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酥糖,湖北省武穴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武穴酥糖有香、甜、酥、脆四種特色,並能治咳潤肺。製作原料中主要有麻屑、白糖、香條、桂花等,食時甜酥,骨子雖用飴糖熬制而成,但鬆脆,落口消深,不沾牙齒。
2010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武穴酥糖”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穴酥糖
- 外文名:Wuxue crisp
- 產地名稱:湖北省武穴市
- 品質特點:酥糖層次、厚薄均勻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2010年第159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0年12月24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武穴酥糖有香、甜、酥、脆四種特色,並能治咳潤肺。製作原料中主要有麻屑、白糖、香條、桂花等,食時甜酥,骨子雖用飴糖熬制而成,但鬆脆,落口消深,不沾牙齒。武穴酥糖呈麥黃色骨子多層,鬆脆爽口,甜而不膩,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鈣、鎂鐵、錳、鋅多種營養成份和微量元素。
產地環境
武穴酥糖產自湖北省武穴市,武穴市按成因分為長江沖積平原和湖積平原。長江沖積平原包括沿江田家鎮、武穴、龍坪一帶,面積約150.91平方千米,東西長、南北窄,地面平坦,局部稍有起伏,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水源豐富,是棉花的主要生產基地。湖積平原分布在縣境南部和東部濱湖地區,面積約566.95平方千米,湖泊密布,殘山孤丘夾雜其間,土質肥力較高,灌溉便利。
武穴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的主要特點,一年內日均溫等於或大於10攝氏度,植物生產期長,雨量較多。春季開始期在3月中旬,夏季開始在5月下旬,秋季開始期在10月上旬,冬季開始期在11月下旬。夏季炎熱,梅雨明顯,秋高氣爽,冬季較暖,氣候溫和濕潤,適宜製作酥糖。
歷史淵源
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年),董糖始創。
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董糖定名為武穴酥糖。
生產情況
截至2012年3月,武穴酥糖年產量達4500噸以上,產值近億元,創利稅500萬元。
產品榮譽
2010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武穴酥糖”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武穴酥糖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為湖北省武穴市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輔料
芝麻:選取保護產地範圍內當年產的芝麻。
麵粉:選取保護產地範圍內當年產的小麥。
骨料:選取保護產地範圍內當年產的糯米。
桂花:選取保護產地範圍內當年產的桂花。
(二)加工工藝
工藝流程:半成品→揉和→骨料製作→成型→包裝。
生產操作要點:
(1)半成品製備:
①芝麻:除雜後,清洗、脫殼(黑芝麻不經此處理),用武火(160℃)炒至“園頂”、文火(110℃)烘乾,至表面油潤、顆粒鼓起、色澤淺黃。然後,用石碾(或石磨)碾磨成細膩的粉末狀。
②麵粉:將小麥除雜後,淘洗,晾爽,磨粉,置於專用炒鍋中,加溫至130℃左右,色澤呈麥黃色、有濃郁的麥香。
③糖粉:糖粉用專用粉碎機將白砂糖粉碎成100目的細粉末。
④骨料:將糯米浸泡至含水量30%上甑蒸至熟而不沾,與打成糊狀的麥芽漿混合均勻置於30℃發酵缸,發酵後濃縮至固型物95%以上,經手工拉白且發亮,疏鬆而有韌性。
⑤糖花:選用優質桂花與蔗糖按1:2的比例醃製。醃製到期後取出,加入適量熟麵粉揉搓“洗”散。
(2)揉和:將熟芝麻粉、熟麵粉、糖粉按傳統配方配製後放入專用混合碾中充分揉和、碾壓,至抓捏成團、揉搓即散為佳。
(3)成型:反覆迭起至七層,用專用設備碾壓至標準厚度,應厚薄均勻,疏鬆適度。分割包裝。
(三)質量特色
項目 | 指標 |
水份(%,100g)< | 5.0 |
總糖(以還原糖計),% | 30~50 |
粗脂肪,%≥ | 8.0 |
項目 | 要求 |
形態 | 方塊形 |
色澤 | 黑色芝麻類:呈淺灰色,表面油潤。白色芝麻類:呈麥黃色,表面油潤 |
組織形態 | 酥糖層次、厚薄均勻,不粘包裝紙。允許有桂花碎片存在 |
氣味及滋味 | 具有濃郁的芝麻、桂花香味,甜度適中、酥脆爽口,不粘牙 |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武穴酥糖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北省武穴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武穴酥糖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