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簡介
橋沖鎮地處陸豐市烏坎河南岸,東鄰
內湖鎮、
南塘鎮,西接
金廂鎮,南鄰
碣石鎮,北臨
博美鎮。全鎮總面積66平方公里,人口46801人(2017年)。轄10個村委會,58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地橋沖墟。地勢北部較平坦,東南部小山連綿,坡地起伏。
歷史沿革
橋沖墟地處烏坎河南岸要衝,歷來為兵家要地,南宋末年,卓氏先人自福建莆田遷居於此。明末清初,碣石衛義軍首領蘇利、蘇成在橋沖北面定軍山(今橋沖鎮府後面)上建營寨,在招軍山(今橋沖鎮中心國小)設招軍營,山下烏坎河要處設立招軍渡頭,招募義軍,抗擊清軍。清乾隆八年,卓氏先人又在招軍渡頭南面設立墟市,開創“溪南第一墟”,商業十分興旺。1973年,陸豐縣政府劃出原博美公社溪南九個大隊設立橋沖公社,公社駐地橋沖墟,1983年改橋沖區,1992年改橋沖鎮。
行政區劃
橋沖鎮下轄:橋沖鎮區,白沙村,石東村,東竹村,溪碧村,湖石村,後沖村,下塘村,禾潭村,大塘村,東井村。
交通通訊
橋沖鎮交通方便。公路直通博美鎮與國道324線相接,東部公路通南塘鎮與省道內隆公路相通,南面直通碣石、碣北兩鎮。電力照明、郵電、通信完善。
經濟狀況
橋沖鎮素有“蝦米之鄉”之稱。產業以農業為主,工業為輔。該鎮以“三高”農業為依託,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主要農產品有
水稻、
番薯、
甘蔗、
荔枝、魚、蝦、膏蟹等。傳名甚遠。肉美味香的“白沙烏魚”、皮薄肉白豐滿的“烏石油麻”,出於此地。水產養殖面積368公頃。2005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4415萬元,人均年收入達1000元。
橋沖鎮城鎮建設日新月異。能源充足,供電、供水豐富,通訊發達。橋沖鎮資源豐富,經濟形成以
工業、
漁業為主,商貿、農鹽業並舉的產業結構。全鎮擁有各類集體、私營工業企業1200多家,主要產品有聖誕系列產品、竹桂扇、玩具、麥秸貼畫、家具、服裝、揚聲器、生日蠟燭等,遠銷國外。2000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5.2億元。漁業連年獲得豐收,其海產品主要有龍蝦、對
蝦、
鱸魚、
魷魚、
鰻魚、膏蟹等,2000年漁業產量達6.5萬噸,產值4.4億元。
橋沖鎮盛產糧食,利用本地自然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積極發展“三高”農業,因地制宜開發水產養殖業和畜牧業,形成了一定規模的養魚、養蚝、養蝦、養蟹、養雞等商品生產基地。全鎮有養雞專業戶720多戶,養雞場120多個,肉雞飼養量達400多萬隻、創產值2000多萬元;海淡水養殖面積達600多公頃,年創產值800多萬元。全鎮社會總產值4920萬元,人均年收入1100元。
橋沖鎮堅持捕撈、養殖並舉,促進海洋漁業的持續發展。在鞏固捕撈作業方面,致力發展股份制漁業。全鎮有各類股份制生產漁船570艘,總噸位18721噸,總功率 43685千瓦,其中單拖漁輪290艘,總噸位17826噸,總功率39097千瓦,盛產龍蝦、對蝦、石斑、馬鮫、鯔魚、鰻魚、墨魚等海產品,海產品日登場量達到550噸。橋沖鎮在鞏固捕撈作業的同時,認真執行伏季休漁制度,在發展養殖業方面,充分利用沿海灘涂寬闊的優勢,不斷發展擴大養殖基地。現已先後辦起了海馬、鮑魚、海膽、對蝦、貽貝、優質魚等一定規模的海水養殖基地。
橋沖鎮積極改善投資環境,加快工業發展步伐,走以工興鎮的路子。與
香港天安國際有限公司合作興建中的廣東亞太工業城,占地7平方公里,投資總額超百億港元。擬建印染、紡織、服裝及其配套工業企業上百家,全部投產後年工業產值可達百億元。
基礎設施
橋沖鎮加大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長600米的橋沖大橋已建成通車;面積3100平方米的綜合市場己交付使用,新辦了一條貿易街;醫療、保健設施較為齊全的衛生院、敬老院各一所。
陸豐市橋沖鎮切實為民眾辦實事做好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改變橋沖交通落後面貌、徹底解決民眾“行路難”的問題,橋沖鎮在2004年基本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的基礎上,2006年繼續加大交通設施建設力度,4月份,橋沖鎮路段路基擴修工程8.4公里;7月份,香港同胞卓木勝先生慷慨捐款70萬元,動工鋪設橋沖至博美路段
水泥路面2.3公里,8月中旬全面完成該路段建設工程。
橋沖鎮高度重視水利設施建設,多渠道增加投入,2007年來共投入資金150多萬元,有力地推進了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改善了農民生產用水條件。為切實解決民眾“飲水難”的問題,橋沖鎮於2006年下半年首期投入資金286萬元動工興建自來水工程。第一期工程已安裝全鎮6萬人的飲用水主幹管道8.4公里。第二期工程安裝自來水工程的
蓄水池、
過濾池、泵站及相關的配套設施,2007年8月底橋沖鎮用上了清潔的
自來水。
陸豐市橋沖鎮溪碧村黨支部在駐村工作組鼎力相助下,堅持邊學邊改,著力解決落後狀況,取得了初步成效。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以來,溪碧村黨支部在市、鎮先進辦和督導組的指導下,在市“十百千萬”幹部下基層駐農村工作組的幫助下,著力解決村民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改變農村落後面貌。溪碧村是橋沖鎮交通最落後的村,“行路難”問題長期困擾著經濟發展和民眾的生產、生活。村黨支部在工作組幫助下,通過採取“三個一點”的辦法,籌集
資金48萬元,建設了5條村道路基6.4公里。4條村道共4.4公里路基已竣工。此外,溪碧村還在工作組的支持下,集資38萬元建設了一座長43米、寬5米的溪碧大橋,徹底改變了交通落後的面貌。
社會事業
橋沖鎮教育、文化事業逐漸興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8%;全鎮文化娛樂場所7處,電影巡迴放映隊16個,民眾文化生活有曲班、舞獅、竹馬戲和戲劇彈唱等活動。豐富多彩的節目為民眾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橋沖鎮文化站在廣東省陸豐市橋沖,創建於1973年,主要從事文化管理,2005年共有員工7人,年生產總值約為0~30萬。 橋沖鎮2008年來集資218萬元新建教學樓20幢,建築面積8383平方米,教師村也解決了教師們的住房問題,改善了教育環境,被市評為集資辦學先進單位。
溪碧村駐村工作組切實幫助該村解決貧困兒童“讀書難”問題。市
檢察院、
財政局等掛駐單位黨員幹部共結對幫扶貧困、失學兒童59名,使之重返校園,上學讀書接受教育。此外,工作組還幫助該村解決困難戶生活困難問題,並為該村村委會籌資1.2萬元購置辦公設施,改善辦公環境,美化村容村貌。
橋沖鎮交通方便。公路直通博美鎮與國道324線相接,東部公路通南塘鎮與省道內隆公路相通,南面直通橋沖鎮、碣北兩鎮。電力照明、郵電、通信完善。橋沖鎮黨政領導到深圳等地發動外出經商老闆多方集資1168萬元,其中,卓木勝、卓世玲、鄭貴洲出資100萬元以上,捐資20萬元以上17人,5萬元以上的有15人,修建水泥路面26.9公里,中小橋樑6座。橋沖鎮加大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長600米的橋沖大橋已建成通車;面積3100平方米的綜合市場己交付使用,新辦了一條服務農村的農民貿易街;醫療、保健設施較為齊全的衛生院、敬老院各一所。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39338
|
男
| 20389
|
女
| 18949
|
家庭戶戶數
| 6842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39228
|
家庭戶男
| 20288
|
家庭戶女
| 18940
|
0-14歲(總)
| 17909
|
0-14歲男
| 9460
|
0-14歲女
| 8449
|
15-64歲(總)
| 19393
|
15-64歲男
| 9889
|
15-64歲女
| 9504
|
65歲及以上(總)
| 2036
|
65歲及以上男
| 1040
|
65歲及以上女
| 996
|
戶口當地住在當地
| 27660
|
46801人(2017年)。
中國小校
東竹國小、後沖國小、溪碧國小、白沙國小、石東第二國小、石東第一國小、禾潭國小、大塘國小、橋沖鎮中心國小、橋沖中學。
發展目標
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掀起了新熱潮。進一步完善了招商目標責任制和量化考核獎懲機制,健全了“企業主體、行政推動、全員參與、鎮區一體、多方支持”的大招商機制,在
長三角、
珠三角、
京津唐、閩中南等重點區域實行集中蹲點招商,取得了明顯成效,先後有
美國、
荷蘭、
新加坡、
芬蘭、
法國、
韓國及
台灣、
北京、
上海、廣東、
江蘇等國內外多批重點客商前來考察洽談、對接企業,先後簽約意向項目16個,在談項目29個,構建了“簽約一批、在談一批、儲備一批”的招商新格局。
培植壯大骨幹企業,增強了新實力。按照“關聯企業產業化、規模產業特色化、特色產業基地化”的思路,圍繞
金屬加工、機械電子、化纖紡織、食品加工、精細化工、物流服務等特色產業,快中求好、大中求強,力促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增實力,企業總數達到200餘家。
配套完善基礎設施,搭建了新平台。高標準編制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新型鄉鎮建設規劃和物流園區規劃,整合優勢資源,明確功能分區,融入全市“一體兩翼”發展格局。高標準建設園區綠化、亮化、供水、排水、供電、供熱、供氣等配套基礎設施,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園區載體功能進一步增強。結合新型鄉鎮建設,大力實施“林網風景化、社區園林化、住宅樓房化、街道文明化”四化工程,對所有行政村路、水、電、氣、暖以及中國小、
敬老院、
衛生院、衛生室、
文化站、健身點等配套設施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逐項推進,加快構築公共服務新體系,大力開展文明創建活動,鎮區面貌大為改觀。
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實現了新提升。全面抓好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等項社會事業,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努力實現“學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目標。進一步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村民自治管理服務,全面落實民主、公開、監督制度,創建了一流的人文環境。不斷強化安全生產管理,高度重視平安建設,創新民眾工作機制,切實解決熱點、難點問題。
加快創新體制機制,激發了新活力。加快創新運行機制,建立了人員流動、競爭上崗、聘任聘用和擇優錄用的用人制度,收入分配與工作實績掛鈎的
績效工資考核制度,幹部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工資能高能低的激勵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