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信息化中長期規劃綱要

信息化伴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成為當今世界,特別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時代特徵。信息化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民政信息化是衡量民政工作社會作用、民政事業發展水平、民政工作現代化程度、民政幹部素質高低的重要標誌。以信息化促進民政事業發展,推動民政業務與信息化融合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選擇。隨著民政工作在履行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保障民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作用的凸顯,加快民政信息化進程勢在必行。

本規劃依據《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十一五”規劃》和《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以及《全國民政科技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2009-2020年)》制定。

簡述,現狀與形勢,成就,機遇,挑戰,指導思想和建設原則,指導思想,建設原則,主要目標和建設思路,主要目標,建設思路,主要任務,標準規範體系建設,基礎支撐環境建設,基礎資料庫建設,網站群建設,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重點工程,社會安全運行基本保障預警體系,民政公共服務平台,社區綜合信息平台,保障措施,健全管理體制,加強工作指導,加大資金投入,夯實基礎建設,確保信息安全,注重人才培養,

簡述

信息化伴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成為當今世界,特別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時代特徵。信息化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民政信息化是衡量民政工作社會作用、民政事業發展水平、民政工作現代化程度、民政幹部素質高低的重要標誌。以信息化促進民政事業發展,推動民政業務與信息化融合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選擇。隨著民政工作在履行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保障民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作用的凸顯,加快民政信息化進程勢在必行。
本規劃依據《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十一五”規劃》和《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以及《全國民政科技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2009-2020年)》制定。

現狀與形勢

成就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民政系統開展了以基礎網路和業務系統為主要建設內容的信息化工作。2001年至2005年,以《全國民政系統信息化2001-2005年發展規劃綱要》為指導,實施了以“一網一台多軟體”為主要內容的“數字民政”工程和以智慧型呼叫中心為核心內容的“便民”工程。2006年以來,以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為指導,進一步加強了民政信息化基礎設施整合和套用系統建設套用的力度,促進了民政信息化與民政事業的融合發展。
1.信息化標準體系初步形成
完成了民政信息化標準規範體系的設計,制定了《民政業務數據共享與交換》等基礎標準。通過標準的頒布施行,初步開展了民政系統信息資源的整合和業務規範化工作。
2.業務套用系統不斷發展
覆蓋社會救助、優撫安置、社會福利、社會管理等核心業務的全國性套用系統已達十多個,地方民政部門也積極籌措資金,開發多種業務套用系統。業務套用系統的開發和套用最佳化了業務流程,提高了辦公效率,提升了服務和科學決策水平。
3.低保項目進展順利
低保信息系統項目是列入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的重點工程,是民政信息化的龍頭和基礎工程。經過不斷努力,低保項目順利立項並啟動建設。該項目的實施將為社會救助業務提供強大的信息化支撐,同時也將為民政信息化搭建起比較完備的基礎平台。
4.基礎支撐環境逐步完善
部、省及部分地市級民政部門完成了機關區域網路建設,部機關區域網路做到了內外網物理隔離。實現了部省兩級廣域網互聯,部分有條件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向下延伸了業務專網。建設了覆蓋2000多個節點的民政衛星網路系統。通過網路完善、硬體補充和整合、基礎軟體集成,基本建成了滿足現有各項套用系統和全國民政網站群運行的基礎支撐環境。
5.民政網站建設發展迅速
民政部網站完成了兩次重大升級改版,建設了網站群基礎架構,初步形成了全國民政入口網站的技術基礎和管理機制。部入口網站全面、系統、及時、準確地發布各項政務信息,報導工作動態,跟蹤熱點工作,公開辦事程式,提供線上服務。95%的省、70%的地市、30%的區縣民政部門建設了自己的網站,並本著“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原則,在網站定位和功能設計上不斷完善。民政網站已經成為宣傳民政事業、促進政務公開、提供便民服務的視窗。
6.辦公自動化長足進步
成功開發並部署套用了民政公用政務平台、公文流轉、電子郵件、政務簡訊、即時通信等多項辦公系統,初步達到了共享資源、便捷通信、提高效率的目標。
7.“便民”工程初步探索
以民政信息資源為主要內容,以信息技術為手段,以社區服務為切入點,部分城市開展了社區信息化建設的試驗工作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8.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逐年加大
各級財政逐年加大對民政信息化的投入,2005—2008年部本級累計投入超過億元(含低保項目資金)。各地積極規劃立項,爭取財政支持,多方自籌資金,保障了民政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投入。

機遇

1.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套用為民政信息化提供了可靠的技術基礎。
信息化是當前國民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目標,是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信息產品和套用層出不窮,抓住機遇推進信息技術在各項民政事業中的套用,具有廣泛、成熟的技術基礎。
2.社會信息化發展戰略的提出為民政信息化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機遇。
《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提出了推進社會信息化的戰略思路。民政部門作為主管有關社會行政事務的政府組成部門,在社會管理和建設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加快推進民政信息化建設,是國家社會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增民政部作為國家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的成員單位,凸顯出國家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信息化的重視。
3.民政工作自身發展和社會作用的提升為民政信息化提供了強大的內驅力。
針對當前影響社會和諧的突出矛盾,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落實“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民政宗旨的具體體現。做好民政信息化工作,可以極大地提高民政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有力地促進民政機關轉變工作職能、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風,進而更加全面有效地幫助解決民生問題,推動民政工作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挑戰

1.對信息化的強大需求與薄弱的信息化基礎之間的矛盾。
隨著民政事業的發展,各個部門、各級領導對信息化意義的認識不斷提高,對獲得信息技術、信息系統支撐的需求不斷增加。但是,由於民政信息化起步晚投入少,造成基礎設施少,業務套用覆蓋低,性能差,有效供給不足。民政信息化建設亟待解決加大基礎投入的問題。
2.信息化集中建設和管理的要求與信息化管理體制之間的矛盾。
信息化建設從立項、實施到管理職能分散,造成投資多頭、管理困難、建設重複、系統斷裂、數據孤立等現象。民政信息化建設亟待解決管理體制、機制問題。
3.信息化建設特點與民政業務特點之間的矛盾。
民政業務類項多、獨立性強、關聯度差,工作對象、類型、層次、方法差異性大,難於通過一個或幾個大型的信息化系統支撐全部業務,且多數民政工作面向社會公眾,系統部署層次多,數據採集難度大。民政工作業務經費主要依託公共財政,信息化投入量少周期長。民政信息化建設亟待解決統一規劃、系統整合和成效疊加的問題。
4.信息化快速發展與人的觀念和技能相對落後之間的矛盾。
民政系統有的幹部職工,對信息化的認識仍有偏差。有的看不到信息化對業務的變革和促進作用,有的不願改變傳統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有的不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這些都阻礙著信息化的發展和已有系統的效用。民政信息化亟待解決人的信息化綜合素質問題。

指導思想和建設原則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國家信息化建設總體部署,圍繞民政中心工作,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套用促發展,通過積極推廣和套用信息技術,不斷改善和提高民政信息化基礎和套用水平,建設以信息化為基礎的先進、高效的民政工作管理和服務體系。

建設原則

1.立足全局,加強協作
民政信息化要和國家及各級政府的信息化規劃、電子政務建設進程、重大信息化建設項目相銜接,最大限度地避免重複。要和信息化發展趨勢相適應,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要和原有的規劃思路、已有的信息資源相疊加,減少浪費,實現多快好省。
民政信息化工作要實行統一領導、分工協作。部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是民政系統信息化建設的最高領導機構,各級民政部門要加強對本地區信息化工作的統一領導和管理。要理順綜合部門、業務部門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的關係,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各級民政部門的積極性,明確分工,加強合作,實現共贏。
2.整體設計,分步實施
民政信息化要按照“一盤棋”的思路整體設計,緊密圍繞民政業務的服務對象,深入分析民政業務之間的內在關聯,制定信息化規劃,設計可操作的技術架構。
民政信息化項目要從重要性、緊急程度、實施條件成熟度三個方面綜合評估,合理安排建設計畫和資金投入,分步有序實施,形成積累,逐步完成建設目標。
3.突出套用,強化服務
民政信息化要以需求為導向,面向套用,面向公眾,圍繞線上協同辦公和各項業務工作設計信息化套用項目。要把數據作為套用的核心,加強數據集中和分析,發揮數據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民政信息化要為轉變機關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風服務,通過流程規範促使機關向服務型過渡。要為提高工作效率服務,通過信息化實現辦公自動化。要上為中央分憂,提供決策支持,下為百姓解愁,提供便民服務。

主要目標和建設思路

主要目標

總體目標是:進一步實施和完善 “數字民政”工程,通過建立通暢的政務電子通道、統一的數據分析中心、綜合的管理服務平台、先進的技術支撐基礎,有效改善民政工作管理與服務的環境,逐步建立上為中央分憂的社會安全運行基本保障預警體系,下為百姓解愁的民政公共服務平台和社區綜合信息平台,為新時期民政工作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履行職責,在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職能作用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技術支撐和保障。
具體目標如下:
1.基層民政信息化基礎設施趨於完善,基本達到“五個一”的目標,即每個區縣民政局擁有一個全業務民政軟體、一個區域網路、一個衛星接收站、一個網際網路網站、一個統一的公益服務熱線。
2.民政主要業務套用系統建設取得長足進展,滿足業務信息化發展需求。民政核心業務電子政務逐步實現全業務、全流程覆蓋,以信息化推動行政效能顯著提高。
3.民政信息資源建設取得較大突破,信息共享程度顯著提高,初步建成民政基礎資料庫,為業務操作、公共服務和巨觀決策提供全方位支持。
4.全國民政網站群建設更加完善,成為社會公眾獲得各類民政政務信息、表達訴求和線上辦事的主要視窗。

建設思路

按照整體設計思想,部和地方,業務和信息部門各有側重,互相銜接,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地方民政部門以建設和套用基層全業務民政軟體為重點,實現全業務、全流程覆蓋,完成業務操作和基礎數據採集;業務部門以業務套用系統的建設和套用為重點,實現上下銜接,完成業務指導和監管;部信息部門以基礎支撐平台和基礎資料庫建設為重點,實現數據整合,完成巨觀決策的支持。

主要任務

根據上述建設思路,民政信息化建設的主要任務是:

標準規範體系建設

成立全國民政信息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統籌管理民政信息化標準化工作。建立民政信息化標準化工作機制和管理平台,實現標準的提出、研究、編寫、審定、發布、維護、廢止等流程的規範化管理。
全面研究、制定民政信息化標準規範體系,包括民政電子政務和社會信息化領域的總體標準、信息資源標準、網路建設標準、安全標準、套用標準和管理標準等。優先制定民政信息資源、基礎支撐環境建設、基層全業務民政軟體等標準。

基礎支撐環境建設

遵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的原則,建設和完善各級民政部門的信息化基礎支撐環境。
信息網路:按照國家電子政務的總體規劃,結合民政業務和辦公系統建設要求,以國家電子政務網路為依託,儘快完善由政務網路、公共服務網路和衛星通信網路組成的民政信息化網路體系。各級民政部門應抓緊建設和完善機關區域網路;部、省兩級至少應建立內、外兩個區域網路,內、外網要實行嚴格的物理隔離;儘快實現與國家電子政務內、外網互聯互通,構建起覆蓋各級民政業務人員,架構合理、對象明確、邊界清晰、便於拓展、安全可靠的政務區域網路和政務外網,滿足多數民政業務管理和日常辦公的需要。利用網際網路資源建設民政公共服務網路,覆蓋基層民政業務人員和工作對象,滿足基層業務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需要。積極擴展衛星通信網路的覆蓋範圍和套用水平,滿足視頻會議、數據傳送、信道備份、應急通信等需要。
各級民政部門應根據網路管理和系統建設的需要,建設相應機房和配套設施,部省兩級要建設網路管理系統。
伺服器集群:各級民政部門要在各網路環境中根據國家信息系統等級保護和涉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的要求,分級別建設相應的資料庫伺服器集群、套用伺服器集群和統一的數據存儲系統,實施集群管理,統一支撐各套用系統。
備份系統:部省兩級應在各網路環境中根據信息系統的安全等級分別建設備份系統,建立部省兩級互為備份的機制。部級應適時構建異地容災備份中心。
基礎軟體:結合套用系統的通用要求,搭建儘可能統一的基礎軟體平台,包括作業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和套用支撐平台。

基礎資料庫建設

整合民政信息資源,構建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的民政基礎資料庫,實現“一數一源,一源多用”。根據民政信息資源標準,結合業務管理和決策支持的需求,分別規劃和建設民政基礎資料庫生產庫和決策庫。生產庫部署在基層民政部門,服務於基層民政業務操作流程。決策庫部署在部、省兩級民政部門,服務於巨觀決策。
基礎資料庫以人員、機構、地名三個基本主題資料庫為核心,圍繞民政對象基礎信息,結合業務管理需求建設。其中人員基本資料庫是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的子庫,機構基本資料庫是國家法人單位基礎信息庫的子庫,地名基本信息庫是國家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基礎信息庫的子庫。
(四)套用系統建設
在基礎支撐環境的基礎上,依據相關標準,以基礎資料庫的建設和管理為中心,建設各類套用系統。
基礎套用:完善現有視頻會議系統,拓展衛星視頻會議系統覆蓋範圍,建設省級雙向衛星站,提升地面線路視頻質量,形成天地複合、全面覆蓋、功能完善的視頻會議系統,滿足部省兩級民政部門召開會議、應急指揮、遠程教育等工作的需要;根據民政部的統一標準和建設要求,採取多種建設和管理模式,逐步建設覆蓋全國的12349民政公益服務熱線,提供民政業務諮詢服務;拓展民政IP電話和電子郵件系統的用戶範圍,逐步實現全系統覆蓋。
基層全業務民政軟體:根據民政部制定的基礎信息標準和基本業務架構,省、市、縣級民政部門可以自行研發、部署和套用適合當地業務管理需求的基層全業務民政軟體。部給予必要的推薦、指導和支持。基層全業務民政軟體以建設、管理和維護民政基礎資料庫生產庫為驅動,覆蓋當地主要民政業務,實現各業務之間的關聯,滿足業務操作流程和基礎數據採集的需要,並逐步開展與同級相關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與交換。
業務套用系統:在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建設和管理、服務軍隊四大領域建設業務套用系統。業務套用系統由民政部或省級民政部門設計和建設,與基層全業務民政軟體相銜接,實現業務信息從基層操作部門向巨觀管理部門匯聚,滿足單項業務數據分析和業務監管的需要。個別業務流程統一、業務量大、操作機構和人員相對獨立和固定的業務,可建立全國統一、集中部署的套用系統。
決策支持系統:根據社會管理和民政事業發展的需要,在部省兩級建立決策支持系統。決策支持系統以建設、管理和維護民政基礎資料庫決策庫為驅動,與基層全業務民政軟體和業務套用系統相銜接,實現民政信息資源的採集、加工和展現。決策支持系統完成數據從生產庫向決策庫的匯聚和轉換過程,提供較為完備的數據分析功能,並實現與相關部門的數據交換。
辦公和綜合事務管理系統:開發、完善和整合公文、會議、通信等各類辦公系統,以及人事、財務、後勤、外事等綜合事務管理系統,形成統一入口、信息共享的辦公和綜合事務管理系統,滿足日常辦公、便捷通信、公文處理、知識共享、線上服務等需要。
公益性社會服務信息產品研發:重點研究開發社區一體化公共服務信息亭及便攜終端、老齡生命監測與呼叫系統、殘障人輔助信息設備、流浪走失人員追蹤識別系統、突發事件監測與直報便攜終端、公益積分捐贈等公益性信息產品。通過制定相應行業標準,進行規範化技術監管。

網站群建設

遵循統一部署、循序漸進、分類實施的原則,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建設域名命名、標識風格、欄目設定等具有統一規範和標準的全國民政系統網站群體系。
部網站是民政網站群的中心節點,橫向整合部機關及其所屬機構信息資源,縱向整合地方民政部門及其機構信息資源和業務套用,形成信息資源充分、服務內容豐富、交流互動及時,訪問快速、使用便捷的全國民政統一門戶。
各省級民政部門網站建設既要符合民政網站群的規劃標準和要求,又要兼顧各省級政府對部門網站的建設要求。各地民政網站在體現政府網站信息公開、交流互動、線上服務三個基本功能定位的同時,要突出服務功能的建設和套用,實現建成民政公共服務平台視窗的目標。

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遵照國家信息系統等級保護和涉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的有關要求,從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管理制度、人員安全管理、系統建設安全管理和系統運維安全管理等幾個方面落實安全管理要求,重點是抓緊制定和落實關於等級保護與項目管理的相關制度。從物理安全、網路安全、主機安全、套用安全和數據安全等幾個方面落實安全技術要求。重點建設統一身份認證基礎設施和安全管理中心。

重點工程

根據信息化總體要求和民政事業發展需要,按照整合原則,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將以下重點工程列入國家電子政務重點建設內容。

社會安全運行基本保障預警體系

按照黨的十六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提出的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的要求,結合民政工作的內容和特點,逐步建立社會安全運行基本保障預警體系,為黨和政府的巨觀決策服務。
社會安全運行基本保障預警體系是社會預警體系的基礎組成部分。它通過動態監測民政工作對象的生存、活動、訴求狀況,採集相關數據,運用指標和模型分析方法,形成對國家和地區社會基本穩定狀況的定量描述,實現動態預測預警,為中央和地方政府進行有效的社會管理提供巨觀決策服務。
該體系以特殊困難民眾、基層組織和突發事件為核心數據對象。特殊困難民眾主要包括:低保對象、五保戶、災民、特困救助對象、三無老人、殘疾人、孤兒、流浪乞討人員、特殊優撫對象。基層組織主要包括:民眾性自治組織、民間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突發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災害、邊界糾紛、規模上訪。
社會安全運行基本保障預警體系的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民政基礎信息庫決策庫及決策支持系統;社會安全運行指標設計、維護和運算的分析模型系統;警級警限的劃分、人工輔助分析、信息上報和發布的預警生成發布系統;綜合知識庫、案例庫的應對預案系統。

民政公共服務平台

按照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強化政府公共服務的要求,結合民政工作“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宗旨,通過綜合利用信息技術,整合信息資源,搭建民政公共服務平台,為社會公眾提供便捷、優質的公共服務。
民政公共服務平台以民政業務套用系統和基礎資料庫為基礎,以政策檔案和技術標準為規範,以民政入口網站、公益服務熱線、公共信息亭等為載體,直接面向社會公眾提供“一站式”信息化服務。
民政公共服務平台的建設內容主要包括:開通全國統一的公益服務熱線電話(12349),提供民政業務諮詢服務;以標準規範為引導,進一步整合業務系統,促進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完善民政入口網站建設,基於網際網路構建覆蓋中央、省、市、縣民政部門的入口網站群;推進線上辦事,為社會公眾提供足不出戶的公共服務,全面提升民政公共服務水平。

社區綜合信息平台

按照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和“十一五”規劃的要求,建設社區綜合信息平台,實現社區基礎信息的採集和整合,推動政府電子政務、網上辦事和公共服務進入社區和家庭。
社區綜合信息平台是政府公共服務和社區自我管理的一體化信息平台,實現各類傳輸網路、實體服務和數據資源的互聯共享。
社區綜合信息平台的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綜合運用多種網路通信技術和大眾化終端設備建設和完善統一的社區居民網路,進一步拓展社區求助與服務渠道,保障社區居民不受地域和時間限制接受普遍服務;統籌各部門向街道、社區延伸的相關業務和服務網點,在區(縣)社區公共服務中心部署標準統一的社區基礎資料庫及其管理和共享交換系統,提高社區公共事務的協同處理能力;在區(縣)民政部門整合銜接社區綜合信息平台,對接基層全業務民政軟體,實現民政業務處理的網路化覆蓋。

保障措施

健全管理體制

切實加強領導,健全管理體制。要建立健全部省兩級民政信息化領導決策和管理服務機構,地市、區縣要有專人負責,形成系統的信息化管理體制。要明確職責,理順關係,相互配合,緊密銜接,建立跨部門的信息化綜合協調運行機制。要明確信息化主管部門的統籌職能,信息化建設項目要由同級民政信息化主管部門歸口審核。

加強工作指導

要加強民政信息化理論、規範、技術和重要課題的研究,採取多種形式利用社會力量,聚智聚力,推進民政信息化創新。要把民政信息化建設納入民政事業總體發展規劃,列入民政工作考核評比指標,加強檢查督促,認真抓好落實。要組織試點示範,互相交流學習,以點帶面,推動民政信息化發展。

加大資金投入

要按照分級建設分級負擔的原則,積極爭取各級民政信息化建設經費的投入,確保信息系統運維經費的落實,建立信息化經費與民政事業經費同步增長機制。要拓寬民政信息化資金來源,擴大社會參與,充分利用各種政策允許用於信息化建設的業務資金和自有資金,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設。

夯實基礎建設

要加大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建設管理統一、服務共享的基礎支撐環境。要依託國家重點電子政務項目,完成並加大民政信息化的基礎建設。要制定、完善和實施信息化建設、管理、運維的各項制度,形成完善的制度保障。要重視和加強基層信息化投入和建設,保障各類套用終端設備的落實。

確保信息安全

要按照國家關於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的要求,健全民政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制度,制定民政信息系統預研、立項、定級、評估、保護等全流程等級保護標準規範,統一實施和管理重要信息系統等級保護。實行信息安全責任制,加強系統運行安全防範和維護管理,確保信息系統安全運行。

注重人才培養

信息化人才是民政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支撐。要加強民政信息化隊伍建設,大力培養信息化人才,採取有效措施引進和穩定高技術人才。加大互補性培訓和幹部交流力度,努力培養一批既熟悉民政業務又掌握信息技術的複合型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