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年代】公元12世紀
所屬洲:歐洲
所屬國:法國
列入名錄年份: 1979年
文化遺產: 哥德式教堂建築,具有一個飾以突紋的拱頂和多扇飾有精美浮雕的大門,以及南北兩個鐘塔、達2000平方米的彩繪玻璃窗。
歷史事件:
1145年始建教堂。
1194年遭遇大火。
1260年被重建,路易九世親臨落成儀式。
1507年雷電擊毀了北尖塔,重新修復。
1594年亨利四世加冕。
1836年大火燒毀了鉛制的屋架。
1840年生鐵制的屋架建成,屋頂由銅製成。
地理位置 沙特爾 (Chartres)是“法國糧倉”博斯Beauce的首府,
沙特爾 位於一個山丘上,在
厄爾河 左岸(Eure)。沙特爾是一座古老的中世紀小城,鎮中心有一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的沙特爾大教堂(Cathedrale de Chartres),沙特爾教堂的建築根基是
菲爾 貝爾(Fulbert)主教時期(11 至12世紀)的羅馬教堂。
沙特爾大教堂 建築風格 沙特爾大教堂是哥德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是標準的法國
哥德式 建築。它高大的中殿呈純
哥德式 尖拱型,四周的門廊展現了
12世紀 中葉精美的雕刻,12、13世紀的
彩色玻璃 閃閃發光。所有的這一切都是那么非凡卓越,堪稱經典傑作。沙特爾大教堂是
哥德式建築 和中世紀
基督 文明輝煌成就。基督教傳入前,在沙特爾的代表就建起了這座教堂。它與
蘭斯大教堂 、
亞眠大教堂 和博韋大教堂並列為法國四大哥德式教堂。
沙特爾大教堂建築風格 建築結構 沙特爾大教堂是在同一地方建造的第六座教堂。現存沙特爾大教堂的主體建築重建於公元1194年,公元1264年竣工。保留了原來西門廊和三個正門上的12世紀時期的雕刻藝術作品。大堂有3個聖殿,分別與三座大門相通,象徵
耶穌 不同時期的活動與生活。中殿長為130.2米,正面寬16.4米,四分拱頂高達32.5米,帶有側廊式耳廊,每個耳堂作為出入口。是法國教堂中最寬的中殿。教堂的3座聖殿分別與3座大門相通。其兩側分別有一座互不對稱的尖塔式鐘樓,其獨特的建築格局最為引人注目。
雕塑 南側鐘樓是早期法國哥德式的八角形建築,建於公元1145年至1170年間,其風格莊重樸實;北側鐘樓始建於12世紀初期,但當時沒有建造尖塔,這個火焰式鏤空尖塔於16世紀才開始建築,其風格精巧而華美,塔頂高為111米。
大教堂的西部正門入口是一組三扇深凹進去的尖拱大門,門的兩側原有24尊圓柱雕像,現存19尊。是1145年-1155年間的作品。三扇大門的中門即“主門”。因其門楣上有表現基督的雕像,基督是萬王之王,故而得名。教堂有兩個高低不同令人矚目的尖塔,其高度均超過91米,構造簡單。其歷史可追溯到12世紀30年代。另一座則構造精巧。
大堂北側大門旁的雕像是聖母和《
舊約 》中的人物和聖母。,南側大門旁的雕像則是
耶穌 基督一生的描繪與寫照。
祭台與中殿之間是美麗的祭廊,建於16-18世紀,上面是描繪耶穌與
瑪利亞 生平的浮雕。在18世紀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大教堂擁有一尊受人崇敬的懷有耶穌的
聖母 木雕像。 此外,無數較小的雕像遍布於教堂各處。沙特爾大教堂雕刻群像是法國哥德式雕刻藝術的典型作品,其特點是形體修長,姿態拘謹,雕像以其頭部前仰後合、左顧右盼來生動的表現人物的神態和動作。
大教堂里里外外、共有1萬多尊用石頭和玻璃製作的塑像。其中一件珍寶是一扇12世紀的窗子,被稱作美麗的玻璃制的
聖母瑪麗亞 。
教堂除了擁有古老的聖母木雕像外,還擁有聖·安妮·瑪麗的母親的頭顱和一件據稱為聖母生耶穌時所穿的衣服,現保存在一個聖盒內。教堂有超過2000多平方米的170多個彩色玻璃窗,瑰麗奇巧,以藍色和紫色為主調,被公認為12世紀-13世紀
玻璃藝術 最完美的典型。
法國南部地區是洞穴藝術比較集中的地區,也是
歐洲史前美術 最重要的發源地。洞穴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是繪在岩洞深處的壁畫,以動物形象和狩獵場面為題材。同時還包括一種人體浮雕,這種浮雕常被雕鑿在露天的石窟中。栩栩如生和豐富多彩的岩洞
壁畫 ,反映了史前藝術的卓越成就。
功能演變 公元1600年以來,沙特爾大教堂一直是重要的朝聖中心,同時也是祭祀
聖母瑪利亞 的聖地。遠處觀看,兩個不對稱的尖塔特別醒目。走近教堂,又會被教堂中細膩的雕刻、精美的繪畫所折服。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看到羅馬建築常用的青藍色向哥德式的多彩形式的演變過程。“沙特爾風格”曾經風靡於歐洲各地,成為後來許多著名教堂的樣本;教堂自身也成為法國著名的四大哥德式教堂之一。
今天,宗教的任職儀式還在這些中世紀教堂里舉行,然而,隨著占據統治地位的商業寺廟的興起,原本壯觀的大教堂黯然失色 ,但從許多方面來說,人們依舊傾心於哥德式建築的創新、奇特及在中世紀建築史上非凡地位。
歷史沿革 教堂規模很大,融合了12世紀的羅馬風格及中世紀的
哥德式風格 ,教堂旁有兩座高聳的塔樓,左邊為哥德式,右邊為羅馬式,看起來是一種不平衡的美感,沙特爾大教堂部分始建於公元1145年,原本屬於
羅馬式建築 ,於1194年毀於火災,全村不分尊卑,努力重建,此時風格轉向哥德式,而保留了舊有的羅馬式鐘樓,與改建後的哥德式塔樓左右相望,饒有趣味。
儘管沙特爾教堂遭受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它還不失是這一時期最大的
哥德式建築 之一。16世紀,北面的教堂遭雷擊後被傑汗德·博斯修復。公元1836年,第三次大火毀掉了教堂木製的屋頂。於是金屬屋頂代替了被燒毀的木製屋頂。
歷史意義 公元476 年,
西羅馬帝國 滅亡,歐洲進入了由基督教統治的中世紀時代。從藝術史的角度講,中世紀到義大利
文藝復興 時終止,前後長達一千多年。在這漫長的一千年里,基督教稱為治理國家的精神支柱,整個歐洲完全處於封建宗教的控制之下,文化處於被桎梏的狀態,
古希臘 和古羅馬所流傳下來的燦爛文明則幾乎完全衰竭,以致於後來崇尚古典藝術的人都稱中世紀為“黑暗的一千年”。中世紀的基督教文明完全取代了原來的
地中海 傳統,教會成為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的權威和組織者,藝術也完全為宗教服務,非寫實的、教條的、充滿宗教色彩的藝術風格主宰了中世紀的美術,而古典的自然主義風格和所有古典文明成為歷史上光輝的一頁。
沙特爾大教堂
大教堂被稱為「石砌聖經」,歷經多次
宗教戰爭 、
法國大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戰而絲毫無損,大教堂一直超然於亂世之外,因此被稱為“理性之寺院”,可見其在法國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羅丹 甚至稱它為
法蘭西 的
衛城 。
裝飾雕像 建築是中世紀藝術的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大量的教堂就是在那個宗教狂熱的時代修建的;而雕塑作品幾乎都是作為建築的一部分出現的,內容所表現的完全是宗教故事或《
聖經 》中的人物。
沙特爾大教堂塑像 法國是中世紀後期
哥特藝術 的發源地,沙特爾教堂便是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教堂上大量的裝飾性雕像也是哥特雕塑的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在教堂門側的立柱上,雕刻有許多站立的人物形象,有的是表現聖經中的先知和聖徒,有的是表現皇帝和皇后,體現了政教合一的思想。這些大門側柱上的石雕,雖然有著中世紀典型的被拉長的身材和呆滯的目光,但也表現出人物的個性,動作也有所變化。其中以教堂南牆的《四聖徒像》最為出色,這是聖經中四個不同時代的聖徒形象,都以圓雕的形式出現,神態生動,富有個性,形體比例也比同時代的其他作品準確,他們服裝的質感也被雕刻家們細膩地表現出來,有很強的質感。所有這些雕像都有著安靜、平和的神態,體現了基督教信念中的理想形象,具有很強的宗教感染力。
12世紀初,法國皇權開始擴大。阿伯特·蘇歇(Abbot suger)大主教作為
路易六世 的主要顧問,在促使
君主政體 與教會間建起緊密的聯盟上,起過重要的作用。教會把法國主教(及其控制下的城市)置於國王身邊。由於蘇歇幫助君主政體實現其政治目的,國王始肯把發展宗教事業納入國家計畫,從此蘇歇在教會的威信被絕對化。這座建於8世紀的教堂,在1145年,由於教堂的主教與蘇歇接近,開始共商重建的大事。五年後,夏特爾教堂的西門不幸被大火燒毀,第二次重建是在1194~1220年。重建後就風格上看,它是繼
巴黎聖母院 之後為最成熟的一座哥德式建築。尤其是它上面的大量裝飾雕刻,在西歐所有的哥德式教堂中也是最優秀的作品。這裡是教堂南門的裝飾雕刻。作為人像柱雕,起始於
古希臘藝術 的盛期,在中世紀教堂的建築上,這種雕刻常在哥德式建築物上見到。沙特爾教堂的南牆上這四個聖徒形象風格上接近羅馬晚期的肖像雕刻傳統,但具有中世紀的審美特性,雕像全部以圓雕形式表現,這四個屬於不同歷史時期的使徒形象,神態都很生動、富有個性,形體比例也較正確,它們遠勝於早期羅馬式的肖像雕刻,是建築雕刻中的藝術珍品。
玻璃窗 在12至15世紀,法國全境建造了60多座大教堂,大多是哥德式建築。在中世紀,作為城市解放和財富的紀念碑,教堂建築正處於鼎盛時期。這種教堂已不再是原先那種純粹膜拜神靈的場所,也不是古代的軍事堡壘,而是市民公共生活的聚會中心,是市民生活所需的大會堂。舉凡市民的婚喪大事,都要去教堂里舉行。於是,建築物為適應新的宗教時期人們的心理要求,把它裝綴得更富感情色彩,出現了不少哥德式建築的藝術形象-----雕刻裝飾、彩色玻璃窗、地面鑲嵌圖案、飛升的肋券結構等等。這種奢侈的建築追求也遭到大封建領主的頑固反對。11至12世紀之交的法國大主教
聖伯納 ,就曾下令禁止在他主持的最有勢力的西斯庭教派的修道院教堂里採用上述裝飾,也不許建造鐘塔。所以,一種建築風格的形成,有時也伴隨著矛盾與鬥爭。法國的哥德式教堂,就密切反映著大
封建主 與王室之間的思想鬥爭。
沙特爾大教堂彩繪玻璃 10至12世紀的羅馬式教堂的拱頂太厚重,不僅浪費石材,窗子也開得很小,內部昏暗,外觀封閉,給人以窒息感。而哥德式的結構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使用骨架券作拱頂,十字拱形成一種推架式。既省材料,側推力也減輕,建築物頂部大大升高。二、用獨立的飛券在兩側凌空越過側廊的上方,飛券落腳在側廊外側的牆垛上,擴大了中廳的側高窗面積。
沙特爾大教堂彩繪玻璃
三、所有狹長的窗戶以彩色玻璃作鑲嵌,使室內光線炫目,增強教堂的神秘感。人在寬長的主殿前,面對金繡銀綴的祭壇,燭光前的受難耶穌像,仰望高聳的飛券肋拱,它們象一簇簇飛箭,集中在屋頂,使人頓覺有升騰之感。沙特爾教堂就以其華麗的彩色玻璃窗和裝飾雕刻為最富特色。這扇玻璃窗就在教堂南側唱詩席一面的牆上。
法國教堂中以彩色玻璃窗著稱者,以沙特爾大教堂、
蘭斯 教堂和亞眠主教堂為首。此扇彩色玻璃窗最富特色,它用18幅畫面來襯托中間一幅貝依·弗里埃爾聖母畫。兩側各7幅,中間主圖以下4幅,分別敘述耶穌的事跡,其中也有最後的晚餐,
聖母領報 等主題,總稱為《
耶穌傳 》。中間的聖母頭戴皇冠,目光端莊肅穆。色彩調配富有對比性(一般只用紫、紅、藍、黃),富麗堂皇,美不勝收。此扇窗是12世紀哥德式彩色玻璃畫的傑出作品。
特色景點 沙特爾所在的伯斯地區向來有“法國穀倉”之稱。在一大片麥田的田園風光中,聳立著兩座極為耀眼的尖塔,這正是沙特爾大教堂。凡是對西洋建築和宗教有興趣的人,都應前去一看。沙特爾大教堂是哥德式建築的傑作。11世紀時由費爾貝爾主教下令興建,12 世紀末遭大火燒毀,在重建過程中不斷擴建,在二十一世紀初的式樣已是第6代了。內殿設有雙重回廊,立有l75座雕像,正面大門稱為“國王之門”,門上有雕刻極為精細的塑像。著名的彩繪玻璃共有176片,總面積2700平方米,登場人物多達5000人以上,幾乎都是十二、三世紀的作品,有“
沙特爾藍 ”之稱(使用一種獨特的藍色原料)。大教堂左側是展示“哥白林織”的美術館,後側的“呂希貝庭園”可眺望厄爾河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