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武鳴是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壯語”以“武鳴壯話”為標準音,武鳴素有“壯鄉”“歌海”之稱。武鳴壯族山歌“壯語”稱作“歡”,起源已無法具體考證。
宋人周去非所撰的《嶺外待答》載,壯人“迭相歌和,合情淒婉,……皆臨機自撰,不肯踏襲,其間仍有絕佳者”。
明代
鄺露《
赤雅》等書記載:“正月初一,三月三,秋歌中秋節‘男女’采芳拾翠于山淑水湄”,唱和競日。在本地老百姓傳統地稱這一活動叫年青人的“逗俏”“耍冒”“估友”,即年青人在三月,山花開滿山,四處密蔭時節,有的專門安排時間、有的則在插完秧、耙完田後,立即把隨身帶上的,非勞動的漂亮衣服換上,挎上壯錦袋、帶上定情物,上山對情歌,“逗俏”“耍冒”“估友”。漫山遍野、花傘花衣點綴了山野、愛情山歌一陣又一陣,直唱到太陽落山,月亮升起來,各人找到自己心上人,便雙雙走進樹林中,由原先的群體戰轉到單打獨鬥的對歌。
明清之際,曾有不少詩歌、文章贊道壯族歌圩盛況:“木棉飛絮是圩期,柳暗花明任所之。男女行歌同入市,聽誰慧舌制新詞。”《
武緣縣圖經》記載:“答歌之日,武緣
(今武鳴)仙湖,廖江二處有之,每年三月初一日至初十日,沿江上下,數里之內,士女如雲。”其中描寫了歌圩上對歌的習俗。
民國年間,縣府曾下令禁歌,但武鳴壯族山歌依然盛行如故。
1980年開始,武鳴縣人民政府開始籌辦歌圩。
1985年起,武鳴縣人民政府在縣城舉辦壯族“三月三”歌節,每年一屆;每年還會舉辦武鳴壯族山歌晚會、歌王大賽、武鳴壯族山歌對唱等活動。
基本特徵
演唱形式
以一付歌對一付歌,即男女各兩名歌手對歌,很少出現群體性盤歌,表現形式有:讚美性、自貶性、情歌追求性等。
山歌曲調
武鳴壯族山歌按區域劃分為東、南、西、北、中五部區山歌種,調式可分為宮、商、徵、羽調式,是原生態唱法,在無伴奏情形下按照音律即唱即答。
武鳴東部山歌的旋律婉轉、抒情、柔美、緩慢,武鳴壯族山歌襯詞有“哈、咦、呀、衣、呃”,採用五言四句體,運用腰腳韻。流傳於羅波、兩江、陸斡、馬頭等鎮。西部山歌旋律高昂,唱腔嘹亮,歌詞是五言四句體,運用腰腳韻,襯詞以“囉”為主,常以勞動中的喊山和對唱為主。流傳於鑼圩、靈馬等鎮。南部山歌旋律悠揚、抒情,歌詞是五言四句體,運用的是腰腳韻。多以迎客和情歌對唱,但攻、守、轉、換的唱法也很突出,流傳於甘圩鎮一帶。北部山歌源於府城、仙湖等鎮,曲調高亢明快,歌詞明朗而清晰,襯詞以“咦、哈、咧”為主,是典型的五言四句體,運用的是腰腳韻。中部山歌源於城廂、太平、雙橋、寧武等鎮,旋律流暢、委婉、高亢。武鳴壯族山歌歌詞一般是五字四句,有嚴格的腰腳韻。
在對歌過程中,歌手通常以攻、守、轉、換的唱法進行,多為自娛自樂。流傳於府城、仙湖等鎮,流行區域較為廣泛。中部山歌旋律流暢、委婉、高亢,男聲多用假聲演唱,襯詞有“呀、的、囉、嘞”,女聲唱時帶有“呃”音。中部山歌也叫“歡呃”(壯語諧音意為唱山歌),典型的五言四句,後三句要有腰腳韻,也有八句“嘞”唱法。流傳於寧武、城廂、雙橋、太平等鎮。
山歌歌詞
武鳴壯族民間山歌歌詞的規律有一定的格式,一是句式,二是押韻。首先山歌是五言一句,四句一首。一首歌也稱“一付歡”,這是指韻腳而言,其次四句歌詞中,第一、第三句的尾韻要和第二、第四句的第二或第三個字韻。武鳴還有一種勒腳山歌形式。
演唱方法
(一)真聲唱法:這種唱法大多用胸腔呼吸,主要靠氣息的力量衝擊喉頭髮聲,故聲音高亢嘹亮。真聲主要指以喉部環甲肌組為主導,做有機的收縮運動,使聲帶做整體振動,聲門完全閉合,發出的聲音明亮、厚實、豐滿、有力,共鳴泛音具有一定的胸腔共鳴的效果,屬於真聲類的同義詞有“大嗓子”、“大本腔”、“胸聲”等。演唱武鳴壯族山歌時,演唱者打開喉嚨,聲音位置較高,有深呼吸的有力支持,具有一定胸腔共鳴泛音的真聲,剛強有力,聲音效果結實、明亮、粗獷。
(二)假聲唱法:也就是脫離了自然說話的本嗓(真聲)演唱,聲音有較明亮的光彩和一定的穿透力,既纖細又結實,但不夠深厚飽滿,吐字清晰靠前,喉頭基本是打開、穩定的;聲音位置也較高,氣息的支持點在小腹上部,聲帶作局部振動,聲門閉合呈棱形合縫狀,邊緣變薄而且銳利,發出的聲音高遠輕巧、柔和、圓潤而且優美,頭腔共鳴泛音比較多,靈活性較強,但由於假聲更多的是聲音位置的體現,所以力度感和剛強的色彩比較缺乏,而且低音略顯得虛、暗一些,其音質不同於真聲,因此又稱為武鳴壯族高腔唱法。假聲唱法最受當地男歌手歡迎,因為他們經常為了要和女歌手一樣得到同度的效果而需要翻高八度來演唱。總之假聲唱法聲音高亢、結實、明亮、穿透力強,聽起來聲音位置高,具有明亮甜美、清脆流暢的待點,很適合在武鳴當地山區的歌手們在相對較遠的田野里、山坡上或山寨里勞作時演唱,聲音能傳播得很遠。
(三)真假聲結合的唱法:武鳴壯族山歌的演唱也借用這種唱法,歌手演唱時經常唱詞部分用真聲,拖腔用假聲,音域寬達兩個八度,唱腔起伏跳躍較大,是在自然說話的本嗓基礎上,經過修飾與美化形成以真聲為主的唱法。特點是高音區由假聲主導,低音區摻入假聲感覺,高音區假聲成分居多,藉助於咽壁的力量使真聲獲得較高的聲音位置,有假聲混入真聲的感覺,這種聲音結實、穿透力強,真假聲巧妙分工,各顯長處。演唱時歌手的低音區由真聲主導,高音區則由假聲承擔主要音量,使得聲帶主體只需維持一種高頻率、小振幅的振動,而把大振幅振動分配給聲帶邊緣(假聲發聲部位)來承擔,這樣聲帶主體在低負荷下始終維持著均勻的彈性變化,保證了完美的歌唱效果。武鳴區多為山區,當地人性格非常開朗奔放,喜愛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同時高唱山歌,尤其每逢“三月三”歌圩場上對歌時,一般男女都能唱,多用小噪和假噪演唱,但有時就會同時運用真假噪音混合演唱,因此人們經常在相隔很遠的田野山林中總能清楚的聽到這種悠揚、繚繞、別有山野風味的歌聲。總的來說,以上不論哪種唱法,只要能做到:音準、節奏準確;吐字咬字清楚、純正、有韻味;用心靈歌唱、感情真摯動人;聲音持久、不易疲勞,就能真正唱得好,贏得聽眾,使自己唱得舒服,聽眾聽得舒服。
區域特徵
武鳴壯族山歌按區域劃分主要有東、西、南、北、中五部區歌種。
東部山歌:東部的“歡靴”曲調婉轉優美,拖腔及襯詞多,流行於東部的兩江、馬頭、陸斡、羅波四個鄉鎮。
西部高腔山歌:西部是鑼圩鎮,山連著山,因而此處的山歌高昂遼闊。
南部山歌:南部甘圩山歌是流傳在甘圩鎮的一種似漢族的腔調,由於語言的不同,也很象漢族的平話山歌。
北部“寺圩”山歌、仙湖“歡姨”及靈馬壯、漢族山歌(七言體):北部有三個鎮,即府城、仙湖、靈馬,因而北部有三種代表性山歌。
中部高腔山歌:有四個鎮演唱中部高腔山歌,即城廂、雙橋、太平和寧武,每個鎮的音調是一種的。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文化價值:武鳴壯族山歌源遠流長,它產生於民間,興盛於民間,流傳於民間,是武鳴區一方水土獨特的產物,是壯民族文化的源頭、根基和底層。
歷史價值:武鳴壯族山歌具有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傳唱不斷,發展成為壯族人民日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蘊藏著壯族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對研究壯民族歷史文化具有重大的意義。
學術價值:對壯族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有著極其重要的考究價值。
實用價值:發掘、保護武鳴壯族山歌,對傳承和保護壯族文化遺產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對全區乃至全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的素質,促進人們全面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傳承人物
韋秋岑,女,1977年2月出生,壯族,2017年被認定為第五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掌握南寧市武鳴區各地山歌曲調(含三聲部、二聲部民歌)、唱法及壯族山歌創作知識,熟悉廣西多種常見山歌曲調唱法,對壯族山歌、漢族山歌詞曲創作規律、方法有一定研究。獲得2013年、2014年中國壯鄉•武鳴“壯族三月三”暨駱越文化旅遊節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授徒有100多人。
覃祥周,廣西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廣西山歌學會原會長,武鳴壯族山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傳承人。能用壯語、漢語、英語等多種語言和曲調即興創編山歌。
保護措施
2011年,武鳴縣成立了武鳴壯族山歌協會,13個鎮也成立了武鳴壯族山歌分會。武鳴壯族人民學武鳴壯族山歌、唱武鳴壯族山歌、教武鳴壯族山歌成了家常便飯,中小學生等全民普及了武鳴壯族山歌。
武鳴的歌圩還上到“國家公共文化雲”平台。截止至2023年4月,這個雲平台上已組織了10餘次壯鄉山歌展演,100多位武鳴山歌歌手上網參加表演,共推出1000多首新山歌。
武鳴區文化館獲得武鳴壯族山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武鳴區還將山歌納入學校音樂教學,中心城區學校實現“山歌全覆蓋”,鄉鎮學校“山歌覆蓋率”達90%以上,打造了太平鎮慶樂國小為壯漢雙語教學學校等民族文化特色示範點7個;同時還注重“山歌新唱”,實施“精品力作”工程,組織文藝骨幹力量,挖掘提煉壯族山歌文化元素,融入流行音樂元素,打造“山歌新唱”精品力作。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20年,武鳴區開展了中國壯鄉·武鳴“壯族三月三”雲上歌海活動,線上上展示武鳴壯族山歌。
2020年6月29日,武鳴區開展"月歌圩"活動,來自城區山歌協會的歌手以及13個鎮的山歌愛好者在武鳴區江濱公園,演唱武鳴壯族山歌。
榮譽表彰
2013年,武鳴壯族山歌手盧胤贏獲得“廣西第六屆十大歌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