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葉冷淘(中國古時傳統涼食)

槐葉冷淘(中國古時傳統涼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槐葉冷淘,中國古時傳統的一種涼食。以面與槐葉水等調和,切成餅、條、絲等形狀,煮熟,用涼水汀過後食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槐葉冷淘
  • 拼音:huái yè lěng táo
  • 實質涼麵
  • 起源唐代
歷史記載,起源發展,製作方法,

歷史記載

槐葉冷淘(huái yè lěng táo),所謂冷淘,就是涼麵。
唐·杜甫有<槐葉冷淘>詩,仇兆鰲,注引。朱鶴齡曰:“以槐葉汁和面為冷淘。”
宋·蘇軾 有《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鱸魚過詹史君食槐葉冷淘》詩。亦省作“ 槐淘 ”。
清·錢謙益《謝德州張太守送酒》詩:“香翻乳酒傾雲液,油點槐淘瀉玉盤。”

起源發展

“槐葉冷淘”始於中國的唐代。唐制規定,夏日朝會燕饗,皇家御廚大官(也作“太官”)所供應給官員的食物中,即有此味,可見原為宮廷食品。隨著時間的推移,宮廷食品逐漸傳入市肆民間,並將用槐葉與麵粉合制,改“槐葉冷淘”為翡翠面,成為城鄉人民的盛夏消暑美味。

製作方法

當代的製法大致為:采青槐嫩葉搗汁和入麵粉,做成細麵條,煮熟後放入冰水中浸漂,其色鮮碧,然後撈起,以熟油澆拌,放入井中或冰窖中冷藏。食用時再加佐料調味,成為令人爽心適口的消暑佳食。<唐六典> :“太官令夏供槐葉冷淘。凡朝會燕饗,九品以上並供其膳食。”
宋代著名詩人王禹的《甘菊冷淘》詩。詩中有這樣的句子:“……淮南地甚暖,甘菊生籬根。長芽觸土膏,小葉弄晴暾。采采忽盈把,洗去朝露痕。俸面新且細,溲牢如玉墩。隨萬落銀縷,煮投寒泉盆。雜此青青色,芳香敵蘭蓀……”詩中,把“甘菊冷淘”的製法和特點寫得一清二楚。麵條是“煮投寒泉盆”做成的。由於摻進了甘菊汁,所以冷淘的顏色青青,“芳香敵蘭蓀”,可謂色香味俱佳了。
再往後,元代《雲林堂飲食制度集》中亦有“冷淘面法”,是用鱖魚、鱸魚、蝦肉等做“澆頭”的冷麵,風味也佳美。總之,古代冷淘面的花色品種是很多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