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語基督教民主黨(CD&V):
前身是1968年從比基督教社會黨分裂獨立的荷蘭語基督教人民黨,後改現名。現任黨主席伍特·貝克(Wouter Beke)。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比利時政黨
- 主要政黨:9個
- 黨主席:伍特·貝克
- 前身:荷蘭語基督教人民黨
荷蘭語基督教民主黨(CD&V):
前身是1968年從比基督教社會黨分裂獨立的荷蘭語基督教人民黨,後改現名。現任黨主席伍特·貝克(Wouter Beke)。
比利時政黨荷蘭語社會黨(SP.A): 1978年,比利時社會黨因民族矛盾分裂為荷蘭語社會黨(SP)和法語社會黨(PS)。2001年,SP更名為SP.A。現任黨主席布魯諾(Bruno Tob...
比利時王國(荷蘭語:België,法語:Belgique,德語:Belgien),簡稱“比利時”,位於歐洲西部沿海,東與德國接壤,北與荷蘭比鄰,南與法國交界,東南與盧森堡毗連,西臨北海與...
比利時現為君主立憲制下的聯邦制國家。1830年獨立後,比利時實行君主立憲制。二戰後,因弗拉芒與瓦隆兩大地區予盾不斷激化,著手進行國家體制改革。1980年正式確立聯邦...
比利時荷蘭語政黨和比利時法語政黨引起的比利時的內閣倒台事件。比利時一直有著三個語言選區的劃分,關於交叉地帶布魯塞爾、哈爾和維爾沃德選區劃分和歸屬一直沒有很好的...
政黨即社會中一定階級或階層的活動分子,為了實現某種目標而有計畫地組織起來的一種政治組織,社會承認它具有組織與擴張其主張的合法權力,它也積極介入到政治生活中,為...
比利時首相為比利時王國政府首腦,由比利時眾議院多數黨領袖出任。...... 2014年10月11日,出任比利時聯邦政府首相。2013年4月,應中聯部邀請出席中歐政黨論壇並參訪蘇州...
比利時天主教黨(CatholicParty)比利時政黨,成立於1869年,全稱懺悔天主教黨(confessionalCatholicParty,荷蘭語:ConfessioneleKatholiekePartij)。 ...
比利時王國位於歐洲西部,北鄰荷蘭,東連德國,東南連盧森堡,南部和西部與法國接壤,西北瀕臨北海。無論是地理上還是文化上,比利時都處於歐洲的十字路口,在過去的2,000...
弗拉芒利益黨(Vlaams Belang)為比利時公民製造了該黨設計的身份證,並將其作為...比利時極右政黨弗拉芒利益黨也發表聲明譴責槍擊事件,並強調兇手不是該黨成員。 [...
比利時基督教社會黨(ChristianSocialParty)(簡稱:PSC-CVP)比利時天主教政黨,原名天主教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45年8月18日-19日奧古斯特·德·施里維(August...
比利時革命共產主義同盟(法語:Ligue Communiste Révolutionnaire, LCR)或比利時社會主義工人黨(荷蘭語:Socialistische Arbeiderspartij, SAP)是比利時的一個托派政黨,是...
《比利時(第2版)》是中國科學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圖書,作者:馬勝利 編著...... 《比利時(第2版)》是中國科學出版社2016...第四節 政黨與團體/74一 主要政黨/75...
執政黨,是指通過制度性選舉或暴力革命而執掌一國政權的政黨。在多黨制民主國家的執政黨又稱在朝黨。在各個不同政體的國家,執政黨實現的方式各有不同,在實行議...
比利時1830年革命Belgian Revolution of 1830;比利時爭取民族獨立的資產階級革命。1815年維也納會議決定,結束法國對尼德蘭的統治,將比利時同荷蘭合併為尼德蘭王國,荷蘭...
綠黨是提出保護環境的非政府組織發展而來的政黨,綠黨提出“生態優先”、非暴力、基層民主、反核原則等政治主張,積極參政議政,開展環境保護活動,對全球的環境保護運動...
我國與比利時建交,時間是1971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比利時王國政府根據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和平等互利的原則,決定自一九七一年十月二...
本書依據詳細的資料,對八個歐洲國家——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奧地利和芬蘭——政府與政黨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的綜合分析,分別考察了這些國家在職務...
亞歐政黨青年組織領導人論壇是第五屆亞歐首腦會議的重要後續行動之一,也是亞歐會議交流史上首次在政黨青年組織領導人之間舉行對話活動。...
阿爾貝二世(Albert II),全名阿爾貝·費利克斯·狄奧多爾·溫伯特·克雷蒂安·尤根·馬里·維丁,1934年6月6日生於布魯塞爾,繼位時59歲,因此成為比利時王國登位時...
多黨制是指在一個國家中,通常由不確定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政黨聯合執政的政治制度,也有一個政黨控制多數議席而單獨組閣的情況,但那只是一種特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