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模塑貼花,陶瓷裝飾的一種。以胎泥為原料,用模印、模塑等方法,製成各種花紋,用泥漿貼上在器物胎面,然後施釉入窯燒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瓷模塑貼花
- 簡稱:貼花
- 原料:胎泥
模印貼花一般指本詞條
陶瓷模塑貼花,陶瓷裝飾的一種。以胎泥為原料,用模印、模塑等方法,製成各種花紋,用泥漿貼上在器物胎面,然後施釉入窯燒制。
青釉模印貼花“張”字紋壺高22.5厘米 口徑5厘米 底徑15厘米 ,是一件歷史文物。高22.5厘米 口徑5厘米 底徑15厘米 喇叭口,鼓腹,平底。流及兩系下分別貼三塊模印褐斑。一塊為坐獅,另兩塊為一串串碩果纍纍的椰棗圖案,椰棗為西亞常見果樹,也是長沙窯模印貼花勤於表現的內容之一。獅與椰棗互相映襯,呈現...
唐長沙窯模印貼花褐斑注子唐代長沙窯燒制的瓷器,此件注子的貼花紋反映了長沙窯貼花藝術的特點,樸實、自然、生動。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歷史 長沙窯的釉色種類較多,僅單色釉即有青釉、黃釉、褐釉、黑釉、白釉、綠釉、藍釉等。模印貼花裝飾是長沙窯瓷器的特色之一,出現於唐中後期,系在器物的系或腹上作局部...
素胎貼花 素胎貼花是元代龍泉窯使用的裝飾方法。在瓶、盤、洗等器物上採用模印貼花,花紋素胎不施釉,與花紋以外的青釉形成鮮明對比。【素胎貼花】是元代龍泉窯經常使用的裝飾方法之一。
綠釉貼花 【綠釉貼花】瓷器裝飾技法之一。先用小模印制貼飾,趁濕貼於坯體上,再素燒,然後施綠釉料漿低溫燒成。也有用白瓷改燒的情況,如將燒成的白地貼花瓜棱瓶,再罩一層綠釉料漿,二次人窯低溫燒成。以唐代長沙窯和金代觀台窯為多見。
模印貼花是唐代長沙窯瓷器中的常見裝飾手法之一,而長沙窯貼花壺中最常見的圖案是植物,其中又以椰棗紋最多,枝葉繁茂的椰棗樹,掛著一串串碩果纍纍的椰棗。椰棗又稱波斯棗,果實味甘美,是東南歐、北非、西亞兩河流域的重要食物。《新唐書·西域傳》載:“地瘴癘,無草木五穀,飼馬以槁魚,人食鶻薺,波斯棗也。...
釉色蒼翠,北宋時多粉青色,南宋時呈蔥青色,沒有開片在器皿轉折處往往露胎呈現胎色,瓷釉厚潤,裝飾上很少刻花、劃花,而流行用貼花、浮雕,例如在盤中常堆貼出雙魚圖案,在瓶身上貼出纏枝牡丹圖案。元代龍泉窯的繁榮為明初龍泉官窯的設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明龍泉官窯器延續了元代的大器風範,將厚實雄渾的審美理念...
唐長沙窯青釉褐斑貼花椰棗紋瓷壺高22.2厘米,口徑11.5厘米,底徑15.8厘米出自印度尼西亞勿里洞島海域“黑石號”沉船大口,圓唇外卷,短直頸,八棱形短流,三股曲柄,三股雙系,筒形深腹,大平底。流及系下飾模印椰棗紋貼花,上塗褐色斑塊。唐代(公元618年—907年)胎色米紅,外施白色化妝土,沒上化妝土的...
清雍正天藍釉雙龍耳瓶,年代是清雍正年間,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簡介】瓶洗口,細頸,溜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凸起數道弦紋,兩側口、肩之間對稱置龍形柄,肩部有八組橢圓形模印貼花裝飾。外底署青花篆體“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此瓶造型仿自唐代白釉或三彩雙龍耳瓶。雍正天藍釉瓷器的...
所不同的是,祭毅先生認為長沙窯模印貼花褐斑彩器上屬釉上彩。筆者認為,上述對長沙窯彩繪性質的不同看法,分歧的關鍵在於彩瓷類別命名上以什麼為標準!到底是應該以彩瓷在燒成前的製作過程中,施彩和繪彩的工藝順序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彩釉層面關係來命名?還是在彩瓷燒成後,按彩釉層面關係的最後實際效果來命名?從...
唐代瓷器上的獅紋有單純構成畫面的也有與人物配合構成畫面的,如長沙窯褐彩注子上的模印貼花獅紋、太原西郊唐墓出土的青瓷扁壺上模印的獅與胡人形象。五代耀州窯青瓷上出現雙獅追逐嬉戲紋樣,為後代獅戲類紋飾打開先河。入宋以後盛行獅子與繡球的配合紋飾,習稱“獅球紋”。宋代定窯白釉瓷盤上出現印花獅球紋。耀州...
虎等動物紋飾,間以蓮蓬紋交替;下部飾覆蓮座、菩提、花草等紋樣。從這些紋飾的製作方法看,應當是採用模印貼花的裝飾手法,即將模印好的紋樣圖案貼於胎體,再施釉燒成。工藝流程是較為複雜的,而這樣的貼塑,加之別致的肩部八系與腹部二道凸弦紋,使得整個器型突顯強烈的立體感,為早期壽州窯中的極品。
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採用模印貼花的複雜工藝,造型厚重典雅,氣勢宏大;裝飾技法多樣,紋樣繁縟精美,色彩藍艷含蓄,彩裝飾和胎裝飾技法得到完美的結合,青花和釉里紅集於一器,白地藍花與藍地白花相映成趣;罐腹部開光紋飾採用貼花技法,使器物的平面裝飾又增添了幾分鏤雕藝術的立體效果,這種集多種裝飾手法於一器的...
”獅紋裝飾盛行於六朝前期青瓷,多在堆塑罐、唾盂等器物的肩腹部塑貼獅紋或胡人騎獅紋,還有以獅為造型的獅形燭台。唐代瓷器上的獅紋有單純構成畫面的也有與人物配合構成畫面的,如長沙窯褐彩注子上的模印貼花獅紋、太原西郊唐墓出土的青瓷扁壺上模印的獅與胡人形象。五代耀州窯青瓷上出現雙獅追逐嬉戲紋樣,...
它綜合了雕刻、刻劃、模印貼花等裝飾方法,特別是腹部,採用堆塑的手段,以仰覆的蓮花瓣吻合而成,葉脈清晰可辨,將蓮花完整、豐腴的姿態在這一仰一覆之中表現出來,既是裝飾,又是器身結構的一部分,毫無牽強之意,同時也避免了純粹摹仿自然的作法,是裝飾藝術的成功之作。北朝時期佛教盛行,這件仰覆蓮花尊使用...
宋代審美觀念變化,“三彩”製品不及“唐三彩”般雍容華麗,釉色淡雅,沉靜含蓄,意境深遠,工藝手法上比唐三彩更注重器表的裝飾工藝,長於刻畫、印花、模印貼花、鏤空、捏塑、浮雕等技法做裝飾,尤以刻畫填彩的工藝手法,形成比唐三彩更高的藝術效果。陶質胎體主要用刻劃方法進行裝飾,它是在第一次燒成澀胎後,按...
裝飾以釉下彩與模印貼花最具特色,還有貼花、刻劃花、印花、鏤空等。貼花需先雕出貼飾紋樣,然後制印模,用印模壓出一個完整的圖案,將它貼在未上釉的胎體上,再施釉入窯燒制。這種貼花的部位多見於壺流、壺系的下方及洗的腹上。常見的紋飾有人物、嬰戲、雙鳥、雙魚、游龍、蝴蝶、立獅、荷花、葵花、葡萄以及...
裝飾手法有刻花、點畫花、剪紙貼花、雕填、模印貼花。紋樣有卷草、工字紋、折帶紋、鋸齒紋、水波紋。釉色有硃砂紅、西綠、黃丹、乳白、黑等。以黃丹釉為常見,硃砂和西綠釉為特色。”尤其叫人稱絕的是,榮昌陶器對所儲藏的物品不串味、不變味、不滲色,可以長期保質、保味、保鮮,極具實用性。
1、貼花陶罐 隋 江蘇邗江縣蔣王鄉霍橋村東莊出土。高25.7、口徑11.4厘米。灰白色陶胎。直口,鼓腹,足部外撇,平底。肩部飾4個對稱泥條豎,間以環繞連珠紋的圓形模印貼花。腹部刻劃流雲紋和蓮瓣紋等紋飾。現藏江蘇省揚州博物館。2、彩繪陶女立俑 隋 陝西西安市出土。高33.5厘米。俑頭梳高髻,身著窄袖...
這個時期是長沙窯的成熟期,產品在保持唐鼎盛期的風格基礎上,融入大量西域文化元素,從長沙窯始發獨立完成“海上絲綢之路”航行,創造了人類“民航”最遠的海上航程。產品裝飾技巧更為豐富多彩,除了模印貼花等技藝外,還採用印花、壓花、剔花雕花、堆花、塑花、劃花、捏花等多科技藝,手法嫻熟、趣意自然。五代至...
裝飾技法大為拓展,更為豐富,除了延用重線淺刻外,還採用浮雕、堆塑、模印貼花等多種技法。隨後,蓮花題材的瓷器隨著佛教在華夏大地上的發展不斷增多,工藝更日趨成熟。佛教藝術發展到唐代,從題材到風格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幻想的宗教世界已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並把外來藝術的精華水乳交融地融入本民族的傳統...
”藉助於《彩瓷帆影》,讓讀者重回千年前的大唐,打開被深埋於遙遠的歷史深處的長沙銅官窯,一睹美麗彩瓷的芳容:這是北瓷南瓷融通創新的傑作,更以銅紅釉、模印貼花、釉下彩繪等新技術、新工藝的開創,在世界彩瓷史上獨樹一幟,高標其時。尤其得風氣之先的是,它以開放兼容的胸懷,熔鑄中國傳統文化與異域文化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