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式(歌特式)

哥德式

歌特式一般指本詞條

哥德式(Goth)最早是文藝復興時期被用來區分中世紀時期(公元5-15世紀)的藝術風格,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頹廢、巫術、古堡、深淵、荊棘、黑夜、詛咒、吸血鬼等為標誌性元素。哥德式風格用黑暗、恐懼、孤獨、絕望的藝術主題,來往於內心世界神聖邪惡的邊緣,描繪在愛與絕望之間的掙扎,嘶叫的痛苦和清醒。

哥特,是英語詞Goth的音譯,Gothic一詞(意為“哥德式”)即源自該詞,原指代哥特人。另有一說稱Gothic源於德語Gotik ,詞源是Gott音譯“哥特”(意為“上帝”),因此哥德式也可以理解為“接近上帝的”的意思,“哥德式”只是德語詞的音譯,平時所說的一切“哥德式”都可以理解為“形式上或感覺上給人一種接近上帝的感覺”,比如建築藝術,文學,音樂等哥德式。

哥德式被廣泛地運用在建築、雕塑、繪畫、文學、音樂、服裝、字型等各個藝術領域,藝術是誇張的、不對稱的、奇特的、輕盈的、複雜的和多裝飾的,以頻繁使用縱向延伸的線條為其一大特徵,主要代表元素包括蝙蝠、玫瑰、古堡、烏鴉、十字架、鮮血、黑貓、教堂墓園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哥德式
  • 外文名:Gothic
  • 風格:黑暗、恐懼、孤獨、絕望
  • 類別:文化 藝術
  • 起源:11世紀起源,13-15世紀流行
起源,建築,文學,音樂,字型,著裝,電影,

起源

哥特(Gothic),又譯為“哥德”,原指代哥特人,屬西歐日耳曼部族,最早是文藝復興時期被用來區分中世紀時期(5~15世紀)的藝術風格,它的源由是來自於曾於公元3~5世紀侵略義大利並瓦解羅馬帝國的德國哥特族人,在15世紀時,義大利人有了振興古羅馬文化的念頭因而掀起了燦爛的文藝復興運動,由於義大利人對於哥特族摧毀羅馬帝國的這段歷史情仇始終難以釋懷,因此為了與這段時期有所區分,他們便將中世紀時期的藝術風格稱呼為“gothic”,即“哥特”,意為“野蠻”。
哥特風格哥特風格
儘管“哥特”這個詞多少有些負面的意味,但事實上,中世紀後期哥特形式的寓意並非是消極而負面的,反而具有流動狀態的特點,即哥德式並非一種固定的形態,而是表現出一種狀態,一種過程,是歷經中世紀漫長思想禁錮過程後人們開始對世界重拾思考的跡象,可能體現了一種“雖然真理永不可得,但仍舊要追求不息”的精神。

建築

哥德式建築是11世紀下半葉起源於法國,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一種建築風格,常被使用在歐洲主教座堂、修道院、教堂、城堡、宮殿、會堂以及部分私人住宅中,其基本構件是尖拱和肋架拱頂,整體風格為高聳削瘦,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
哥德式建築哥德式建築
哥德式建築以優秀的建築技藝表現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對後世其他藝術有重大影響,其魅力來自於比例、光與色彩的美學體驗,即通過對光的形而上的沉思,通過對數與色的象徵性理解,使靈魂擺脫俗世物質的羈絆,迎著神恩之光向著天國飛升。這種建築雖曾於歐洲全境流行,不過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一度頗為被藐視。
十八世紀,英格蘭開始了一連串的哥特復興,蔓延至十九世紀的歐洲,並持續至二十世紀,主要影響教會與大學建築,哥德式大教堂等無價建築藝術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其也成了一門關於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
在中國境內知名的哥德式建築包括北京的西什庫教堂青島天主教堂永寧天主教堂等等。
哥德式建築的基本構件是尖拱(ogival,或稱尖拱券、尖券)和肋架拱頂(ribbed vault)。
哥德式建築雖曾於歐洲全境流行,不過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一度頗為被藐視。
1137-1144年,聖鄧尼斯修道院院長絮熱(Suger,1081-1151)主持了聖鄧尼斯修道院教堂(Abbey Church of St. Denis)的重建。聖鄧尼斯修道院教堂始建於8世紀晚期,以早期基督教時期的一位聖徒聖鄧尼斯(St. Denis,約258年卒)命名。絮熱立志要把這座在法國人心目中具有紀念碑性質的教堂建成全法蘭西的精神中心,激發法國人的愛國主義情感。由絮熱主持重建起來的這座聖鄧尼斯教堂被公認為第一所哥德式教堂。
哥德式建築是以法國為中心發展起來的。
12世紀是法國哥德式的發生與發展的階段。
13世紀,法國哥德式發展至純熟境地,夏特爾大教堂(Chartres Cathedral)展示了早期哥德式向盛期哥德式發展的不同風格階段。夏特爾大教堂之後,法國興起大教堂建設高潮,哥德式盛期到來。蘭斯大教堂(Reims Cathedral)、亞眠大教堂(Amiens Cathedral)和博韋大教堂(Beauvais Cathedral)等都是盛期哥德式的偉大作品。
13世紀中葉以後,哥德式建築愈發向輕盈和繁飾發展。先後出現了輻射式(Rayonnant)、火焰式(Flamboyant)等晚期哥德式建築。法國哥德式也播及歐洲各地,並在各地形成不同的風格特徵。在英國有盛飾式(Decorated style)、垂直式(Perpendicular)。典型的德國哥德式則綜合了法國盛期哥德式和英國垂直式,以密集小尖塔令人目瞪口呆。義大利的哥德式則更多保留有古典和拜占庭的傳統。
德國科隆大教堂被認為完美地結合了所有中世紀哥德式建築和裝飾元素。

文學

哥德式文學是西方通俗文學的一種,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頹廢、巫術、古堡、深淵、黑夜、詛咒、吸血鬼等為標誌性元素,偏愛黑暗淒涼的場景,18世紀中後期作為小說體裁而逐漸定型,一般認為賀瑞斯·華爾波爾的《奧特朗圖堡》為哥德式文學鼻祖,在哥特小說中最典型的象徵就是吸血鬼,布蘭姆·斯多克(Bram Stoker)的經典作品《德拉庫拉》(Dracula)甚至在書中加入了吸血鬼的圖象,可謂19世紀哥特文學以吸血鬼為題的濫觴。
哥特風格森林哥特風格森林
哥特小說在浪漫主義占統治地位的時代達到繁榮,但它並不像一般浪漫主義那樣從正面描繪理想的社會、政治和道德觀念,而是通過揭示社會的邪惡和人性的陰暗面來深入探索。兩百年來,不僅通俗作家熱衷於哥特文學的創作,許多一流的英美詩人和作家都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哥特故事,也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哥特小說也由此從通俗小說的“邊緣地位”走向主流,形成突出而獨特的哥特傳統。

音樂

早期的哥德式音樂充斥著沉鬱厭世的情調,冰冷刺骨,既帶有精細的美感,但又同時在音域層面上大量使用偏離旋律線的不協調音,對於傳統音樂極端蔑視。在歌詞與表演概念層面,展現著生命與愛欲的荒涼,從對現實狀態的厭棄,進而追求心靈深淵的奇詭樂趣。
哥德式(歌特式)
哥特搖滾一般來說有如下特點:陰暗,頹廢,冰冷,有恐怖的氣氛,讓人感到壓抑和絕望,表現對死亡和黑色的嚮往,富有藝術氣質。20世紀80年代,近代哥特運動在英國開始上演,新哥特運動的出現或許可視為是朋克運動的延續。不論如何,哥特精神開始在音樂上展現其影響力,哥特音樂以表現人性的陰鬱、空虛為主題,並且對死亡亦有著濃烈的興趣,緩慢、悲傷甚至是恐怖都是其音樂的特色。
新哥特運動與18、19世紀的浪漫主義有著明顯的關聯,抒情詩性的,死亡的主題,對毀滅和黑暗的探尋是哥特藝術家的共同表現方式。音樂上,一些流派儘管加進了舞曲節拍和電子音樂元素,但仍以小和弦,緩慢的節奏表現出明顯的怪誕和抑制機構特性。

字型

哥特字型種類繁多,其主要特點為瘦削、細長、詭異、復古、華麗,帶有些許陰暗、神聖的色彩,黑白分明,常被使用在經文抄錄、古籍封面和紋身上,與其他哥特藝術形式相得益彰,哥特字型主要套用在拉丁字母體系(如英文、德文、法文等),中文字型檔中尚未出現廣泛普及的哥特字型。
一種哥特字型一種哥特字型

著裝

哥德式著裝並沒有統一的制式設計,主要元素包括黑色、深色的衣服、銀飾、黑髮、紅髮或淺色的金髮、蒼白的皮膚、黑色的唇膏和眼影等等。配物包括十字勳章、五芒星、十字架、斗篷、披肩等等。
哥德式裝扮哥德式裝扮
可見,哥德式的著裝通常以深色為主,也有病態、情色的服裝風格和類型。傳統的哥特風格有黑髮、深色眼線、黑色指甲油和黑色服裝,但不一定有穿洞。風格通常來自於伊莉莎白時代維多利亞中世紀時期,並常表達天主教或其他宗教意象,像是十字架生命之符(又稱安卡)。哥特的風格隨著個人或地區而有所差異,雖然實際上每個人幾乎都帶有一些相同的元素。服裝設計師如亞歷山大·麥昆約翰·加利亞諾(John Galliano)。

電影

哥特電影被認為起源於1921年,一位名叫克里斯滕森的瑞典人拍出了一部名為《歷代的巫術》的電影,這部電影裡,異教、死亡、巫術等陰暗元素第一次成為電影的表現主題。
《驚情四百年》電影截屏《驚情四百年》電影截屏
不過,極有影響力的哥特電影卻來自德國,1922年,德國導演茂瑙拍攝了電影《吸血鬼諾斯費拉杜》,自此,大名鼎鼎的吸血鬼正式出現在了大銀幕上,成為了人類電影史上第一部里程碑式的哥特電影
上個世紀90年代,哥特電影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哥特電影不僅在歐美,更在全世界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高潮。1990年,一個名叫蒂姆·波頓的導演找到了一個名叫約翰尼·德普的演員,聯袂為我們貢獻了一部名為《剪刀手愛德華》的影片——自此,哥特電影復興的大幕在好萊塢被徹底掀開了。作為一部當代里程碑式的哥特電影,《剪刀手愛德華》的意義是怎么評價也不為過的。這部影片沒有吸血鬼,沒有巫術,也沒有宗教背景,但同樣編織出了一個黑色的、講述孤獨、死亡和痛苦的精彩的哥特畫卷。
著名的哥特風格電影包括《剪刀手愛德華》、《驚情四百年》、《夜訪吸血鬼》、《烏鴉》、《狼人》、《斷頭谷》、《魔咒女王》、《殭屍新娘》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