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蟲實驗

“毛毛蟲試驗”。法國心理學專家約翰·法伯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毛毛蟲實驗”:把許多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上,首尾相連,圍成一圈,並在花盆周圍不遠處撒了一些毛毛蟲比較愛吃的松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毛蟲實驗
  • 質疑:有人認為這個實驗是假的
  • 實驗者:約翰·法伯
  • 啟示:換個角度想問題
實驗簡介,啟示,人生啟示,教育啟示,質疑,理由一,理由二,

實驗簡介

毛毛蟲天生有一種“跟隨”性。毛毛蟲一個跟著一個,繞著花盆的邊緣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又一天過去了,這些毛毛蟲還是夜以繼日地繞著花盆的邊緣在轉圈,一連走了七天七夜,它們最終因為飢餓和精疲力竭而相繼死去。

啟示

人生啟示

法國心理學家約翰·法伯在做這個實驗前曾經構想:毛毛蟲會很快厭倦這種毫無意義的繞圈而轉向它們比較愛吃的食物,遺憾的是毛毛蟲並沒有這樣做。導致這種悲劇的原因就在於毛毛蟲的盲從,在於毛毛蟲總習慣於固守原有的本能、習慣、先例和經驗。毛毛蟲付出了生命,但沒有任何成果。其實,如果有一個毛毛蟲能夠破除尾隨的習慣而轉向去覓食,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人的思維也一樣,人一旦形成了習慣的思維定勢,就會習慣地順著定勢的思維思考問題,不願也不會轉個方向、換個角度想問題,這是很多人的一種愚頑的“難治之症”。
毛毛蟲毛毛蟲

教育啟示

“毛毛蟲實驗”對學校教育的啟示是:時代在不斷變化和發展,學生也在不斷變化和發展,我們的教育教學等各方面工作不能禁錮於以往的僵化模式,而要不斷地創新和與時俱進,從而能夠適應時代變化以及學生的需求。惟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教學等各方面工作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毛毛蟲那種毫無意義的繞圈所導致的悲劇還說明:在實際工作中“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神話並不存在,我們不能只關注做了多少工作,而且還要關注做出了多少成果,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效益問題”。當我們的教育教學等各方面工作遭遇挫折或陷入停頓時,切莫像毛毛蟲那樣做毫無意義的努力,而應該轉變思路和善於另闢蹊徑,以便更有技巧、更有效率地工作,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質疑

有人認為這個實驗是假的

理由一

不管這個是不是真的,嚴格意義上講,都不應該把這種行為叫做試驗。沒有對照組,也沒有嚴格控制可能影響實驗對象的各種條件。因此,這很有可能是作家的杜撰
事實上,這個實驗在法布爾《昆蟲記·松毛蟲》中確實有相關記載,但是毛毛蟲只是這樣轉了很久,既沒有“因為飢餓和精疲力竭而死去”也沒有所謂“耐人尋味的話”...

理由二

毛毛蟲都是幼蟲,不論是什麼品種,它們都需要花大量時間進食,以獲取足夠的能量化蛹。這是它們與生俱來的本能,理應凌駕於其他所有特性。即便文中所說的毛毛蟲有“跟隨”的特性是真有其事,毛毛蟲飢餓後也必然會去進食,而不是跟著別人的屁股。
另外,這個故事本身也有問題,那就是,這些毛毛蟲居然是同時死去的!!這個發現比尾隨的特性更讓人震驚。毛毛蟲在實驗開始時的狀態必然不是完全一致的,總有一條是最先開始走的,總有一條是最後開始走。
如果所有毛毛蟲的能量代謝相差無幾,那么先開始走的應該會率先慢下來,導致全隊變慢。這意味著能量消耗的降低,那么最後開始走的毛毛蟲會省下最多的能量。當第一條蟲徹底不能餓死後,最後一條蟲也應該是保持有繼續活動的能量的。
這種情況下顯然不會得出實驗的結果。如果實驗的結果為真,那就是說所有蟲的在開始是存在能量差的,這個能量差讓它們恰好可以同時停下來死去。如果能夠知道這個能量差,意味著研究者已經掌握了整條蟲的代謝過程,並通過事前控制蟲的飲食來調節其能量貯量。
很顯然,以生物學的角度來看,這個實驗的準備工作更讓人震驚,繞圈圈實驗不過是這個驚人工作的牛刀小試而已。這么重大的工作在文章中居然隻字不提,實在是匪夷所思。
種種跡象表明,這只是個段子,只會出現在《讀者》這樣的刊物上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