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西域古國名。樓蘭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代小國,國都樓蘭城(遺址在今中國新疆羅布泊西北岸)。西南通且末樓蘭,西域古國名。樓蘭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代小國,國都樓蘭城(遺址在今中國新疆羅布泊西北岸)、精絕、拘彌、于闐,北通車師,西北通焉耆,東當白龍堆,通敦煌,扼絲綢之路的要衝。
樓蘭國是西域古國名,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代小國,國都樓蘭城(遺址在今中國新疆羅布泊西北岸)。公元前77年樓蘭國更名鄯善國,並遷都泥城,向漢朝稱臣,原都城樓蘭城則由漢朝派兵屯田,樓蘭位於東經89°55′22″,北緯40°29′55″。西南通且末、精絕、拘彌、于闐,北通車師,西北通焉耆,東當白龍堆,通敦煌,扼絲綢之路的要衝。國人屬印歐人種,語言為印歐語系的吐火羅語。樓蘭名稱最早見於《史記》,曾經為絲綢之路必經之地,現只存遺蹟,地處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處。由於孔雀河的改道,羅布泊水萎縮,生存環境日益惡劣,約公元422年以後,樓蘭城民眾迫於嚴重乾旱,遺棄樓蘭城,逐漸南移,鄯善國(樓蘭國)先後併吞了婼羌、小宛、精絕、且末等國,成為西域七強之一,公元448年北魏滅鄯善國。前後經歷了約600餘年的鄯善國(樓蘭國),至此滅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樓蘭遺蹟
- 出土地點:今中國新疆羅布泊西北岸
- 所屬年代:距今約1600年前
- 分類:地理,國家
簡介
時間地點
樓蘭-遺蹟現狀
樓蘭-樓蘭古城的發現
樓蘭王國最早的發現者是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1900年3月初,赫定探險隊沿著乾枯的孔雀河左河床來到羅布荒原,在穿越一處沙漠時才發現他們的鐵鏟不慎遺失在昨晚的宿營地中。赫定只得讓他的助手回去尋找。助手很快找回鐵鏟甚至還揀回幾件木雕殘片。赫定見到殘片異常激動,決定發掘這廢墟。1901年3月,斯文·赫定開始進行挖掘,發現了一座佛塔和三個殿堂以及帶有希臘藝術文化的木雕建築構件、五銖錢、一封佉盧文書信等大批文物。隨後他們又在這片廢墟東南部發現了許多烽火台一起延續到羅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風沙掩埋的古城,這就是樓蘭古城。
古城平面近正方形,邊長在330米左右,幾乎全部為流沙所掩埋。城牆用粘土與紅柳條相間夯築。有古運河從西北至東南斜貫全城。運河東北有一座八角形的圓頂土坯佛塔。塔南的土台上,有一組高大的木構建築遺蹟,曾出土漢文、佉盧文文書及簡牘、五銖錢、絲毛織品、生活用具等。運河西南的中部,有3間木構土坯大型房址,房中及其附近曾出土大量漢文文書、木簡及早期粟特文和佉盧文文書,估計為衙署遺蹟。其西的一組庭院,可能是官宦宅邸,南邊分布著矮小的民居。城中出土的各種文書、簡牘,被稱作羅布泊文書。
在20世紀初的考察過程中,大量樓蘭文物被國外考察團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