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次韻孔憲蓬萊閣⑴
山巔危構傍蓬萊⑵,水閣風長此快哉⑶。
天地涵容百川入⑷,晨昏浮動兩潮來⑸。
遙思坐上游觀遠⑹,愈覺胸中度量開⑺。
憶我去年曾望海⑻,杭州東向亦樓台⑻。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次韻:和人的詩並依原詩用韻的次序。憲:御史的省稱。
蓬萊閣:中國古代四大名樓,在山東省蓬萊市北丹崖山上。
⑵巔(diān):山頂。危構:高的建築,指蓬萊閣。危,高。蓬萊:此處指蓬萊縣,亦可解釋為指蓬萊仙境。
⑶快哉:指令人舒爽。
⑷涵容:包容。
⑸兩潮:指海潮的早潮及晚潮。
⑹游觀:遊歷觀覽。
⑺度量:器量,胸襟。
⑻望海:此處實指望錢塘江潮。
⑼樓台:指望海樓。
白話譯文
靠近蓬萊的高高樓閣,聳立在山頂上,凌空的水閣四面來風,千里長風令人心懷舒暢。大海包容了高天厚地,把千百條河川接納進自己胸膛,清晨和傍晚波翻浪涌,每天兩次潮落潮漲。遙想你在蓬萊閣座上,遊樂觀覽,視野多么寬廣,因著那壯美的海景,胸襟器量更加開張。回想去年我也曾經望海,在杭州東面的望海樓上。
創作背景
這首詩為和作,有人說系和孔延之所作,孔於神宗
熙寧四年(1071年)任
越州(今浙江紹興)知州,《
全宋詩》今存其詩二首,另斷句一則詠
錢塘江潮,作於杭州,他作已不可考。此詩看來並非和孔延之所作。宋時蓬萊閣有兩處,一在越州
鏡湖之濱的龍山(一作臥龍山),並不臨海;一在山東蓬萊縣北丹崖山上,下臨海岸,宋人多有題詠。從本詩“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動兩潮來”二句看,當系詠海。詩人另一首《酬孔憲將還》詩有“許陪觀海不知誰”句,自注“(孔憲)所處登、萊州,皆枕海上”,尾聯還云:“感君按轡澄清外,遺我瓊瑤兩首詩。”可證此詩正為“孔憲”萊州詠海詩的和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次韻詩。作者雖未與友人同見其景,然此詩卻能據題想像,師心自得,描寫高閣風光如在目前。從全詩的布局來看,前六句作者以精騖八極心游萬仞的想像力,虛寫蓬萊閣觀潮的所見所感,是對友人所贈之詩內容上的應答,而最後兩句由人及己,使詩歌意境由開到合,在如友人間尋常閒話般的氛圍中結束詩歌,語雖淡而味至深。
開篇首句頗有幾分宋詩瘦硬拗峭的特點。“山巔危構傍蓬萊”,寫蓬萊閣建築在山頂上,點明其地理位置之高,本應是“蓬萊危構傍山巔”,此處卻使用倒裝手法,將主語“蓬萊”置於最後。這樣不僅在語音上讀起來更響亮,而且相對於正常語序來說,更能讓人在別開生面的陌生感中加深對蓬萊閣的印象。此閣既凌空而築,登斯樓也,必能方圓百里,一覽無餘。當此際,萬里長風泠然入懷,令作者產生遺世獨立、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快意。無怪作者要迎風長嘯,大呼“快哉”了。“快哉”一詞實用
宋玉《
風賦》中的“快哉此風”之語典,然卻像是到蘇軾《水調歌頭·快哉亭作》中“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的句子,一種超然豪邁的胸懷氣度流溢於字裡行間。
頷聯承接上句,繼續發揮想像,寫在蓬萊閣上觀潮望海的情景。雖然作者並未親見其景,卻能將筆觸伸至天地百川,以虛寫的手法烘托出潮來時的氣勢。站在蓬萊閣上,仰觀是湛藍高遠的蒼天,俯察是深邃洶湧的大海。極目遠眺,天沒有盡頭,海也不見窮處,仿若天地百川都被這漫無邊際的海水所涵容,水天一色,風月無邊。每天晨昏兩次潮汐漲落時,海水升騰,天地也仿佛被海水托舉而浮動起來。“晨昏浮動兩潮來”句,借用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和杜甫“乾坤日夜浮”的詩意,將詩境拓寬,氣象恢弘。寫景至此,已將蓬萊閣上觀潮的情境很好的展現出來。在頸聯中作者將筆鋒一轉,以“遙思”二字,將視角由觀景而指向觀景之人。詩人想像友人登上蓬萊閣,遊目騁懷,以天地之氣填充胸臆,以滄海之水滌盪靈魂,必然越發覺得心胸豁然開朗,有去留無意、寵辱不驚之感。
全詩至此,多以虛筆寫意,然而卻絲毫未有隔霧看花之憾,極真切自然,仿佛作者親歷親見。作者為何能將蓬萊閣上觀潮的感受描寫得如此真切,最後一聯給出了答案。他熙寧三年出知杭州,當年十二月徙知青州。所以隨後作者說“憶我去年曾望海,杭州東向亦樓台”。原來杭州也有一個望海樓,作者去年曾在那裡親身體會過觀潮望海的感受,作此詩時,作者當時觀潮的感受自然會融入筆端,因此詩歌顯得奇情壯采,揮灑自如。
這首詩無論寫海潮,寫人的胸襟,都顯出一種開闊的景象,豪邁的氣概,但不靠描摹刻畫,而多用健筆直接抒寫,那水閣風長的快感,那涵容天地百川的大海,那晨昏兩次浮動的海潮,那“游觀遠”的視野,“度量開”的心胸,都顯得開張雄闊。語言上絕去藻飾,不用典故,造語的質樸勁健,感情的豪邁,加上章法的開合轉折,於律詩中融進了參差拗健之美。《
宋詩鈔》說趙抃寫詩“觸口而成,工拙隨意,而清蒼鬱律之氣,出於肺肝”,這首詩是能夠體現這一特點的。
名家評價
陳衍《
宋詩精華錄》:“三、四較孟公之‘氣蒸雲夢澤’二語,似乎過之,杜老之‘吳楚東南’一聯,尚未知鹿死誰手。”
作者簡介
趙抃(1008—1084),字閱道,號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縣)人。早年成孤兒。1034年(景祐元年)中進士。後任殿中侍御史,彈劾官員不避權貴,京師一帶號稱“鐵面御史”。歷知杭州、青州、成都。宋神宗時,擢參知政事,與
王安石議政不合,調任成都。卒謚清獻。有《
清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