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題材包羅萬象,既有詠物(《屏風》7首)又有抒懷(《心牆》6首),既有述史(《紫氣》9首)又有寫實(《童話》7首),物之梅蘭竹菊、青銅淬鐵、沉舟錨冢、虎狼豹鷹、鳴蟲穴蟻、飛鳥鱘魚、細雨初雪,史之大唐追夢、渡口尋蹤、虢國玉殤、霓裳羽衣、漢磚斷壁、中原史跡,抒懷之獨白、冥想、追憶、拷問,寫實之行旅、醉酒、看戲、獨坐。
作品目錄
卷一·屏風 | 卷二·紫氣 | 卷三·童話 | 卷四·水路 | 卷五·心牆 | 卷六·低飛 |
---|
中國屏風(組詩) 見南山(組詩) 敬亭山蠱(組詩) 仰視雪山 無名的海子 月光下的濕地 太陽河 | 大唐紫氣 青銅四疊(組詩) 中原行(組詩) 桃花水母 和桃花有關或無關的花事 寒露時我思念清明的牡丹 注視馬蹄蓮或者懷念馬 在陶中 吳國殤(組詩) | 轉世 陰矣:《九陰真經》的陰 義殤:江湖七宗罪的真相 我要一杯醉生夢死酒 對一隻野蜂空巢的懷念 朋友的肖像(組詩) 在埇橋馬戲村看虎 | 水路(組詩) 有中華鱘和血鰭豚的水路 有水鬼的水路 海浪之上 桃花潭畔(二首) 錨冢 | 心牆(組詩) 大士閣門前 讓雪蓋上我的眼睛 給石頭一次心跳 在途中(組詩) 木偶的早晨 | 低飛 隱疾(組詩) 雨水 兩個世界 墨 落日 看見 獨白 金屬 道德 風殤 蒼涼 等雪走近 仁者的光澤(組詩) |
|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水路》是詩人的心路歷程。詞與物的關係究其實質不過是人與世界、人與自我的關係。《水路》中紛繁雜陳的現實拷問和歷史迴風,深刻地詮釋了詩人在這個時代的煉獄般的心靈升華過程。在開篇的組詩《中國屏風》里,詩人對菊竹蘭梅的謳歌,體現了詩人對高潔人格的持存與堅守。“把無畏的行動/寄托在纖細的菊上/偉大且高潔的先人啊/這是怎樣駭世的明志方式/接力棒的傳來/舉著如炬的菊/我是秉承你衣缽的受益者”(《菊》);“而每親近你一次/都使我變得/虛心而正直”(《竹》);“插蘭為香/我要和他們拜天叩地”(《蘭》);“梅以及她的一樹姐妹/粲然綻放如燈的光芒/照亮我們/來路和去途”(《梅》)。然而,在社會快速轉型期里,持守精神的美德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詩人不迴避內心的困頓與焦慮,而是用詩歌來加持和助予。在組詩《隱疾》里,詩人說出了“心癢的難言之隱/無藥可治/我該撓哪裡止癢/才能使自己心靜如水”(《心癢時我該撓哪裡》);又以詰問的方式寫道:“看《
本草綱目》/自己給自己開藥方/醫自己的心病/你信這是我真實生活的全部供詞嗎/反正,我不置疑”(《我總怕乾出讓人恥笑的事》);在壓軸組詩《仁者的光澤》中,詩人從打鐵者、破冰者、擺渡者、獨舞者、持燈者、採藥者、漆船者、夜行者身上,投射了自己的理想人格和內心歸宿。這一點,詩人曾經夫子自道,“我愛詩、寫詩最根本的目的是用詩來洗濯塵世給予我的灰垢,保持思想維度和精神向度的純正和清潔”。
藝術特色
《水路》是有難度的寫作。自1990年代以降,一方面,以反抒情、冷敘述為
鵠的的詩歌充斥詩壇,詩歌成了語言的修辭遊戲;另一方面,口號式、宣言式的假抒情、概念化寫作沉渣泛起,詩歌成了平淡無奇的分行書。李雲認為嚴肅詩歌寫作的學術倫理底線是向難度寫作,他追求三種境界:一是“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二是“從俗世中來,到靈魂中去”;三是“語不驚人死不休”。能夠達到這三種境界,應該就是“有難度的寫作”。所謂有難度的寫作,在處理寫作題材上,能夠做到在細節上、細微處呈現宏闊視野和幽深歷史,而不僅僅是顧影自憐式的無病呻吟或
凌空蹈虛式的
大而無當;在處理物我關係上,能夠以我觀物、以我化物,賦予對象以通靈屬性,而不僅僅是浮泛於事物的表層之上或者沉湎於自我的喃喃獨語;在處理詩歌語言上,能夠做到點石成金,做到情與理、詞與物、外在與內在的巧妙化合與有機統一。通讀《水路》,李訓喜以為作者是實現了他的追求的。在組詩《青銅四疊》《中原行》《水路》《錨冢》《仁者的光澤》等詩歌中,詩人的語言點金術令人驚奇。比如《錨冢》起筆寫道:“你沒有衣冠,只有筋骨”,一句作為一段,凸顯了廢棄鐵錨的內在品質,為該詩定下了基調。緊接著,詩人以“我此時,陳述這些幹嗎/我是泄密者,我淺薄”這樣的反諷方式開啟了對錨的禮讚。而在《拋錨的錨》這首詩中,“我摸著錨/如同撫摸當年那支貓的脊背/我好想讓錨尖/刺痛/我麻木的中年/如同那支貓撓破我的手背”,通過錨與貓的同音聯想,“刺痛”和“撓破”的動詞對舉,生動形象地揭示了詩人戰勝麻木人生的內心渴望。尤其應該一提的是,詩人處理抒情的方式令人稱道。他既不像一些詩人那樣兜售廉價的濫情,又不像一些詩人那樣拋棄詩歌的抒情性,而是以有節制的抒情達到情意物的圓融膠合。他喜歡用長句短句交錯的方式構建行雲流水般的內在節奏和韻律,這樣一來,他的詩歌不僅適合於吟,也適合於誦;不僅適合心讀,也適合傾聽。
作品評價
嶺南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副院長施保國:“李雲的詩集《水路》從屏風、紫氣、童話、水路、心牆、低飛等六卷展開詩意與思想的堅韌騰飛,多維度作了‘與風雲而並驅’的詩意呈現,展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對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很有裨益。”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李雲,安徽省作家協會秘書長,《詩歌月刊》主編。曾有小說、詩歌、散文在《人民日報》《人民文學》《詩刊》《小說月報·原創版》《詩選刊》《星星》《江南》《綠風》《中國作家》《草堂》《北京文學》《雨花》《小說林》《中國詩歌》《長江文藝·好小說》《大家》《作品與爭鳴》《詩潮》等刊物刊發,有作品在《人民日報》《人民文學》徵文中獲獎併入選多種年鑑和選本,被評為2019年度封面新聞“名人堂”全國十大詩人,2021年度十佳華語詩人,中篇小說《大魚在淮》獲安徽省政府文學獎,出版詩集《水路》《
一切皆由悲喜》、長篇小說《大通風雲》、長篇報告文學《一條大河波浪寬》(與他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