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力學概論

地質力學概論

《地質力學概論》是李四光編寫,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該書共分四章,約20萬字,簡潔系統地論述了地質力學的研究內容、任務、學術思路、理論體系、方法步驟、存在問題、發展方向、地殼運動問題起源,以及在地質勘查工作的套用。

基本介紹

  • 書名:地質力學概論
  • 又名:Introduction to Geomechanics
  • 作者:李四光
  • 類別:地質學
  • 頁數:228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9.10
  • 裝幀:精裝
說明,內容,圖書目錄,作者,

說明

李四光著。成書於1960年代初,1962年內部出版,197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全書共分四章,約20萬字,簡潔系統地論述了地質力學的研究內容、任務、學術思路、理論體系、方法步驟、存在問題、發展方向、地殼運動問題起源,以及在地質勘查工作的套用。
第一章,有關地質構造的若干傳統概念述要。
第二章,提出研究地殼構造七個方法步驟:第一步,鑑定每一種構造形跡或構造單元的力學性質;第二步,辨別構造形跡的序次,按照序次查明同一斷裂面力學性質可能轉變的過程;第三步,確定構造體系的存在和它們的範圍;第四步,劃分巨型構造帶,鑑定構造型式;第五步,分析構造體系的聯合和複合;第六步,探討岩石力學性質和各種類型的構造體系中應力活動方式,進行構造應力場分析;第七步,構造模擬實驗。
第三章,當前地質力學中存在的問題。重要的有構造運動時期的鑑定,古構造型式的鑑定,各級構造型式對大礦化帶和礦田的控制作用,構造型式所涉及的地殼深度、各種結構面或構造顯示力學含義的特點,各種褶皺形式的決定因素,岩石的彈、塑性能的統一性與鬆弛現象,在岩層中不顯示構造跡象的應力作用和現時尚在活動的應力分配情況的探測等。
第四章,地殼構造運動起源問題。指出地殼運動都具有全球性、周期性和定時性。確定地殼運動方式,特別是運動方向,是追索地殼運動起源的先行步驟,論證了地殼運動起源於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等。

內容

本書是科學巨匠叢書中的一冊,書中以大量翔實的資料及生動的文筆詳細記敘了當代著名科學家李四光的身世及科研成就。向讀者展示了科學家不墨守成規,勤奮嚴謹。孜孜不倦地對科學的探索精神。 本書內容豐富,集知識性及可讀性為一體,使青少年從中領略科學巨匠的思想風範和人格力量,在輕鬆愉悅的閱讀中陶冶情操,開闊心胸,擴大視野,從小就在心田中植入科學的種子。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概念述要
1.1 關於討論地殼運動問題的若干重要觀點
1.2從地殼組成的觀點研究大地構造的幾個方面
1.2.1基底和覆蓋沉積層的劃分以及它們個別形成的過程
1.2.2隆起和沉降地區的劃分以及它們相對的起伏形態的轉變過程
1.2.3地槽和地台的劃分以及它們轉變的過程
1.2.4根據各種褶皺形態的特徵推斷基底的起伏形狀
1.2.5從造山褶皺、區域變質、火成岩活動地帶的轉移和矽鋁層、矽鎂層在地球表面分布的範圍推斷大陸成長的過程
1.2.6在地面露出和假定埋伏在地下的深斷裂對地塊的劃分亦即地殼的組成形式所具有的意義
1.2.7從古地理形勢的演變,或根據古地理形勢的假定,結合區域地質的某些條件,劃分構造區域為“構造單位”;並根據構造單位的某些共同特點,分別構造單位的類型;或按照它們各別固有的特點,劃分獨特的構造區
1.2.8其它
1.3從地殼結構的觀點劃分構造形態的若干傳統概念
1.3.1普通構造形跡類型的傳統名稱述要
1.3.2多少被認為具有普遍性的構造帶(或區)的若干重要類型
第二章 方法
2.1鑑定每一個構造形跡或構造單元(在地質力學上稱為結構要數)的力學性質
2.2辨別構造形跡的序次,按照序次查明同一斷裂面性質可能轉變的過程
2.3確定構造體系的存在和它們的範圍
2.4劃分巨型構造帶,鑑定構造型式
2.4.1第一類
2.4.2第二類
2.4.3第三類
2.5分析聯合和複合的構造體系
2.6岩石力學性質和各種類型的構造體系中套用活動方式
2.7模型實驗
第三章 存在的問題
3.1構造運動時期的鑑定
3.2古構造型式的鑑定
3.3各級構造型式對大礦化帶和礦田的控制作用
3.4構造型式所涉及的地殼深度
3.5各種構造面或構造面顯示力學含義的特點
3.6各別褶皺形式的決定因素
3.7岩石的彈、塑性能的統一性與鬆弛現象
3.8在岩層中不顯示構造跡象的應力作用和現時尚在活動的應力分配情況的探測
第四章 起源問題
4.1運動發生的時期
4.2運動的方式和方向
4.3運動的起源和動力的來源

作者

李四光 (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省黃岡縣人(今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回龍山鎮)。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領導人。中國古生物學、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研究的開拓者,創立大地構造理論地質力學,對亞歐大陸東部山脈體系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觀點,是現代板塊構造理論出現之前的大地構造理論之一。
20年代,李四光在北京大學地質系擔任教授。獲得了伯明罕大學的科學博士學位。解放後,李四光對中國的能源、地震、礦產資源等方面都提出了重要的指導性意見,推動了中國地質工作的開展。他還非常精通於古生物學、第四紀冰川地質和地質力學。李四光另一個重大貢獻就是打破了“中國貧油論”的錯誤論斷,為中國人民找到了大油田。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