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體系圖

構造體系圖

構造體系圖(structural system map)又稱構造型式圖,是用於表示不同時期、不同類型構造體系展布規律和基本特徵的綜合性圖件。用圖件形式表示客觀地質構造現象的基本規律和內在聯繫,反映編圖者對某一區域地質構造的研究程度和認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構造體系圖
  • 外文名:structural system map
  • 別稱:構造型式圖
  • 類型:綜合性圖件
概念,構成,簡史,

概念

按不同需要,此圖的內容也不盡相同:①表示不同性質構造要素、不同活動程度構造地塊和各種類型構造體系,即反映地質構造三重基本概念有關的內容;②除此還反映各種地質作用(如沉積建造、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及成礦作用的產物)和各種地質現象(如火山、溫泉和地震等);③表現不同時期的構造特徵可編制古構造體系圖或活動構造體系圖等;④為反映構造體系成生髮展過程和階段,可據區域構造不整合等標誌,把不同地區的地層合併用幾種協調的色調錶示;⑤還可根據不同目的編制各種圖件(如構造體系與礦產分布規律圖、構造體系與含油氣盆地分布規律圖、活動構造體系與震中分布規律圖、構造體系與地熱關係圖等)。編圖時必須以區域地質研究為基礎,以區域地質調查成果作為基本參考資料;系統編制各種資料卡片,並進行室內和野外研究,突出反映全局性和規律性的內容。

構成

不同形態、不同性質、不同等級、不同序次和不同方向,但具有成生聯繫的各項結構要素所組成的構造帶,以及它們之間所夾的岩塊或地塊組合而成的總體。曾稱構造系統。地質力學認為地質構造具有三重基本概念,即結構要素、地塊形態、構造體系。構造體系是全球性或區域性構造運動的產物,反映一定形式的構造應力場。因此,一個構造體系便構成一幅應力作用的應變圖像。構造體系往往具有一定的構造型式,並且大體上在相同時期產生。
構造體系是由不同的地塊、岩塊、構造帶組成的。地塊指具有一定綜合結構形態的地質塊體。不同的地塊具有不同的物質組成和結構構造,但往往具有明確的界線。比較活動的狹長帶狀地塊稱為褶皺地帶,簡稱褶帶。相對穩定的不規則板狀地塊稱為塊壘地,簡稱塊地。在長期複雜的地殼運動中,褶帶和塊地可以互相轉化。地殼中由於岩石變形強烈,形成了許多構造形跡密集的窄長地帶,稱為構造帶。其形態有直線形的和弧形的,其形成的力學性質有擠壓性的、張裂性的、扭裂性的和其他複合性質的。同一方式的地殼運動所產生的各種地質構造在空間展布、發生髮展和力學機制等方面均有內在聯繫。成生既表示生成,又包含發展的過程。確定一個構造體系的存在,首先要確定它所屬的構造成分之間的成生聯繫。
構造體系可分為三大構造類型:
①緯向構造體系,其構造帶走向與地球緯度線一致。
②經向構造體系,其構造帶走向與地球經度線一致。
③扭動構造體系,又可分為直扭構造體系和旋扭構造體系,是東西向或南北向水平運動發展不平衡的產物,因此可以把它們看作東西向或南北向構造的變種。構造型式是指具有共同的組合形態特徵,也即一定標準類型的構造體系。
構造體系圖

簡史

認識構造體系的存在,是從認識山字型構造開始的。李四光等人在1925~1928年間發現了歐亞山字型、淮陽山字型、廣西山字型和其他一些不同類型的構造體系以後,於1929年在《東亞一些典型構造型式及其對大陸運動問題的意義》論文中,明確了構造體系的概念。30~40年代初期發現了許多構造體系的定型性、定位性、定時性和它們之間的複合關係。1955年孫殿卿等發現了反S型構造,1959年吳磊伯等發現了南北向構造帶。1962年李四光在《地質力學概論》一書中進一步把構造體系劃分為3大構造類型,即經向構造體系緯向構造體系和各種型式的扭動構造體系。並歸納了每一構造類型共同的形態特徵和它們獨特的構造型式。
地塊、岩塊、構造帶 地塊可分為:比較活動的狹長帶狀地塊稱為褶皺地帶,簡稱褶帶,相對穩定的不規則板狀地塊,稱為塊壘地,簡稱塊地。構造活動區內或活動性構造帶記憶體在的相對穩定的地塊,稱為“安全島”。在長期複雜的地殼運動中,褶帶和塊地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任何地塊都受到構造體系和岩石性質的制約。岩塊常指中、小型岩石塊體,實際上是小的地塊。地殼中,由於岩石變形不均一,在某些地區岩石變形強烈,許多構造形跡密集成窄長的地帶,統稱為構造帶。構造帶有直線形的和弧形的,它們的力學性質各異,有擠壓性的、張裂性的、扭裂性的和其他複合性質的。例如褶帶、擠壓構造帶就具有壓性結構面的力學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