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形式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和風俗習慣等方面的表現形式。它是在民族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自然環境和生活條件的改變而不斷變化。處在同一種社會形態下的各民族,由於他們的語言文字和文化傳統的不同,又各自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經濟和政治形式。在文化藝術方面,民族形式表現尤為明顯。正是因為各民族的特點各異,因此必須注意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各民族的具體情況結合起來,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和各民族經濟、文化的繁榮。
相關詞條
- 民族形式
民族形式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和風俗習慣等方面的表現形式。它是在民族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自然環境和生活條件的改變而不斷變化...
- 民族形式問題論爭
抗日戰爭時期關於文學的民族形式問題的討論,討論的中心是探索新文學如何與本民族的特點、與人民民眾相結合,是“五四”以來新文學大眾化討論的繼續與發展。...
- 小說民族形式
【小說民族形式】指特定民族小說創作的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該民族特點的小說表現形式。小說的民族形式是適應表現一定民族的生活內容而發展起來的,他易於接受理解,...
- 民族特點
民族特點 (英文名:national characteristics)是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和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特點。無產階級政黨歷來重視民族特點,主張在...
-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某一民族在長期共同生產生活實踐中產生和創造出來的能夠體現本民族特點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總和。民族文化反映該民族歷史發展的水平。...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是實施憲法規定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對發揮各族人民當家作主的積極性,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 文藝“民族形式”論爭研究
《文藝“民族形式”論爭研究》是2007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鳳珍。...... 《文藝“民族形式”論爭研究》是2007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鳳珍。 [1] ...
- 國務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第二十四條上級人民政府從政策和資金上支持民族自治地方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發展,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扶持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點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加強民族自治地方...
- 民族服
民族服是指具有傳統民族形式的服裝。又稱民俗服。是民族政治、經濟、 思想、文化的反映,體現著民族心理素質。民族服裝在特定的社會生活及自然環境中形成,符合民族的...
- 中國文學史資料全編:文學的民族形式討論資料
《中國文學史資料全編:文學的民族形式討論資料》是2010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 民族民主革命
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壓迫民族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
- 中國少數民族節日(中國少數民族的節日)
中國一共有55個少數民族,各民族的節日豐富多彩,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那達慕、傣族的潑水節、傈僳族的刀桿節、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
- 國務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
第二十四條 上級人民政府從政策和資金上支持民族自治地方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發展,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扶持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點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加強民族自治...
-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一般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該運動會是在1953年舉辦的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和競賽大會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由國家...
- 自治機關民族化
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特點在自治機關的體現。這是史達林首先提出的。在中國﹐由於各民族的情況不同﹐在實踐中各有其特點。...
- 國務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
國務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是2005年5月11日國務院第89次常務會議通過的一個檔案,自2005年5月31日起施行。...
- 葛一虹
1940年春季,在國統區文化界關於“民族形式”問題的大論爭中,他在《新華日報》等進步報刊上連續發表了《關於民族形式》、《民族遺產與人類遺產》、《魯迅論大眾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