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內容
2006年11月28日在榆樹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市長 李國強
各位代表:
我代表榆樹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做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過去四年工作回顧及2006年工作總結
四年來,堅持加快發展不動搖,經濟實力日益增強。預計到2006年底,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55億元,比2002年增加72億元,年均增長16.9%;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2億元,比2002年增加1.1億元,年均增長18.9%。連續兩年奪得全國十大產糧標兵市殊榮,形成糧食、園藝特產、畜牧業、勞務輸出、農產品加工業等主導產業,二、三產業比重不斷提升,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
四年來,堅持改革開放求活力,發展後勁有效積蓄。完成151戶國企改制任務,化解債務26億元,被評為全省國有工業企業改革攻堅先進單位;民營經濟成為縣域經濟主要支撐,2006年完成增加值55億元,年均增長35%。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非稅收入收繳、政府收支分類、財政供養人員指紋認證4項改革深入推進,財政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免徵農業稅綜合配套改革、政府機構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深化,縣域發展活力得以釋放。引資規模大幅提升,四年累計引進內資38億元、外資8068萬美元,年均分別增長21%和11.7%;五棵樹經濟開發區、環城工業集中區承載能力明顯提高,一批支撐未來全市經濟發展的骨幹項目相繼落地,發展後勁日益增強。
四年來,堅持城鄉統籌發展,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投資16.5億元,新建改建各級公路2300公里,全市硬質化路面達到4447公里,基本實現村村通目標。投資1.2億元,完成工農大街、健康路等“兩街九路”及供水、供熱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任務;改造巷路167條40.9公里,完成人行步道硬鋪裝13.2萬平方米,安裝路燈449盞;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城市宜居水平不斷提高。投資1.44億元,完成榆樹南大溝、李合水庫、拉林河護岸等66項水利工程。造林4600公頃,農防林更新改造取得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林業生態建設進一步加強。
四年來,堅持讓民眾多得實惠,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累計投入2.4億元改善辦學條件,教育質量逐步提高。民眾文化和專業藝術蓬勃發展,成功承辦了“將軍杯”全國象棋甲級聯賽、吉林省二人轉藝術節及農村文化活動月啟動儀式,被省文化廳命名為“二人轉之鄉”。全面加強疾病防控體系和醫療機構建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傳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成效。廣電事業長足發展,節目質量、基礎設施得到改善。計生工作被評為全國人口與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市、信息化建設先進市、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市。就業再就業取得成效,城鎮登記失業率得到控制;社保覆蓋面不斷擴大,兩金髮放率得到保證;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體系基本形成,社會福利社會化步伐加速推進;先後被評為全省民間組織管理先進市、全國村民自治先進市、省和長春市雙擁模範城。累計投資2300萬元支持國防事業建設,被國防部命名為全國徵兵工作先進單位。預計到2006年底,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00元,年均增長11.3%;農民人均純收入4860元,年均增長11.7%。
2006年,是政府工作承前啟後的一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奠基年。年初以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加快實施“一線四點”戰略,大力推進“一二三四五”工程,求真務實,紮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和目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
──項目建設突飛猛進。全年新建、續建、擴建投資500萬元以上生產加工型項目80個,總投資50.7億元。全市投資超千萬元的生產加工型項目總數已近百個,特別是總投資分別為24億元、10億元的中糧生化、吉糧天裕2個玉米深加工項目的建設,結束了我市沒有大項目的歷史。規模以上工業提速增效,完成總產值15.8億元、增加值4.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0.3%和31.4%。全面落實軟環境建設若干規定,營造了近年來最好的招商引資氛圍,為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鋪平了道路。
──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五棵樹鎮、弓棚鎮十三號村、黑林鎮天德村、先鋒鄉民權村、大坡鎮西山村、土橋鎮小鄉屯等省、長春市及我市試點單位的建設工作全面啟動,發揮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得到了省和長春市的高度評價,並在我市召開了全省新農村建設現場會。在新農村建設的推動下,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增長,糧食總產首次突破50億斤的階段性水平,再創歷史新高;園藝特產業實現產值24億元,勞務輸出業實現收入10億元,牧業實現總產值3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0%、25%和20.7%。
──城鄉面貌繼續改觀。投資3.15億元,開發建設34.2萬平方米城鎮樓房,完成繁榮大街02標段、三盛路西段、鐵北路等道路新建和改造工程,以及城市供水、供熱、園林綠化等工程。投資1億元,完成榆陶公路8.87公里建設工程;投資1億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335公里;投資8100萬元,完成榆江公路可研評審、外業堪查設計、征地拆遷等工作;完成了榆舒鐵路建設可研評審的初審工作。投資1000萬元,啟動了電力城網改造工程。完成了基準地價更新工作;全面展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大力開展了綠化年活動,造林400公頃,造林質量名列全省第一。精心打造“藍天碧水工程”,408家企業及個體業戶煙塵污染得到有效整治,全市空氣品質明顯改善,由國家三級標準提升到二級標準;吉糧天裕、中糧生化、四海實業、天裕酒業等8家外埠投資企業投資6000萬元,冰峰啤酒、市醫院等5家單位投資1000萬元,用於治理水污染,實現了污水達標排放。
──和諧社會建設穩步實施。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43.8%,高考成績名列長春地區4縣(市)和雙陽區之首,文化體育工作邁出新步伐。新建、擴建、維修25家鄉鎮衛生院;落實了農村防保經費及防保人員工資,鞏固了農村預防保健網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68%,農民得到醫療補償2322萬元。廣播電視節目質量不斷提高,基礎設施得到改善,管理力度進一步加強。全市符合政策生育率達到9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9‰。下崗失業再就業3100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全市參加養老、失業、醫療保險人數分別達到3.7萬、4.4萬、4.2萬,社會保障能力不斷增強。4.4萬城鄉人口得到最低生活保障,31個農村敬老院改造成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不斷加大,打擊各種犯罪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安全生產、民眾信訪等工作取得較好成績。統計、人事、編制、檔案、民族、宗教、物價、審計、老齡、婦女兒童、關心下一代等工作都有新進步。
──依法行政深入推進。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了政務中心功能。大力推行政務公開,行政效能不斷提高。自覺接受人大的工作、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共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7件,政協委員提案71件,辦復率達到100%。堅持科學決策、集體決策、依法決策,聘請專業研究機構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進行戰略研究,為更好地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和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各位代表,總結過去,四年的歷程很不平凡,在制約因素較多的情況下,實現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成績來之不易。全市改革與發展取得的所有成績,得益於市委堅強正確的領導,得益於市人大的監督支持,得益於全市幹部民眾形成的團結一心、奮發創業、實幹興市的強大合力。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榆樹建設的同志們、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四年的發展歷程,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政府工作與人民民眾的期望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經濟總量不大,經濟實力不強,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僅為1.4%;農民增收長效機制不健全,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一些民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沒有徹底解決,城鎮就業、社會和諧穩定的壓力相對較大;政府及部門行政效率和服務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等。對此,我們將採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二、未來五年奮鬥目標和2007年主要任務
未來五年,是我市加快發展的重要機遇期。目前,我市經濟社會正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初級階段,處於要素驅動向投資驅動的過渡階段。要在綜合競爭日趨激烈、周邊地區競相發展的情況下求得實質性突破,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必須搶抓機遇,迎難而上,戮力拚搏,以快促強,努力實現全市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
未來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市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為指針,以建設吉林省北部區域性中心城市為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建設和諧社會為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以提高人民民眾生活水平和質量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實施“一二三四五”工程,力爭用五年時間,把榆樹建設成為經濟結構合理、產業特色鮮明、城市功能完備、生態環境優良、社會和諧穩定、人民生活殷實富足的全國縣域經濟發展強市。
主要預期指標為:在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的基礎上,到201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10億元,年均增長14.9%,在經濟總量上實現“再造一個新榆樹”的目標;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3.7億元,年均增長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萬元,年均增長10.8%;農民人均純收入8000元,年均增長10.5%。全市綜合經濟實力排在全省前列,力爭十年成為全國百強縣。
2007年是我市經濟社會乘勢而上的關鍵年。全市發展的主要預期指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78億元,比上年增長14.8%;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2.4億元,比上年增長9.1%(比“十一五”基期2005年增長41.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8.5億元,比上年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20億元、增加值5.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6.6%和24%;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7300元,比上年增長10.6%;農民人均純收入5260元,比上年增長8.2%。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突出抓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集群化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不斷壯大縣域經濟產業支柱
著力打造主導加工產業。集中優勢資源,發展玉米、大豆、稻米、蔬菜、畜禽、白酒六大系列產業,引導生產要素向六大系列產業集聚。適當錯位發展,加強農業機械、農資製造業培育,延伸農產品加工業領域。
強力推進重點項目。啟動中糧生化、吉糧天裕2個玉米深加工項目二期工程,圍繞玉米產品的深度開發引進項目,拉長玉米加工產業鏈條;大力支持禾豐米業無菌包裝米飯項目建設,把禾豐米業建成全市綠色稻米加工業的龍頭;四海實業生豬年屠宰能力達到150萬頭、熟食加工達到3萬噸;漢德食品肉牛年屠宰能力達到10萬頭;加拿大瑞威集團秸稈發電項目、長春凱德公司年產100萬噸高營養秸稈飼草項目、吉林省天潤生物公司年產30萬噸淨化玉米加工項目年內開工建設。
全力打造“東北白酒名城”。依託資源、技術和品牌優勢,實施優勢企業培育、品牌整合、市場開發三大戰略,使我市白酒釀造業在省內及東北形成產業優勢,力爭“東北白酒名城”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命名。爭取3至5年,白酒規模企業達到10戶,其中榆樹錢酒業集團進入全國白酒釀造企業50強;全市白酒產量達到8萬噸,實現稅收1億元;集中推出高檔品牌3個,“榆樹錢”成為全國強勢白酒品牌。
大力推進“兩區”建設。五棵樹經濟開發區和環城工業集中區,力爭完成新建道路、污水處理、供水等工程14項,進一步提高基礎設施承載能力,為項目建設搭建平台。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91億元,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4323萬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0.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4.7%、26.8%和23.6%。
(二)切實抓好“三農”工作,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擴大新農村試點範圍。選擇好、中、差三類村屯進行全面試點,為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探索路子,積累經驗,帶動全市新農村建設全面開展;加大對試點單位的支持力度,安排預算資金500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和農村國小改造等公益事業建設。開展興辦農民夜校試點,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和就業技能,為新農村建設培養新型農民。
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推動百萬畝專用玉米、百萬畝高油大豆、50萬畝優質水稻,以及綠色蔬菜、烤菸等8個高效園藝特產種植區建設;加快肉牛、生豬、奶牛、肉蛋雞、大鵝、貉業6大牧業經濟區建設,新建100個牧業小區和家庭牧場。全市糧食產量要保持50億斤階段性水平;園藝特產業實現收入27億元,比上年增長12.5%;牧業實現產值37.5億元,比上年增長7.1%。力爭認定綠色和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0萬畝,總數達到90萬畝;認證綠色和無公害農產品10個,總數達到40個;打造“榆樹”大米品牌,爭取5年成為全國知名品牌。
改善農民生活質量。落實各項惠農政策,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啟動農村小康環保行動,做好垃圾處理、改水改廁等工作,徹底改變村屯髒亂差狀況。
規範農村經濟管理。加強鄉村債務化解、農村財務管理、農民負擔監管、土地規模經營、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和農村信用社支農等工作,積極探索農業保險制度,為農村經濟發展理順關係。
(三)突出發展現代物流業,努力拓展第三產業發展領域和空間
加快市場和物流園區建設。新建20萬平方米、功能完備的五棵樹黃牛交易市場,打造區域性肉牛集散中心;完善市區糧食批發市場、五棵樹農業部定點蔬菜批發市場功能,提升兩大市場規模化、專業化水平。加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在榆樹城區建設一處大型物流園區,在五棵樹經濟開發區和環城工業集中區建設區域物流園區。發展超市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推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構建多元化現代流通網路。
培育新型商貿業。引進現代企業集團,在政府原址建設南洋國際商業中心,運用國際先進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塑造區域性現代商貿名城。
推進信息服務業。與行政辦公中心同步建設標準化的全市信息交換平台,發展電子政務。發揮中小企業信息網、農業信息網作用,加快網際網路入村進戶步伐,提高信息服務水平。
打造特色旅遊業。堅持統一規劃、分期建設、分項招商、分區經營的原則,開發旅遊項目,改善基礎設施,綠化美化環境。完成全市旅遊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推進五棵樹、雷劈山、青頂山、小鄉旅遊區建設,啟動霸家湖旅遊區建設工作。五棵樹沿江旅遊區要完成江心島、吉發集團遊樂區及財政培訓中心等景觀和基礎設施建設。
(四)加快推進城鎮建設,著力提高城鎮帶動區域發展能力
全面提升規划水平。嚴格執行《榆樹市中心城總體規劃》,堅決避免重複建設、無序建設。著手編制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10個合併鄉鎮和先鋒鄉規劃編制工作。
全面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行政辦公中心西移步伐,行政辦公樓力爭2007年年底投入使用,全面啟動政務中心建設工作,建成一處星級賓館;實施繁榮大街延伸、三盛路延伸、健康路延伸、中心街改造、新民大街排水工程,啟動新區路網、70萬平方米供熱併網、30棟樓房單戶供水、5處二次供水加壓泵站、城區手拉手電力環網等新建及改造工程;積極籌建引松入榆、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重大城市建設工程。完善五棵樹、弓棚、大坡、新立和泗河5個重點鎮基礎設施,增強小城鎮承載功能。投資1000萬元,完成向蔡公路八號至102國道16.5公里專項養護工程;投資9000萬元,建設農村公路300公里,使“村村通”向“屯屯通”發展。
全面提高美化綠化水平。實施新城區精品綠化工程,實施建設街、向陽路綠化帶改造工程,實施繁榮大街、鐵北路、三盛路和健康路西段綠化帶新建工程,規劃建設新的市區廣場。
全面加強城鎮管理。強化市區計程車運營秩序、市場外溢、占道經營、露天燒烤等整治工作;改革垃圾傾倒辦法,建設垃圾中轉站,取締主街路垃圾箱;實施“清潔”、“寧靜”工程,強化油煙和噪聲污染整治,市區空氣品質穩定保持國家二級標準,全年優良級天數超過300天;嚴格執行挖掘道路程式和辦法,杜絕私挖亂改道路現象;力爭把市區82萬平方米舊住宅區規劃為10處物業管理小區。堅持“統一收購、統一儲備、統一規劃、統一出讓”的運行機制,凡經營性用地一律採取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式供應,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保證項目建設用地。加強村鎮秩序和環境衛生治理,營造秩序井然的村鎮環境。創新管理機制,成立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切實強化城市管理工作。
(五)縱深推進改革開放,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大力開展招商引資。跟蹤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的投資布局和發展動向,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及港澳台、日韓等地區和國家為招商引資主攻區域,全年力爭引進內資14.3億元、外資2700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9.2%和8%。
全力營造發展環境。強化“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責任意識,推進“一站式”服務,確保項目建設“一路綠燈”。嚴厲查處涉軟案件,營造親商安商氛圍。
合力助推全民創業。積極開展“創辦小企業、開發新崗位、促進廣就業”活動,扶持創業典型,開闢創業基地,啟動中小企業擔保公司解決融資難問題,推動全民創業工作順利開展。
著力打造榆樹品牌。利用各種媒體、展會活動,宣傳“天下第一糧倉”、“省級農產品加工試點市”、“東北白酒名城”、“二人轉之鄉”、“小鄉愛國主義和先進性教育基地”等品牌,提升榆樹對外知名度,吸引目光、聚合人氣、匯集商流。
努力加快各項改革。推進酒精廠、澱粉廠和啤酒廠3戶企業的政策性破產工作,推進廠辦大集體企業、商業和物資系統企業改制工作,推進糧食企業改制收尾工作,年內力爭完成改制任務。加大政府採購力度,鞏固國庫集中支付和農村稅費改革成果,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實施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加快獸醫管理體制改革,深化農村綜合改革,促進鄉鎮政府職能轉變。
(六)千方百計增加財政收入,努力提高財政金融保障能力
培植財源,擴大總量。用足用好財政調控手段,支持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建設,壯大支柱財源,擴大財政收入總量。
依法治稅,嚴格監管。加強稅源排查,摸清稅源狀況,嚴格依法徵稅,確保應收盡收。堅決打擊偷、逃、抗、騙稅行為,確保稅源不流失。認真開展財政監督檢查,嚴肅查處截留、坐支、挪用財政資金等違法違紀問題。加強國有資產目標責任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厲行節約,嚴控支出。強化預算約束和執行,堅決杜絕不合理開支。在“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的前提下,合理調整最佳化支出結構。
改善環境,健全機制。培樹誠實守信社會風氣,加快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完善銀政、銀企雙向交流機制,引導金融部門發揮資金主渠道作用。
(七)積極構建和諧社會,真正讓發展的成果惠及於民
推進“科教興市”步伐。全力籌建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積極推動全市科技進步。
強化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保證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逐年增長。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改善薄弱校辦學條件。實施村小改造工程,力爭3到5年,把全市村小建成滿足現代教育教學需要的標準化學校,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鞏固市區高中辦學成果,努力把實驗高中、榆樹一中、長榆高中建成各具特色的優質高中;積極扶持農村高中,努力改善農村高中辦學條件;高考成績繼續保持長春地區4縣(市)和雙陽區之首。整合職業教育資源,新建職教中心,打造職業教育“航母”。加快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幼兒教育和民辦教育發展步伐,促進各類教育全面發展。
增強醫療衛生保障能力。繼續抓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參合率力爭達到80%以上;加強疾病防控體系建設,全力做好流行性出血熱等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推動市鄉醫療機構建設,滿足城鄉居民就醫需求;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和商業賄賂,嚴格食品衛生監管,強化血液製品安全;加強婦幼保健工作,嚴格助產機構和技術人員準入;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提高全市衛生綜合水平。
加強文化、體育建設。籌建多功能、開放式文化體育活動中心(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全面啟動農村數位化電影全國試點縣放映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民眾性文體活動,滿足民眾精神文化需求。強化檔案管理,籌建綜合數字檔案館,達到全省縣級標準檔案館要求。
提高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水平。落實農村實行計畫生育家庭和城鎮獨生子女家庭獎扶政策;符合政策生育率達到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9‰以內。免費提供優生篩查、優生監測服務,使出生缺陷率降到5‰以內。建設市生殖保健服務中心和鄉鎮中心服務站,增強計生服務功能。
促進廣電事業發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加強新聞宣傳工作;深化廣播電視體制改革,做強廣電產業;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加快數位電視節目發展步伐。
啟動統籌城鄉就業工程。在全市建立城鄉一體的人力資源市場,統一的勞動用工管理制度,有效的就業服務、職業培訓和勞動管理體系,全面落實再就業優惠政策。全年實現城鎮1萬人穩定就業、35萬名農村勞動力順利轉移。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覆蓋面,探索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成市區4000平方米多功能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強化低保救助、災後救助、五保供養、貧困及殘疾家庭幫扶工作,妥善安排好社會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
全力維護社會穩定。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著力解決信訪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妥善處理社會矛盾糾紛;提高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水平,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狠抓安全生產工作,加強對食品、藥品、衛生、危險化學品、火災、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監管,堅決遏制重大事故發生;全面做好應急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全市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能力。大力實施“五五”普法規劃,提高公民知法、守法、依法維權意識;深入開展公民道德建設實踐活動,加強農村革除陋習、樹立新風工作,打牢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
(八)堅持依法行政,建設高效廉潔政府
全面完成明年和未來五年的工作任務,必須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努力造發展之勢,鼓實幹之勁,盡為民之責。
一要團結協作,共謀大事。上下一心,求同存異,在實幹中統一思想,在奮進中形成合力,以建設堅強、民主、有力的領導班子,帶動各項工作深入開展。堅持人民為重、和諧為本、發展為基,立足現實,著眼長遠,合力謀劃關係民生、關係榆樹未來的大事、實事,解決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以改革促進和諧,以發展鞏固和諧,以穩定保障和諧,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齊心協力促進榆樹發展。
二要勤勉敬業,奮發有為。珍惜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兢兢業業工作,勤勤懇懇幹事,做到守土有責,造福一方。著眼建設惠及百萬榆樹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奮發圖強,銳意進取,努力開創政府工作的新局面。
三要加強學習,提高素質。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不斷強化公務員培訓教育。大力營造學習氛圍,不斷增強政府工作人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幹事創業的本領。認真學習先進地區的發展經驗,結合榆樹新時期發展特點,努力提高科學發展的能力。
四要廉潔自律,依法行政。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努力建設清正廉潔的公務員隊伍。強化政府法制監督,認真貫徹《市政府工作規則》,完善決策程式,建立重大決策調研、諮詢、論證和社會公示、聽證制度,推進政府決策行為公正、透明。
在去年承諾實事有效辦理的基礎上,2007年,將採取經營城市、爭取上級資金等辦法,努力為全市人民辦好12件實事:
1.改造村小50所;
2.建成1.2萬平方米實驗中學綜合教學樓;
3.啟動建設市職教中心;
4.啟動建設文化體育活動中心(館);
5.啟動建設生殖保健服務中心;
6.改建農村衛生院10個;
7.全面啟動榆舒鐵路建設工程;
8.全面啟動53公里榆江公路建設工程;
9.新增城市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建成5處城市綠化廣場;
10.完成蘇家崗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11.完成延青攔河壩新建工程;
12.取消畜禽防疫費。
各位代表,時代把我們推上了構建和諧、加快發展、振興榆樹的歷史前沿。重任在肩,使命光榮。讓我們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團結百萬榆樹人民,銳意創新,乘勢奮進,萬眾一心,共謀大業,為春華秋實的古榆大地更加富饒,為朝氣蓬勃的現代榆樹更加和諧,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