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世界,中國,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白腹毛腳燕雌雄羽色相似。額基、眼先絨黑色,額、頭頂、背、肩黑色具藍黑色金屬光澤。後頸羽基白色,常顯露於外,形成一個不明顯的領環。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具細的黑褐色羽乾紋。翼黑褐色,飛羽內側羽緣色淡,小覆羽邊緣有藍色光澤。尾黑褐色、呈叉狀。下體自頦、喉一直到尾下覆羽均為白色,有時較短的尾下覆羽白色,而較長的尾下覆羽灰白色具細的黑褐色羽乾紋。
虹膜灰褐或暗褐色,嘴黑色、扁平而寬闊,跗跖和趾橙色或淡內色,均被白色絨羽。
幼鳥上體較褐,下體也常綴有褐色,特別是胸的兩側較明顯,在一定角度看起來像是一條暗色胸帶。
大小量度:體重雄性18-21克,雌性19-22克;體長雄性125-150毫米,雌性129-137毫米;嘴峰雄性6-8毫米,雌性6-7毫米;翅雄性101-113毫米,雌性107-118毫米;尾雄性52-70毫米,雌性56-64毫米;跗跖雄性10-11毫米,雌性10-14毫米。
棲息環境
白腹毛腳燕主要棲息在山地、森林、草坡、河谷等生境,尤喜臨近水域的岩石山坡和懸崖,也出現於海岸和城鎮居民點,在長白山原始森林中的山丘、懸岩亦見有棲息。
生活習性
常成群活動,平時多見10餘只至20多隻的小群活動,遷徙期間常常集成數百隻的大群。常在棲息地或水域上空飛翔,邊飛邊叫,有時飛得很低,有時又飛得相當高。休息時或棲於電線上,或停落在地上。
白腹毛腳燕與其他燕及雨燕混群並一道取食。叫聲為乾澀的捲舌磨擦音“prreet”,不如崖沙燕氣重。驚叫聲為高音的“seerr”或“jeet”。鳴聲為輕柔的啾叫,與叫聲音同高。
主要以昆蟲為食,食物種類主要有蚊、蠅、蝽象、甲蟲等雙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昆蟲。
分布範圍
世界
分布於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安哥拉、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林、白俄羅斯、比利時、貝寧、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波札那、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蒲隆地、高棉、喀麥隆、維德角、中非共和國、查德、中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克羅地亞、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埃及、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法羅群島、芬蘭、法國、加彭、甘比亞、喬治亞、德國、加納、直布羅陀、希臘、幾內亞、幾內亞比索、匈牙利、冰島、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約旦、哈薩克斯坦、肯亞、朝鮮民主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科威特、吉爾吉斯 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拉脫維亞、黎巴嫩、賴索托、賴比瑞亞、利比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拉威、馬里、馬爾他、茅利塔尼亞、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荷蘭、尼日、奈及利亞、挪威、阿曼、巴基斯坦、波蘭、葡萄牙、卡達、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盧安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獅子山、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西班牙、蘇丹、史瓦濟蘭、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多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阿聯、英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西撒哈拉、葉門、尚比亞、辛巴威。
旅鳥:巴貝多、百慕達、葛摩、吉布地、格陵蘭、馬爾地夫、尼泊爾、聖赫倫那島,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 - 達庫尼亞群島、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塞席爾、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
中國
新疆(北部、西部、中部)、東北(西北部、西南部、中部)、河北、山東、江蘇、廣東、福建、甘肅、青海、四川、西藏(南部、昌都地區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貴州(東北部)、陝西、山西(南部)、湖北(西部)。
繁殖方式
結群繁殖;建巢於岩石縫隙或房梁、橋下等建築物上,到小溪邊叼泥土或潮濕的泥土,在嘴裡咀嚼粘在房檐上,再選用茅草然後重複叼泥土 繼續往上粘直至收口。巢由小泥丸混以羽毛堆積成半球形,內鋪以細軟雜草、羽毛等,還有一些青蒿葉。最經常被放在屋檐下,窗台下或橫樑上。同時還發現岩石下,懸崖邊或懸在牆上,產卵時間從五月初開始。雌性產4-8枚純白色的卵,雌雄共同孵化,孵化期約15-19天。育雛期約20天,有時更長。在特殊情況下一年可能產2窩。
亞種分化
(3亞種)
- 白腹毛腳燕指名亞種 (學名:Delichon urbica urbica),分布於歐洲的西部、中部和北部,東至西伯利亞,冬季主要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繁殖於中國極西北及西部,越冬至印度。
- 白腹毛腳燕東北亞種 (學名:Delichon urbica lagopoda),分布於亞洲東部,葉尼塞河中上游,阿爾泰山脈,蒙古北部至阿納德爾河,鄂霍次克海和中國東北部,主要在東南亞越冬。繁殖於東北,越冬於華東、東南及華南。
- 白腹毛腳燕普通亞種(學名:Delichon urbica meridionale)分布於歐洲南部,北非和亞洲中西部(東至天山和克什米爾);冬季在非洲和亞洲的西南地區。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