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等我好了》是南派紀錄片領軍人物“廣東衛視馬志丹工作室”推出的詩朗誦作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武漢:等我好了
- 作者:蔡梅竹
- 作品體裁:詩歌
- 發行公司:廣東衛視馬志丹工作室
《武漢:等我好了》是南派紀錄片領軍人物“廣東衛視馬志丹工作室”推出的詩朗誦作品。
《武漢:等我好了》是南派紀錄片領軍人物“廣東衛視馬志丹工作室”推出的詩朗誦作品。簡介2020年2月6日晚,南派紀錄片領軍人物“廣東衛視馬志丹工作室”推出詩朗誦《武漢:等我好了》。作品從一個治癒的普通患者的角度出發,展望未...
武漢話是流行於湖北省武漢市中心城區及其毗連地區的地方方言,被歸類西南官話—湖廣片—鄂中小片,也有移民方言之說,畢竟有“九分商賈一分民”之說。武漢話源於明清時期。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語言地圖集》和《湖北歷史文化地理研究》所做的歸類,湖北方言分為三區,即西南官話區,江淮官話區和贛語區。武漢話被...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又稱中國光谷,於1988年創建成立,是中國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並獲批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央企集中建設人才基地、國家首批雙創示範基地等。經過30多年的發展,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綜合實力和品牌影響...
武漢渡江節是為紀念毛澤東主席暢遊長江而舉辦的全民節日,由國家體育總局游泳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游泳協會、武漢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體育局主辦,武漢市體育局、江岸區人民政府、漢陽區人民政府、武昌區人民政府、蔡甸區人民政府承辦。在渡江節上,除了普通游泳愛好者參與的不計時橫渡活動外,還設定有個人計時比賽,稱為搶渡...
武漢市東湖中學創建於1964年,是由原中共中央中南局同意、王任重書記親自審批、與武漢大學相匹配的武漢市對外開放視窗學校。1978年,學校被確定為武漢市重點中學;1997年,學校被批准為比照省級重點中學辦學,併入選《武昌名校》;2006年,學校被評為湖北省辦學水平示範高中;2009年,學校被評為全國校園文化建設示範校...
武漢市第十四中學是湖北省一所歷史悠久的重點中學。其前身為創辦於1903年的東路高等國小堂和文普通中學堂,1912年改為湖北省立第一中學,後與湖北省武昌高級中學等校合併,1952年定名為湖北省武昌第一中學,1955年更用現名,1961年被確定為湖北省18所省屬重點中學之一。該校有著光輝的歷史,董必武、陳潭秋、李四光曾...
武漢市第十一中學是一所重點單設高中,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示範學校,武漢市對外開放學校。截至2015年12月,學校占地面積30512平方米,建築面積14840平方米,34個教學班,1496名學生,178名教職工。歷史沿革 1956年建立黨支部,1982年建立黨總支,1985年經市委批准、市編委下文把武漢市第十一中學列為縣團級單位...
武漢市卓刀泉中學坐落在武昌珞喻路與卓刀泉北路交匯的“十”字路口,北瀕臨於美麗的東湖,南望伏虎山,交通便利,環境宜人。武昌東南的的伏虎山,蒼松翠柏,北坡辛亥革命烈士陵園掩映其間,顯得格外莊嚴肅穆。北麓有千年古剎——卓刀泉寺,寺內因卓刀“泉”而聞名於世。傳說關羽行軍至伏虎山,將士口渴難耐,公以刀...
武漢市第二十九中學創建於1955年,地處市內交通南北與東西交匯處,交通便利。是原市直屬老高中,屬二批次錄取學校。2000年成為武漢市首批市級示範中學之一,2001年被授予礄口區精神文明建設十佳單位;2003年被評為校本培訓省級示範學校,2010年成為武漢市藝體特色高中,2012年被授予武漢市高中課程改革先進學校,該校連續多...
《閱讀武漢》是中國當代作家方方創作的散文隨筆集,首次出版於2005年1月。《閱讀武漢》對武漢獨特的地理區位、生活文化、精神文化都作了深入而生動的描寫,充分表現了地域因素對這座城市文化多方面的深刻影響。正是武漢獨特的地理區位鑄造了這座城市獨有的文化精神,涵養了武漢人的鮮明性格。《閱讀武漢》對武漢文化作了...
黃陂話,即武漢市黃陂區本土居民所使用的語言。武漢話源於明清漢陽府官話、受黃陂話影響很大,黃陂話屬江淮官話中的黃孝片,已有3500多年的歷史,較完整地保留中古漢語的發音,特點是歷史悠久,直白易懂、保留較多古漢語辭彙,有“楚語活化石”的美稱,為武漢市非物質遺產。黃陂話屬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話和江淮官話交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