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V形機翼
- 外文名:V wing
- 別名:前掠翼
- 特點:機翼前、後緣向前伸展(前掠)
- 出現時間:1944年
- 優點:超音速航程大、抗螺旋性
簡介,V形翼優點,V形翼缺點,發展歷史,
簡介
V形翼即前掠翼,是具有較大前掠角(大於15°)的機翼。與後掠翼相比,具有更好的飛行品質。但當迎角增大時會引起機翼的彎扭發散,需較大的機翼剛度,自重也隨之增加。
V形翼優點
與後掠翼相比,前掠翼主要有四大優勢:
1、結構優勢。前掠翼結構可以保障機翼與機身之間更好地連線,並且合理地分配機翼和前起落翼所承受的壓力。這些優勢用其它方法很難達到或者不可能達到,它大大提高了飛機在機動時、尤其是在低速機動時的氣動性能。此外,前掠翼的結構設計,還可使飛機的內容積增大,為設定內部武器艙創造了條件,同時也大大提高了飛機的隱身性能。
2、機動優勢。前掠翼技術可使飛機在亞音速飛行時具有非常好的氣動性能,從而大大提高其在仰角狀態下的機動性。若前掠翼布局與推力矢量控制系統綜合使用,還可使其在空戰中更具優勢,其近距空戰機動能力將成倍地提高。
3、起降優勢。與相同翼面積的後掠翼飛機相比,前掠翼飛機的升力更大,載重量增加30%,因而可縮小飛機機翼,降低飛機的迎面阻力和飛機結構重量;減少飛機配平阻力,加大飛機的亞音速航程;改善飛機低速操縱性能,縮短起飛著陸滑跑距離。據美國專家計算,F-16戰鬥機若使用前掠翼結構,可提高轉變角速度 14%,提高作戰半徑34%,並將起飛著陸距離縮短35%。
4、可控優勢。使用前掠翼結構可以提高飛機低速度飛行時的可控性,並能在所有飛行狀態下提高空氣動力效能,降低失速速度,保證飛機不易進入尾旋,從而使飛機的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V形翼缺點
現代戰機大都採用薄翼型,使得機翼的抗扭轉能力很差。前掠機翼在氣流作用下所產生的扭矩使得機翼迎角增加,而增加的迎角將帶來更大的扭矩,以至於導致機翼因為扭轉剛度不足而折斷即更容易發生氣動彈性發散。若採用常規金屬材料來製作機翼必將付出超重的代價,以至於氣動性能得不到發揮。
前掠翼飛機在大迎角時首先從翼根部分開始失速,它不會影響飛機縱向、橫向的平衡和操縱,失速特性比後掠翼飛機好得多。因此前掠翼飛機低速性能好,可利用的升力比較大。其次,由於失速特性好,前掠翼不必像後掠翼那樣帶負扭轉,可以根據阻力最小的要求控制機翼升力沿展向分布,從而保證機翼有更高的氣動效率。
前掠翼的嚴重問題是在結構方面,沿結構曲線方向的彎曲變形會使外翼沿氣流方向增大迎角,增加外翼部分升力,進一步增加機翼的彎曲變形。在足夠大的速度下,這種現象會形成惡性循環,直到使機翼彎曲折斷。這個現象稱彎扭發散(見圖前掠翼飛機的彎扭發散)。開始彎扭發散的速度稱彎扭發散(臨界)速度。為了提高前掠翼的彎扭發散速度,需增加機翼抗彎剛度,這就會導致機翼結構重量的增加,以致完全抵消採用前掠翼帶來的好處。這是前掠翼飛機很少被採用的主要原因。70年代以後,有人提出用複合材料結構的彎扭變形耦合效應克服前掠翼發散的缺點,也就是通過布置不同纖維方向的鋪層,使機翼的彎曲變形引起附加的負扭轉變形,從而抵消由升力引起的前掠翼正扭轉。這樣可以得到不發散而重量輕的前掠機翼,前掠翼飛機遂又引起人們的注意。
發展歷史
1945年2月,德國容克斯公司首飛一種名為Ju-287的機翼前掠的四發噴氣轟炸機,在這架飛機上使用了前掠角為15°角的機翼,開創了前掠翼飛行器的先河。但前掠翼產生彎曲變形時會使外翼迎角增大,從而使外翼升力增大,造成機翼彎曲變形加劇,在一定(臨界)速度下,這種現象會形成惡性循環,直到使機翼折斷。為了提高臨界速度,需要付出增加結構重量等代價。所以,前掠翼雖和後掠翼同時提出,卻很少被採用。
前掠機翼技術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的發展的,並首次在漢斯·沃克領導設計的Ju-287轟炸機上使用。1943年1月,美、英聯軍開始聯合對德國本土進行轟炸。1943年中,聯軍大量的P-51及加裝副油箱的P-47戰鬥機用於為轟炸機護航,德國空軍在對其攔截的空戰中,戰鬥機損失率驟然大增。在東線,1943年下半年庫爾斯克戰役結束後,德國空軍也喪失了制空權,遺留有20%的戰鬥機應付戰局,加上蘇聯空軍大量裝備拉-5和雅克-9戰鬥機,所以德空軍很難對蘇聯境內實施戰略轟炸。在這種背景下,希特勒就提出了研製一種"能超越盟軍任何一種戰鬥機"的轟炸機,Ju-287就這樣出籠了。
Ju-287在最初設計時採用的是後掠翼,但由於後掠翼使飛機在低速飛行時的穩定性較差,這必然會影響轟炸機的投彈精度。綜合考慮的結果,最終選擇了前掠翼。Ju-287共開發了三種型號,分別為v1,V2、V3。德軍戰敗後,蘇軍在漢斯·沃克小組的配合之下,在德國本上完成了V2的裝配工作,後又製造了V3型轟炸機,並於1945年夏進行了試飛。
1947至1948年,蘇聯對LL-3前掠翼實驗機進行了測試,該機以火箭為動力,最大速度為1150公里/小時(0.95馬赫)。穿音速(未達音速0.8倍為次音速、音速0.8~1.2倍上下為穿音速、音速1.2~5倍為超音速、超過音速五倍以上為高超音速)因為結構上的問題無法解決,在其後數十年間,蘇聯沒有什麼進展,美國也不例外。
進入20世紀70年代,兩項科研成果給前掠翼飛機的研究帶來了轉機,這就是複合材料技術的進步和機翼剛性分布計算機計算法的套用。前者為前掠翼提供了更輕、更強的結構,可使機翼在扭曲時不至於折斷,後者則使機翼在面臨離散效應時能夠只彎曲而不扭曲,這就解決了因機翼扭曲而造成的負面氣動效應問題。在此基礎上,蘇聯改進了以米格-23和蘇-27作為研究對象的前掠翼風洞模型設計,為進行前掠翼戰鬥機設計的蘇霍伊設計局提供了不少寶貴的試驗數據和經驗。同時,蘇霍伊設計局自己也製造了1架前掠翼滑翔試驗機,用以驗證大迎角飛行能力以及失速、螺旋等特性。試驗結果表明,前掠翼戰鬥機維持大迎角飛行的時間可達到蘇-27的3至4倍,而蘇-27則具有相當出色的大迎角飛行性能。
隨著材料技術的發展,剛度更高,質量更輕的材料必將能為解決前掠翼的"氣動彈性發散"問題奠定基礎,前掠翼也將會得到推廣、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