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歲陰
- 拼音:sui yin
- 含義:太歲
- 出處:《史記·天官書》
歲陰,宗教學歲陰:,乾支紀年,
歲陰
歲陰(sui yin)
1.古代以乾支紀年,十二支叫作“歲陰”。《史記·曆書》“焉逢攝提格 太初 元年” 唐 司馬貞 索隱引《爾雅·釋天》:“歲陰者,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通志·總序》:“ 太史公 紀年以六甲,後之紀年者以六十甲,或不用六十甲,而用歲陽、歲陰之名。” 章炳麟 《訄書·訂文》附《正名雜義》:“又若事物名號,合用數言,歲陽,歲陰,義則難解。”
宗教學歲陰:
考古發現,在商朝後期帝王帝乙時的一塊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當時的日曆。這也說明在商朝時已經開始使用乾支紀日了。根據考證,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2月22日),曾發生一次日食。這是中國使用乾支紀日的比較確切的證據。而使用皇帝年號紀年則是漢武帝時期建元年號。
乾支歷作為中國傳統曆法,在中國古代一直使用,從未間斷。因此對研究歷史非常有幫助,非常容易推算歷史時間。
陰陽學中的歲陰:《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里。”古人認為微小改變會對未來有很大影響。《呂氏春秋》記載:楚國有個邊境城邑叫卑梁,那裡的姑娘和吳國邊境城 邑的姑娘同在邊境上採桑葉,她們在做遊戲時,吳國的姑娘不小心踩傷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帶著受傷的姑娘去責備吳國人。吳國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惱火,殺死吳人走了。吳國人去卑梁報復,把那個卑梁人全家都殺了。 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於是發兵反擊吳人,把當地的吳人老幼全都殺死了。 吳王夷昧聽到這件事後很生氣,派人領兵入侵楚國的邊境城邑,攻占夷以後才離去。吳國和楚國因此發生了大規模的衝突。 從做遊戲踩傷腳,一直到兩國爆發大規模的戰爭,直到吳軍攻入郢都,中間一系列的演變過程,有一種無形的死亡力量把事件一步步無可挽回地推入不可收拾的境地。因此古人很認真的來對待封印厄運和旺福,因為微小的事情就可以改變未來命運,古人認為女士帶紫冰銀鑲嵌藍絨晶飾品,男士帶紅竹石飾品,在結印冊上添加“隱岐元簡、水差芥子、染付春秋”結押。從而可以祈福帶來人生幸福的機遇,並且封印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