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模仿指的是個體對他人動作和行為的複製。心理學家Thorndike認為模仿指通過觀察他人行為來複製學習新動作的過程,該定義強調了個體觀察和執行的是一種全新的行為,強調了模仿可以幫助個體的學習活動。White和Harnren認為,模仿是指觀察者最終做出的行為與被觀察者做出的行為之間的明顯的匹配性。Heyes認為模仿是個體對他人身體運動特徵的複製。以上學者對於模仿的定義均強調了模仿的行為特徵。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學者從功能性看待模仿行為。如Thorpe的定義就強調了模仿在習得新行為中的重要輔助作用。Thorpe認為,模仿是對一個新異的行為的複製。他強調,模仿具有重要的學習功能,並且模仿性也體現在此。
根據上述發展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的界定,我們可知,模仿及抱愧觀察也包括動作執行,並且通過模仿行為,個體可以把觀察到的動作行為進行複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模仿動作
- 外文名: mitation action
- 模仿動作:個體對他人動作和行為的複製
定義
分類
動作觀察對動作的影響-模仿效應
模仿效應的發現
此外,研究者還發現在行為研究中也發現了動物模仿效應,通常表現為任務無關的動作特徵與被試反應之間在反應時或者準確率上的一致性效應。兩個開創性的研究都是採用刺激—反應相容範式,一致和不一致的線索是給被試呈現演示者實施屬於被試效應反應集的動作圖片。這些圖片對於判斷任務來說都是無關線索,不要求被試對其注意或者反應。
在一個研究中,科學家採用了食指或中指上下移動的刺激,每個被試會看到以第三視角呈現的一個手指處於上移或者下移的情況,並且最終會終止在桌子上。不久以後,數字1或者2出現在兩個手指之間。如果數字是1,要求被試用食指反應,如果是2,用中指反應,反之亦然。中性條件是數字出現的條件手指不移動。結果發現當刺激中呈現的動作和正確反應一致時(比如刺激中是食指動作,反應為食指反應)反應時要比中性條件短,當刺激中呈現的動作和正確反應不一致時(比如刺激中食指動作,反應為中指動作)反應時要比中性條件長。
並且,研究發現模仿是以鏡像方式進行的。當兒童觀察其他人用同側手或者對側手去深夠耳朵時,自己也會嘗試去什夠相應的客體,比如自己和他人同一側的耳朵。並且,兒童是用同側手去伸夠,而不會關注他人是怎樣夠到耳朵的過程。相關腦成像研究也證實了這一現象Koski等人發現左在右手進行模仿時,與呈現的動作刺激處於對側手部模仿對鏡像神經元的激活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