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詩傳箋》是2018年中華書局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毛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詩傳箋
- 作者:毛亨
- 出版時間:2018年
- 出版社:中華書局有限公司
- ISBN:9787101135008
《毛詩傳箋》是2018年中華書局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毛亨。
《詩經》研究著作,東漢鄭玄(127年~200年)撰,簡稱《鄭箋》或《毛詩箋》,以《毛詩》為主,兼采今文三家詩說,加以疏通發揮,以闡揚儒學。詩經《詩經》研究著作·23卷東漢鄭玄(127年~200年)撰,簡稱《鄭箋》或稱《毛...
《毛詩傳箋通釋》是1989年中華書局出版圖書,作者是馬瑞辰。《詩經》研究著作31卷清代馬瑞辰(1782~1853)撰。馬瑞辰,字元伯。安徽桐城人。嘉慶進士。此書卷首有自序及例言7則;第1卷通考《毛詩》源流和《傳》、《箋》異同得失,共考辨19篇;第2卷以下依詩順序作詮釋,先列《傳》、《箋》,下申己意。內容...
清代學者馬瑞辰考證漢代《詩經》古文家說的著作。馬瑞辰(1782~1853)字佰元,安徽桐城人,嘉慶進士,官工部員外郎。作者簡介 此書標榜漢學,以《詩序》為準,通釋《毛傳》、《鄭箋》,特別著力辨正《鄭箋》不同於《毛傳》的各種解釋和論點,旨在申《詩序》、《毛傳》之說。如論《關雎》一詩義者,發揮《詩序》...
《毛詩傳箋疏語法錄》是1980年3月湖南師範學院中文系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著名語言文字學家駱鴻凱。作者簡介 駱鴻凱(1892~1955),著名語言文字學家,《楚辭》、《文選》研究權威。一名蒼霖,字紹賓,號彥均。1892年農曆10月28日生於湖南省長沙市望城縣新康鄉沱市村。家世業商。他少年即發奮勤學,嫻習《四書》《...
毛詩傳箋 《毛詩傳箋》是2018年中華書局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毛亨。
漢代毛亨、毛萇為《詩經》所作的註解名為《毛詩故訓傳》,簡稱“毛詩”,“傳”意為闡明經義。東漢鄭玄又為“毛詩”作箋注,名為《毛詩傳箋》,簡稱“鄭箋”,“箋”意為補充與修訂。作者簡介 毛亨 毛亨,生平不詳,毛遂的侄兒,秦末漢初學者,戰國末期趙國邯鄲人(今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相傳是古文詩學“...
《十三經清人註疏:毛詩傳箋通釋》是1989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瑞辰。內容簡介 主要優點首先是發揮了清代學者擅長音韻學、文字學、訓詁學和名物考證的優勢,特別是運用了依聲求義的方法來校勘、解釋文字。詩經是羣經中產生時代較早的一部,文字多古音古義。而且毛詩依據的文本是古文經,其中假借字比較多...
《毛詩傳箋》的別稱。鄭玄為毛公所傳《詩經》作的筆釋,又簡稱《鄭箋》,共20卷。箋,“表也,識也”(孔穎達:《毛詩正義》)。鄭玄以為毛公為《詩經》所作的傳注,體例完備,內容詳審,為闡發《毛傳》的旨趣,特作《傳箋》,以發明《毛傳》的旨意,記識其事。《傳箋》以《毛傳》為主,兼采齊、魯、...
毛詩創始人 毛詩創始人為魯人毛亨和趙人毛萇。其中魯、齊、韓三家為今文學家,在漢代立為官學;毛詩晚出,屬古文經學。毛詩訓詁簡明,很少神學迷信內容,未被立為官學,只能在中國民間傳授。東漢時受到重視,允許在朝廷公開傳授。東漢末年兼通今古經學的經學大師鄭玄,集今古文經學研究之大成作《毛詩傳箋》,...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通叚字研究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通叚字研究》是花木蘭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安碩。
鄭玄注《三禮》(《周禮》、《儀禮》、《禮記》)常常引用《詩經》。若《三禮》中引《詩》,鄭玄也大多作了解釋。但是鄭玄《三禮注》中的詩說,卻和他後來作《毛詩傳箋》時的詩說頗多矛盾之處。這是什麼原因呢?據唐孔穎達說,是因為鄭玄“注《禮》在先,未得《毛詩傳》”。孔穎達這樣說的根據,摘 要:【...
傳箋 傳箋,讀音是zhuàn jiān。意思是謂《詩經》的註解。《詩經》注有 漢 毛公 傳與 鄭玄 箋。解釋 謂《詩經》的註解。《詩經》注有 漢 毛公 傳與 鄭玄 箋。出處 清 馬瑞辰 有《毛詩傳箋通釋》。
《玉篇》、《廣韻》及經、傳、子、史所引詩與近人說詩,若惠氏《詩說》、《詩古義》、陳氏《稽古編》、段氏《詩國小》、阮氏《校勘記》、王氏《經義述聞》、孔氏《詩義卮言》、李氏《毛詩紬義》,徵引略備。是所見同,所學同,所援引又同,宜其說之不謀而合也。故余所注,名《毛詩傳箋通釋》,...
《毛詩說》內容包括對《詩經》基本問題的論說和對《風》、《雅》、《頌》各類詩篇的解讀、重要詩句的訓釋,以解說詩意、講明訓詁為主。《詩經》研究成果眾多,最有代表性的著述有漢代毛公《傳》與鄭玄《箋》,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宋代朱熹《詩集傳》,清代胡承珙《毛詩後箋》、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
續經解毛詩類彙編(四冊)續經解毛詩類彙編是由1986年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目錄 第一卷 詩經椑疏四卷 續詩鳥名三卷 第二卷 毛詩傳箋通釋三十二卷 毛詩後箋三十卷 第三卷 毛詩鄭箋改字說四卷 三家詩遺說考四十九卷 皇清經解毛詩類彙編目錄 毛詩稽古編三十卷 詩本音十卷 ...
今本《詩經》即由毛詩流傳而來。《詩經》作為漢族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經孔子刪定,並教習弟子,後大行天下,流傳於世。不可否認,《詩經》對中國思想、文化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而其之所以能夠流傳今日,毛亨、毛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漢書·藝文志》、東漢鄭玄《詩譜》、《毛詩傳箋...
《儒藏(精華編三二)》是2017年1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馬瑞辰。內容簡介 《儒藏》(精華編)三二冊收經部詩類稿件一種——《毛詩傳箋通釋》。《毛詩傳箋通釋》三十二卷,清馬瑞辰撰。作者簡介 馬瑞辰(1782-1853),安徽桐城人,嘉慶十五年進士,仕途不順,未幾釋歸。主江西白鹿洞、山東嶧山...
1、《兩漢全書》,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編委會主要成員,自1996年立項至今,先後整理《毛詩傳箋》、《史記》等要籍,凡200餘萬言。2、《中華儒藏·詩經類》,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與董治安先生、鄭傑文先生共同主持,正在進行。3、《漢魏之際山東經學現象探析》,山東省社科規劃研究重點項目,與...
漢初傳詩的有齊、魯、韓、毛四家。齊、魯、韓三家為今文經學,被朝廷立於學官,設博士。《毛詩》出現較晚,是古文經學,至東漢章帝時才得立於學官,其主要著作為《毛詩故訓傳》30卷,此書為歷代古文經學家所推重。東漢兼通今古文經學的經學大師鄭玄撰有《毛詩傳箋》,為《毛傳》作注。《鄭箋》以宗毛...
唐甄政治上宣揚民主主義,經濟上主張農商並重,還著有《毛詩傳箋合義》《春秋述傳》等。文章被魏禧稱為“五百年無此作”。梁啓超曾將《潛書》視為中國歷代聖人思想的一個總結,認為它凝聚著東方哲人智慧的精華,實在是“醒人之良藥,逆耳之忠言”。唐甄的民本思想、“立國惟在富民”的主張很有現實意義。主要成就...
著《毛詩傳箋通釋》三十二卷,探賾達指,或高出陳氏新疏上。王益吾收入《續經解》中。史料記載 《清史稿》記載 馬瑞辰,字元伯。桐城人。嘉慶十五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改工部營繕司主事。擢郎中,因事罣誤,發盛京效力。旋賞主事,奏留工部,補員外郎。復坐事發往黑龍江,未幾釋歸。歷主江西白鹿洞...
㉚景山:商都附近的山名。陳奐《詩毛氏傳疏》:“考今河南偃師縣有緱氏城,縣南二十里有景山,即此詩之景山也。”一說高大的山。㉛丸丸:形容松柏條直挺拔。㉜遷:搬運。㉝方:是,乃。斲(zhuó):同“斫”,砍。虔: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以為“削”。此指用刀削木。㉞桷(jué):方形的...
孔穎達《毛詩正義》說:“頌者”之下省略了“容也”二字。朱熹《詩集傳》說:“頌”與“容”古字通用。據阮元《□經室集·釋頌》的解釋,“容”的意思是舞容,“美盛德之形容”,就是讚美“盛德”的舞蹈動作。如《周頌·維清》是祭祀文王的樂歌,《小序》說:“奏象舞也。”鄭玄《毛詩傳箋》說:“象舞...
《毛詩傳箋》曰:“殳長丈二而無刃是也。”《說文解字》曰:“殳,以杖殊人也。”段玉裁對其做注曰:“杖者,殳用積竹而無刃。”《考工記·廬人》唐賈公彥疏曰:“殳,長丈二尺,無刃,可以擊訂人。”這些記載給後人一種錯覺,在很長一段時期里,人們認為殳是沒有刃的棍棒,其實這種判斷是完全錯誤的...
⑻不:敢不。止:語助詞。聰:聰明,此處意為聽從。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謂聽而警戒也。承上‘敬之敬之’而言。”⑼日就月將:日有所得,月有所進。就,成就。將,進。⑽緝熙:積累光亮,喻掌握知識漸廣漸深。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說文》:‘緝,績也。’績之言積。緝熙,當謂漸積廣大...
毛詩傳箋通釋(上中下)作者:馬瑞辰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出版年: 1989-3-1 這部書的主要優點,首先是發揮了清代學者擅長音韻學、文字學、訓詁學和名物考證的優勢,特別是運用了依聲求義的方法來校勘、解釋文字。詩經是羣經中產生時代較早的一部,文字多古音古義。而且毛詩依據的文本是古文經,其中假借字比較多...
⑩賢:多,勞。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賢之本義為多……事多者必勞,故賢為多,即為勞。”⑪牡:公馬。周時用四馬駕車。彭彭:形容馬奔走不息。⑫傍傍:急急忙忙。⑬嘉:嘉許,稱讚,誇獎。⑭鮮(xiǎn):稱讚。《鄭箋》:“嘉、鮮,皆善也。”方將:正壯。將,強壯。⑮旅力:體力。
尚書大傳考異補遺序 古文尚書撰異序 尚書今古文註疏序 尚書補疏序 尚書古文證疑自序 尚書今古文集解自序 今文尚書經說考序 書古微序 補註尚書大傳序 尚書逸湯誓考序 尚書逸湯誓考後序 古文尚書跋 古文尚書冤詞平議 跋黃堯圃蜀石經毛詩殘本 書毛詩故訓傳定本後 毛詩傳箋二十卷跋(宋刊本)王荊公詩義序 ...
③予美:我的好人。鄭箋:"我所美之人。"朱熹《詩集傳》:"婦人指其夫也。"亡此:死於此處,指死後埋在那裡。④棘:酸棗,有棘刺的灌木。⑤域:墳地。毛傳:"域,營域也。"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營域,或作塋域,古為葬地之稱。《說文》:‘塋,墓地也’是也。"⑥角枕:牛角做的枕頭。據《周禮·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