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字
- 始置時期:北齊
正字:矯正字形,使書寫或拼寫符合標準;字形或拼法符合標準的字;“正”字。釋義1、矯正字形,使書寫或拼寫符合標準。相關詞語:正字法2、字形或拼法符合標準的字。區別於異體字、錯字、別字等。亦指本字。於方塊漢字,六書造字法是文...
正字,官名。北齊始置,與校書郎同主讎校典籍,刊正文章。官名。北齊始置於秘書省,隋、唐、宋沿置。與校書郎同掌校讎典籍,訂正訛誤,遼屬秘書監著作局。隋、唐並有太子正字(亦稱太子正書),其地位略次於校書郎,亦掌管校勘典籍之事。明代於翰林院設正字一官。《隋書·百官志中》:(北齊)秘書省,典司...
正字詞典 正字詞典,語文詞典的一種。用於確定和辨正詞語或文字的標準形體和書寫規範。對於拼音文字要提供拼寫規則。漢語的正字內容有:規範的字形(正體字)、字音;確定書寫的筆畫筆順;為容易錯寫、誤寫的字提供辨正。在正體字後常附列繁體字和異體字,有的附有備考。
正字法,乃是關於文字使用的規範性法則,是確定正規使用的、書寫和語法符合相關規範的文字。大部分的正字運動由政府強制推行。漢字正字法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使用規範字,不使用不規範字,首先要消滅錯別字。漢字正字法的主要內容就是:使用標準簡化字,限制繁體字、廢除異體字,禁止生造字、糾正錯別字。概況 一、文字...
正字千文,蒙學課本。明李登編。一卷。意在正字,故注意偏旁部首的區別,形似字、音近字的辨認。正文前有《楷書字法》,從執筆講起,“永字八法” 講基本筆畫,再按偏旁部首講基本字形,最後講書法原則。正文後附篆、草、隸各書字法,總稱《四體字法》。因正文編排呆板枯燥、缺少解析,故流傳不廣。《千頃堂...
陸豐市正字戲劇團,前身為雙喜正字班,創建於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1952年更名為陸豐縣雙喜正字劇團。1960年雙喜正字劇團與海豐永豐正字劇團合併成立汕頭專區正字劇團。後又另成立陸豐縣正字劇團。1980年,整合了專區、縣兩個正字劇團藝術骨幹,重新成立陸豐縣正字戲劇團。發展和成就 1954年,正字戲《百日緣》赴...
明宣德七年(1432年),有手抄劇本《劉希必金釵記》,因該本卷末題“ 新編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劉希必金釵記卷終下”一行字中有“正字”二字。《劉希必金釵記》是南戲失傳本,該本鑼鼓譜的記音標識與正字戲文戲的鑼鼓經基本一致,其中有醜飾婆、淨飾配角插科打諢的表演,正字戲的表演也有這種例規,所以正...
《正字法及其注釋》,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白康著正文;丹增堅贊著注釋。正字法及其注釋(藏文版 1990年第2版)《正字法及其注釋》作者:白康著正文;丹增堅贊著注釋,本書由正文和注釋兩部分組成。正文成書於十五世紀,注釋為後人所加。根據四川德格木刻整理出版。這是藏族地區流傳最廣的一部正字書。
正字戲有傳統劇口2600多個,分文戲和武戲文戲劇目,明代有宣德七年《正字劉希必金釵記》、嘉靖年間《蔡伯皆》出土抄本。與外,今仍保存著一批較完整的清代、民國抄本,以及20世紀50年代的記錄本。有“四大喜戲”《三元記》、《五桂記》《滿床笏》、《月華緣》,“四大苦戲”《荊釵記》、《葵花記》、《琵琶...
《鄞方言正字考注》是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邵啟龍。內容簡介 為拯救行將消亡的鄞方言(寧波方言),現收集、整理當今寧波市鄞州區域範圍內還在流行的部分生僻難認的鄞方言字、詞。我們把這些生僻難認的鄞方言字、詞簡稱為鄞方言正字。這些鄞方言正字在我國的古代編纂的字典、歷代文獻以及小說中業己存在或...
《寄陳魯山正字》是宋朝著名文學家陸游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原文 寄陳魯山正字¹ 平生交遊中,陳子我所敬²。初猶似豪舉,晚乃抱淵靜。獨觀心地初,皎若虛室鏡³。人知自渠事,道行君有命。青衫二十年,老色上須鬢。偶然預收召,瘦馬趁朝請⁴。退食輒杜門⁵,不省求捷徑⁶。似聞石渠書⁷,雌黃...
《寄是正字》是盛唐時期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大概意思是規勸好友,不如歸隱,清靜無為,若要出仕,思慮周全,擇得明主。古詩原文 正字芸香閣,幽人竹素園。經過宛如昨,歸臥寂無喧。高鳥能擇木,羝羊漫觸藩。物情今已見,從此願忘言。又作:正字芸香閣,經過宛如昨。幽人竹桑園,歸臥寂無喧。高鳥能擇木,羝...
正字達人 《正字達人》是超媒體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上人。內容介紹 《正字達人》專為教師、學生、文字工作者撰寫的專業防錯字工具天書! 籌備歷時近十年,蒐集近3,000個一般人經常寫錯或讀錯的字, 有系統地編排,更配以生動典故解釋,讀者易查易明!
《送馬正字赴太原謁相國叔父序》是唐代權德輿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送馬正字赴太原謁相國叔父序 正字服儒服,修儒行。餘力則緣情類事,作為清詞,通曆代之歌詠,稽其質文,總其要會。嘗出其所制三百餘篇以示子,皆淨如冰雪,粲若組繡,言詩者許之。結廬江南,退然食力,奉詩書屨杖,為膝下歡,...
陳正字,讀音 chén zhèng zì,漢語詞語,意思為宋詩人陳師道。解釋 指宋詩人陳師道。字履常﹐一字無己﹐自號後山居士﹐彭城人。官至秘書省正字。後因稱"陳正字"。出處 金·元好問 《論詩》詩之二九:“傳語閉門 陳正字 ,可憐無補費精神。” 施國祁 箋註:“ 陳無己平時出門,覺有詩思,便急歸擁被,...
《正字下文》是明代李登編寫的蒙學課本。一卷、意在正宇,故注意偏旁部首的區別,形似字、音近字的辨認,正文前有;《楷書字法》,從執筆講起,“永字八法”件基本筆畫,再按偏旁部首講基本字形,最後講;掃法原則。止文後附篆、草、隸各書:芒法,總稱《四體字法》。因正文編排呆板枯燥,缺少解析,故流傳不...
3500常用字正字手冊 《3500常用字正字手冊》是一本圖書
集賢殿書院正字 集賢殿書院正字,官名。唐德宗貞元八年(792)罷校理官而置。沿革 集賢殿書院正字,官名。唐德宗貞元八年(792)罷校理官而置,二員,從九品上。憲宗元和二年(807)復校理官而罷之。品級 從九品上。
《送杜正字暫赴江陵拜覲叔父序》是唐代任華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送杜正字暫赴江陵拜覲叔父序 吾見驥子齠齔之時,愛其神清,知其才清,今果爾也。頃漂淪荊楚,既孤且貧,求食於誰?託身於誰?四海茫茫,未獲所寄。及遇我隴西公,獲所寄矣。公以故人之子,憐而收之,去溝壑而寄乎南山,罷轉蓬而蔭...
《十三經註疏正字》·八十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國朝沈廷芳撰。廷芳字椒園,仁和人。四庫提要 乾隆丙辰召試博學鴻詞,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山東按察使。是編校正《十三經註疏》,以監本、重修監本、陸氏閩本、毛氏汲古閣本參互考證,而音義《釋文》則以徐氏通志堂本為準。凡《周易》三卷、《尚書》五卷、《詩》...
正字向院子 正字向院子是重慶市的地名,長期以來,當地村民根據此地地理位置及地理實體約定俗成。地名含義 以村內房屋方向是正的,習稱“正字向村子”。歷史沿革 現已消失。
正字智者之源 《正字智者之源》是1999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章嘉.乳貝多傑。
《送正字十九兄歸江東醉後絕句》是唐代權德輿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者簡介 權德輿(759-818),字載之,天水略陽(今陝西略陽)人,以文章進身,官至禮部尚書同平章事。年少聰慧,能做文章,開始為河南黜陟使韓洄從事。唐德宗聽說他才能,召為太常博士,改做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
是明代一部很重要的正字書,保存了大量俗字異體,有助於了解當時的社會用字狀況。惟引書有的失注篇名,一字又有重見於兩部的,都是缺點。歷史記載 清代修《康熙字典》即根據《正字通》,而加詳備。《正字通》中所出方言俗語的意義,《康熙字典》有時不取,不免有貴古賤今之意。所以《正字通》在字典史上仍有...
《字形表》與台灣的正字標準“國字標準字型”大致相同,主要考慮及字形的理據性,但也有若干差異。台灣標準比《字形表》更有字據、更合字源的例子 囪:“囪”是窗的象形,框內的是窗欞,像現代人的窗花。台灣標準取形正確;《字形表》取框內從“夂”的俗體 (即“囪”形) ,使字形變得不可解。“聰”(...
西秦戲的唱、白雖然沿用中州音韻,但曲文通俗淺顯,加上藝人們不斷學習正字、白字等兄弟劇種和民間藝術的長處,以豐富和提高自己,因而使之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別具風格與特色的地方劇種。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海陸豐竟擁有40多個西秦戲班,流行地區從原來的粵東、閩南。台北,擴大到廣州、香邀及東南亞等地。發展 西...
太子正書 太子正書,古代官名。即太子正字,隋煬帝大業三年(607)改置,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復名正字。沿革 太子正書,古代官名。即太子正字,隋煬帝大業三年(607)改置,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復名正字。參見“正字”。
俗字的產生和存在,對那些世代相傳的正字來說,是一種威脅、一種反動。而事實上,正字和俗字卻是輔車相依的。矛盾是對立統一的,沒有正字,就無所謂俗字。在一定的文字系統中,正字占據主導地位,俗字則作為從屬。正字是文字系統的骨幹,俗字則是正字系統的補充和後備力量。作者介紹 曾良,1964年7月生,江西贛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