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動布局設計
- 外文名:aerodynamic design
- 所屬領域:航空航天
- 設計對象:飛彈、飛機、太空梭等
- 飛彈設計內容:進氣道、翼面等
- 飛機設計內容:機翼、機身參數等
氣動布局是指飛彈(飛機)各主要部件的氣動外形及其相對位置的設計與安排。飛彈的氣動布局設計主要包括進氣道的外形和位置設計,及翼面(包括彈翼、尾翼、舵面等)的外形及其在彈身周向和縱向的布置方案。設計內容(飛彈)進氣道的外形和...
飛彈氣動 所謂飛彈的氣動布局,是指飛彈各主要部件的氣動外形及相對位置的設計和安排。也就是彈身外露部件(彈翼和舵面等)的型式以及沿彈身周向和軸向的布置。彈翼沿彈身徑 1、平面型。從飛機發展而來。航向機動需要靠傾斜才能產生,回響慢,通常用於遠距離飛行飛航飛彈,例如戰斧。2、十字型與X型。特點是各個...
飛機氣動構型即飛機氣動布局,是指為滿足飛機的戰術技術要求,對該飛機的機翼、機身、尾翼、發動機及其進氣道等的外形、尺寸和部位作出的安排。目的是利用空氣動力學原理,選擇各種氣動措施的最佳組合,使飛機具有所要求的氣動性能。簡介 飛機氣動布局設計不僅限于飛機氣動外形的設計,還包括各種氣動參數的選擇,以及一些與...
《新型浮升一體化飛艇氣動布局設計》是2016年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峰、葉正寅。內容簡介 《新型浮升一體化飛艇氣動布局設計》首先對幾種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氣動外形進行了大量的計算和對比研究,綜合分析和評估了各氣動布局形式的浮升特性,為浮升一體化飛艇的選型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然後,以傳統的NACA...
鴨式氣動布局,近距空空飛彈造型。舵面為鴨翼,位於彈體前段,尾翼位於彈體後段,翼展大於鴨翼的氣動布局。其優點是:鴨翼離飛彈重心較遠,操縱效率高;鴨翼面積很小,下洗流對穩定性影響不大,氣動力線性度好;在升力面積相等時產生的升力較大;各部件對接簡單,易於改變設計。缺點是:前後翼面對彈體的彎矩較大;...
6、 CWT布局在高升力時具有最好的升阻比L/D,但在巡航時卻最小。相反WT布局在 巡航時最好而在高升力時最差。鴨翼與機翼間的間距小,有利於CWT布局的巡航性能,但不利於高升力時的性能。綜上所述,各種布局形式特點不同,選擇氣動布局形式是一個綜合、折衷的過程。對於現代高性能戰鬥機的設計,除要在亞、超...
《一種小型高機動飛彈氣動布局》是西北工業大學於2021年1月20日申請的專利,該專利公布號為CN112923805A,專利公布日為2021年6月8日,發明人是李易、徐偉傑、張晨曦。 專利摘要 本發明一種小型高機動飛彈氣動布局,屬於飛彈設計領域;包括飛彈頭部、彈身、一級鴨翼和尾翼,所述飛彈頭部為旋成體外形,同軸安裝於...
①深人分析飛機戰術技術指標要求等設計要求,在選擇飛機總體參數的同時,明確飛機氣動布局設計任務與目標,以滿足飛機飛行性能和隱身的要求;②初步提出若干待選方案的氣動布局參數、定義全機基本狀態(帶或不帶懸掛物)的氣動布局;③計算全機基本狀態氣動力焦點,依據縱向靜穩定性的設計要求,分析和檢查氣動力焦點和重心...
《飛行器氣動設計》是2017年3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樺,田正雨,潘沙。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飛行器基本氣動特性、理論計算方法和氣動布局設計。全書分8章,第1章為氣動設計與飛行器發展綜述,第2章討論飛行器涉及的氣體與流動基本性質,第3~5章討論翼型和機翼在低速、亞聲速、跨聲速和超聲速流動中的主要...
氣動力布局 氣動力布局是2003年公布的航空科學技術名詞。定義 飛機的機翼、尾翼、機身及進、排氣裝置等與氣流接觸的部件,按飛機任務,組合成的有利外形方案。出處 《航空科學技術名詞》。
1.1 制導兵器氣動布局與氣動特性的研究內容與意義 1.2 制導兵器氣動外形設計中的幾個關係 1.3 制導兵器氣動外形設計的步驟 1.4 制導兵器對某些氣動特性的要求 第二章 制導兵器氣動布局 2.1 概述 2.2 制導兵器氣動布局 2.2.1 翼面沿彈身周向布置形式 2.2.2 翼面沿彈身軸向配置形式與性能特點 2...
趙霞是國內航空飛行器總體氣動布局設計專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副總設計師,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7次榮立部級一、二、三等功。2001年被評為全國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勞動模範,2005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2011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人物簡介 2000年春天,趙霞成為副總設計師,這是瀋陽所建所40年來的...
空氣動力設計外形即氣動外形設計,是指飛彈(飛機)各主要部件的氣動外形設計。就飛彈氣動外形設計而言,其設計內容主要包括:外形設計、有效載荷整流罩外形設計、箭體外形及級間段設計、助推火箭外形及布局設計、尾翼配置和外形設計等。設計內容(飛機)依據使用方主管部門立項批覆或契約對飛機的戰術技術要求,進行氣動外形...
研究空天飛行器高升阻比氣動布局和一體化設計的新概念以及相關的基礎理論。探討高超聲速條件下高波阻、大摩阻帶來的新理論問題;研究與一體化設計相關的邊界層轉捩和演化、激波與邊界層相互作用和燃燒熱增引起的逆壓梯度等機理;探討頭部鈍度與升阻比的關係,材料特性和氣動加熱的耦合效應。提出多目標高性能空天飛行器...
上世紀30年代,曾出現過聯結翼布局的滑翔機,但由於當時在結構和氣動性能上的研究還不完善,未能體現出其優越性。隨著近代航空技術和複合材料的發展以及計算機水平的飛躍,聯結翼布局研究又進入了新的階段。正如聯結翼概念的提出人Wolkovitch所述:聯結翼正是計算機發展的產物,計算機能幫助人們設計出正確的結構。由於聯結...
與常規布局形式相比,翼身融合體布局的高升阻比特性——可以達到26——在提高飛機的氣動效率上擁有明顯優勢,因此它已成為未來超大型亞聲速幹線飛機布局形式的主要發展方向(見圖2)。但這種布局的飛行和使用特性會給用戶帶來麻煩,如低翼載設計導致在大氣湍流中的高過載係數會降低乘坐的舒適性、滿足適航條例規定的應急...
邊條翼構型指飛機上邊條翼的氣動設計。邊條翼是在常規後掠翼或三角翼布局基礎上,在機翼前緣翼根部延伸出一對貼近機身的狹長、尖前緣、大後掠(通常在70°~80°)翼片。邊條翼的採用是一項成功地利用脫體渦提高飛機性能的氣動設計技術。邊條翼的主要用途是極大地提高戰鬥機的機動性,改善戰鬥機的飛行品質,以及改善過...
主要用在展弦比為3~4的薄機翼上,它可改善機翼在大迎角時的氣動特性,特別是升力特性。研發背景 邊條翼是50年代中期出現的一種新型機翼,一些第三代戰鬥機採用了這種設計。在中等後掠角(後掠角25度~45度左右)的機翼根部前緣處,加裝一後掠角很大的細長翼(後掠角65度~85度)所形成的複合機翼,稱為邊條翼。在...
但這並非絕對化,可以通過改進鴨翼與主翼設計來取得隱身和氣動的平衡(如2013年網上曝光的中國新一代戰鬥機原型機,其採用了鴨翼上反和主翼下反的設計,有望在隱身和氣動上取得較好的折中效果)。另外,“鴨翼布局都影響隱身性能”沒有任何實際依據(估計是受美國人那一句“鴨翼最好裝在敵人的飛機上”的影響)。
對飛機的機翼進行設計過程中,常需要進行三維機翼的設計。三維機翼設計應在滿足給定的巡航速度(Ma)和水平飛行升力係數,絕對保證飛行安全和機場要求(現在機場要求飛機翼展不得超過80m)等條件下,獲得儘可能高的升阻比。另外,三維機翼氣動布局的基本要求有保證最小的誘導阻力值、最低波阻值等。亞聲速幹線飛機三維機翼...
鈍前緣相對於尖前緣來說,機翼的前緣,其曲度比較大。鈍前緣機翼在某些情況下,其氣動特性比尖前緣機翼要好。比如有關於鈍前緣乘波體的研究,設計具有部分鈍前緣的乘波構型,數值計算結果表明該外形在保證加熱嚴重區域防熱要求的同時能夠具有較好的氣動特徵。再比如鈍前緣三角翼氣動布局在翼展受限、翼載較小的條件下...
首先,殲教-1飛機氣動布局設計有特點。徐舜壽和設計人員沒有採用蘇聯飛機傳統的機頭進氣方式,而是大膽選擇了當時並不流行的兩側進氣氣動布局。隨著航空技術的發展,兩側進氣布局方式因為便於在機頭布置雷達等探測設備而被越來越多的飛機設計師所選用。應該說,新中國自行研製飛機的歷史從一開始就站在了一個相當高的起點...
因此,LFC-16應該在保證低成本的同時具備較好的大迎角控制能力(在現代電傳操縱配合下,運用隨控布局設計的飛機同樣擁有較好的大迎角飛行性能,但是其代價相當高),從而使飛機在盤旋、俯仰等方面擁有良好的性能,而這正是格鬥空戰所強調的要素之一。 但是在其他方面,鴨式布局+側板也導致飛機的阻力增大,考慮到發動機的...
《拍動旋翼微型飛行器概念及其流動研究》是依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由吳江浩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微型飛行器對未來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受昆蟲翅拍動及旋翼產生高升力的研究結果的啟發,提出一種可用於微型飛行器氣動布局設計的新概念- - 拍動旋翼,研究其可能出現的流動新...
這些影響使得T型尾翼的顫振的計算不同於常規式尾翼布局的顫振速度,因此,研究如何較為準確地計算T型尾翼的顫振速度,是T型尾翼結構設計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2] 材料方面 T型尾翼布局對材料要求較高。對於平尾,由於布置在垂尾頂端,因此在結構上,就需要結構質量儘量地輕,這樣才能保證尾翼結構能滿足氣動彈性設計要求。
因此,LFC-16應該在保證低成本的同時具備較好的大迎角控制能力(在現代電傳操縱配合下,運用隨控布局設計的飛機同樣擁有較好的大迎角飛行性能,但是其代價相當高),從而使飛機在盤旋、俯仰等方面擁有良好的性能,而這正是格鬥空戰所強調的要素之一。但是在其他方面,鴨式布局+側板也導致飛機的阻力增大,考慮到發動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