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編號系統,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計算化學數據,合成方法,安全信息,套用,使用注意事項,危險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應急處理,操作處置與儲存,穩定性和反應性,廢棄處置,防護要求,接觸控制,個體防護,運輸信息,法規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氰化銅(II)
英文名稱:2-chloroethyl 2,6-dichloropyridine-4-carboxylate
英文別名:2-Chloroethyl 2,6-dichloroisonicotinate;Isonicotinic acid,2,6-dichloro-,2-chloroethyl ester;
4-Pyridinecarboxylicacid,2,6-dichloro-,2-chloroethyl ester;
CAS號:1463-77-0
分子式:Cu(CN)2
分子量:115.58100
精確質量:114.93600
PSA:47.58000
LogP:0.19026
編號系統
CAS號:14763-77-0
MDL號:暫無
EINECS號:238-826-0
RTECS號:暫無
BRN號:暫無
PubChem號:暫無
性質
物理性質
外觀與性狀:黃色至綠色粉末。
熔點(℃):無意義(分解)
分子式:Cu(CN)2
分子量:115.58
溶解性:不溶於水,溶於乙醇、吡啶、鹼液、氰化鉀。
化學性質
氰化銅受熱極易分解,生成
氰化亞銅和
氰,如果在熱溶液中CuSO
4與KCN作用則得到白色的氰化亞銅。與酸作用發生極毒的
氰化氫氣體。
與過量的氰化物溶液作用可生成紫色的Cu(CN)42-配離子,此物質在-70℃的甲醇溶液中穩定,常溫下很快分解為Cu(CN)3-和CN-
計算化學數據
1.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無
2.氫鍵供體數量:0
3.氫鍵受體數量:4
4.可旋轉化學鍵數量:0
5.互變異構體數量:無
6.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47.6
7.重原子數量:5
8.表面電荷:0
9.複雜度:31.6
10.同位素原子數量:0
11.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2.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3.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4.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5.共價鍵單元數量:3
合成方法
製法:氰離子與可溶性銅(Ⅱ)鹽反應,生成氰化銅(Ⅱ)沉澱。
安全信息
危險運輸編碼:UN 1587 6.1/PG 2
危險品標誌:暫無
安全標識:暫無
危險標識:暫無
套用
使用注意事項
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劇毒。吸入、誤服可致死。非驟死者,先出現無力、頭痛、眩暈、噁心、嘔吐、四肢沉重、呼吸困難,隨後出現陣發性和強直性抽搐、昏迷、呼吸停止。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
急性毒性(LD50):50mg/kg(大鼠腹腔)(LDLo)LC50
燃爆危險:該品不燃,劇毒。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就醫。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用1:5000高錳酸鉀或5%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胃。就醫。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與鎂發生劇烈反應。與氯酸鹽或亞硝酸鈉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酸或露置空氣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劇毒的氰化氫氣體。遇高熱分解釋出高毒煙氣。
有害燃燒產物:氮氧化物、氰化氫。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滅火時儘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然後根據著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揚塵,小心掃起,轉移至安全場所。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防止粉塵釋放到車間空氣中。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膠布防毒衣,戴橡膠手套。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酸類、鎂氯甲酸鹽、亞硝酸鈉、亞硝酸鉀接觸。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包裝密封。應與酸類、鎂氯甲酸鹽、亞硝酸鈉、亞硝酸鉀、食用化學品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穩定性和反應性
穩定性:正常環境溫度下儲存和使用,本品穩定。
避免接觸的條件:靜電放電、熱、潮濕等。
禁配物:強氧化物,強酸,強鹼。
廢棄處置
廢棄化學品:儘可能回收利用。如果不能回收利用,採用焚燒方法進行處置。不得採用排放到下水道的方式廢 棄處置本品。
污染包裝物:將容器返還生產商或按照國家和地方法規處置。
防護要求
接觸控制
中國MAC(mg/m2):1(Cu)
前蘇聯MAC(mg/m2):未制定標準
TLVWN:未制定標準
工程控制: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
個體防護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粉塵時,必須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穿膠布防毒衣。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現場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運輸信息
包裝方法:裝入塑膠袋,袋口密封,再裝入厚度不小於0.75毫米的堅固鋼桶中,桶蓋嚴密卡緊,每桶淨重50公斤;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膠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但玻璃瓶外須加塑膠袋。
運輸注意事項:運輸前應先檢查包裝容器是否完整、密封,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酸類、氧化劑、食品及食品添加劑混運。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
法規信息
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1987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布),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化勞發[1992] 677號),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 ([1996]勞部發423號)等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誌 (GB 13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6.1 類毒害品;劇毒物品分級、分類與品名編號(GA 57-93)中,該物質屬第一類 A級無機劇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