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循環論是一種唯心主義和形上學的歷史觀。歷史循環論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周而復始地循環。在中國,戰國末期鄒衍以“五德終始”(即金木水火土的相繼更替)說來證明朝代的更替,就是歷史循環論。在外國,17世紀末義大利唯心主義哲學家維科以人類的三個時期(童年——神靈時期,青年——英雄時期,老年——凡人時期)來論證社會循環發展。19世紀末德國著名的唯意志論哲學家尼采提出了“永恆輪迴”論,認為世界從簡單到複雜,從靜到動,從單一到矛盾,然後從複雜復歸到簡單,從動到靜,從矛盾到單一,如此循環不已。英國的社會學家范西塔德宣傳一種社會倒退的“理論”,說人類向前走了一段路後就不再前進而轉為後退。一切歷史循環論者,都不了解社會的基本矛盾、階級矛盾以及人民民眾對歷史發展的決定作用,因而不了解社會發展的規律。而有些人熱衷宣傳“歷史循環論”,鼓吹資本主義社會是人類最美好的社會,歷史再向前發展便將回復到原始社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歷史循環論
- 外文名:historicism
- 性質:哲學
- 解釋:人類變化是簡單的重複循環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