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科學(學科門類)

水產科學(學科門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水產科學是研究水產生產發展規律的綜合性科學。又稱水產學漁業科學。研究內容主要包括水產生產的對象和手段,影響水產業發展的各種自然和人為因素,有利於促進水產品持久增產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等。包括水產資源學,水產養殖學,捕撈學,水產品加工工藝學,漁業經濟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產科學
  • 外文名:Fisheries Science
  • 研究對象:研究水產生產發展規律
  • 又稱:水產學漁業科學
  • 分為:5個分支學科
簡介,研究內容,水產資源學,水產養殖學,捕撈學,水產品加工工藝學,漁業經濟學,研究機構,我國情況,國外情況,

簡介

水產科學是研究水產生產發展規律的綜合性科學。又稱水產學漁業科學。研究內容主要包括水產生產的對象和手段,影響水產業發展的各種自然和人為因素,有利於促進水產品持久增產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等。

研究內容

一般按研究對象分為 5個分支學科。

水產資源學

水產資源學,又稱漁業生物學、魚類種群動態、漁業生態學等。是對調查資料採用比較、實驗、數學分析等方法,研究水產資源的生物學特徵值、年齡組成、群系及種群時間和空間分布,移動和洄游,數量變動,種群數量和種內、種間關係,水產資源與環境因子的關係等,以確定合理的捕撈量和捕撈努力量,並進行漁情預報、制訂資源管理和漁業管理方案,為取得最佳持續漁獲量和確保水產資源保持最佳狀態提供理論依據。此外,移植、放流、改進產卵場、海灣施肥、設立人工魚礁等增殖水產資源的手段也是水產資源學研究的重要方面。

水產養殖學

水產養殖學,主要研究養殖過程中的選種、育種、采苗、人工繁殖和苗種培育,放養的時間、密度和規格,營養和餌料,疾病防治和敵害防除,收穫和運輸以及養殖場地選擇、養殖設施建設、養殖環境保護等一系列環節的理論機制和技術。水產養殖是人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穫水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一般包括在人工飼養管理下從苗種養成水產品的全過程。廣義上也可包括水產資源增殖。水產養殖有粗養、精養和高密度精養等方式。粗養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種,完全靠天然餌料養成水產品,如湖泊水庫養魚和淺海養貝等。精養是在較小水體中用投餌、施肥方法養成水產品,如池塘養魚、網箱養魚和圍欄養殖等。高密度精養採用流水、控溫、增氧和投餵優質餌料等方法,在小水體中進行高密度養殖,從而獲得高產,如流水高密度養魚、蝦等。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水產養殖產量增長迅速,在水產業中的比重也正在日益提高。 有時也把水產資源增殖研究置於水產養殖學體系內,合稱水產增養殖學(見水產養殖)。

捕撈學

捕撈學,包括捕撈對象的行動和分布、漁具漁具材料、漁法(包括聲、光、電等捕撈技術)、漁船漁業機械、助漁儀器、影響捕撈效率的環境因素等方面的研究。使用捕撈工具捕獲經濟水生動物的生產活動,是水產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占地球表面積約 2/3的海洋歷來是捕撈的主要場所,世界海洋捕撈產量一般占總漁獲量的90%左右,內陸水域捕撈量占10%左右。海洋捕撈可分為沿岸、近海和遠洋(包括外海)作業。沿岸、近海水域水生動物資源豐富,單位漁獲量較高;遠洋捕撈離基地遠,捕撈設備和技術要求較高,資源密度較小,生產成本較高。因此,世界各國的捕撈量主要來自沿岸和近海。內陸水域捕撈以江河、湖泊、水庫等水域中自然生長和人工放養的水生動物為對象,由於水域和捕撈規模較小,多使用種類繁多的小型漁具生產。 基本上採用物理學的原理和研究方法(見水產捕撈)。
相關圖書相關圖書

水產品加工工藝學

水產品加工工藝學,研究內容包括漁獲物保鮮、水產食品製造、製冷、魚油、魚粉製造、水產皮革製造、水產醫藥用品製造方面的理論、工藝和技術等。水產品是指以海水、淡水產的魚類為主體(平均約占總漁獲量的80~90%),並包括蝦蟹類、貝類、烏鰂類、海參類,以及鯨類和藻類等經濟水產動植物。隨著水產品產量的不斷提高,除一部分就地鮮銷之外,大都需進行保鮮,長期保藏,並加工製造成各類食品、飼料和工業、醫藥等用品。主要採用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的理論和研究方法(見水產品加工)。

漁業經濟學

漁業經濟學。部門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主要採用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研究漁業中的各種經濟關係。中心課題是研究在一定自然環境、漁業資源狀況和社會經濟條件下水產品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規律,為建立合理的經濟體制、取得最優投資和最佳收穫量、確定發展水產業的措施和決策提供理論依據。這一學科尚處於積累資料、漸趨成熟的階段(見漁業經濟)。此外,由於漁業專用機械和儀器、漁船、漁港、人工漁礁、養殖設施等的理論研究和設計製造近年來有不少發展,又開始形成了水產工程學這門新的學科。水產科學還可按研究中所使用的不同手段分為漁業生物學、漁業數學、漁業物理學、漁業化學和漁業經濟學等。 各分支學科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相互聯繫,尤以捕撈學與水產資源學的關係最為密切。如捕撈要以水產資源學的研究成果為依據,資源調查時所進行的開發性試捕,也必須依靠標準化的漁具和捕撈操作才能保證試捕結果,反映出資源的實際情況等。各分支學科所依賴的基礎科學有生物學、生態學、生理學、水文學(包括海洋學和湖沼學)、氣象學、水力學、水聲學、機械工程學、電力和電子學、航海學、造船學、數理統計學等。
水產科學水產科學

研究機構

我國情況

由於各國國情不一,水產科學的研究體制互有差異。從主要漁業國家看,大體上主要有4類機構從事水產科學研究:①大學的學院、部、系和所屬研究單位;②國家和地方行政機構所屬研究單位;③公辦或私營水產企業所屬研究單位;④民間團體或半官方的研究單位。中國全國除有5所高等水產院校均從事水產科學研究外,農業部直屬的水產科學研究機構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下屬黑龍江、長江、珠江3個內陸流域水產研究所和黃海、東海、南海 3個海區水產研究所,還有漁業機械儀器、漁業工程等專業研究所。全國有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各自直屬的水產研究所,許多地區的水產企業也設有水產科學研究機構。全國各級(主要為各基層單位)水產技術推廣站有800多個。
中國周圍海洋漁場面積約為150萬平方公里,漁業資源豐富,海洋魚類約有1500多種,還有種類眾多的蝦、蟹、貝、藻等水產動植物。20世紀80年代初已開發的沿岸和近海主要漁場有:渤海的遼東灣漁場和渤海灣漁場;黃海的煙威漁場、大沙漁場、連青石漁場;東海的閩東漁場、魚山漁場、舟山漁場、長江口魚場;南海的粵東漁場、粵西漁場,以及北部灣漁場。外海主要漁場有:沙外漁場、江外漁場、舟外漁場、魚外漁場、溫外漁場、閩外漁場以及西沙、中沙、南沙諸島漁場等。淡水總面積約2.5億畝,面積較大的捕撈水域有鄱陽湖、洞庭湖、洪澤湖、太湖等。約占淡水水面46%的江河水面也是重要的捕撈場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海洋捕撈業發展較快。建國初期,漁船噸位小、馬力少,裝備落後,大部分是木帆漁船,只能在近海小規模作業。隨著漁船數量的增加和船型的更新以及裝備的改善,作業海域逐步擴大。20世紀70年代開始向外海發展。海洋捕撈產量從1950年的54萬噸增加到1985年的394萬噸。1985年3月第一支遠洋漁業船隊從福建省馬尾港啟航駛往非洲,標誌著中國水產捕撈開始向遠洋發展。由於中國經濟還不發達,漁船工業生產能力不高,海洋作業的範圍有限。在淡水捕撈方面,產量波動較大,1950年為30萬噸,1960年增加到70萬噸,因捕撈過度以及圍墾造田、水域污染、部分水域用於養殖等,產量銳減,1980年僅34萬噸,1985年上升到48萬噸。

國外情況

世界其他主要漁業國家科研機構的設定情況是:日本設水產科或農學部的大學一般都參與水產科學研究。農林省水產廳直屬2個水產研究室、8個海區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地方上有90多個縣設水產試驗場以及北海道鮭鱒魚孵化場。私營企業研究單位主要有大洋漁業公司研究所。半官方和民間團體組織的科研事業單位有海洋開發研究中心、瀨戶內海栽培漁業研究中心等。蘇聯除水產高等學校進行水產科學研究外,蘇聯漁業部之下設有全蘇海洋漁業與海洋研究所和全蘇池塘養魚研究所;各加盟共和國的水產部也下設研究所。美國不少州立大學如華盛頓大學、馬里蘭大學、羅得島大學等都進行水產研究工作。聯邦政府海洋大氣局的國家海洋漁業局之下設東北、西北和阿拉斯加、西南、東南 4個漁業研究中心,各有1個附設研究所。此外,斯克列潑斯和伍茲霍爾2個海洋研究所規模宏大,是協助研究水產科學的有力支柱。在東西海岸還有22個規模較大的水產實驗室。英國的蘇格蘭和英格蘭農漁糧食部設有托里研究站、阿盤丁漁業研究所和洛威斯托夫特漁業研究所。半官方組織有鯡魚工業局和白魚管理局,除進行漁業管理外,還承擔水產科研任務。
世界上現有國際性漁業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地區性漁業組織共30多個。多數國際漁業組織實際上只確定參加國共同進行的科研項目,並負責協調工作,如國際捕鯨委員會和美洲間熱帶鮪魚委員會,既有科學研究職能,又有提出管理方案和參與資源管理的任務。東南亞幾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南海漁業發展和協調規劃署,是政府性的水產科學研究國際團體。而設在菲律賓的“活的水生資源管理國際中心”則是非政府性、科學工作者可自由參加的國際水產科學研究團體。總部設在泰國的東南亞漁業開發中心,重點在於培訓漁民和幹部,同時也作些區域性資源調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