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區特色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中心

武陵山區特色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中心

武陵山區特色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中心成立於2006年6月,是長江師範學院基於跨學科研究意識和視野,特別是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交叉滲透、融合貫通的研究理念,為服務武陵山區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繁榮學術文化而建設的直屬科研機構,是跨學科、綜合型、套用性、開放式的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心建築面積1680.00平方米,下設辦公室、研究所、成果推广部、武陵山區民族文化產業研發基地、武陵山區資料信息中心、武陵山區資源研發展示廳等部門。

現中心有專兼職研究人員39名,其中校內專職人員24人,兼職人員11人,外聘校外兼職人員4人。其中,有教授10名、副教授15名,博士7人,另有民族文化產業開發人員2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陵山區特色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中心
  • 性質:科研機構 
  • 建築面積:1680.00平方米 
  • 專兼職人員:39名 
研究中心簡介,研究方向簡介,武陵山區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武陵山區民族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發展研究,武陵山區旅遊資源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第二屆學術委員會,

研究中心簡介

武陵山區特色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中心成立於2006年6月,是長江師範學院基於跨學科研究意識和視野,特別是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交叉滲透、融合貫通的研究理念,為服務武陵山區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繁榮學術文化而建設的直屬科研機構,是跨學科、綜合型、套用性、開放式的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心建築面積1680.00平方米,下設辦公室、研究所、成果推广部、武陵山區民族文化產業研發基地、武陵山區資料信息中心、武陵山區資源研發展示廳等部門。中心整合、凝聚了校內外、市內外的一批專家學者,積累了一批開發與利用成果,研究方向明確,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與優勢。
研究中心承啟武陵文化,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以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為功能定位,以學校農業推廣、旅遊管理、藝術碩士點建設為學科支撐,將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學校特色課程資源,彰顯學校辦學特色。通過改革與建設,形成了內外開放、專兼結合、聯合攻關的科研機制,充分發揮科研平台作用,凝聚了一支以本校研究力量為主體、聯合渝湘黔鄂專家學者的跨區域、跨學科的創新型科研團隊,凝鍊出武陵山區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武陵山區民族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發展以及武陵山區旅遊資源與區域經濟發展等穩定的學科研究方向。現中心有專兼職研究人員39名,其中校內專職人員24人,兼職人員11人,外聘校外兼職人員4人。其中,有教授10名、副教授15名,博士7人。另有民族文化產業開發人員20人。基本形成了理論與實踐結合,知識與技能互補,學科與專業交叉,產學研有機整合的研發模式。
研究中心立足武陵山區的特色資源,把中心發展楔入“武陵山經濟協作區”的國家戰略和學校教學套用型大學的建設目標,以隊伍建設為基礎,科研項目為載體,諮詢服務為牽引,文化傳承為使命,成果轉化為支撐,開發利用為目的,深入開展武陵山區特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力爭將中心打造成為在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社會服務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和特色的全市一流研究基地,形成武陵山區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信息諮詢、技術支撐、成果孵化、人才培養基地。

研究方向簡介

武陵山區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

本方向緊密圍繞武陵特色生物資源,以資源保護為基礎,以開發利用為中心,以服務武陵山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為宗旨,開展了以下三方面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開創了武陵山生物資源利用的新篇章,在學術界有較大影響,為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了技術支撐作用。
武陵山區珍稀瀕危動植物資源調查與保護。本方向依託武陵山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瞄準國際國內的研究熱點,系統研究武陵山區的植被、資源動植物分類、區系及物種多樣性;運用進化生物學、保護生物學等理論的方法,研究黑葉猴、紅腹錦雞、緩步動物、紅豆杉、桫欏、巴山榧樹等珍稀瀕危動植物,提出了黑葉猴等的保護策略。
經濟植物開發利用。以現代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理論為基礎,以RFLP、RAPD、AFLP等DNA分子標記技術為手段,改良、創新植物品種。充分運用質譜、現代酶學和組織培養技術,研究經濟植物栽培技術。系統研究了榨菜遺傳多樣性、物質積累規律、營養與需肥規律,選育出榨菜新品種6個,已在涪陵區大面積推廣套用;研製出了榨菜長效複合肥,提出了榨菜一次性施肥技術,已立為重慶市教委優秀成果轉化項目,並與重慶建峰工業集團達成合作開發意向,按年生產複合肥1萬噸計,企業新增產值1250萬元/年,榨菜種植純增200萬元/年。研製出低鹽無防腐劑小包裝榨菜等加工新技術,已轉化為生產力。開發了紅心蘿蔔3個品種,提出了高產栽培技術方案。已指導重慶林海藥業種植開發1個百合品種800餘畝。系統研究了武陵山區玉米遺傳多樣性,已構建武陵山區玉米地方品種初級雜種優勢群1個、次級雜種優勢群5個,共選育具有自主產權的玉米自交系121個、培育優良雜交組合5個。
武陵山區野生食(藥)菌資源調查與人工馴化栽培。著重開展武陵山區野生食(藥)用菌種質資源的調查,建立武陵山野生食藥用菌種質資源標本庫;建立野生食用菌馴化及人工栽培基地。開展珍稀食藥用菌菌種選育、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和新品種的選育、栽培研究。建立了武陵山區和三峽庫區野生食藥用菌標本庫1個,標本200餘份;分離純化和選育野生食藥用菌菌種40個,其中珍稀品種5個,人工馴化栽培毛頭鬼傘、青蘑、冬菇3個,已與武陵山鄉達成合作意向,擬將3個武陵山野生食藥用菌推廣。
本方向正依據國務院關於成立武陵山經濟協作區的要求,緊密圍繞武陵山區生物資源,充分發揮高校人才優勢,進一步加強團隊建設,深入開展特色作物新品種選育、優質高效栽培和加工技術研究,武陵山珍稀野生菌類馴化與栽培研究,武陵山珍稀瀕危動植物資源調查與保護。同時,加大成果產業化力度,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為加快武陵山區農業和農村結構調整步伐,農民萬元增收和城鄉統籌發展作出貢獻。

武陵山區民族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發展研究

本研究方向立足武陵山區豐厚的民族文化土壤,堅守武陵山區民族特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傳承,著力民族特色文化研究與民間工藝開發,傾心本土特色文化發掘與動漫產業發展研究;運用民族學、社會學、文化學、人類學、美學原理等學科理論與方法,研究該區域的民族歷史、民俗文化和民族藝術等。該研究方向密切關注國家對武陵山區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戰略引導、政策支撐、產業導向,積極研發民族文化產品,光大優秀民族文化傳統,推動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實現民族文化產品的人文價值與經濟價值的相互轉換。

武陵山區旅遊資源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武陵山區獨特的自然人文旅遊資源為主體,以山地旅遊和民俗旅遊為旅遊開發側重點,擬充分整合相關資源,根據地域分異規律和區域空間組織最佳化理論,研究整合武陵山大旅遊區的規律、方法、途徑,進一步思考如何打造武陵山區旅遊開發的鮮明特色。充分利用武陵山區工業化污染少,生態環境受破壞程度低的優勢,依託武陵山山系自然特徵,利用武陵山區人文資源,對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索和實踐。錯位發展的思路指向以信息化、低碳化為技術支撐的環保型、觀賞型、遊憩型、養生型等綠色旅遊產業發展,促進形成層次豐富,類型互補,相互支撐,富有特色的武陵山生態綜合旅遊區。同時,充分利用武陵山經濟協作區優惠扶持政策和後發優勢,積極探索旅遊產業與縣域經濟發展的互動機制,打破行政區劃限制,研究如何構建與發展多層次、一體化、無障礙旅遊協作的新模式。

第二屆學術委員會

主 任彭壽清(教授,長江師範學院校長,西南大學教育學院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副主任傅顯捷(教授,長江師範學院副校長、武陵山區特色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中心主任)
學術委員
鄧正琦(教授,重慶師範大學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碩士生導師)
呂品田(研究員,中國工藝美術館館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博士生導師)
王兆峰(教授,吉首大學科技處處長,碩士生導師)
羅康隆(教授,吉首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院長,碩士生導師)
黃柏權(教授,三峽大學長江三峽發展研究院院長,碩士生導師)
石開忠(教授,貴州民族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院長,碩士生導師)
譚志滿(教授,湖北民族學院法學院副院長、湖北民族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南方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姚啟倫(教授,長江師範學院作物遺傳育種研究所所長)
劉義華(研究員,重慶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涪陵區農科所榨菜研究室副主任)
李昌滿(副教授,長江師範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余繼平(副教授,武陵山區特色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美術大觀》學術編委會委員)
秘書長:李 偉(武陵山區特色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