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地質地貌,水文,自然資源,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土地資源,人口,經濟發展,綜述,農業,工業,服務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社會保障,旅遊,榮譽成就,
建置沿革
民國十八年(1929年)八月,川沙縣改為川沙市,橫沙遂成橫沙區,下轄
文興、
萬寶、
豐樂、鼎豐4個鄉)。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川沙縣人民政府成立,橫沙設立辦事處,橫沙區分設5個鄉,593個行政村。
1958年7月,橫沙鄉從川沙縣劃出,歸屬
寶山縣管轄。鄉政府駐地新民鎮,是該鄉唯一的大集鎮。
1959年成立橫沙人民公社,下設六個管理區。
1984年成立橫沙鄉人民政府,全鄉共設24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委會。
2005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橫沙整建制劃歸上海市崇明縣。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橫沙區人民政府成立,下設4個小鄉,轄48個村。
1958年,橫沙人民公社成立,原村並成18個大隊。
1984年人民公社建制撤銷,恢復鄉政府建制以來,橫沙一直是寶山區(縣)管轄下的行政建制鄉。原公社下設的大隊改稱村。
2005年5月30日,橫沙鄉劃歸崇明縣管轄。
區劃詳情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橫沙鄉位於
崇明區東南部長江口,西鄰
長興島,北鄰
崇明島,西南鄰浦東新區,中心位於北緯31°20′33″ ,東經121°50′15″。其形狀就是一個被江海包裹著的大海螺。西北是海螺的尖頂,東南是海螺喇叭狀的嘴,總面積51.74平方公里。
氣候
橫沙鄉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具有明顯的海洋性氣候特徵,四季分明,溫和濕潤,空氣清新,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5.4攝氏度,極端高氣溫33-36攝氏度,極端低氣溫零下2-5攝氏度,比上海市區的氣溫冬天高2度左右,夏天低2度左右,年平均日照2200小時左右,年總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無霜期240天左右,最高潮位5.9米,最低潮位-0.27米,常年風向以東北風、東南風為主。每年7、8、9月是本鄉重大災害性氣候季節。熱帶風暴、颱風是影響本地區的重要因素,颱風以偏東北風和偏東南風為主,常伴有暴雨或大暴雨。
地質地貌
水文
全島有4條主河道,全長25.3公里,總蓄水量325萬立方米。其中南北流向的有創建河7.2公里、東西流向的有紅星河6.6公里、新民河8.3公里、文興河3.1公里,另有鄉級河道25條60.3公里,村級河道111條,111.9公里。
自然資源
動物資源
鄉境內有漁塘23處,面積2320畝,其中區屬養殖場水面積360畝,均為專業戶飼養。養殖品種主要是青、白、鰱、鯽、鯿等五個魚類。
常見的魚類有:鱭魚、考子魚(
鳳尾魚)、
鯧魚、方板魚、
刀魚、中華鯨、
鱒魚、鱸魚、
回魚、鰩魚(俗稱尺魚)、鰻古頭魚和梭子蟹、蝦。
野生畜禽,鄉境內常見的鳥禽有
鷹、
鵓鴣、白頭雀、三連子、黃百嘮等近百種。
植物資源
主要是堤外灘涂上生長著數以萬畝計的蘆葦、水草、茭白等野生植物。
土地資源
鄉域為長江衝擊物受海水頂托作用沉積而成。土壤年齡較短,一般剛剛淤積成陸即被圍墾種植,未經草甸植被生長階段,是經過耕種熟化的潮土。由於發生髮育過程的特點不同,形成各種類型的土質土壤。大體分為強黃泥、黃泥、砂夾黃,並煞砂四個類型;南部以黃泥為主,少量強黃泥;北部以砂夾黃為主,少量並煞砂。
強黃泥:面積共1029畝(合68.6公頃),占耕地面積2.29%。該土是一種生產性狀最差的土壤,由於質地粘重,因此乾時象把刀,濕時一團糟,土性粘閉,通透性極差,是有待改良的土壤。
黃泥(含砂底黃泥、砂身黃泥):該土壤在橫沙分布面很廣,面積為19554畝(合1303.6公頃),占耕地面積43.54%,該土壤有機質及有效鉀含量較高,只有有效磷稍低。孔隙狀稍差,土壤質地粘粒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強,但耕性差,乾時僵硬,濕時粘濘。生長在這種土壤的作物,前期往往不起發,但後勁較足。
砂夾黃(含黃夾砂):是橫沙分布面積最廣的土種之一,全鄉共有22058畝(合1470.5公頃),占耕地面積49.12%。該土質地疏鬆,耕性好,保水保肥尚可。生長在這種土壤上的作物前期起發,後期易衰。在施肥上注意輕施勤施,並注意後期肥料使用。
並煞砂:全鄉共2266畝(合151.1公頃),占耕地面積5.05%。該土體均為粗粉砂或粗砂,砂性極強,石灰反映強烈,剖面分化發育極差,因砂性強,團粒結構差,土粒分散,雨後易板結,透氣性能不好,容易使作物幼苗窒息致死,該土質地疏鬆,保水保肥能力極差,肥力貧瘠,也是有待改良的土壤。
人口
截至2008年,全鄉共有11800多住戶,戶籍人口33000餘人,外來人口3000多人,全鄉常住人口近3萬人。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33212人。
經濟發展
綜述
2013年全鄉共實現稅收6.48億元,其中地方稅3.93億元,完成地方稅比2012年增長10.2%;實現地方稅1.95億元,占全鄉地方稅49.61%;實現農村住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4800元,同比2012年增10.6%。
農業
2010年,橫沙鄉種植方式以直播為主,機插秧面積占30%,所生產的稻穀以自給為主,少量經加工後在市場銷售。大(小)麥常年種植3000畝,以供應本島農民用於養殖生產為主,油菜籽常年種植2000畝,除本島兌油消費部分菜籽外,其餘由糧油公司收購。畜禽飼養以農戶家庭散養為主,有2個小規模
養豬場,全鄉存欄
母豬230頭、年出欄
生豬4000頭,存欄役(肉)用
牛300頭、
家禽15000隻、
山羊1000頭。水產養殖面積7000畝,常年產
扣蟹700噸和少量淡水魚。
2013年,橫沙鄉免費發放9萬斤秀水134稻種,確保種籽發芽率達90%以上;2013年
水稻平均單產約550公斤。新發展
芋艿、
山藥、
金瓜等特色農產品共485畝。
2015年種植
桃、
梨、
葡萄、
無花果等小品種水果,面積在1000畝左右。
工業
截至2011年11月,實現地方稅12781.7萬元,占全鄉地方稅的44.5%,比2007年的4800萬元,增加了7981.7萬元,增長了166.2%,年均增長41.55%。
服務業
2013年全年共接待遊客11.85萬人次,全年收入1121.82萬元,其中農家樂旅遊接待3.63萬人次,全年收入337.95萬元。
2015年,橫沙鄉現有農家樂經營戶5戶,初步統計,2015年上半年全鄉農家樂接待住宿695人次同比2014年增長35%,接待就餐8210人次同比2014年增長157%,營業額達90萬元,占2014年全年營業額的70%。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09年,橫沙鄉共用一所中學和一所
幼稚園。
橫沙中心幼稚園創建於1985年,1993年獨立建制,2006年8月新園落成。現有班級9個,教職工35名,其中高級教師11名,已獲本科學歷9名。
橫沙中學創於1958年,現有28個教學班,在編教職工137人。
文化事業
2011年,全鄉數字電影點共放映數字電影944場,觀眾人數25634;各村農家書屋配送新3000餘冊。截止2011年10月底社區文化中心今年共組織各類文化體育演出比賽及社區慰問演出30多場次,觀眾人數2萬餘人次;2011年以來扶植引導整合基層業餘文化體育團隊58個,舉辦了以農村文化信息化管理、排舞、民族舞、交誼舞等內容為主的骨幹培訓班3期,組織社區文體骨幹參加市縣級各類培訓30多人次,培訓體育三級社會指導員28名;2011年來共上架新書2000冊,借閱人次18800人,借閱冊次5萬餘冊次,農家書屋閱覽人次15600人。
2013年共舉行包括橫沙鄉第三屆社區演唱暨個人才藝比賽、橫沙鄉戲曲專場演出、端午節優秀文藝展演等各類文化演出共27場,觀眾人數4萬餘人次。
衛生事業
截至2008年,橫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11個衛生服務點為居民提供醫療服務和初級保健,防疫工作建成網路;農村參加合作醫療保險的達100%。計畫生育率100%,1994年以來,人口連年負增長,負增長率為3.53%。
社會保障
2013年共輸送島外就業380名,已超額完成人代會提出的新增350人的就業指標。抓保障。2013年全鄉合作醫療參保人數17300人,參保率100%;截至12月底,發放農村低保184人次104戶27萬元、城鎮低保128人次90戶46.5萬元,發放重殘撫恤、幫困券、助學券等市、縣、鄉各類救助總計640萬元。
旅遊
橫沙島旅遊度假區
橫沙島位於上海長江口的最東端,是三座島嶼中最嬌小的一座,功能定位是“休閒度假島”,主要開發國際會務會展中心、國際娛樂中心、低密度高檔住宅別墅區、遊艇俱樂部等項目。1992年橫沙島被國務院列為首批13個國家級旅遊度假村之一。
1992年,橫沙島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2002年3月,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准將橫沙島建設成為上海。
上海天使海灘度假村
上海天使海灘度假村位於上海
崇明區橫沙島東首,面臨浩瀚東海,北依萬里長江。1992年被列為首批國家旅遊度假區之一。
榮譽成就
相繼榮獲“上海最美鄉村”、“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文明鄉鎮”等稱號。島上百歲老人占總人口之比是聯合國標準的4倍,為中國長壽之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