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昌古城
- 占地面積:約 7.7 km
-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
武昌古城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自東漢末年築城,已有近1800年不間斷歷史1。範圍以原武昌城明城牆內區域為主體,包括部分原城牆外用地,即中山環路及南側津水路、巡司河街與臨江大道合圍而成的區域,總面積約7.7平方公里。民國...
武勝門位於武漢市武昌區得勝橋路與中山路交叉口的南側,也是武昌城北面唯一一座城門。歷史沿革 武昌古城 據史料記載,武昌有城始於三國時期(公元223年),武昌古城以磚築垣始於唐代(公元835年),到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經再次...
武昌起義門舊址,位於武昌首義南路。起義門原名“中和門”,它是武昌城十大古城門之一。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爆發後革命黨占領並打開中和門,迎接城外部隊入城,在城樓布定大炮轟擊總督府。武昌首義勝利後,中和門被譽為“首義勝利的開端...
2023武昌古城半程馬拉是由武漢市武昌區人民政府主辦,武漢市武昌區文化和旅遊局承辦的馬拉松賽 事。經過角逐,吳清宇以1小時09分17秒的成績獲得2023武昌古城半程馬拉松男子組冠軍,喻桐和任文勝分別以1小時9分26秒和1小時10分47秒獲得二、...
(4)孫中山紀念碑。1928年由辛亥首義同仁建於蛇山南麓(長江大橋武昌橋頭)。1983年成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遷移至現首義公園內。(5)起義門。原名中和門,是武昌古城九大城門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城門,位於首義南路南端。省級文物...
武漢武昌古城文旅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04月28日,註冊資本為200,000萬(元),註冊地位於武昌區中山路374號,法定代表人為全超。發展歷程 2012年04月28日,武漢武昌古城文旅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業務 經營範圍包括...
鳳凰山,位於武昌解放路北端東側,東起得勝橋,西接解放路,南抵湖北省實驗中學,北鄰中山路,面積20000平方米,海拔44.9米。鳳凰山作為武昌古城的門戶,歷來有“欲制武昌,先制蛇山,欲制蛇山,先制鳳凰山”之說。中國傳統文化中...
在校大學生近50萬人。名稱由來 三國時孫權為和曹操爭奪荊州,在今鄂城建都,並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名武昌,不久在的蛇山築城,稱夏口;公元280年,晉朝將江夏郡改為武昌郡,即為武昌城的正名之始。
平湖門是武漢古城西門,位於現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武昌江灘平湖門水廠附近。簡介 在宋朝時期,平湖門一帶就“賈船客舫,不可勝計,居民市肆數里不絕”。平湖門附近還有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武漢音樂學院、武漢市第四十五中學等學校企業。
《武昌掌故》是2019年武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武昌掌故/武昌歷史文化叢書·風物系列》蒐集了歷史上發生在武昌的故事和史實,是一本全面反映武昌歷史文化的普及讀物,分為古城變遷、鄂渚風物、宗教文化、名人軼事、文教往事、社會...
有著近一千八百年建城史的武昌,歷史悠久,文脈綿長。在這裡,一座古城,風韻悠然,闊步前行,穿越千年滄桑;一處名樓,文人墨客,成集詩賦,各領絕代風騷;一件大事,辛亥首義,敢為人先,改變中國歷史;無數英豪,指點江山,前仆後繼...
南部代表城市歷史文化的武昌古城區,規劃用地面積約為3平方公里。功能定位 “商務區”是目前比較常見的概念,但是將“文化”和“商務”相互融合,就成為武昌濱江文化商務區的一個特點。濱江文化商務區中有以黃鶴樓為代表的風景名勝區、以...
武漢老城門在歷史上,我國多數城市是由官府設立的政治中心而形成的, 具有軍事防禦功能的城牆(以及城門),便成了那些歷史悠久的中國城市的主要標誌。歷史 1926年10月,武昌古城垣“拆除令”下達;80年過去,老城門只留文字元號 在歷史...
起義門是武昌原有10座城門中唯一保留下來的舊建築,是辛亥革命的見證、被歷史學家稱為“首義勝利的開端”,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2013年,起義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武昌城始建...
辛亥百年紀念時,武昌古城城牆百年前原貌將再現於市民及遊客面前。武昌區將啟動起義門城牆恢復及楚望台公園建設。起義門是武昌古城首義文化區的一個重要節點,它是9個古城門中保存至今的城門,同時也是武昌起義的起點。據武昌區有關負責人...
通湘門是武昌古城第十座城門,位於古城東面。舊址在今武昌區中山路與雄楚大道交匯處的梅家山立交橋北端附近,靠近武昌火車站。通湘門車站 車站開建 在歷史的長河中,武昌火車站經歷了數次“遷家”。始建於1916年,始稱通湘門車站,...
曇華林地址:曇華林是湖北武漢武昌區糧道街的一個老街區,位於武昌城東北部,地處城牆內的花園山北麓和螃蟹岬之間,隨兩山並行,呈東西走向。1946年,地方當局將戈甲營出口以西的正衛街、游家巷與戈甲營出口以東的曇華林合併,統稱為曇華林...
武昌漢陽門是武昌古城的一個重要的城門,位於武昌臨江大道中部,西南與平湖門相靠,東與中華路緊鄰南靠解放路—司門口及戶部巷小吃街,西北望長江。武昌漢陽門本是武昌古城西邊的一個水門,因為其與漢陽隔長江相望,故稱。 漢陽門由...
清鹹豐六年十二月(1856年),太平天國起義軍為保衛武昌城與清軍激戰,黃鶴樓毀於戰火。清同治七年(1868年),湖廣總督官文、李瀚章,巡撫郭伯蔭重建黃鶴樓。清光緒十年(1884年),黃鶴樓毀於大火,僅餘攢尖銅頂一座。清光緒十六年(...
在古卓刀泉寺看到,經多次兵火戰亂後,寺內古時的亭台與護欄早已消失匿跡,唯有這口井保存完好,見證著1800年的滄桑歲月。,斑駁的井壁上,“卓刀泉”三個大字十分醒目。重修時期 只可惜,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作為武昌之勝景的古寺廟...
後三國吳置夏口督屯於江南,北築城於武漢市黃鵠山上,與夏口隔江相對,稱夏口城。即今武昌。[孫權築夏口城] 赤壁之戰後,孫權自建業(今南京市)移治於鄂(今鄂州市),改鄂縣名武昌,設武昌郡。沙羡縣(治金口)境內的江夏山(...
省級文保單位,位於首義南路。原為武昌古城的中和門,1911年10月10日晚工程營發難占領楚望台軍械庫之後,打開中和門迎接駐南湖起義炮隊入城,在城頭架炮向清湖廣總督署進攻,勝利後改為起義門。楚望台軍械庫遺址 位於起義門旁的楚...
江夏縣是武昌府的附郭縣,此時武昌城內衙門雲集,既有高於省級的總督衙門,又有省級的三司衙門,還有武昌府級、江夏縣級官署,因此稱之為“湖廣會城”。歷史沿革 明代改武昌路為武昌府,轄江夏、武昌(今鄂州市)九縣一州。江夏縣是...
自劉宋以後,齊、梁、陳一直以此城為郢州州治。隋置鄂州,設江夏縣,鄂州治和江夏縣治都設在郢州城內。此後,鄂州、郢州的名稱雖幾經變更,但州治卻一直在郢州城內。唐敬宗寶曆(公元825—827年)年間,牛僧儒任武昌軍節度使時,駐...
作為城市‘會客廳’的首義廣場,將歷史、人文、自然景觀等等因素結合起來,最有可能成為展示武漢歷史的視窗,成為武漢最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萬艷華指出。在武昌區的規劃發展綱要中,首義文化區的建設還擔負著興盛“武昌古城區”的重任。
武昌著名的“起義門”旅遊景點,距離清真寺僅有幾步之遙。2007年,武漢有識之士建議,把清真寺與起義門旅遊結合起來,再把武昌起義中的回族先輩的故事連結起來,這樣一來,起義門、清真寺與碑文,自成一線,進一步豐富了武昌古城回民文化...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的得勝橋位於黃鶴樓北,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與鳳凰山西,是武昌老城區的地標。武漢得勝橋不是橋,而是一條千年古街。得勝橋,從中山路積玉橋到中華路糧道街之間,婉轉不過千米,幾乎濃縮了武昌古城600多年的餘味。有人說...
首義園在武昌被稱之為有楚味的“城隍廟”。每年春節期間,這裡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熱鬧非凡。地理位置 在白雲黃鶴的故鄉,在辛亥首義之城,有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武昌首義園。它地處首義文化區的核心 區域和武漢核心景點區域,坐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