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移民生計問題研究

水庫移民生計問題研究

《水庫移民生計問題研究》是孫海兵創作的管理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4年11月。

該書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移民為例,集中對水庫移民的生計資本、生計策略、生計結果、生計風險、生計可持續對策、生計轉型等方面進行探索。在作者看來,要保證水庫農民的可持續生計,重要的環節就是提高他們的人力資本與就業能力,對他們進行系統和有效的培訓。針對移民搬遷安置後就業能力不足、就業不穩定或無業可就等階段性突出問題,應在一定時間內採取特定扶持措施,既解決當前就業困難,又避免貧困代際傳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水庫移民生計問題研究
  • 作者:孫海兵
  • 類別:管理學著作
  • 字數:220千字
  • 首版時間:2014年11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總結丹江口水庫移民經驗教訓,摸清移民的生計資本、生計策略、生計結果及其關係,分析移民搬遷初期的生計風險,提出適宜於移民生計可持續的對策,並對新型城鎮化建設背景下庫區農戶生計轉型(主要是指非農轉移)進行探討,推動建立促進水庫移民增收、生態環境改善、農村社會穩定的長效機制。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理論基礎
第三章 研究區概況
第四章 移民生計資本分析
第五章 移民生計資本與策略及結果關係分析
第六章 移民生計風險評估
第七章 移民生計可持續對策
第八章 新型城鎮化與移民生計轉型
第九章 結論與討論
附錄 調查問卷

創作背景

移民是世界文明史上最為普遍的人類活動之一。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移民活動比較頻繁的國家。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突破基礎設施滯後和自然資源分布不均對經濟發展產生的“瓶頸”效應而興建了許多工程,如三峽工程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就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水庫移民是因修建水庫或水電站工程而不可避免的非自願性移民。水庫移民有別於城鎮、交通等失地農民,其獨特性是水庫一般都建在邊遠落後山區,涉及人數眾多,且移民安置不僅包括移民生產生活恢復,還包括移民人文與社會關係重建,因而水庫移民被公認為世界性難題。21世紀以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水利水電大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重大決策對水庫移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妥善解決水庫移民的生計問題,日益成為重要而緊迫的課題。基於此,《水庫移民生計問題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在作者看來,要保證水庫農民的可持續生計,重要的環節就是提高他們的人力資本與就業能力,對他們進行系統和有效的培訓。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都非常重視教育和職業培訓在社會保障中的作用。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頒布了許多關於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的法令。在德國,職業教育被視為經濟發展的柱石,甚至是民族存亡的基礎。通過職業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有利於勞動者就業,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失業問題,成為社會保障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水庫移民在搬遷安置後,在就業方面或多或少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村移民因生產條件、生產方式改變,原有勞動技能難以發揮作用,存在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損失,造成就業能力下降;二是移民民眾現有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不能完全適應安置區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要求,結構性失業日益凸顯;三是安置地現有的教育培訓基礎設施落後,服務能力和質量亟須提高。
針對移民搬遷安置後就業能力不足、就業不穩定或無業可就等階段性突出問題,應在一定時間內採取特定扶持措施,既解決當前就業困難,又避免貧困代際傳遞。在積累以往移民培訓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和鼓勵移民民眾積極參與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並給予適當補助,對廣大移民民眾既“授之以魚”,又“授之以漁”,“輸血”與“造血”並舉,促進移民民眾就業能力提高,實現勞動就業有著落,加快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勞動力有序轉移,建立移民持續增收長效機制。移民部門依託當地就業培訓中心、農廣校、職教中心和企業職業技能培訓基地等培訓機構,或者是建立水庫移民培訓就業基地,科學制定培訓工作方案和具體培訓計畫,不斷更新培訓模式、方法與內容,有針對性地滿足不同時期不同培訓對象的需求。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水庫移民生計問題研究》
2014年11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5145-7

作者簡介

孫海兵,1976年出生,湖北宜昌人,三峽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水庫移民研究中心”副主任,管理學博士,中國房地產估價師,中國土地估價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