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識別(第三版)

模式識別(第三版)

《模式識別(第三版)》是2010年8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學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模式識別(第三版)
  • 作者:張學工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8月
  • 定價:35 元
  • ISBN:978730222500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國家精品課程“模式識別基礎”的教材,是在《模式識別》第一版和第二版基礎上重寫而成的。本教材系統地討論了模式識別的基本概念和代表性方法,包括監督模式識別中的貝葉斯決策理論、機率密度函式的估計、線性判別函式、非線性判別函式、近鄰法、特徵選擇與提取的典型方法以及非監督模式識別中的基於模型的方法、混合密度估計、動態聚類方法、分級聚類方法等,並在相應章節包括了人工神經網路、支持向量機、決策樹與隨機森林、羅傑斯特回歸、Boosting方法、模糊模式識別等較新進入模式識別領域的內容。整體內容安排力求系統性和實用性,並覆蓋部分當前研究前沿。
本書可以作為高等院校自動化、計算機等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模式識別的教材,也可以供計算機信息處理、生物信息學、數據挖掘、統計等各領域中從事模式識別相關工作的廣大科技人員和高校師生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概論
1.1模式與模式識別
1.2模式識別的主要方法
1.3監督模式識別與非監督模式識別
1.4模式識別系統舉例
1.5模式識別系統的典型構成
1.6本書的主要內容
第2章統計決策方法
2.1引言: 一個簡單的例子
2.2最小錯誤率貝葉斯決策
2.3最小風險貝葉斯決策
2.4兩類錯誤率、NeymanPearson決策與ROC曲線
2.5常態分配時的統計決策
2.5.1常態分配及其性質回顧
2.5.2常態分配機率模型下的最小錯誤率貝葉斯決策
2.6錯誤率的計算
2.6.1常態分配且各類協方差矩陣相等情況下錯誤率的計算
2.6.2高維獨立隨機變數時錯誤率的估計
2.7離散機率模型下的統計決策舉例
2.8小結與討論
第3章機率密度函式的估計
3.1引言
3.2最大似然估計
3.2.1最大似然估計的基本原理
3.2.2最大似然估計的求解
3.2.3常態分配下的最大似然估計
3.3貝葉斯估計與貝葉斯學習
3.3.1貝葉斯估計
3.3.2貝葉斯學習
3.3.3常態分配時的貝葉斯估計
3.3.4其他分布的情況
3.4機率密度估計的非參數方法
3.4.1非參數估計的基本原理與直方圖方法
3.4.2kN近鄰估計方法
3.4.3Parzen窗法
3.5討論
第4章線性分類器
4.1引言
4.2線性判別函式的基本概念
4.3Fisher線性判別分析
4.4感知器
4.5最小平方誤差判別
4.6最優分類超平面與線性支持向量機
4.6.1最優分類超平面
4.6.2大間隔與推廣能力
4.6.3線性不可分情況
4.7多類線性分類器
4.7.1多個兩類分類器的組合
4.7.2多類線性判別函式
4.8小結與討論
第5章非線性分類器
5.1引言
5.2分段線性判別函式
5.2.1分段線性距離分類器
5.2.2一般的分段線性判別函式
5.3二次判別函式
5.4多層感知器神經網路
5.4.1神經元與感知器
5.4.2用多個感知器實現非線性分類
5.4.4多層感知器網路用於模式識別
5.4.5神經網路結構的選擇
5.4.6前饋神經網路與傳統模式識別方法的關係
5.4.7人工神經網路的一般知識
5.5支持向量機
5.5.1廣義線性判別函式
5.5.2核函式變換與支持向量機
5.5.3支持向量機套用舉例
5.5.4支持向量機的實現算法
5.5.5多類支持向量機
5.5.6用於函式擬合的支持向量機
5.6核函式機器
5.6.1大間隔機器與核函式機器
5.6.2核Fisher判別
5.7小結與討論
第6章其他分類方法
6.1近鄰法
6.1.1最近鄰法
6.1.2k近鄰法
6.1.3近鄰法的快速算法
6.1.4剪輯近鄰法
6.1.5壓縮近鄰法
6.2決策樹與隨機森林
6.2.1非數值特徵
6.2.2決策樹
6.2.3過學習與決策樹的剪枝
6.2.4隨機森林
6.3羅傑斯特回歸
6.4Boosting方法
6.5討論
第7章特徵選擇
7.1引言
7.2特徵的評價準則
7.2.1基於類內類間距離的可分性判據
7.2.2基於機率分布的可分性判據
7.2.3基於熵的可分性判據
7.2.4利用統計檢驗作為可分性判據
7.3特徵選擇的最優算法
7.4特徵選擇的次優算法
7.5特徵選擇的遺傳算法
7.6以分類性能為準則的特徵選擇方法
7.7討論
第8章特徵提取
8.1引言
8.2基於類別可分性判據的特徵提取
8.3主成分分析方法
8.4KarhunenLoève變換
8.4.1KL變換的基本原理
8.4.2用於監督模式識別的KL變換
8.5KL變換在人臉識別中的套用舉例
8.6高維數據的低維顯示
8.7.1MDS的基本概念
8.7.2古典尺度法
8.7.3度量型MDS
8.7.4非度量型MDS
8.7.5MDS在模式識別中的套用
8.8非線性變換方法簡介
8.8.1核主成分分析(KPCA)
8.8.2IsoMap方法和LLE方法
8.9討論
第9章非監督模式識別
9.1引言
9.2基於模型的方法
9.3混合模型的估計
9.3.1非監督最大似然估計
9.3.2常態分配情況下的非監督參數估計
9.4動態聚類算法
9.4.1C均值算法
9.4.2ISODATA方法
9.4.3基於樣本與核的相似性度量的動態聚類算法
9.5模糊聚類方法
9.5.1模糊集的基本知識
9.5.2模糊C均值算法
9.5.3改進的模糊C均值算法
9.6分級聚類方法
9.7自組織映射神經網路
9.7.1SOM網路結構
9.7.2SOM學習算法和自組織特性
9.7.3SOM用於模式識別
9.8討論
第10章模式識別系統的評價
10.1監督模式識別方法的錯誤率估計
10.1.1訓練錯誤率
10.1.2測試錯誤率
10.1.3交叉驗證
10.1.4自舉法與.632估計
10.2有限樣本下錯誤率的區間估計問題
10.2.1問題的提出
10.2.2用擾動重採樣估計SVM錯誤率的置信區間
10.3特徵提取與選擇對分類器性能估計的影響
10.4從分類的顯著性推斷特徵與類別的關係
10.5非監督模式識別系統性能的評價
10.6討論
索引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