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徽派版畫博物館,位於安徽省,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556件/套,開展教育活動2次,參觀人數1.2萬人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歙縣徽派版畫博物館
- 地理位置:安徽省
- 開展教育活動:2次
- 參觀人數:1.2萬人次
歙縣徽派版畫博物館,位於安徽省,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556件/套,開展教育活動2次,參觀人數1.2萬人次。
歙縣徽派版畫博物館,位於安徽省,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556件/套,開展教育活動2次,參觀人數1.2萬人次。 ...
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為《徽州人與徽州文化》,分為:走進徽州、天下徽商、禮儀徽州、徽州建築、徽州藝術、徽州科技六個部分;內容有:新安大好山水、徽州與徽州人、明清徽商、徽州女人、東南鄒魯、程朱闕里、徽州宗族、新安醫學、科技之星、文房瑰寶、新安畫派、徽派版畫、徽派篆刻、徽州村落、徽州民居、徽州...
徽派版畫以歙縣虬村黃姓為中心,有"徽刻之精在於黃,黃刻之精在於畫"之說。從明萬曆到清初的近百年中,黃姓有300多人從事刻書,其中三分之一從事版畫鐫刻。徽派版畫以白描手法造型,典雅靜穆,抒情氣息濃厚。明代胡正言(休寧人)印刷的《十竹齋書畫譜》、《十竹齋長箋譜》為徽派版畫的最高成就。徽劇 這是徽州藝人...
1990年,安徽美術出版社編輯出版有《徽派木雕藝術》一書。【徽州石雕】徽州寺宅廊柱、門牆、人物版墳、墓葬等處浮雕與圓雕藝術的簡稱。石雕為傳統"徽州四雕"之一,在徽州城鄉分布很廣,類別亦多,象黟縣西遞村宅居和胡文光刺史牌坊、歙縣許國石坊、休寧縣汪由敦墓地諸處的石雕都享譽甚高。徽州石雕題材受雕刻材料本身...
歙縣徽派版畫博物館 / 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 淮北市礦山博物館 / 安徽省古陶瓷博物館 / 李白墓園博物館 / 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 / 安徽省沉香博物館 / 含山縣博物館 / 華佗中醫藥文化博物館 / 安徽省徽廚博物館 / 李白紀念館 / 華佗紀念館 / 安徽省中醫秘笈博物館 / 林散之藝術館 / 渦陽縣老子博...
徽派盆景是以古徽州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它以歙縣的賣花漁村為代表,包括績溪、黟縣、休寧等地民間製作的盆景,以古樸、奇特、遒勁、凝重、渾厚為其特色,開創一派獨特的傳統藝術風格,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以游龍梅樁馳名海內盆苑,並於清乾隆年間在績溪仁里等地形成了每12年一舉、規模宏大的徽派盆景展覽。1972年2月...
徽州三雕,安徽省、江西省的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徽州三雕是一種地方傳統雕刻藝術,是指在古徽州一府六縣(今安徽省的黟縣、歙縣、祁門、休寧、太平、績溪和江西省的婺源縣)的區域內,具有徽派風格的木雕、石雕、磚雕三種地方傳統雕刻工藝。三雕歷史悠久,世代相傳,有完整的工藝流程,在國內外...
徽雕是徽派(非安徽風格)風格的傳統雕刻工藝。徽雕四絕是指具有徽派風格的磚雕、石雕、木雕、竹雕四種民間雕刻工藝的簡稱。徽派四雕以歙縣、黟縣、婺源縣最為典型,保存也相對較好。主要用於民居、祠堂、廟宇、園林等建築的裝飾,以及古式家具、屏聯、筆筒、果盤等工藝雕刻。流派 徽派版畫版畫流派名 。明代版畫聲勢最...
它是明清以來興起的徽派傳統民居建築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景觀 磚雕(tile carving)是指在青磚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等圖案,是中國古代民居建築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主要用於裝飾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築物的構件和牆面。通常也指用青磚雕刻而成的雕塑工藝品。安徽徽州(今安徽歙縣)的磚雕,歷史悠久,雕刻...
歙人所刻之書,不但品種繁多,更以校隹誰精審、刻鐫精美、紙質優良著稱,所以歙縣成為南宋以來江南四大刻書中心之一。伴隨“徽派書版”,還產生了“徽派版畫”。歙派篆刻,發端於明末,繁盛於清乾、嘉年間。創始人為程邃(1605~1693),他和巴慰祖、胡長庚、汪肇隆,合稱“歙中四子”。程邃的“江東布衣”朱文印...
徽州文化內涵豐富,在各個層面、各個領域都形成了獨特的流派和風格。如新安理學、徽派樸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版畫、徽派篆刻、徽劇、徽商、徽派建築、徽菜、徽州方言等等。徽商 徽商舊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團的總稱。俗稱“徽幫”。徽商萌生於東晉,成長於唐宋,盛於明、衰於清末。早在東晉時就有新安商人...
還有木雕上的松、石、雲、泉以及奇花異草、就有山區典型形象。更具有徽派版畫和徽州盆景和造型特色。那無石不松,無松不奇(黃山虬松、頂平如削、枝著虬龍、蒼翠欲滴、奇特的長相)。那變化無窮的雲海、雲鋪深壑,絮掩危崖,“妙在非海、確又似海”、它使本有千姿萬態的奇松怪石,披上了萬方魔巾。黃山的...
2009年,按照明弘治年的建築規制,採用“原工藝、原材料、原規制”的模式在原地址對徽州府衙進行了修復。徽州府衙總占地面積2.4公頃,建築面積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南譙樓、儀門、公堂、二堂、知府廨組群,整體建築氣勢雄偉,規模龐大,體現了徽派建築的精髓。保護範圍:徽州府堂外,北至府城城牆,南至原府衙照壁...
徽派版畫 徽派版畫是明代中葉興起於徽州的一個版畫流派,是徽籍畫家、刻工通力合作的藝術結晶。它以白描手法造型,富麗精工,典雅靜穆,抒情氣息濃厚。明代徽籍著名畫家丁雲鵬、吳廷羽、鄭重、雪莊等,都曾為版刻繪畫。徽派版畫的刻工,往往也是畫家,深諳繪畫意境,刀法技高一籌。明代,歙縣虬村黃姓刻工人才輩出,...
黃餕 黃餕,字君佩,號秀野,虬村人。今屬安徽省歙縣。為黃氏木刻一代名家。刻有《籌海圖編》、《徽州府志》、《玉塊記》、《程朱網裡志》、《剪燈新話》、《剪燈余話》、《仙佛奇蹤》、《寂光鏡》等插圖,與子應孝合刻的《帝鑒圖說》插圖,宏富璀燦,工巧絢麗,為徽派版畫代表作。
“不雕”(新徽派版畫藝術家賴少其評語)和“天趣”(國畫大師李苦禪評語)應該是對方見塵硯雕最妥貼的評價。說方見塵的硯雕不可多得是因為它們的不可重複。他的硯雕令文字顯得多餘和蒼白,硯雕中包含融匯著遠古的精神核心與當代的審美觀點,無法歸類於某種派別和“主義”,卻又隸屬於直覺的把握。清麗灑脫 水墨情懷 年...
城內景區包含徽園、漁梁壩、許國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紀念館、新安碑園、太白樓等七處。覆蓋了新安理學、徽派樸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版畫、徽派篆刻、徽劇、徽商、徽派建築、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徽州文化。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於雲南省西部,又名葉榆城、紫城。古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
版畫研究專家周心慧在《中國佛教版畫史總論》中對《觀世音菩薩三十二相大悲心懺》高度評價:“中國佛教版畫史中,觀音變相一類作品極多,就繪鐫之精麗奇絕而言,實以此本為最。”而此書的原版雕板還能保留至今,更是難能可貴,為研究徽派版畫刀功刻法等技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重要展覽 2023年-2024年,安徽博物...
現存的南譙樓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築風格,特別是其中的“排柵柱”,乃正宗宋代“營造法”,今已很難見到,而且歙縣博物館便在南譙樓中。裡面展出了歙縣歷代文物,包括各朝各代的書畫、瓷器、歙硯等。南譙樓,俗稱24根柱。人文歷史 南譙樓是古代夜間向人們報時的地方,打更的鼓聲就是從譙樓傳向四面八方的。現在我們看到...
棠樾牌坊群,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鄭村鎮棠樾村東大道上,為明清時期古徽州建築藝術的代表作。棠樾的七連座牌坊群,不僅體現了徽文化程朱理學“忠、孝、節、義”倫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內涵極為豐富的“以人為本”的人文歷史,同時亦是徽商縱橫商界三百餘年的重要見證。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
經過27年的磨礪,他悉心總結了前輩經驗,先後創造了餖版、拱花等製版法,開彩色套印之先河,把徽派版畫藝術推向新高峰。天啟七年(1627年)他輯印的第一部套色版畫《十竹齋書畫譜》出版。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卷帙浩繁的中國畫本印畫冊,集當時名人時賢(如米萬鐘、趙孟睥唐寅、文徵明等)佳作300餘件。內分書畫譜...
建縣後屬歙州。北宋 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屬徽州。元 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徽州為路,屬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為興安府,屬興安府。明 太祖吳元年(1364年),改興安府為徽州府,屬徽州府。清 因之。中華民國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存縣,直屬省轄。民國三年(1914年...
徽派雕刻藝術包括哪些形式?徽派版畫為什麼能獨步一時?徽派刻書為什麼影響最大?徽派篆刻開派之祖是誰?什麼是徽州四雕?徽州四雕各有什麼藝術特色?墨模雕刻何以稱奇?歙硯雕刻有哪些特點?徽州何以深受理學影響?徽州樸學何以自成一派?你知道歙縣不疏園在皖派樸學中的地位嗎?什麼是“儒賈”和“賈儒”?徽州為什麼...
休寧縣,隸屬安徽省黃山市,位於安徽省最南端,東鄰屯溪區、歙縣,東北與黃山區、徽州區相連,西北與祁門縣、黟縣毗鄰,東南與浙江省淳安縣、開化縣交界,西南與江西省婺源縣、浮梁縣接壤。轄區總面積2126平方千米,下轄11個鎮、10個鄉。截至2023年末,休寧縣常住人口20.4萬人。休寧建縣於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
國家一級圖書館:青陽縣圖書館。國家一級文化館:青陽縣文化館。2022年末,青陽縣共有博物館1個,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化館(數字文化館)1個,圖書館 1個,為國家一級館;青陽腔博物館1個,影劇院1個,數字影劇院1個,鄉鎮綜合文化體育服務中心11個,農家書屋126個(其中:村級110個,社區7個、學校 9個)...
方文泰宅,宅居名,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坤鄉村,1986年拆遷至潛口明代民居博物館,建於明代中葉。結構 方文泰宅為磚木結構,口字形四合院,三間二進,樓房。樓下前進明間為門廳,兩旁廂房。後進明間為客廳,次間為臥室。樓上明間設把祖座,兩進之間有狹長天井,左右有廊屋,右廊屋內設樓梯。柱礎底部保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