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主義革命

民主主義革命

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之前的革命,是中國社會主義革命之前必須經歷的革命,這是由近代中國歷史的客觀實際決定的。民主主義革命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兩個階段。舊民主主義革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目的、反對外國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它的目標是無產階級(通過中國共產黨)牢牢掌握革命領導權,徹底完成革命的任務,並及時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主主義革命
  • 分類1:新民主主義革命
  • 分類2:舊民主主義革命
  • 性質:新式的特殊的資本主義革命
概述,革命歷程,孕育環境,指導思想,

概述

民主主義革命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
民主主義革命
舊民主主義革命
鴉片戰爭標誌著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舊民主主義革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目的、反對外國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革命。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的79年,即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較完整意義上的一次舊民主主義革命。舊民主主義革命分為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中國人民反抗鬥爭兩個時期。
新民主主義革命
五四運動標誌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所謂“新”,是相對於17-18世紀歐美國家發生的資產階級領導的,旨在推翻封建專制主義壓迫,確立資產階級政治統治的舊民主主義革命。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為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它的目標是無產階級(通過中國共產黨)牢牢掌握革命領導權,徹底完成革命的任務,並及時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結束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
性質
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即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革命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而不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指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的無產階級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革命歷程

舊民主主義革命(1840-1919年)
該時期主要事件:廣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鬥爭,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新民主主義革命(1919-1949年)
發生於1919年的五四運動被認為是中國現代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思想源頭。它的直接起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款。強烈的愛國主義導致了這場由學生髮起進而發展到全國各階層的抗議運動。它同時引發了各種新思潮進入中國,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921年,毛澤東等12 人代表各地的共產主義小組上海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誕生。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經歷了北伐戰爭(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戰爭(1927-1937年)、抗日戰爭(1931-1945年)和全國解放戰爭(1945-1949年)四個歷史階段。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共同抗擊侵略者,贏得了抗戰勝利。但1945年,國民黨發動內戰,中國共產黨經過三年解放戰爭,最終於1949年推翻了國民黨政府。
當時的國際環境、經濟條件、 政治條件和思想條件都使中國革命必然要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成為這個轉變的轉折點,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

孕育環境

新民主革命
第一、國際環境:俄國十月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歷史的方向,劃分了整個世界歷史的時代,世界已進入了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這就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國際環境。這是轉變的時代條件。
第二、經濟條件: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歐美各帝國主義國家忙於互相廝殺無暇顧及中國,且歐戰各國需從中國進口原材料和農產品等因素的影響,使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進入“黃金時期”。
第三、政治條件:中國工人階級的成長和工人運動的發展。隨著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及歐戰結束後的外資企業的增加,中國工人階級隊伍也隨之壯大;到了五四運動後期,中國工人階級以獨立的姿態登上了政治舞台,成為運動的主力軍。工人階級的壯大,開始形成為一支強大的、最富有革命性的新的社會力量。
第四、思想條件新文化運動的開展,民主主義思想的深入;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五四運動的爆發與發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深入傳播。
新舊革命異同
⑴相同點:
①社會性質:都發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②革命任務:都是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
③革命性質:都屬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範疇。
⑵不同點:
①領導力量: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是資產階級,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是無產階級。
②指導思想:舊民主主義革命是資產階級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觀念,新民主主義革命是馬克思主義。
③革命前途:舊民主主義革命是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務後,還要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④革命發展和民眾發動的深度、廣度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綱領不徹底,民眾發動不充分,土地問題不能徹底解決;新民主主義革命提出了徹底的革命綱領,廣泛發動民眾,解決了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即土地問題。
⑤結果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有勝利的一面,但最終果實被竊取,革命任務沒有完成,社會性質沒有改變,在這一意義講是最終遭到了失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成為社會主義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結果。
⑥所屬的革命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屬於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義革命發生在十月革命之後,屬於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指導思想

新民主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
新民主主義理論科學地回答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問題,以獨創性的內容和鮮明的中國特色,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突破了世界近代史上的革命要么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要么是社會主義革命兩種模式,創造了第三種革命類型,解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落後國家,無產階級領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新課題;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關於中國革命分兩步走,以新民主主義社會和國家為中間站實現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構想,解決了經濟落後國家在奪取政權後,如何建設新國家,創造條件,以最小的代價和平地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難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不斷革命論和革命轉變論。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裡如何進行共產主義運動,如何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的道路問題,為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架起一座橋樑,打開一個通道。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
新民主主義革命完全勝利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因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的鬥爭,而1949年建國初期,當時只是完成了反帝和一部分反封的任務,因為當時中國尚有未解放地區,並且封建土地所有制也並沒有完全廢除.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完全勝利時間應該是1956年底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時。當時正式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標誌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終完成,開始邁進社會主義革命時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