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機翼設計
- 外文名:airfoil design
- 所屬領域:航空
- 考慮因素:飛行器完成任務性質
- 設計內容:性能要求、飛行品質等
- 機翼用途:產生升力及阻力
機翼是飛行器的主要升力面,而機翼的設計主要考慮飛行器完成任務的性質對飛行器性能的要求,如有效負載的大小,巡航速度,飛行高度,飛行範圍(半徑),續航能力,起飛距離,機動性等。而起飛重量和翼載是機翼設計時用到的兩個最重要參數...
機翼結構設計,即根據飛機總體設計階段所提供的依據,設計出能滿足各項要求的具體機翼結構的一種設計技術方法。機翼結構設計除應滿足對飛機結構設計的基本要求外,機翼的功能、載荷和外形特徵等也是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機翼結構設計的原始...
機翼與機身的連線設計是飛機結構設計中最重要的設計環節之一。機翼與機身連線設計內容較多,包括接頭位置的布置(結構布局時已確定)、接頭的構造形式、結構強度與剛度分析、工藝成形方法以及接頭的配合間隙與容差等。簡介 機翼與機身的連線設計...
三維機翼設計應在滿足給定的巡航速度(Ma)和水平飛行升力係數,絕對保證飛行安全和機場要求(現在機場要求飛機翼展不得超過80m)等條件下,獲得儘可能高的升阻比。另外,三維機翼氣動布局的基本要求有保證最小的誘導阻力值、最低波阻值等。...
機翼主要承受的外載荷包括剪力、彎矩和扭矩。三種載荷都是由機翼本身的重量和氣動力產生的。由於機翼的內力從翼尖到翼根逐漸增大,機翼結構設計為從翼尖到翼根逐漸變寬與增厚,強度、剛度逐漸增大;規定最大零燃油重量就是為了限制翼根處...
環形翼像一個短粗的空心筒子,上下圓弧部分產生升力,左右圓弧部分阻隔翼尖繞流,並提供方向穩定性。採用環形固定翼設計的飛機被稱為環翼機,環形機翼可以看做是翼尖相連並經過圓整的雙翼,升力高於雙翼,並且不存在橫滾穩定性問題,非常適合...
常見的飛機機翼為後掠式設計(包括紙飛機),但總有設計師開發出驚世駭俗的飛機,比方說科幻感十足的前掠式機翼。由於前掠機翼看上去像—個V字,所有又名V字形機翼。與後掠翼相反,前掠翼這種機翼的外形特點是,其前緣和後緣均向前掠...
支撐式:翼由外部結構構件支撐。幾乎所有的多平面設計都是支撐的。一些單片機,特別是早期的設計,如福克Eindecker,也支持減輕重量。支撐的翅膀有兩種類型:剛性支撐:一個或多個堅固的支柱有助於支撐機翼。支柱可能在飛行狀態的不同點處...
這種機翼設計恰像一個涵道螺旋槳裝置的下半部。最後,他在1942年11月12日試飛了採用半環形機翼的CCW-1原型機。這種飛機在微風中起飛時,幾乎不需滑跑就可以離地。CCW-1裝有2台各75馬力的發動機。根據計算,由半環形機翼提供的升力為...
“翔龍”是一種尺寸與美國“全球鷹”相當的大型無人機,機身造型與“全球鷹”非常接近,都採用了背負式發動機和大翼展設計,頭部隆起的透波天線罩內為跟蹤型高速衛星通信天線。“翔龍”最大的特點是採取了菱形機翼設計,這提高了機翼的...
發動機軸線相對於機翼弦線的安裝角取決於氣動(減少巡航狀態安裝阻力)和總體(保證進氣道唇口最低離地高度、飛機俯仰角和側滑角組合中發動機短艙不碰地等)諸因素的權衡。發動機短艙/掛架/機翼綜合設計 翼吊布局發動機短艙、掛架與機翼結合部...
常規機翼的設計採用由操縱面產生操縱力、操縱力矩的方式控制飛機的運動。因為機翼的剛度不足而帶來的氣動彈性效應將減弱操縱面的效能,同時使機翼的顫振特性變差,為使這種操縱方式有效的發揮其作用,在設計中就必須使機翼具有足夠的剛度,...
機翼既可以全部展開以利起飛或巡航,也可以全部收縮以利高速或機動飛行。為了測試變形機翼的氣動性能,洛·馬公司專門製造了一架小型無人驗證機。該機由一個推力20千克力的噴氣發動機驅動,機翼設計成摺疊式,內段機翼可以對著機身摺疊,...
機翼主翼 飛機主翼的設計基本就是機翼外形的設計。描述機翼外形的主要幾何參數有翼展、翼面積(機翼俯仰投影面積)、後掠角(主要有前緣後掠角、1/4弦後掠角等)、上反角、翼剖面形狀(翼型)等(見圖1)。常用基本翼型有低速翼型、尖峰...
階段2超臨界機翼設計是在上面提到的設計準則基礎上設計的。每一翼型的設計條件是通過指定最大厚度和升力係數而讓馬赫數“浮動”來建立的,以便翼型能達到一般設計和非設計壓力分布。該階段所有的設計均假定在3%弦長處達到全紊流。階段3超...
搭接翼的上機翼也產生升力,並具有前掠翼的一切好處,但還有一些額外的好處。波音曾經提議過採用搭接翼的新型預警機的設計,在前掠和後掠的四個機翼結構里分別安裝相控陣雷達天線,分別向側前、側後凝視,既消除機背圓盤天線由於機身、...
機翼與機身的連線 小型飛機的機翼與機身連線方式取決於機翼結構設計的分段方式。如果機翼分為左翼、右翼和中央翼3段,則中央翼的翼梁與機身結構連線,而左、右翼的翼梁接頭再與中央翼兩端的接頭用螺栓連線(圖1)。某些小型飛機單梁式機翼...
因此,受鳥類的啟發,該研究將微型飛行器的機翼設計成像飛鳥的羽毛那樣的柔性機翼,研究其抵抗不穩定氣流的能力等方面的氣動特性。為了驗證柔性機翼的作用,設計研製了結構和布局相同的柔性機翼和剛性機翼MAV來驗證。研究結果 該研究通過製作...
根據單翼機的機翼與機身的連線方式,可分為下單翼、中單翼、上單翼和傘式上單翼(即機翼在機身的上方,由一組撐桿將機翼和機身連線在一起)。機翼模型結構設計 先進複合材料(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 , ACM)具有比強度比模量高、可...
後掠機翼的上仰特性與機翼的後掠角和展弦比密切相關。在後掠機翼設計中,儘可能地將後掠角和展弦比的組合處在上仰邊界線以內的範圍(如圖1所示)。但是,實際上由於其他因素要求選擇比較大的後掠角和展弦比,這時就要採取措施消除上仰,...
與此同時,由於考慮到了翼型的細節變化,附面層內的流場結構成為影響設計結果重要因素,此時傳統的依靠無黏流動的氣動分析手段已不再適用。為了彌補傳統戰鬥機機翼設計的不足,相關試驗研究了在跨音速/超音速巡航狀態下,小展弦比薄機翼的...
《飛機複合材料翼面結構最佳化設計理論與套用》是2014年11月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偉、常楠、王偉。內容簡介 機翼是飛機的主要氣動面和承受載荷部件,是飛機結構設計的重點和難點。現代飛機機翼結構高度低、專業綜合性強,複合...
在人類有動力飛行的前40年裡,一般飛機都採用直機翼設計。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後掠翼異軍突起,成了高速飛機普遍採用的機翼形式。在一些人看來,似乎是戰爭才使航空技術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事實上並非如此,早在1935年,關於後掠翼的構想...
邊條翼是50年代中期出現的一種新型機翼,一些第三代戰鬥機採用了這種設計。在中等後掠角(後掠角25度~45度左右)的機翼根部前緣處,加裝一後掠角很大的細長翼(後掠角65度~85度)所形成的複合機翼,稱為邊條翼。在邊條翼中,原後掠翼...
邊條翼構型指飛機上邊條翼的氣動設計。邊條翼是在常規後掠翼或三角翼布局基礎上,在機翼前緣翼根部延伸出一對貼近機身的狹長、尖前緣、大後掠(通常在70°~80°)翼片。邊條翼的採用是一項成功地利用脫體渦提高飛機性能的氣動設計技術。...
這種機翼設計恰像一個涵道螺旋槳裝置的下半部。最後,他在1942年11月12日試飛了採用半環形機翼的CCW-1原型機。這種飛機在微風中起飛時,幾乎不需滑跑就可以離地。CCW-1裝有2台各75馬力的發動機。根據計算,由半環形機翼提供的升力為...
機翼後掠角在飛行中可以改變的機翼稱之為變後掠翼。在飛機的設計工作中,有一個不易克服的矛盾:要想提高飛行馬赫數,必須選擇大後掠角、小展弦比的機翼,以降低飛機的激波阻力,但此類機翼在亞音速狀態時升力較小,誘導阻力較大,效率...
隨著航空科學的發展,世界各主要航空發達的國家建立了各種翼型系列。美國有NACA系列,德國有DVL系列,英國有RAF系列,蘇聯有ЦΑΓИ系列等。這些翼型的資料包括幾何特性和氣動特性,可供氣動設計人員選取合適的翼型。1)NACA翼型 在現有的...
最常見的機翼設計是懸臂。稱為主翼梁的單個大梁,穿過機翼,通常在總弦的約25%處通常靠近前緣。在飛行中,機翼產生升降機,翼翼設計成將該載荷通過機身運載到另一翼。為了防止前後運動,機翼通常將配備有更靠近後緣的第二個較小的拖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