為短甬道磚室墓,僅存墓底和部分墓壁,墓用青色花紋磚平砌。
望綠亭,在永豐圩東南部2千米處的豪溪村境內,於1988年10月興建,占地30平方米,是豪溪村長征老幹部、原廣東省顧委常委舒光采捐資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