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移民·環境:清代河西走廊灌溉農業研究》是一本202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利·移民·環境:清代河西走廊灌溉農業研究
- 作者:潘春輝
- 出版時間:2023年5月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2719924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水利·移民·環境:清代河西走廊灌溉農業研究》是一本202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水利·移民·環境:清代河西走廊灌溉農業研究》是一本202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水利、移民、環境三個關鍵字,勾連起清代河西走廊灌溉農業發展的全過程,是我們觀察歷史時期西北乾旱區農業社會演進的三個重...
河西走廊灌溉農業區歷史悠久,是甘肅省重要農業區之一,是我國西北內陸著名的灌溉農業區。它是西北地區最主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經濟作物集中產區。灌溉農業包括綠洲農業。事實上,由於我國的季風氣候不穩定,降水的季節分配和年際變化都很大,很多地方在發展種植業時都需要引水灌溉,人們把凡是需要水源灌溉的農業都稱為灌溉農業...
農業水利 河西走廊灌溉農業區歷史悠久,是甘肅省最重要農業區,是西北地區最主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經濟作物集中產區。河西走廊氣候乾燥,農業耕種其性質與內地一般農業有所不同,依靠高山雪水灌溉,一切灌溉沃野均沿山麓作點狀分布,有水即為良田,無水變為荒漠,是典型的依靠祁連山融雪灌溉的綠洲農業。古人曾說無弱水即無...
疏勒河向下游調水甘肅河西走廊(疏勒河)農業灌溉暨移民安置綜合開發項目是以水利工程建設為骨幹、治水改土為中心、扶貧移民為主體、發展農業灌溉的國家重點綜合開發工程。項目區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的酒泉地區玉門市和安西縣境內,海撥在1l00-l~n之間,屬典型的大陸性荒漠乾旱氣候。 疏勒河流域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段,...
龍首山,古稱甘浚山,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北部,屬於天山余脈河西走廊北山的東段。是河西走廊與阿拉善高平原的分界線。東部位於甘肅省金昌市,西段位於甘肅省張掖市。龍首山名來自主峰東大山山東的同名山峰,山形似龍首,故名龍首山。東西長約195公里,寬度在30~35公里之間,主峰東大山,海拔3616米。歷史上,龍首...
農田水利(irrigation and drainage)以農業增產為目的的水利工程措施,即通過興建和運用各種水利工程措施,調節、改善農田水分狀況和地區水利條件,提高抵禦天災的能力,促進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使之有利於農作物的生產。農田水利的原理與實踐,防治灌溉土地鹽鹼化、沼澤化和水土流失,研究水利土壤環境的改善,以及鹹水、廢...
第二節 河西走廊綠洲產業結構現狀 第三節 石羊河和疏勒河流域的開發利用 第四節 河西走廊可持續發展研究 第十四章 新疆綠洲 第一節 新疆綠洲的獨特自然環境 第二節 于田綠洲 第三節 石河子綠洲 第四節 吐魯番盆地綠洲 第五節 伊犁盆地綠洲 第十五章 中亞綠洲 第一節 中亞兩河流域和七流域概述 第二節 中亞綠洲...
河西走廊綠洲的可持續發展,直接關係河西走廊各族人民的福祉,直接關乎國家的生態安全。加強河西走廊綠洲的研究與保護,實現綠洲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亟需研究的重大課題和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由於河西走廊在西北生態安全螢幕障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建議國家加快實施河西走廊黑河流域、石羊河流域、...
環境治理 水利部於1996年4月在黃河水利委員會內成立了黑河流域管理局籌備組,經國家批准後,2000年1月黑河流域管理局在蘭州市掛牌正式運轉。正式啟動黑河幹流水量調度、全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2000年8月21日,黑河歷史上實現了第一次跨省區調水,從位於甘肅張掖的黑河中游調水,保證下游內蒙古額濟納旗的用水、地下水...
明、清時期長江中下游的水利已得到廣泛開發,僅在洞庭湖區的築堤圍墾,明代就有200處,清代達四五百處,所謂“湖廣熟而天下足”,可見兩湖地區已成為全國又一個基本經濟區。與此同時,南方的珠江流域,北方的京津地區,西北和西南邊疆地區灌溉事業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東北的松遼平原在清中葉開禁移民以後,灌溉排水...
對河西四郡,在近代以來又被人們稱之為河西走廊,這是一條長達1000多公里的長廊,是通向新疆的長廊,是絲綢之路的長廊。河西四郡的設定,促進了漢朝統一西域。河西四郡設定之後,漢朝將秦長城從令居(今甘肅省永受縣)延伸到了陽關、玉門關。其烽燧深入到輪台,用以防禦匈奴。這條長城的南面,就是漢朝移民屯墾的...
先後為本科生主講《土壤與農作學》、《水利工程CAD》,為研究生主講《生態水文學》等課程。學術兼職 中國農業工程學會會員 北京市水利學會會員 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業水土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農業工程學科評議組秘書 研究領域 作物耗水測算與模擬 區域農業耗水對變化環境的回響 灌溉排水理論與新...
灌溉農業 ①泛指以水澆田的農業。其特點是通過灌溉措施,滿足植物對水分的需要,調節土地的溫度和土壤的養分,以提高土地生產率。主要通過各種農用水利灌溉設施,滿足農作物對水分的需要,調節土地溫度、濕度和土壤空氣、養分,提高土地生產能力。是一種穩產高產的農業。故遍布世界各地,特別是在大江大河兩岸,如北美洲的...
國家重點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88.4%,水環境綜合治理成效顯著。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圓滿完成疏勒河流域水權試點、水流產權確權試點工作,為全國範圍開展水域岸線水生態空間劃界確權積累了經驗。制定《甘肅省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在河西灌溉農業區、中部提水灌區及東南部補充灌溉區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不斷...
同時,在項目實施期間,嚴格按照水——林——田的時序開發建設,採取多種途徑,解決移民的燃料問題,防止移民采樵對植被的破壞。廣泛宣傳和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土地、水利、森林、草原,野生動植物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增強法律意識,環境意識,依法保護項目區生態環境。新疆綠洲農業 新疆處於祖國的西北部,氣候...
進一步鞏固河西內陸河治理成效,推進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前期論證,爭取啟動實施。抓好山丹馬場及周邊區域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水利保障工作,推進山丹河及西大河流域以水定產、以水定地、量水而行示範區建設。開展白龍江流域水生態環境治理。推進全國示範河湖建設,繼續開展省級美麗幸福河湖建設試點工作。合理確定重點河湖...
石羊河流域是河西走廊三大水系中,水土資源開發利用程度最高的一個流域,到1980年代中期,全流域灌溉面積近400萬畝。新中國成立40年來,各級政府帶領民眾數十年如一日,始終為抓水利建設和節約用水而努力。40年來,國家在石羊河流域修水庫,襯渠道,打機井,不斷調整灌溉制度,改進灌水技術,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
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軍平定整個河西走廊,酒泉納入明朝統治範圍。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在酒泉境內置肅州衛、威遠衛、威虜衛、沙州衛。明代北邊鎮守制度由藩王分守演變為九邊總兵鎮守制度,甘肅鎮為九邊重鎮之一。 [67] [85] 清朝定都北京後,酒泉東部的肅州、金塔納入清朝統治範圍,酒泉西部地區仍被新疆吐魯番速檀所...
橋子灌區,屬泉水自流灌區,承擔橋子鄉農業灌溉,1983年由榆林河水管所劃出成立橋子水管所。2005年灌區內小(一)、小(二)型水庫、塘壩8座,庫容648萬立方米,年供水量847萬立方米,支渠4條3.56公里,控制灌溉面積0.62萬畝。流域概況 地理環境 榆林河流域(主要指瓜州縣),屬中溫乾旱氣候,日照時間長,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瓜州縣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地處東經94°45′~97°00′,北緯39°52′~41°53′之間。東臨玉門市,西通敦煌市,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相連,西北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接壤。縣境東西長185千米,南北寬220千米,面積2.4萬平方千米。地形地貌 瓜州縣地處疏勒河中下游,地形南北高,逐漸...
全省共有各類畜禽品種65個,天祝白氂牛、靖遠灘羊、河西白絨山羊、山丹馬等品種在省內外享有盛譽,甘肅高山細毛羊、早勝肉牛、藏羊、氂牛等地方品種是甘肅畜牧業生產的主導品種。省內野生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五是農業生產地域差別較大。河西走廊灌溉農業區,是我省乃至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制種基地和高原夏菜基地;...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西北地區地形包括天山山脈、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崑崙山脈、阿爾泰山脈、河西走廊、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乾沙漠、吐魯番盆地等山地、盆地、沙漠、戈壁。西北地區從東到西自然景觀按照大類可分為黃土高原、戈壁沙灘、荒漠草原、戈壁荒漠。氣候環境 中國陸地氣象地理一級地區區劃中的西北地區...
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28.5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8.7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下降78.64%;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下降24.36%;教育下降75.11%;衛生和社會工作增長325%。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26.77%。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99.4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98%。其中:當年新開工...
綠水資源研究恰逢其時 綠水資源研究在國外起步較晚,國內目前對其認識也非常有限,可以說還停留在概念上。然而,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在甘肅臨澤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近年來所做的科研工作,卻為綠水研究準備了大量可靠、詳實的技術數據。據臨澤站站長趙文智研究員介紹,臨澤站位於河西走廊...
漢唐時期,烏魯木齊、哈密,吐魯番、河西四郡大規模地興修水利,傳入中原的先進農具,苦遍推行牛耕,屯墾事業發展很快。除雪水灌溉外,還發明坎兒井,開發利用地下水。清代沿天水曾大規模屯墾,綠洲面積達320萬畝。解放後,各古老綠洲迅速擴大,大片荒漠變成灌漠土,農業生產面貌大為改觀。成土特徵 1、淋溶表聚交替進行...
世界上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因素的差異性決定了種植制度類型的多樣性。除反映土地利用率不同的各種耕作制度如撂荒制、休閒制、連年耕種制、集約耕作制等外,還可按不同標準劃分為多種類型。 按種植作物的種類劃分的類型,有以一類作物為主的種植制度,如以穀物或經濟作物或飼料作物或多年生作物為主的類型;也有混合型的種...
自清代以來,後套平原上修渠引黃河灌溉,為內蒙古主要農業區。但灌溉水大量滲入,使地下水位升高,鹽鹼地面積增加。河套是黃河中上游兩岸的平原、高原地區,因農業灌溉發達,又稱河套灌區。其地歷代均以水草豐美著稱,故有民諺“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不過,生態環境大不如前,境內許多地方已近荒漠或半荒漠狀態。...
一、河西走廊灌溉農業區 二、隴中黃土高原農林牧區 三、隴東黃土高原農林牧區 四、隴南山地農林區 五、甘南高原牧林區 六、祁連山馬鬃山山地畜牧水源林區 第二節 甘肅省農業生態區的氣候特徵 一、河西走廊灌溉農業區 二、隴中黃土高原農林牧區 三、隴東黃土高原農林牧區 四、隴南山地農林區 五、甘南高原牧林區 ...
當時的原州也有粟特人聚居,因而當也存在這種民族集中居住而逐漸“在地化”的粟特移民聚落。《史索岩墓誌》稱:“公諱索岩,字元貞,建康飛橋人也”。學者據墓誌指出,史索岩家族是自西域入華並著籍固原的中亞昭武九姓之史姓人。其祖、父曾封西平郡公,其祖任鄯州刺史。史家是經過河西走廊、西平,再到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