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學校規模,辦學方針,辦學理念,教師隊伍建設,政治思想建設,教育思想建設,思想作風建設,領導班子建設,骨幹隊伍建設,健康教育,進行控煙教育,食品衛生,疾病預防,體檢工作,傳染病的預防,消滅四害,環境衛生,獲得榮譽,辦學成就,
歷史沿革
1974年4月,
武漢市教育局決定籌建珞喻路中學,屬
武昌區教育局管理,經過3年艱苦創業,1977年校址東邊建成一幢兩層教學樓,共有八間教室。
1977年9月,珞喻路中學第一次招入初一新生約220人,編成5個教學班。武昌區教育局分別從武昌區各中學抽調了30多名教職工支援學校。
1980年9月,市所有中學重歸市教育局領導,珞喻路中學屬武昌、青山片黨委視導室領導。同年9月,大馬路旁邊的教學樓竣工,通過驗收並交付使用。原市教育局領導來校指導工作,解決辦學困難,在紡院、輕建公司、空司等單位的支持下,全校師生齊動手,清理平整操場,用了一年時間,將大山包、大水塘平整成為操場,校內鋪設水泥路,校園內種植了大量的樹木花草。新教學樓的建成為學校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招進了大量的新生,教師隊伍不斷擴大。學校東側二層樓教室被改為教工宿舍,解決了部分骨幹教師的住房困難,校辦工廠也開始興辦。
1982年春,武漢市教育局批准改為“武漢市卓刀泉中學”,同年9月招進10個班新生;1983年,學校劃歸武青片管理;1985年1月,學校又劃為
武昌區教委領導;1986年8月,學校劃歸洪山區教委管理;1988年,學校進行目標管理,教育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高;1991年學校成功舉辦了第一屆藝術節;1993年,學校舉辦了第三屆藝術節;召開了校四屆四次教代會,討論並通過了《教職工聘用制實施方案》;1994年,學校順利通過了洪山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對學校工作督導評估驗收;1995年12月25日,和美爾雅合作興建的新教學大樓正式啟用,重建運動場,從根本上改變了校園面貌,完善了教學設施;1997年,學校被評為“武漢市普通中國小辦學水平先進學校”;“抓藝術特色,促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課題結題,並通過市、區專家的驗收;學校舉辦了建校二十周年紀念活動;1998年9月,學校被認定為“湖北省教育改革實驗國中”;1999年,學校被武漢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武漢市文明單位”稱號;2000年,在專家的引領和指導下,針對學校地處城郊結合部,生源呈典型“二元化結構”特點,初步構建了激勵教育模式。並於當年被評為“
洪山區綜合辦學水平先進學校”。隨著學校不斷發展,學校正式確立了“激勵學生成長,為終身發展奠基”的理念,旨在創造一種學生在“激勵中學習,在激勵中成長”的育人環境,辦學水平進一步提高;2001年學校被認為定“湖北省教育科研實驗學校”。
2002年,區教育局和學校投資500餘萬元,重新修建了綜合樓、食堂,改造了報告廳、運動場,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構建了較完備的激勵教育體系,2002年11月,學校順利通過了武漢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專家組的評估驗收,並於2003年9月正式認定為“武漢市示範學校”。
2003年8月,隨著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形成良好發展態勢,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區教育局的幫助下,學校搶抓機遇,用先進教育理念引領全校教職員工,進一步加強“硬體”建設和“軟體”提升,並於2005年元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專家組評為“省級示範學校”,改寫了武漢市沒有省級國中示範校的歷史。
2004年11月,學校被評為“省綜合辦學水平50強校”(國中段)。
學校規模
學校現有班級37個,學生2300餘名;現有教職工152人,專任教師136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131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45歲以下的中青年教職工130人(其中35歲以下青年教師65人),占全體教職工的85.4%;高級教師62人,中級教師65人,中、高級占專任教師的88.2%;有區以上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優秀青年教師42人,省、市、區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班主任、先進教育工作者61人。形成了一支學歷達標、結構合理、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業務精良、勇於創新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學校占地面積2.3萬平方米,校舍面積1.37萬平方米,綠化率100%,覆蓋率40%;學校現有科學實驗室5間,音樂教室2間,美術活動室、科技活動室、勞技室、形體室各1間,圖書室2間,藏書41,010冊,生均24冊,師、生閱覽室3間;電子備課室、電子閱覽室各1間,多功能報告廳1個,微機教室2間,計算機215台;多媒體教室1間,移動式多媒體教學設備3台,還配有校園電視網、廣播網等;有塑膠運動場1個,塑膠籃球場3個,塑膠排球場3個,桌球台8副。各類教學設施、設備齊全,教學儀器配備均達部頒Ⅰ類標準。是一所校園環境優雅、文化氛圍濃厚、設施裝備完善、辦學行為規範、教育業績顯著的單設國中學校。
辦學方針
在辦學過程中,學校以“三個面向”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努力促進教育的公平與均衡發展,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改革。學校在總結多年辦學經驗的基礎上,提煉出了“激勵學生成長,為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構建並完善了激勵教育模式,並以此引領學校的改革與發展。學校無論是在校園文化建設,還是在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德育和藝術教育基本形成特色,成為人民民眾歡迎和社會認可的一所省級示範學校。
辦學理念
在實施“激勵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人原本既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又是21世紀教育的主旋律,是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保障。
學校在教育辦學理念中強調“以人為本”,應該在繼承古代優秀教育傳統的基礎上,貫徹十六大精神,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重視人的作用,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激發人的創造精神和自身潛能,培育出適應時代發展的學生。教育中為“本”的“人”很多,應該包括學生、教師、員工、學生家長等等。但是,核心應該是以學生為本,即思考一切問題都堅持從學生成長出發,把培養學生健康成長、成才作為學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校的辦學理念是“激勵學生成長,為終身發展奠基”。正是基於這一點,只有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思考問題、制定政策,創造氛圍,我們才能充分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學校的軟硬體建設。學校作為人類社會中知識生產與傳播的主要基地,作為先進思想與文化的重要源泉,作為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及創新思維的神聖殿堂,必須牢固確立奉行“以人為本”的觀念,以學生成才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重視思維方式的培養,重視學生套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重視學生自主成長氛圍的培育,確保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為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作貢獻的合格畢業生。只有做到了“以人為本”,才能確保學校可持續發展。
人才培養做到以人為本 學校要始終把培養學生成才作為主要任務。“以人為本”的關鍵要落到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上。人的發展是終其一生的事情,要使學生能與時俱進,不斷適應社會發展,在為社會做貢獻的同時,不斷完善自我,就要把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在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人上。
人才培養做到以人為本
學校然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為教師的共識,除此之外,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國中教育雖然是教育的重要階段,也只能是終生學習的一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保證學生畢業後仍能不斷成長的重要因素。終身教育的真諦在於促進人的終身學習。因此,在人才目標定位時,要把再學習型、自主學習型的人才培養作為重要的一環。
落實“以人為本”就要從培養21世紀創新型、再學習型人才的高度,思考人才培養目標,轉變觀念,為社會發展培養不斷進步和發展的人才。只有確認了“以人為本”的人才培養目標,才能保證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問題。
塑造學生人格做到以人為本 在教育中培養高尚人格是國內外學校的目標之一。落實“以人為本”就要扎紮實實地把高尚人格培養作為人才培養的關鍵。進行人格培養關鍵是打破說教式的教育方法,打破單一靠“兩課”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要以“兩課”教學改革為中心,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人格培養教育,用潛移默化的方式使學生具有高尚的人格。“以人為本”的人格教育要提倡德育教育的人性化,這實質上是充分體現人的關懷,從而極大地喚醒和激發學生自己去接受高尚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人格品位。
塑造學生人格做到以人為本
由於受應試教育和其他因素的影響,許多學生在未成年階段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很多問題。這就更需要在學校教育階段加大人格培養的力度。要求學校的教育在人格培養上要具體化,在學生形成和發展良好行為和個性品德方面下功夫,提高學生的是非觀、意志力、鑑賞力、創造性、協調性、責任感、誠信意識和奉獻意識等,以培養學生獨立、完整、高尚的人格。
創造人才培養環境做到以人為本 制定明確的培養目標,強化學生的人格培養,同時注重學生身心潛能的開發和個性的發展,是教育實踐以人為本辦學理念的重要課題。學校教育要實現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的統一、授業解惑與啟思導創的統一、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統一、全面發展與個性培養的統一和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統一,達到培養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的創新型、再學習型人才的目的,就必須千方百計、百計千方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人性化的育人環境。
創造人才培養環境做到以人為本
首先在制度上,要制定有利於學生成長、成才的寬鬆的制度。要真正把加強品德教育落到實處,要建立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課程體系,改革滿堂灌的教育方式,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充分利用所有在學時間與空間自主學習,而不是只能利用課堂被動學習。“以人為本”的教學制度既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又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設施和學習輔助設施上要充分考慮學生使用的方便,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便捷的條件,圖書館、閱覽室、計算機房、體育健身設施等都要從學生使用方便出發。學生食堂、教室等設施在管理理念上要從單一管理走向服務與管理並重,特別是要突出服務,在服務的基礎上做好管理育人。要在氛圍和環境的創造上下功夫,為第二課堂、校園文化節、名人講座、社團活動等創造和諧、自主的氛圍和條件。要形成校園整體的陶冶氛圍,為學生成才創造寬鬆的環境和積極向上的氛圍。
良好的人才培養環境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通過長期建設,把學校真正辦成人才培養的最佳場所,貫徹“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最關鍵的仍然是轉變觀念。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學生作為有血有肉的具體的人來看,從未來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與貢獻、終生不斷成長的發展眼光,認識學生的培養,認識學校的任務。只有這樣,學校才能保持生命力和活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教師隊伍建設
政治思想建設 主要是學習政治理論、形勢任務和黨的方針政策。這種學習和政治活動是非常必要的,決不能削弱,要通過學習把教師的思想統一到黨的方針路線上,和黨同心同德,自覺地把教育、教學工作搞好。
政治思想建設
教育思想建設 教育思想建設的關鍵是用教育理論武裝教師頭腦,提高教師認識和運用教育、教學規律的能力。學習要有成效,必須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把教育理論的學習和教育實踐結合起來,帶頭教育實踐中的問題,研究、探討有關理論。用實踐推動學習,用學習帶動實踐。
教育思想建設
思想作風建設 實踐證明,為了保證教育任務的落實和教育質量的提高,還必須搞好思想作風建設,使每個教師能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關係。主要是培養教師的集體意識和互動互學精神,使教師在集體中和諧地從事各項工作。為此就需要掃除一些思想障礙,如“文人相輕”、主觀片面、崇高清談、不作不講實效、作風不踏實等等。
思想作風建設
對此,我們有針對性地提出“五抓五講求”,作為經常性的思想工作內容。即:抓輿論,樹立正氣,講求思想領導;抓作風,扎紮實實,講求實效;抓措施,認真實幹,講求教育效益;抓團結,以身作則,講求公道正派;抓思想路線,實踐為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講求實事求是。“五抓五講求”為形成健康的思想作風起了很好的作用,推動了教師集體的形成,保證了領導意圖的貫徹落實。
抓領導班子建設 領導班子建設的要求,是在幹部“四化”前提下,有一個合理的智慧型結構(包括智力、業務能力、性格特點、思想作風、年齡結構等)和必要的威信。合理智慧型結構,是說應按照黨的教育方針的要求在領導班子內德智體方面都有能手,老中青結合。班子結構具有這些特點,我們叫做互補全能結構。
領導班子建設
威信是領導班子能不能成為教師集體核心的關鍵。形成領導威信的基本條件:一是領導的政治思想品質和道德修養,特別是主要領導人,應堪稱教師表率。二是具有較好的業務知識和能力,做到能指揮、能實踐、掌握並能創造性地運用教學規律。三是有較好的工作作風,深入實際,聯繫民眾,能作中肯的自我批評,勇於承擔責任。四是知人善用,有知人之明、用人之膽、愛人之心和服人之德。
抓骨幹隊伍建設 建設骨幹隊伍首先選人要準。骨幹教師的基本條件是思想進步,作風正派,在教師中有威信。他們一般是本學科、本年級業務知識的活字典,教學的能人,質量的把關人。他們既是青年教師的老師,又是領導的參謀。比如說:班主任、名師、教研組長、校以上優秀教師等。
骨幹隊伍建設
其次是要在組織安排上落實,充分發揮骨幹隊伍的作用。應將各級骨幹納入行政、教育、教學的指揮系統,成為其中的一個組織環節。例如,教學指揮系統就由校長、教務主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骨幹)組成,各級骨幹參與相關方面的工作分析研究和決策活動。通過參加領導活動,使他們理解工作意圖,明確指導思想,從而自覺地組織和領導民眾完成工作任務,並從中鍛鍊自己的工作能力。正確選擇骨幹,充分發揮骨幹隊伍的作用,就能有力地保證教師和領導步調一致。這也是教師集體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
健康教育
學校開齊開足初一、初二年級的健康教育課,並安排了健康課教師,講解的內容有愛滋病、性病、結核病的防治知識等,課內知識分析透徹,學期末通過測試,學生相關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分別可達到95%和80%
進行控煙教育
吸菸的危害,盡人皆知。健康課老師設專門的時間對各班進行控煙教育,出展板,講座等,還制定了嚴格的控煙制度,並組織學生會幹部隨時抽查,凡發現學生有抽菸的現象,馬上進行舉報,按管理條例來處罰,這些年來,無一學生在校吸菸。
食品衛生
學校始終把校內食品衛生、學生飲食安全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學校嚴格按照市衛生局市教育局武衛[2003]104號檔案的指示,對學校食堂、小賣部的食品衛生監督、實行量化分級管理。為此,成立了“學校食品衛生與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每學期行政例會進行專題研究達10餘次,並制定了切實可行的食品衛生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規範食品進貨渠道,所購蔬菜均為無公害蔬菜。堅決杜絕三無產品及過期、霉變食品上櫃。學生食堂洗菜區、烹飪區、貯藏室嚴格分開。定期對小賣部、學生食堂工作人員進行健康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並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還派專人在食堂值班,防止投毒等事件發生,保證學生飲食安全萬無一失。同時,要供應師生飲用水的公司出具資質和水質檢驗報告,與飲用水公司簽定了《飲用水安全責任書》,保證了師生飲用水的衛生。因而學校開辦服務部、食堂、飲水工程以來,沒有發生一起學生食物中毒事件。
疾病預防
學校經常性地對學生進行常見病及傳染病防治的宣傳教育工作,成立了近視眼、齲齒、沙眼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每學期兩次以上由校醫利用學生集合、平時利用廣播進行防治宣傳,並積極配合衛生防疫站搞好預防接種工作。
體檢工作
學校還認真組織好區體衛藝處組織的體檢工作,對檢查出有心血管等方面疾病的學生,通知到班主任老師並給予告家長書,通知家長,以便家長及早給學生診治。還與口腔醫院協作,不定期的開展各項牙防工作,如2004年參與“全國牙周健康促進行動”的活動,受到家長的一致讚譽。2005年5月參加市疾控中心組織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和青少年頸椎與相關疾病調查與預防工作。
傳染病的預防
對常見的傳染病如紅眼病、痢疾、流感等,除在健康教育課上認真授課、講解外,還利用宣傳欄向全校師生作廣泛宣教。我校作為洪山區首批武漢市常見傳染病監測點之一,我們嚴格遵照洪衛[2005]19號文,對6種傳染病(麻疹、腮腺炎、紅眼病、水痘、手足口病)進行監測,對患病的學生,一經確診,回家休息,待痊癒無傳染性後方能重新上學。
消滅四害 學校每年按市區檔案,認真做好滅蚊蠅、蟑螂、鼠工作
消滅四害
環境衛生 對校內包乾區和各班教室,都由校衛生辦公室每日進行三查:早自習前、午自習前和放學後各查一遍,每天都有詳細的記載和評分,每周統計一次並在升旗儀式上對做得好的班級進行表揚且頒發衛生流動紅旗。具體實施是將校內環境進行分片劃區,由各個班級包乾。包乾區每天由勞動值周班清掃兩次,校保潔員全天保潔;教室內每日由各班進行三次清掃(早、中、晚),周末進行搬家式大掃除。不僅校內包乾區和教室內做到清潔衛生、不留死角;教師辦公室的衛生工作也做得很好:每個辦公室都有教師值日表,每天有工會小組及年級主任檢查衛生,每周五由校長親自帶隊、聯合工會一起對各辦公室的衛生情況進行逐一清查、記載、評比,每月由工會負責對教師辦公室的衛生評比情況進行統計、公布和獎懲。所以在卓中工作和學習的師生都感到身心愉快,為自己是“卓中人”而身感榮幸。2004年卓中被評為市衛生先進單位。
環境衛生
學校衛生工作有特色,安全工作也是真抓實幹。學校特設綜治辦主任一名,由後勤校長直接領導。這些年來,學校排危、小型維修、增添消防設備等共投入資金上十萬元。學校安全工作做到“天天講、時時抓”。主要是:(1)堅持安全教育課上課表,班主任老師每周一課時向學生傳授安全知識,學生人手一冊“安全知識手冊”。(2)堅持“日查、周檢、月報、年總”的安全長效管理制度。(3)學校加大了值周教師對校園及周邊(校門口)課餘時間巡查力度,並請有關部門配合,防止擂肥事件發生,確保師生校園安全和周邊及途中安全。(4)請有關部門配合,整頓學校周邊網咖。
獲得榮譽
藝術教育是卓刀泉中學的教育特色,同學們的興趣特長得到良好發展,學生的藝術素質高。近三年來,學校培養藝術人才獲器樂、聲樂國家級金獎6人次,區以上藝術小人才比賽獲獎526人次。
從2001年開始,學校中考成績一年上一個台階,在全區走在前列。特別是近五年來,學校初三年級畢業率100%,升學率98%,省級示範高中上線率40%,普通高中上線率70%,中考成績在洪山區遙遙領先,在武漢市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
當前的卓刀泉中學是一所社會認可、家長滿意、學生嚮往的品牌學校。學校的辦學業績除受到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外,社會人士對卓刀泉中學的好評如潮。《中國青年報》、《湖北日報》、《長江日報》、《武漢晚報》、《楚天都市報》、《武漢晨報》、《楚天金報》、《洪山教育》、省市電視台等中央、省市區級媒體對卓刀泉中學的辦學成果給予了大量、宣傳報導,卓刀泉中學的名氣走向全國。
辦學成就
學校的辦學成就也引起了省市領導的高度關注,2005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原湖北省省委書記俞正聲等領導到卓刀泉中學視察、慰問。2006年12月,武漢市市長李憲生視察卓刀泉中學。2007年10月,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袁善臘到卓刀泉中學調研、視察,省市領導對學校的辦學水平給予了充分肯定,並提出殷切希望。
回顧三十一年的辦學歷史,卓刀泉中學今天能取得如此顯著的辦學業績,主要得益於“科教興區”的好政策,得益於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對“科教興區”政策的堅決落實,在此基礎上,全區形成了尊師重教、支持教育、振興教育的良好氛圍,不僅是卓刀泉中學一所學校,而且全區所有學校都得到了良好發展,他們正滿懷信心地為實現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國民素質,構建和諧洪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