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是2008年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柯建宏。

基本介紹

  • 書名: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
  • 作者:柯建宏
  • ISBN:9787560946535 [十位:7560946534]
  • 頁數:182
  • 定價:20.00元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08月
  •  重約:0.320KG
內容提要,文章節選,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取材於機械工程類本科專業師生的教學實踐,從完成16個典型機械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和典型夾具設計的需要出發,從實用的角度提供了課程設計的題目、條件、內容、設計方法、設計成果等方面的內容,包括課程設計概述、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機械加工工序設計、專用夾具設計、課程設計常用標準和規範,並附有學生課程設計圖選和《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MCAI課件》簡介,還配有《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McAI課件》(學生版),以大量的三維點陣圖和動畫來展示典型設計結果。 可作為普通本科院校機械工程類各專業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的指導書,也可供高職高專院校機械類專業師生及從事工藝和夾具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文章節選

“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在新年伊始,春節伊始,“十一五規劃”伊始,來為“普通高等院校機械類精品教材”這套叢書寫這個“序”,我感到很有意義。
近十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毛入學率由低於10%達到了高於20%,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而跨入了大眾化教育。顯然,教育觀念必須與時俱進而更新,教育質量觀也必須與時俱進而改變,從而教育模式也必須與時俱進而多樣化。
以國家需求與社會發展為導向,走多樣化人才培養之路是今後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在前幾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對全國高校機械專業提出了機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多樣化原則,各有關高校的機械專業都在積極探索適應國家需求與社會發展的辦學途徑,有的已制定了新的人才培養計畫,有的正在考慮深刻變革的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模式已呈現百花齊放、各得其所的繁榮局面。精英教育時代規劃教材、一致模式、雷同要求的一統天下的局面,顯然無法適應大眾化教育形勢的發展。事實上,多年來許多普通院校採用規劃教材就十分勉強,而又苦於無合適教材可用。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教學為本;教學大計,教材為本。”有好的教材,就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有鑒可借;有道可走。師資、設備、資料(首先是教材)是高校的三大教學基本建設。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教材不在厚薄,內容不在深淺,能切合學生培養目標,能抓住學生應掌握的要言,能做到彼此呼應、相互配套,就行,此即教材要精、課程要精,能精則名、能精則靈、能精則行。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主動邀請了一大批專家,聯合了全國幾十個套用型機械專業,在全國高校機械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保證了當前形勢下機械學科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交流了各校的教改經驗與教材建設計畫,確定了一批面向普通高等院校機械學科精品課程的教材編寫計畫。

圖書目錄

第1章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1.1 工藝規程的作用
1.2 工藝規程的類型格式
第2章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設計
2.1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設計概述
2.1.1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設計的主要依據
2.1.2 確定零件的生產類型
2.1.3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設計步驟
2.1.4 零件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設計示例
2.2 確定毛坯的種類和製造方法
2.2.1 毛坯的種類選擇
2.2.2 毛坯製造方法的選擇
2.2.3 鑄件毛坯的尺寸公差、加工餘量及毛坯圖
2.2.4 鍛件的機械加工餘量與公差
2.2.5 金屬冷衝壓件的機械加工餘量與公差
2.2.6 棒料毛坯的加工餘量
2.2.7 板料毛坯的加工餘量
2.2.8 手工氣割下料毛坯的加工餘量
2.2.9 各種型材鋸削下料毛坯的加工餘量
2.2.10 剪下下料毛坯公差
2.3 擬訂機械加工工藝路線
2.3.1 選擇定位基準
2.3.2 確定表面加工方法或方案
2.3.3 標準公差等級
2.3.4 標準形位公差
2.3.5 劃分加工階段
2.3.6 決定工序的集中與分散程度
2.3.7 加工順序的安排
2.4 確定工序間的加工餘量、工序尺寸和公差
2.4.1 確定工序間加工餘量應考慮的因素
2.4.2 工序間的機械加工餘量
2.4.3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確定
2.5 選擇工具機及工裝
2.5.1 工具機選擇應考慮的因素
2.5.2 工裝選擇應考慮的因素
第3章 金屬切削工具機的技術參數
3.1 車床的主要技術參數
3.1.1 臥式車床
3.1.2 數控車床
3.2 銑床的主要技術參數
3.2.1 立式銑床
3.2.3 數控銑床
3.3 鑽床的主要技術參數
3.3.1 搖臂鑽床
3.3.2 立式鑽床
3.3.3 台式鑽床
3.4 刨床、插床的主要技術參數
3.4.1 牛頭刨床
3.4.3 插床
3.5 鏜床的主要技術參數
3.5.1 臥式鏜床
3.5.2 坐標鏜床
3.5.3 落地鏜銑床
3.6 加工中心的主要技術參數
3.6.1 臥式加工中心
3.7 拉床的主要技術參數
3.8 磨床的主要技術參數
3.8.1 外圓磨床
3.8.2 內圓磨床
3.8.3 平面磨床
3.9 齒輪加工工具機的主要技術參數
3.9.1 滾齒機
3.9.2 插齒機
3.9.3 剃齒機
3.9.4 珩齒機
3.9.5 錐齒輪刨齒機
第4章 機械加工工藝裝備
4.1 金屬切削刀具及選擇
4.1.1 車刀
4.1.2 鑽頭
4.1.3 鉸刀
4.1.4 銑刀
4.1.5 絲錐和板牙
4.2 量具及選擇
4.2.1 游標類量具
4.2.2 螺旋副測微量具
4.2.3 表類量具
4.2.4 角度測量量具
4.2.5 量規
4.2.6 其他測量量儀
4.3 工具機附屬檔案(通用夾具)選擇
4.3.1 頂尖
4.3.2 卡頭、卡環、夾板與撥盤
4.3.3 卡盤、過渡盤和花盤
4.3.4 分度頭
4.3.5 虎鉗
4.3.6 迴轉工作檯
4.3.7 吸盤
4.3.8 直角鐵和V形塊等
4.4 工具機輔具及選擇
4.4.1 車床輔具
4.4.2 銑床輔具
4.4.3 鑽床輔具
4.4.4 鏜床輔具
第5章 機械加工工序設計
5.1 切削用量的選擇
5.1.1 切削用量的選擇原則
5.1.2 車削用量
5.1.3 銑削用量
5.1.4 鑽、擴、鍃、鉸、鏜削用量
5.1.5 拉削用量
5.1.6 磨削用量
5.1.7 螺紋加工切削用量
5.2 時間定額的確定
5.2.1 時間定額及其組成
5.2.2 基本時間的計算
5.2.3 中批以上生產類型其他時間的確定
5.2.4 單件小批生產類型其他時間的確定
6.1 工具機夾具設計概述
6.1.1 夾具的功能和作用
6.1.2 工具機夾具的類型
6.1.3 工具機夾具設計重點解決的問題
6.1.4 工具機夾具設計的要求
6.1.5 各類工具機夾具的設計要點
6.1.6 工具機夾具設計的步驟
6.2 工件在夾具中的定位
6.2.1 工件在夾具中的定位
6.2.2 工件以平面定位的定位元件
6.2.3 工件以圓柱孔定位的定位元件
6.2.4 工件以外圓柱面定位的定位元件
6.2.5 典型定位方式
6.2.6 定位誤差分析計算
6.3 夾緊裝置
6.3.1 夾緊裝置設計與夾緊力計算
6.3.2 夾緊機構常用的標準件
6.4 引導和對刀裝置
6.4.1 引導裝置
6.4.2 對刀裝置
6.5 分度定位、連線、操作和其他元件
6.5.1 分度裝置定位器
6.5.2 連線裝置定位鍵、定向鍵和定位軸
6.5.3 操作與其他元件
6.6 氣缸
6.7 夾具體設計
6.7.1 夾具體設計的基本要求、材料和壁厚
6.7.2 夾具體的典型結構
6.7.3 鑄件夾具體的技術要求
6.8 夾具裝配圖繪製和技術要求
6.8.1 專用工具機夾具裝配草圖的繪製
6.8.2 繪製夾具裝配草圖時應注意的問題
6.8.3 專用工具機夾具裝配圖的繪製
6.8.4 專用工具機夾具裝配圖樣上技術要求的標註
第7章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實例
7.1 課程設計任務書(封面、任務書)
7.2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實例1
7.3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實例2
第8章 課程設計題目的零件圖樣選編
8.1 二周課程設計的零件圖樣
8.2 三周課程設計的零件圖樣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