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文字覷天巧》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詞。上片寫李子永家亭榭風流華美,有濃郁的田園風味,但不能因此不憂慮世事。下片寫自己已無做一番大事業的可能,而李子永既有萬卷藏書可讀,又有李廣射獵南山的勇武,勉勵他像陳登一樣懷濟世之志,積極進取。全詞表面寫閒適,實寫內心的激勵,多個典故貫穿其中,筆法跌宕,婉轉敘來,搖曳多姿。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水調歌頭
提乾李君索余賦秀野、綠繞二詩,余詩尋醫久矣,姑合二榜之意,賦水調歌頭以遺之。然君才氣不減流輩,豈求田問舍而獨樂其身耶?
文字覷天巧,亭榭定風流。平生丘壑,歲晚也作稻粱謀。五畝園中秀野,一水田將綠繞,𫁂稏不勝秋。飯飽對花竹,可是便忘憂?
吾老矣,探禹穴,欠東遊。君家風月幾許,白鳥去悠悠。插架牙籤萬軸,射虎南山一騎,容我攬須不?更欲勸君酒,百尺臥高樓。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⑵提乾李君:李泳(?—1189?),字子永,號蘭澤,揚州(今屬江蘇)人。嘗官兩浙東路安撫司準備差遣,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知溧水縣。淳熙末年卒。著有《蘭澤野語》,及弟兄五人合集《李氏花萼集》,均佚。李泳嘗為坑冶司乾官,故稱其為提乾李君。
⑶詩尋醫:北宋蘇軾《七月五日二首·其一》:“避謗詩尋醫,畏病酒入務。”宋施元之注云:“法令所載,‘尋醫’為去官,‘入務’乃住理,詩中所用蓋出於此。”又引《舊唐書·陸贄傳》中語:“避謗不著書。”王十朋注曰:“詩尋醫,謂不作詩也。酒入務,謂止酒不飲也。”
⑷姑:姑且。二榜:二題,即上文所說的“秀野”“綠繞”兩個詩題。榜,公開張貼的文書、告示。這裡指提乾李君出的題目。
⑸遺(wèi):送交,交付。
⑺求田問舍:買田置房,謂專營家產而無遠大志向。《三國志·陳登傳》載:許汜見陳登,陳登久不與語,使許汜臥下床,而自臥大床。許汜訴於劉備。劉備說:“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王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陳登的字)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耶!”末句“百尺臥高樓”亦用同一典故。獨樂:獨自欣賞、娛樂。
⑼“平生”句:謂其志在山水,即退隱。《漢書·敘傳》:“桓生欲借其書,(班)嗣報曰:‘漁釣於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棲遲於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
⑾“五畝”句:北宋蘇軾《司馬君實獨樂園》:“中有五畝園,花竹秀而野。”
⒀𫁂稏(䆉稏,bà yà):稻名。
⒁可是:豈能。
⒃風月:謂詩文。幾許:多么,何等。
⒇攬須不:北宋蘇軾《次韻答邦直子由四首·其二》:“瀟灑使君殊不俗,尊前容我攬須不?”攬須,手捋鬍鬚,表示稱許讚賞的動作。不,同“否”。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提乾李君請我賦《秀野》《綠繞》二詩,我已經很久不作詩了,姑且與李君出的題目意思相合,寫了一首《水調歌頭》送給他。但是李君的胸懷氣魄不在同輩之下,怎么能沒有遠大志向而自娛自樂呢?
李君的詩文寫得自然工巧,他家的宅第也一定秀美不凡。李君情懷高雅,非求田問舍之輩,但年齡大了,也不能不為衣食生計打算。家中五畝園田景色秀麗,又有野逸雲趣,一條溪水環繞著碧綠的田地,稻子豐收在望。吃飽了飯面對鮮花翠竹,難道就能忘懷“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志向嗎?
我年齡已大,未能東遊拜謁禹的陵墓。李君家乃書香門第,沒有貪夫、贓吏。李君藏書豐富,學問淵博,武藝高強,能允許我與你親近嗎?更想勸君飲酒,希望你像臥百尺高樓的陳登一樣為國立志建功。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當時辛棄疾罷官閒居帶湖家中。《弋陽縣誌》:“李泳子永……淳熙六年為坑冶司乾官,分局信州,次年被檄至弋陽。”據此可知,到淳熙九年李子永正好任期滿,辛棄疾與他往來,即在初居信州(今江西上饒)之時。大約李子永對沉沒下僚不滿,幽憤見於辭色,故辛棄疾曾賦《水調歌頭·再用韻答李子永》規勸他。又因其要以隱養名,請辛棄疾為賦《秀野》《綠繞》二詩,而辛棄疾寫詞多賦詩少,覺得寫詩不如填詞順手,就寫了這首詞送給他。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是賦李子永秀野、綠繞二亭榭的。開頭兩句點題。起句套用韓愈《答孟郊》中“規模背時利,文字覷天巧”原詩,寫李子永詩的造詣很高,已達渾然天成的境地;次句言其亭榭風流華美,出人意表。關合李子永的亭榭與詩歌,開門見山,點出了題旨。以下則分別就人與亭展開描敘。“平生”二句寫其人。言李子永平生不慕名利,縱情丘壑,為何“歲晚也作稻粱謀”,卻追求其物質利益來。欲縱故收,先挽回一步以作鋪墊。“五畝”三句寫其亭,是由“稻粱謀”三字生髮出來的。蘇軾描述司馬光獨樂園時說:“中有五畝園,花竹秀而野。”秀而野,原指花竹秀美而有野逸之趣,這裡化用其意,既點出了李子永的亭名,又暗示出他的亭園特美之意。“綠繞”二字是從王安石詩化出的,寫李子永綠油油的稻田為綠水所環繞,水豐糧茂,秋天必將獲得一個好收成。上片末兩句收合,言即使“飯飽對花竹”,也未必能使人“忘憂”。這樣婉轉敘來,既對“秀野”“綠繞”二題表示讚美,同時又暗示其有所保留,可謂曲筆傳情,一波三折,搖曳多姿。
下片寫對李子永的期望用了襯托手法。換頭三句寫自己與李子永不同,已無東遊登會稽探禹穴的可能。當時作者四十三歲,其實不老。所謂“吾老矣,探禹穴,欠東遊”,實際是說“以台臣王藺論列”落職罷新任,不能出任兩浙提點刑獄公事。這和詞題所說“余詩尋醫久矣”是一致的,都含有為避謗而不願賦詩之意。這三句詞起得很突兀,看似斷了曲意,其實這正是它特異之處。沈義父《樂府指迷》說:“過處多是自敘,若才高者,方能發起別意。”換頭“發起別意”,確有異軍突起,令讀者耳目振動之妙。“君家”二句折回原題,言李子永家雖不乏風月可觀,但歸隱盟鷗意趣已不多見;“插架”三句寫李子永文武兼備。蘇軾說:“瀟灑使君殊不俗,尊前容我攬須不?”此處化用其意,言李子永既家有萬卷藏書,又能射虎南山,人才出眾,瀟灑大方,能容許作者與之親近否。結尾兩句轉進一層,言作者勸李子永飲酒,更希望他能懷濟世之志,切勿“求田問舍而獨樂其身”,似盡而未盡,“結得有‘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之妙”(劉體仁《七頌堂詞繹》)。
名家點評
新疆教育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劉坎龍《辛棄疾詞全集詳註》:上片寫李家的亭榭樓閣很優美,“五畝園中秀野,一水田將綠繞”,帶有濃郁的田園風味,但不應飯飽對花竹,而不憂慮世事。下片抒發自己年老體衰,不能像司馬遷年輕時那樣做一番“探禹穴”的大事業了。李泳則家有萬卷書可以讀,還應有李廣射獵南山的勇武,最後結句以臥百尺高樓的陳登勉勵李泳樹大志,積極進取。
原遼寧省文聯副主席謝俊華《辛棄疾全詞詳註》:在稼軒的心目中,李子永出身名門,志向高遠,博學多才,他不是一個求田向舍、獨善其身的人。因此,在這首詞中,稼軒勉勵李子永要像陳登那樣,豪氣不除,憂國忘家,積極進取,為國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