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壞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土壤,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業,社會事業,教育,醫療,基建,養老,社保,交通,宗教民俗,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機場鎮域屬濱海之地,隨海灘淤漲逐漸成陸。
元之前,屬華亭縣長人鄉。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置上海縣後,鎮域屬上海縣長人鄉。
明代
嘉靖年間,鎮域屢有倭警,朝廷在沿海設衛所司及團墩,自南至北設墩11個,團分9個,遇警舉烽傳遞信息。鎮域內有大洪墩,今雖已無遺蹟,但沿襲至今的地名見證了鎮域內繼鹽官後是武官,之後才是地方行政建置的沿革過程。
1950年6月,鎮域從南匯縣劃出歸川沙縣轄,設區、鄉、村建置。1954年底起,建初級社、高級社,是為農村基層組織。
1958年建人民公社,下轄大隊並實行政社一體化建制。同年11月,川沙縣從江蘇省劃歸上海市,鎮域屬上海市川沙縣轄。
1984年,政社分設,恢復江鎮鄉、施灣鄉,設鄉、村建置。
1993年1月,撤川沙縣,浦東新區成立,鎮域轉屬浦東新區管轄。
1995年實行鎮村機制。
1998年9月,經上海市政府批准,撤銷江鎮、
施灣鎮建置,兩鎮合併建立機場鎮,下轄32個行政村、6個社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民國初,鎮域建制沿襲清制,行政區劃不變,屬江蘇省松江府南匯縣轄。六團鄉轄10甲:一甲(朱家鎮)、二甲(鄧家碼頭)、三甲(施家浜鎮)、四甲(十家村)、五甲(六團灣、煙墩屋)、六甲(瞿家宅)、七甲(在六甲北)、八甲(小普陀)、九甲(姚家廟)、十甲(土地堂)。七團轄4甲:一甲(江家路、六角亭、騰駕橋),二甲(銀杏碼頭、七團行),三甲(沙泥碼頭、營房圈、十一墩),四甲(潘家橋、牛郎廟)。
民國十六年(1927年),南匯縣實行區、鄉(鎮)自治制,設10個區、334個鄉、42個鎮。鎮域屬南匯縣第二區,轄騰駕鎮、鹽倉鎮、祝橋鎮、江鎮等4鎮,新華鄉、川東鄉、涼亭鄉、高橋鄉、濱海鄉、長溝鄉、亭東鄉、育民鄉、瀾港鄉、望樓鄉、大沙鄉、五灶鄉、施灣鄉等13鄉,下有168保,1809甲。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南匯縣調整行政區劃,將10個區合併為8個區,原334個鄉、42個鎮合併為111個鄉鎮,鄉以下保甲制不變。施鎮與灣鎮同屬於一鄉,取名施灣。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南匯從江蘇省劃出,鎮域屬偽上海特別市南匯特區二分區,江鎮、施灣出現偽維持會。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遷回南京,南匯縣仍歸屬江蘇省轄,鎮域屬江蘇省南匯縣轄。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2月,南匯縣析並鄉鎮,調整行政區劃,保留原8個區,111個鄉鎮調整為58個鄉鎮,江鎮、高橋合併為江鎮鄉,新華、川東合併為新東鄉。同年11月,又將江鎮鄉、新東鄉合併為七團鄉。鎮域屬南匯縣第二區(區公所設祝橋鎮,又名祝橋區)轄3鎮6鄉,鎮域的江鎮、江鎮鄉、新東鄉、鄧海鄉、施灣鄉時屬該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南匯全縣58個鄉鎮合併為30個鄉鎮,祝橋區撤銷,江鎮鄉、新東鄉合併為七團鄉,施灣、鄧鎮、濱海、煙墩合併為六團鄉,重編保和甲。六團鄉下設12保、199甲,七團鄉設11保、202甲。
民國三十八年後(1948年),保甲並大,六團鄉下設10個保,每保設保長1人,保幹事1人。
1949年5月鎮域解放。6月,南匯縣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管制委員會(軍管會)轄,設1市1區6個鄉鎮聯合辦事處。鎮域屬第一鄉鎮聯合辦事處轄下,江鎮建七團鄉公所,施灣建六團鄉公所,鄉以下舊保甲制既不予承認,也不立即宣布廢除。同年9月,廢除保甲制,建立新的區、(小)鄉、村建制。鎮域屬江蘇省南匯縣祝橋區。撤銷六團鄉,分別建立鄧鎮、濱海、望樓、施灣、煙墩5個(小)鄉;撤銷七團鄉,分別建立江鎮、新營、川東、雙亭、營房5個(小)鄉,轄下屬各村。
1950年5月,鎮域從南匯縣劃歸川沙縣轄,建立川沙縣江鎮區,成立江鎮區公所。區政府設在江鎮鎮西首(今鄉政府地址),下轄10個鄉、130個村,即今江鎮地區煙墩鄉、江鎮鄉、新營鄉、川東鄉、雙亭鄉,今施灣地區的施灣鄉、鄧鎮鄉、濱海鄉、望樓鄉;以及今屬蔡路地區的營房鄉。
1953年初,各鄉成立黨支部統一領導、主持各鄉的日常工作,農民協會隨之消失。
1954年10月,江鎮區和城廂區合併建立城南區,設立城南區公所。城南區下轄15個鄉:今江鎮地區的煙墩、江鎮、新華、川東、雙亭,今六團地區的齡樓、儲店,今施灣地區的濱海、望樓、施灣、鄧鎮以及今黃樓地區的三房、橫東、趙行、高橋。同年11月,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先有初級合作社,初級社基本以自然村組建而成,規模小的一二十戶、大的七八十戶或更多。1954年11月,營房鄉從鎮域內劃出,納入合慶區。
1956年春,掀起了辦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高潮。高級社時期,下設若干生產隊。
1957年9月,川沙縣撤區並鄉,城南區撤銷。原鄧鎮、濱海、施灣、望樓、儲店各小鄉合併為施灣鄉,原煙墩、雙亭、川東、江鎮、新華各小鄉合併為江鎮鄉。並分別成立鄉黨委、鄉人民政府。
1958年9月,建立鄉人民委員會,實行鄉、村建置。是年9月18日,江鎮鄉在川沙縣範圍內成立了第一個人民公社——躍進人民公社。公社由江鎮鄉的25個農業社,6000多戶24500人組成。同月,施灣建立紅星人民公社。年底,由躍進(今江鎮)、紅星(今施灣)、英雄(今黃樓)3個公社合併,命名為江鎮人民公社(大公社)。
1959年5月大公社分拆,按原躍進、紅星、英雄人民公社的規模,分別建立江鎮、施灣、黃樓人民公社,實行公社、大隊、生產隊三級體制。江鎮公社下轄22個大隊、161個生產隊和江鎮居委。
1960年,中央發文,人民公社實行二級所有制,以生產大隊為基本核算單位。
1961年再次調整公社規模,將公社的柴場大隊及和平大隊西半部劃給城鎮公社,共和大隊第七小隊劃給六團公社。此時,江鎮公社下轄21個大隊、142個生產隊。鎮域建躍進、紅星、英雄3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工農商學兵五位一體的人民公社體制。公社建立初期實行軍事化建制,人民公社行政機構稱團部,團以下設營、連、排建置。此體制不久被取消。
1958年11月,川沙縣從江蘇省劃歸上海市,鎮域屬上海市川沙縣轄。
1961年10月,川沙縣調整人民公社規模,施灣公社(原紅星人民公社)紅二大隊、紅三大隊、儲店第一至第五大隊、62個生產隊劃歸六團人民公社。同期,江鎮公社的共和大隊第七小隊(高橋生產隊)劃歸六團公社,柴場大隊及和平大隊的太平生產隊劃歸城鎮公社。1961年底始,逐步實行公社、大隊、生產隊三級所有制,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江鎮公社原有22個生產大隊調整為24個生產大隊,135個生產隊調整為152個生產隊。江鎮公社還下轄江鎮居民委員會。1961年建立鄧四大隊。
1966年撤銷鄧四大隊,分劃給鄧三和濱五大隊。
1967年初,因“文化大革命”“造反派”奪權,人民公社行政組織一度癱瘓,由“抓革命、促生產”領導小組代替行政組織職能。同年7月,江鎮公社革命委員會成立。
1971年,由川沙縣政府組織圍墾海塗後建立的墾區新建片劃歸施灣公社管轄,新建片設有新一、新二、新三3個生產大隊。至此,施灣公社下轄16個生產大隊,江鎮公社下轄21個生產大隊。
1976年,施灣新一大隊為“公社、大隊二級核算制過渡”試點單位,把原來10個生產隊撤併,分設為3個耕作區、1個企業建置。1983年後又恢復到原來的10個生產隊。
1984年,江鎮鄉面積為25.36平方公里;施灣鄉面積為22.86平方公里。合計48.22平方公里。1984年4月,江鎮公社、施灣公社黨、政、社分設,分別建立中共江鎮鄉委員會、江鎮鄉人民政府、江鎮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和中共施灣鄉委員會、施灣鄉人民政府、施灣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92年10月11日,國務院批准設立浦東新區,川沙縣撤銷。
1993年1月1日浦東新區正式掛牌成立,鎮域轉屬浦東新區管轄。
1995年,浦東新區撤鄉建鎮,實行鎮轄村行政體制。江鎮鄉、施灣鄉分別改為江鎮、施灣鎮。
1996年,浦東國際機場建設工程徵用新一、新二、新三、望一、新龍村的全部及望二、望三、濱二、濱三、濱四、濱五、紅旗、立新村的部分土地,鎮域減少9.46平方公里。新一、新二、新三、望一、新龍村建置撤銷。
1998年,浦東國際機場及其配套工程徵用江鎮16個村民小組土地;徵用施灣4個村55個村民小組土地。1998年9月7日,經上海市府批准,撤銷江鎮、施灣鎮建制,兩鎮合併建立機場鎮,下轄32個行政村、6個社區。
區劃詳情
截至2004年,機場鎮轄7個
社區(江鎮、思凡一、思凡二、思凡三、施灣、晨陽一、晨陽二)、32個
村(東濱、營前、新營、森林、陳胡、小圩、新和、大溝、衛東、亭東、和平、華路、大洪、民利、新生、共和、軍民、紅旗、立新、道新、施鎮、中圩、鄧鎮一、鄧鎮二、鄧鎮三、濱海一、濱海二、濱海三、濱海四、濱海五、望樓二、望樓三)。鎮政府駐東川公路1079號。
地理壞境
位置境域
機場鎮位於
浦東新區東南,距上海市中心約30公里,地理坐標北緯31°08′~31°12′,東經121°45′~121°48′,鎮域東瀕長江入海口和
長興、
橫沙兩島隔江相望,南與浦東新區
祝橋鎮接壤,西與
川沙新鎮毗鄰,北和
合慶鎮相連,南北長約8.97公里,東西寬約5.38公里,總面積48.2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機場鎮地處長江出口南側和東海交匯處沖積平原之東端,域內地勢平坦,平均海拔約4米。土壤以含沙較多的夾沙土為主,輕黃泥土,灰黑色砂質黏土次之。浦東開發開放前,鎮域內田地阡陌相連,大小河流縱橫交錯。
氣候
機場鎮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氣溫適中,降水較多,農業生產條件良好。由於瀕臨海邊,歷史上經常遭到海潮侵蝕,堤塘被衝擊,受災頻仍,其他自然災害有颱風、雨澇、乾旱、雷暴和寒潮等。
土壤
機場鎮由長江中上游泥沙沖積而成陸,老護塘以東欽公塘以西土壤為輕黃泥,欽公塘以東為夾沙土及含鹽鹼沙泥,鎮域內土類主要為水稻土和鹽土,土屬為黃泥、潮汐土、夾沙土和鹽土4種。
水文
機場鎮域內自萬曆十二年(1584年)修築外捍海塘後,塘西屬黃浦江水系,潮汐由黃浦江自由漲落。外捍海塘(清雍正後改稱欽公塘)東屬東海(長江)水系。因塘東地高河淺,海(江)水僅靠小型木閘引排,潮汐效能差。建國後,開挖了人民塘、隨塘河,塘東始有主幹河道。20世紀60~80年代,相繼建立水閘,域內河水水位得到有效調節,一般水位控制在2.5~2.8米。1984年打通欽公塘後,川楊河、浦東運河等縣主幹河道貫通,鎮域內水系得到統一。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世紀末,浦東國際機場及其配套工程啟動,徵用境內土地,農業用地面積大幅減少。據統計資料反映,1999年耕地面積為1302公頃,2000年為1271公頃,2001為1255公頃,2002為824.6公頃。呈快速下降趨勢。耕地減少的另外原因是增加林木地面積355.9公頃,漁業養殖面積擴大44.7公頃,此外還有公益事業等用地29.8公頃。
生物資源
(一)截至2005年,植物類有樹木槐、杉、楊柳、皂角、
冬青、楓楊、柘朴、櫸榆、黃楊、扁柏、楮、桃、李、
烏柏、香樟、枸杞、紅楓、銀杏、梧桐、桂花、臘梅、廣玉蘭、桔子、梨、苦楝、
樗(臭椿)等20餘種。
(二)截至2005年,動物類的獸類鼠、鼬(俗稱黃鼠狼)、
獾(俗稱豬獾)、狸(俗稱野貓)、水獺、刺蝟因生存環境遭到破壞而瀕臨滅絕。蝙蝠、野兔因生存環境改善而迅速增加。
截至2005年,水產類淡水魚有
鯽魚、白魚、黑魚、鯿魚、
塘里魚、昂刺魚、黃鱔、泥鰍、鱖(俗稱桂魚)、鰻(俗稱鰻鯉)、
鱉(俗稱甲魚)、烏龜。
截至2005年,貝殼類有蚌、蜆、蟹、蝦、蟛蜞、
螺螄、小龍蝦等。
截至2005年,兩棲爬行類蛇類有青蛇、
赤練蛇、蝮蛇、蜥蜴(俗稱四腳蛇)等。
截至2005年,蛙類有青蛙、
金線蛙、蟾蜍;沿海濕地還有
蠑螈(俗稱“彈河”)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機場鎮有24697戶,其中家庭戶數23425戶,集體戶數1272戶;總人口73238人,其中家庭戶人數66662人,集體戶人人數6576人。
2003年,機場鎮總戶數21551戶、總人口6578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2759人。
民族
機場鎮以漢族為主體民族。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機場鎮總人口73238人,其中漢族73158人,苗族21人,壯族3人,滿族1人,白族1人,哈尼族14人,納西族2人,回族11人,彝族2人,朝鮮族3人,侗族2人,土家族18人,傈僳族1人,未識別民族1人。
經濟
綜述
1985~2003年,機場全鎮財政支出累計73706.55萬元,其中,用於農副業生產10383.38萬元,占14.09%;用於工業投資4074.04萬元,占5.52%;用於文教衛生19969.19萬元,占27.09%;用於村鎮建設6044.52萬元,占8.2%;用於福利事業4225.24萬元,占5.73%;用於行政管理13373.52萬元,占18.14%;上解或調出資金以及其他臨時性支出等,共15636.66萬元,占21.23%。2003年預算支出為8500萬元,實際支出為9204.82萬元,歷年結餘50萬元。預算內外實際支出10851.48萬元(2003年預算內外合計收入為11536.56萬元)。其中農業支出731.98萬元,行政管理支出987.14萬元,扶持資金2420.09萬元,基本建設支出480萬元,社會保障支出712.96萬元,還有衛生、社會福利、文教、文體、司法、城市維護、事業等支出。
農業
1958年鎮域有耕地2846公頃,總勞力15567人,人均2.74畝。80年代初始,隨著村鎮建設和鎮、村、組(隊)企業用地的不斷增加,尤其是1996年開始,因浦東國際機場工程建設需要征田後,鎮域耕地面積逐漸減少。1984年,全鎮皮棉平均畝產達88公斤,為50年代初的4倍左右;1992年,施灣鄉油菜籽平均畝產達220.5千克,1995年江鎮鄉油菜籽平均畝產達301千克,為50年代初的3倍多;1998年,全鎮水稻平均畝產達615千克,為50年代初的3倍多。1990~1996年全鎮糧食總產年均超23000噸,1992年達25529噸,為50年代初的5倍多。至2000年,有5個項目已部分投產。2002年3月1日機場鎮臨空出口農業園區園區啟動運行。
2003年底,已有4家中外企業落戶園區創業。落戶企業總投資1.38億元,政府扶持資金達2538.72萬元。2003年園區總產值達5000萬元,其中出口創匯2500萬元,輻射帶動面積5000畝,安排勞動力就業250人,旅遊觀光20萬人次。試種的18個連棟大棚紫蘇,經特殊加工後的產品170.39噸出口日本,創匯903.21萬元人民幣,畝產值高達18萬元。2003年,全鎮有耕地1159公頃,總勞力24521人,人均耕地0.74畝。
工業
至1972年,鎮域內有社辦廠11家,職工1000餘人。大隊綜合廠38家,從業人員3000多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公社(鄉)、大隊(村)辦工業開始飛躍發展,同時生產隊辦工業也從無到有發展壯大。到1984年,江鎮鄉辦工業企業7家,職工2535人;村辦企業23家,就業人員5084人;生產隊辦小工業94家,就業人員2314人。施灣鄉辦工業企業16家,職工1786人;村辦企業26家,就業人員4120人;生產隊辦小工業70家,就業人員2329人。1995年,江鎮鄉辦工業企業36家,村辦工業107家,村民小組辦工業42家,私營企業14家,就業人員8867人;施灣鄉辦工業企業54家,村辦工業71家,村民小組辦工業35家,就業人員5769人。2002年,機場鎮內資企業(公司)453家,註冊資金24525.3萬元,從業人員16607人,當年內資工業總產值20840.1萬元,利潤10566.6萬元。外資、中外合資企業17家,註冊資金分別為1744萬美元、2412萬法郎和人民幣2804萬元,工業總產值66835萬元。此外,有港台企業12家。2003年,有企業17家,其中股份制企業1家、私營企業16家,就業人員469人。村經濟總收入17710萬元,其中企業收入17205萬元。村民人均收入5896元,勞均收入9637元。
商業
1986年,鄉設立財政所。1988年,鄉財政實行大包乾。1996年,貫徹實行分稅制,執行鎮財政預決算制度。每年的財政收支預、決算報告接受鎮人民代表大會審議,財政資金的籌集、使用和管理均納入正軌。2003年,機場鎮財政預算收入11536.56萬元,財政預算支出10851.48萬元。
1953年,中國人民銀行川沙縣支行在江鎮南街設立了營業所,鎮域內有了第一家金融機構。至2003年,機場鎮已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浦東發展銀行等多家銀行的營業網點和兩家農村信用合作社。另外,有一家人壽保險公司和一家證券公司的營業服務部。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03年,機場鎮有施灣中學、施灣中心國小、施灣幼稚園。
醫療
上海市浦東新區機場鎮衛生院醫院在2001年5月由原江鎮衛生院與施灣衛生院合併成立,並搬遷至新址浦東新區川南奉公路3385號。1997-1999年完成鎮村一體化管理模式,並下設施鎮、鄧鎮、新營、東濱、共和、新新、晨陽、小圩、華路、施凡小區等10箇中心衛生室,於2003年12月翻牌為機場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院有高級職稱人員1人,中級職稱人員27人,初級職稱人員131人,預防保健人員28人。
基建
2003年,機場鎮市民廣場落成,總面積4.46萬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有3萬平方米,設施有棚架4個、亭子1個、浮雕像1座、下沉式廣場1座,庭院燈、草坪燈、路燈,公廁1座、管理房1座等。鎮上有中國小、幼稚園、衛生院、敬老院。商店、銀行、餐飲店、健身房、美容美髮店等。
養老
機場鎮第一敬老院前身是江鎮鄉敬老院,又名萊琳院。位於華路村4組,緊靠川南奉公路東側、華洲路北側,是由江鎮鄉華路村4組港胞童雲鶴捐助人民幣25萬元和江鎮鄉出資人民幣50萬元合資建造而成。該院由香港興華建築有限公司童雲鶴設計,1986年8月6日開工,1986年12月31日竣工。全院占地面積95畝(含菜地1畝),建築面積900多平方米。院內主要建築物有門樓、四角亭、九曲橋。主樓兩層2幢,前樓有衛生室、辦公室、值班室及居室,後樓有食堂、活動室、浴室及居室,每層設有居室6間,總計24間,可住48人。每間居室內配有成套全新家具,並裝有紗窗紗門和吊扇。全院有自來水系統,台扇33隻、洗衣機1台、電冰櫃1隻、電視機1台。1999年初,機場鎮投資400萬元在大溝村6組興建新的敬老院,於1999年6月28日正式啟用。新敬老院為機場鎮第一敬老院,啟用後,原江鎮敬老院入住老人遷入新院。新的敬老院占地面積5619平方米,院內外綠化達2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759平方米,居住面積1560平方米,單間面積26平方米,廚房餐廳有150平方米,老人活動房4間80平方米。院內設有床位60張,房間內有衛生間、床邊櫃、衣櫥、壁燈、日光燈、吊扇、沙發等。院內有電視房、閱覽室、洗衣房、醫護室、健身房,配有閉路電視、磁卡電話、消毒器具等。地坪為拼木地板,走廊地面鋪設防滑地磚,鋁合金門窗,裝有紗窗、紗門。全院工作人員9名,該院為二級敬老院。
社保
機場鎮自50年代中期農村實行農業生產合作化後,集體經濟組織就對社會上鰥、寡、孤、獨和喪失勞動力又無依無靠的困難民眾按“五保戶”待遇給予照顧(保吃、保燒、保住、保穿、保治病),對由於天災人禍造成的貧困戶進行社會救濟,給予適當補助。80年代始,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對社隊退休幹部或老年人每年在節慶日進行慰問贈送禮品,並根據情況給予生活補助。90年代始,鎮有關機構和組織不斷完善社會保障機制,認真做好社會保障和救助工作:對實行養老制度單位的職工,協助其做好養老保障工作;1996年起,對城鎮居民貧困戶做到應保盡保,最低保障線為每月每人290元,由新區民政局撥款;對農民的最低保障線規定為每月每人190元,由區、鎮二級對半定補;五保老人由鎮財政每年每人負擔供養費5000元(含每人每月零用錢40元)。同時,對因病、因突發災害致貧者以及殘障貧困人員繼續給予救助。至21世紀初,鎮域社會保障的覆蓋面擴大到95%以上。2002年,全鎮貧困人員受益人次4.2萬餘,受助金額700餘萬元;2003年,貧困人員受益人次4.8萬餘,受助金額870餘萬元。
交通
市級
川南奉公路南北貫穿機場集鎮,其他4車道的道路,如朝輝路、晚霞路、晨陽路、江鎮路,東亭路、江明路、新建路、新共路、公益路等互相交織成集鎮道路網路。晨陽路和江鎮路往東可直抵
浦東機場,集鎮道路與
國道、市道相銜接。公車有
川南線、施嶗線、
外環線、方川線、618等在此設站。
宗教民俗
機場鎮域內宗教主要有
道教、
佛教、
基督教。道教是本土宗教,而佛教是外來宗教,
入鄉隨俗在本土逐漸取得人心。
明萬曆年間,鎮域建造了佛教寺院“
六角亭”,
清雍正年間建造了
朝陽廟,後相繼建造了29所宗教活動場所,民間宗教活動甚為活躍,信仰者甚眾。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一切宗教活動幾乎都當作迷信禁絕,宗教活動被迫停止。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宗教政策,宗教活動在一定範圍內有所恢復。2003年,鎮域有活動的宗教場所有耶穌堂、靈山庵、
六角亭等13所。皈依耶穌的161人,全年有1萬多人次參加各種活動。
風景名勝
石家孟將堂坐落在石家宅(今鄧一村2組),故稱石家廟,始建時間不詳,經年長者憶述,1925年左右,邑人孫新舟籌資重建3間2披廟屋,占地面積115平方米,建築面積70平方米,中堂供孟將神像。1962年後,廟屋做生產隊倉庫,神像被毀,當時有一隻香爐被附近村民收藏。1984年,重新落實黨的宗教政策,該廟也恢復了香火。2002年10月,由村民募資10萬元進行修繕,廟宇煥然一新,重塑孟將神像供奉在中堂。又添置觀音、皇母、財神、羅漢等多座神像供坐在東西2間。
三官堂坐落在今鄧三村9組,川南奉公路東側,占地面積497平方米,建築面積156平方米,3間劈頭的廟宇。始建於何年何月無從考查,據當地老人回憶,原來的房屋矮小,於1925年由邑人楊七寶、張裕梅等人募捐集資翻建。此廟原供奉楊老爺等神像。建國前逢農曆6月23日,請道士打蘸3天。1958年,此廟宇被當地連部(大隊)辦作食堂,塑像送到王家廟(今鄧三村4組),農村食堂解散後直至1990年廟宇一直空置,廟內沒有神像,沒有香火。
關帝廟又名武聖宮,為紀念“三國”名將關羽所建。始建於清嘉慶年間,後於清光緒末年由蔣雪卿發起集資和外鄉援助擴建,廟址位於欽公塘與彭公塘之間,坐落在原七團三甲的營房圈(今新營村1組),占地965平方米。三面環水,東南角有石橋1座,有廟房18間,建築面積395平方米,一正二廂房,大廳後面建有倒座間,中間庭院,正面有高牆,立門框三檔,中間大門,左右為偏門,庭院內有1隻焚香大鐵鼎。正中大殿端坐關羽塑像,兩側供奉周倉、關平,後倒座為閻王殿。大殿東北角小河架橋,過橋有洛伽山,琉璃瓦屋面,內供觀音菩薩。逢年過節燒香者甚多,每逢元宵佳節豎燈桿點燈籠,秋天有打蘸等廟會活動。建國後,廟房曾先後改作校舍,廟內神像在1958年秋被毀,小河被填平,小橋也不復存在。1995年,信男善女出資3.8萬元,重塑關羽神像、觀音神像,廟房略作修繕,重又恢復祭神活動。該廟產權屬佛教、道教協會共有。
玄帝廟又稱元帝廟。民國《南匯縣誌》記載廟址在六團二甲(今鄧二村6組),始建未詳,毀於寇亂。清光緒三年(1877年)里人孫鴻勛、孫鴻熙等倡捐重建,前後各3間,中間庭心。光緒三十二年,廟內創辦濬源校,此時僅供玄帝神像。1934年,玄帝神像搬到鎮江廟內。
暢塘廟又名孟將堂。位於川南奉公路東坡的暢塘港南岸(今和平村羅家宅2號),於民國22年正月,由丁永昌獨資建造,占地面積200平方米,廟屋5間建築面積150平方米,二面為辟頭,正廳前建有門頭和天井,大廳中間供奉孟太神像、先鋒和其他神像供於兩側。逢年過節燒香祭神者較多,元宵節有豎燈桿點燈籠習俗,到秋天為辟邪免疫舉辦“打蘸”、做廟會等活動,平時偶有信仰者祭拜。該廟屬道教,僅由1人望廟管理。1953年,部分廟屋在一段時間內改作成醫療診所,又在一段時間裡改作職工宿舍。1966年,廟內佛像被全部焚毀,廟屋空置,無祭神活動。廟東壁的碑載:“民國貳拾貳年孟月,丁永昌獨資建,經理人饒湘濤、薛兆泉,工程司顧金桃”。
鎮港廟又名龍王廟。坐落在鄧二村6組,民國23年,孫聽濤獨資建造,因其子死,迷信牛路港對孫宅有“沖腰”,為了鎮風水,廟選址在孫宅的東面,牛路港的西面,坐西面東,南北方向3間平瓦房作廟宇,南接1小間作望廟人住房。中堂供龍王神像、南間為玄帝神座。“文革”期間神像被毀掉,廟宇作生產隊倉庫。1990年經川沙縣人民政府批示,把鎮港廟改作基督教聚會點。
觀音堂建於清道光年間,位於今立新村2組,有廟屋3間,廟內有楊太、孟太、觀音、送子觀音四尊佛像。清朝、民國期間香火旺盛。1966年,佛像被毀,尼姑搬出觀音堂另居,廟屋改作他用。1980年,落實宗教政策,2位尼姑搬回觀音堂居住。1982年,請來望海觀音、楊太、孟太、老壽星、濟公等神像供奉在堂內。每逢春節,四鄰百姓燒香拜佛者眾多。逢農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觀音生日,廟內組辦誦經祭神活動,平時也有香客來廟做佛事。1995年老尼姑故世後,另有1人住持。
孟將堂坐落在今鄧三村2組顧家宅10號,川南奉公路東側。傳說建於清同治年間,廟宇1間2個披。初時香火不盛。1935年,張毛劍(清同治年間武秀才)的子孫為了尊敬他,把張的“時辰八字”,寫在紅紙上,附在孟將佛像上,作為張的化身,逢年過節,張的子孫到廟堂祭祀禮拜。“文化大革命”期間神像被毀。80年代政府落實宗教政策,孟將堂恢復香火,平時香火不多,逢年過節有信仰者燒香。
道善堂建於民國8年,位於沙泥碼頭北首,欽公塘西坡(今民利村8組),廟屋1正2廂房共7間,香火旺盛,有幾名尼姑居住。建國後,尼姑停止活動,參加農業生產,部分廟屋改作陶才國小教室。1966年,神像被焚毀,廟屋內辦工廠。1984年,恢復宗教活動,孟太神像供奉廟內。1991年,廟屋全部歸還道善堂,1993年因川南奉公路拓寬工程拆除廟屋3間,近年來逢年過節燒香者較多,甚至有從川沙等地區遠道而來的香客,平時較冷清,廟內有1人住持。
朝陽廟其始建年月,有資料記述的是清雍正十年(1732年),廟址是在今江鎮街的北端,由塘東移至塘西。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里人重建。清光緒七年,當地董事金湘、陳彩、顧其琛擴建。民國後期有當家尼姑華耕,尼姑華安、華丹、華達,從英、從善等。1950年,登記尼姑6人,廟屋8間(另有廟屋8間,江鎮國小使用),廟地24畝。農業合作化時廟田收歸集體。1967年,佛像被焚毀。1969~1981年,大溝大隊租借3間廟屋開辦縫紉廠。1983年由江鎮公社租借廟房開辦朝陽酒家。1988年4月,舊廟拆除,廟址上建造江鎮影劇院從善等3人住房由鄉政府出資移地建造於大溝村西王家宅52號,共3間95平方米。1995年,從蘇州請來觀音菩薩1尊供奉其住房內,由從善師太住持(從善參加佛教協會),每逢春節、元宵節和農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的觀音生日之際,遠近香客來廟燒香拜佛、誦經。
西皇廟又名新廟,坐落於軍民村4組。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由杜、馮二姓集資建造,清道光二十六年由黃錦成、馮新貞集資重修,民國7年由馮天生、施才林、陳大根等再建,此時改名為新廟。有廟屋3間40平方米,中間內供奉孟太、觀音等佛像,東西2間為喬、唐二姓望廟人的生活用房。廟內每逢元宵節有點燈節,農曆四月初一、七月初一日等菩薩生日有念經、廟會等活動。1966年,佛像被拋入廟前河內,其它廟內物件被焚毀。2002年,當地村民發起募捐移地建造,占地面積200平方米,房屋3間50平方米,紅色油麵瓦屋面,在廟西側另建一伙食房2間50平方米。廟名恢復為西皇廟。2003年1月菩薩入廟,中廳供奉孟太(萬壽王)、東間供奉觀音菩薩,西間用作存放廟內物件,平時香客不多,每逢正月初一、觀音生日(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和菩薩生日(四月初一、七月初一)有吃素人到廟內念經。平時廟內事務有1人管理。
著名人物
金王謨(1730~1788)號東瀛,字宿來。乾隆十七年剛過弱冠之年就獲鄉試武舉第一名(武解元)。乾隆十九年進京趕考,金榜題名中進士。乾隆二十五年任四川雷波府衛守備期間,受別人牽連降職守衛甘肅某邊關。乾隆四十六年,甘肅回民起義,金王謨隨陝甘總督李侍堯征討,因“軍功”官復原守備職。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隨福康安遠征台灣,翌年病歿。
張健爾(1905~1941年)張聞天胞弟,又名張蔭祥。出生於今機場鎮鄧三村第九村民小組(原南匯縣六團鄉北張家宅)。先後在養正國小、周浦國小求學,1922年國小畢業後往浙江上虞縣白馬湖春暉中學求學。在校期間積極參加學生運動,被校方開除。1924年回上海,在南市立達中學就讀,一面學習一面繼續參加學生運動。期間結識了惲代英等共產黨人。1926年春,東渡日本留學。1927年回上海後前往蘇聯,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後轉入蘇聯軍事學院,結業後留蘇工作,當過戰地新聞記者。民國30年,在蘇聯不幸犧牲。1950年1月由江蘇省蘇南行政公署追認為革命烈士。
張昌其(1921~1942)張聞天的堂侄。出生於今機場鎮鄧三村第九村民小組(原南匯縣六團鄉北張家宅)。1939年在上海陶桂記營造廠當學徒期間,接受黨的教育,熱心抗日救國。1941年離開上海前往江蘇常熟參加新四軍從事地下工作。1941年6月在革命鬥爭中遭敵人逮捕。1942年3月在日偽蘇州獄中慘遭殺害,1958年10月由江蘇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饒湘濤(1885~1944)江鎮大洪墩(今機場鎮大洪村)人。行醫40年,治好疑難雜症、救活病人無數,行醫足跡遍及川沙、合慶、祝橋、西南牌樓、七灶、儲店等地。其看病從不計較酬金,急病人所急,不管病家路遠路近、貧富貴賤,不管風大雨猛、酷暑嚴寒、白天黑夜,總是有求必應,儘可能及時給病家診治。饒教育子孫、徒弟的一句口頭禪“為人一世總該做些好事”即是其為人處世的真實寫照。
孫虎臣(1880~1954)九墩東首孫家圈(今機場鎮鄧一村)人。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為無錫實業家榮德勝所賞識,被聘任茂新麵粉廠技師。在引進麵粉機鋼磨設備安裝中,孫帶領工人苦幹六晝夜,提前完成設備安裝工程,榮德勝在鋼磨上鐫孫等名字以留念示勵。民國4年,孫虎臣與人合夥在無錫前太平巷51號開設協興機器廠,製造麵粉加工機、榨油機等糧油加工機械。
孫義元(1926~1955)世居今機場鎮濱三村孫家“北絞圈”。1949年解放後,被推選為濱海鄉農會主任,參加土地改革,歷任江鎮區公安員、副區長、中共橫沙區委書記等職(時橫沙區屬川沙縣管轄)。1955年2月19日,孫率領橫沙區49名區鄉幹部同船渡海赴川沙準備出席川沙縣政府召開的三級幹部會議,船航駛到三甲港外海域時被風雨海浪傾覆,船隻沉沒,孫義元等53人全部遇難。
孫阿毛(1914~1957)機場鎮鄧一村人。1954年9月入黨,歷任村行政組長、互助組長、明星初級社社長、鄧鎮第一高級社副社長等職,任職期間以身作則,吃苦耐勞。1956年8月上旬,颱風侵襲,孫帶領民眾到海塘防汛抗台,連續數夜不眠。1957年6月3日下午5時許,孫阿毛滿載一船草頭綠肥和孫火珍、孫水珍、孫引娣三名女青年同船由“康家圈”回歸,途經康家洋北首時,三名女青年因草頭倒坍墜落河裡。孫奮不顧身盡力搶救,最後在救孫引娣時,終因體力不支沉入河底身亡。
盛和蔚(1903~1978)字達公,施鎮盛家碼頭(今機場鎮中圩村)人。盛家境清寒,3歲喪父,14歲輟學,進煙紙店學業,4年後因病被辭退,後考入南匯縣立師範。民國13年盛畢業後到潘家橋國小任教,民國28年轉至十一墩國小執教。抗日戰爭初間,淪陷區內學校幾乎停辦,為不使農家少年失學,盛仍堅持招收學生上課。同時秘密同新四軍取得聯繫,指導遊擊戰區辦學直至新四軍北撤。建國後,任川東國小校長。盛以教學謹嚴著稱,有蘇州學生慕名前來求學。盛自編語、數、史、地、音、美等多學科輔導教材。1955年被評為川沙縣優秀教師,1956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人民教師,1961年出席上海市教育群英會。盛系川沙縣第一、第二屆、第三屆政協委員。盛善詩文,為《新浦東報》撰稿甚多。
童明華(1912~2001)機場鎮營前村人。少時拜陳琪舟為師學藝,練就一手木刻技藝。他專為人家房屋客堂、大木床、家具等雕刻花板有山水、花草、飛禽、走獸、古代人物等,形象栩栩如生,雕刻藝術之高,方圓十里聞名。他曾被邀參加建造北京人民大會堂的雕刻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