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後世紀念,藝術形象,文學形象,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呂不韋為報五國攻秦之仇,決定攻打山東五國。派蒙驁同張唐督兵五萬伐趙。三日後命令長安君成蟜同樊於期率兵五萬為後繼。秦兵出函谷關後,蒙驁率領前軍取路上黨徑直進攻慶都,駐紮在屯留,作前面秦軍的聲援。趙國派龐媛為大將,扈輒為副將率兵十萬抗拒秦軍。堯山一仗,秦軍未能取勝,蒙驁派張唐督到屯留催取後隊軍兵。當時,成蟜只有十七歲,不諳軍務,忙召樊於期商議。樊平時就憎恨呂不韋納妾盜國的事,便乘機對說:“今王非先王骨肉,惟君乃嫡子。”還揭露說呂不韋這次派他出兵的目的就是想藉機除掉他並進而獻計道:“今蒙驁兵困於趙,急未能歸,而君手握重兵,若傳檄以宣淫人之罪,明宮闈之詐,臣民誰不原奉嫡嗣者。”成蟜接受了樊於期的計謀。樊便假意對來使說大軍即日移營。
使者去後,樊於期就起草一篇檄文。樊於期將檄文四下傳布。秦國人多聽到過呂不韋進妾的傳聞,等見到檄文中有懷妊奸生等語,才信是實。儘管懼呂不敢起兵回響,也都採取觀望的態度。張唐知長安君已反,星夜奔往鹹陽告變。秦王政見檄文大怒。召尚父呂不韋計議。遂派王翦為大將,領兵十萬,往討長安君成蟜。
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他再次率軍攻打趙國,面對趙國名將武安君李牧,大敗,秦軍損失慘重,樊於期不敢回秦國,後逃往燕國,並拜燕國大將軍。秦王大怒,將其父母宗族全部殺害。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秦國滅趙國以後兵至燕國南界。燕國太子丹懼怕,準備派荊軻去刺殺秦王。荊軻對太子丹說:“不用太子說,我也要見您。若去秦國,沒有東西讓秦王相信,是不能與秦王親近的。樊將軍,今秦王用金(古代以銅為金)千斤,邑萬家的重賞捉拿樊將軍,如果拿樊將軍的人頭和燕督亢的地圖去獻給秦王,秦王必然高興地見我,我這樣就可以報太子之恩。”太子丹說:“樊將軍窮困來歸丹,丹不忍用自己的私事傷了長者的意願。願你再考慮!”荊軻知道太子不忍心殺害樊於期,便自已去見樊於期,說:“秦王對將軍,可謂是十分惡毒,父母宗族都被他殺害,眼下又重賞緝拿將軍,要怎么辦呢?”樊於期仰天長嘆,痛哭流涕,說:“我每想到這些,真是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荊軻說:“今天我有個計策,能解燕國的憂患,又可報將軍之仇,你看怎么樣?”樊於期問是什麼計策,便說:“我願得到將軍的頭去獻給秦王,秦王肯定開心地見我。我就左手抓他的袖子,右手刺他的胸,這樣將軍報了仇,燕國被凌辱的仇也報了 。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捲起袖子,露出右臂,(用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腕,表示憤慨),說:“我朝思暮想要報這切齒之恨,今日幸得指教!”遂自刎。
太子丹聞知樊於期自刎的訊息後,急切趕來,扶屍痛哭,悲哀至極。後來,荊軻刺秦王雖未成功,但樊於期為國家甘願一死,至今仍為人們所敬仰。後人言“燕趙之地重節義之風,多慷慨悲歌之士”,是對樊於期、荊軻不畏強暴、以身殉國壯舉的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後世紀念
座靈塔
距保定易縣城西南3.5公里處的血山村村西,平地突兀湧起一座小孤山。山高約20來米,占地約10來畝,山表面土層很厚,長滿荊棘灌木,裡面卻是堅硬無比的花崗岩石。山頂正中霍然挺立著一座殘塔。說它殘塔,不只是因為它歷經700多年確實殘破不堪,還因為它天生就沒有頂,看上去就像被刀削掉的一般。此塔殘高7米,三層方形,塔心室南面辟門,磚結構,造型非常小巧精緻。這座孤山就叫血山,這座與眾不同的塔就叫座靈塔。
該塔始建於元中統二年(公元1261年),應為佛教建築,但民間、《縣誌》記載都認為該塔是為紀念樊於期而建。樊於期就是當年荊軻刺秦王時借給荊軻人頭的那個人。
樊於期原為秦國大將,因為獲罪於秦王政,全家被殺,隻身逃到燕國。燕太子丹將他待為上賓,為他在這座山上建起樊館,此山也因此名為樊館山。
當秦國大兵攻破趙國,燕國危在旦夕之時,燕太子丹策劃了著名的“荊軻刺秦王”行動。在荊軻出發之前突然提出,見秦王不僅要帶上督亢地圖,還要帶上秦王日思夜想的樊於期的人頭。太子丹仁厚又兼愛惜人才,不忍心殺掉困境中前來投奔的樊於期。荊軻就自己去見樊於期。
這一段《史記·刺客列傳》有詳細的記載:荊軻對樊於期說:“將軍得禍於秦,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首,金千斤,邑萬戶,將軍何以雪其恨?”樊於期仰天長嘆,淚流滿面說:“每一思及秦政,痛徹心髓,願與之俱死,恨未有其地耳!”荊軻趁機說道:“今有一計可解燕國之患、將軍之仇,將軍可納否?”樊於期毫不猶豫地說:“苟報秦仇,粉身碎骨,某所不惜,有何出口之難也?”荊軻說:“某之愚計,欲刺秦王,而恐其不得近,誠得將軍之首,督亢地圖,以獻於秦,秦王必喜而見於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斫其胸,則將軍之仇得報,燕京得免於滅頂之患,將軍以為如何?”聽到這兒,樊於期仿佛看到荊軻刺死秦王的場面,看到了自己大仇得報的那一天,內心做出犧牲的決定。於是樊於期脫掉外衣露出右臂,跺著腳大喊:“此臣之日夜切齒腐心而恨其無策,今乃得明教。”隨即拔出佩劍自刎,獻出頭顱。
所以說一同去鹹陽擔任刺秦任務的應是三個人,除了荊軻、秦舞陽之外還有一個人,就是樊於期。只是他在出發前就已經做出了犧牲,或者說完成了他自己的使命。而他的人頭依然是刺秦的主要工具之一。遺憾的是在秦王殿上,他卻親眼看到了荊軻刺秦的失敗與無可奈何。
對於樊於期的死,後人褒貶不一。但更多的人感嘆樊於期面對生死抉擇大義凜然從容赴死,認為其捨生取義值得稱道,同時也為荊軻刺秦這部歷史大劇增添了悲壯色彩。清代愛新覺羅成桂有詩曰:“去國傷無奈,投燕冀力同。舉家無孑影,孤館有淒鳳。願遂頭寧斷,行違計未工。空將一縷血,血染至今紅。”明代陳璟卻認為“將軍肯緩須臾死,山鬼罾魚禍已萌。”明代的何景明也評論說:“燕丹寡謀當滅身,光也自刎何足雲,惜哉枉殺樊將軍!”
然而百姓有感於樊於期輕生重義,都給予同情和讚美。樊於期死後,樊館山即因樊於期血灑此地而改名為血山。附近的村子以山為名,就叫血山村。後人在山上建塔紀念,塔三層,代表天地人三才,四方形無頂,象徵樊於期遺體有四肢而無頭顱。塔南建法華寺,內供樊將軍牌位。荊軻塔下原來建有三義廟,明清朝時廟裡一直供奉著荊軻、田光和樊於期。可見,樊於期作為殺身成仁的義士,千百年來始終是受人景仰的。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 詩詞
張志真《祭樊於期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