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2日在榆樹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榆樹市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
- 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 地區:榆樹市
- 時間:2009年
內容
榆樹市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
市長 王立學
一、2009年工作回顧
即將過去的一年,是我市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是我們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奮發有為的一年。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帶領百萬人民,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一個中心、四大基地”發展戰略,全力以赴保增長、盡心竭力保民生、多措並舉保穩定,在巨觀經濟複雜多變的形勢下,走出了一條平穩較快的發展之路,圓滿完成了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預計到年末,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18.4億元,同比增長20.9%;一二三產比重為27 :24:49,其中二產比去年增長了5個百分點。全口徑財政收入、本級財政收入實現5.5億元、3.9億元,分別增長27.4%、27.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8億元,同比增長1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9500元、7200元,分別增長14.5%和8.1%。
(一)投資拉動成效顯著
準確把握國家擴內需、保增長政策投向,及時謀劃、啟動一批關係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大項目。全市整理儲備項目260個,總量達480億元;包裝上報143個,爭取國家支持32個,爭得國家投資1.4億元,拉動社會投資5.6億元,爭取的項目和資金相當一個地區的額度。農村“村村通”道路、病險水庫加固、引松入五、五長變電等28個項目全部竣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05億元,同比增長41.9%。
“兩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承載能力顯著增強,均被評為省級優秀開發區,分別獲得獎勵資金800萬元。
開展了招商引資九個月攻堅戰,簽約項目82個,總投資128億元,其中超10億元2個、超億元12個。引進內資19億元、外資3750萬美元,同比增長30.3%和31.2%,受到長春市表彰獎勵。
開工建設3000萬元以上項目103個,總投資156億元,其中續建14個,新開工89個,完成投資75億元。京糧集團米業加工和倉儲物流項目、吉林德春米業加工項目、清潔能源綜合利用等31個項目進展順利;長春英馳汽車轉向節項目、浙江恆豐機械鑄造項目、崟田環保科技等72個項目建成投產;華澤集團金六福成功整合榆樹錢酒業,吉林茅酒廠啟動生產,豐谷、吉久王酒業不斷壯大,進一步提升了酒業基地的對外影響力。
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開展黨員幹部包保企業活動,選派78名副鄉局級領導幹部到企業做聯絡員;搭建了銀企對接平台,為17戶企業爭取貸款2億元、貼息176萬元;嚴格落實軟環境23條規定,對違反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處理,立案查處涉軟案件9起,撤職或調整崗位13人,移交司法機關2人。中糧、四海、錦豐、冠利等骨幹企業產銷兩旺,對經濟的支撐作用逐步顯效。全市規模工業增加9戶,總數達到81戶,列入省級成長型企業37戶。規模工業產值實現46億元,同比增長35.3%。全市民營經濟總產值突破500億元,同比增長29.6%。
(二)農村經濟提質增效
按照工農並重以工促農、強市富民富民優先的思路,紮實推進農業農村各項工作。圍繞增產15億斤糧食目標,爭取國家投資3.8億元,加強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爭取獎補資金1000萬元,實施赤眼蜂防螟、測土施肥、大壟寬窄行等五項增產技術,高產作物面積持續增加;加大了人工影響天氣投入,完善了防雹網路,減輕了風雹、乾旱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糧食總產達到54.39億斤,實現了糧食生產全國“六連冠”目標。
蔬菜基地建設步伐加快。爭取專項資金2000萬元、啟動農發資金700萬元、財政擔保貸款2862萬元,吸納社會投資2億元,新建省級蔬菜園區5個、機關創業園區1個、鄉鎮園區13個,發展日光節能、無土栽培溫室、大棚4000棟,總數發展到3.4萬棟,蔬菜產值實現25億元。我市被農業部認定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
畜牧業平穩較快發展。加強了市場預警監測、品種改良、疫情防控工作,幫助養殖戶規避風險。紮實推進牧業小區建設,新建小區150個,總數達到530個,規模養殖戶達到7.1萬戶,牧業產值實現55億元。
農機化水平顯著提高。五棵樹、劉家被列為國家級農機示範區,爭取資金4200萬元,引進世界領先、國內一流大型配套農機具63套。落實農機補貼7100萬元,新增各類農機具2680台(套)。深松深翻整地14萬公頃,爭取省市補貼2000萬元。
率先在全省完成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破解了資金分配、糧庫回購、特殊群體保護、產權轉移等難題,上劃糧庫2個、出售11個、回購22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正式啟動。
惠農政策全面落實,兌現各項補貼資金6.3億元。“普九”化債全面完成,化解債務5000萬元。
鄉容村貌整治活動紮實推進,180個村屯實施了標準綠化工程,紅星鄉創建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通過驗收。爭取資金6200萬元,實施了新農村典型供電模式示範工程。
百鎮建設工程取得新突破。五棵樹鎮、弓棚鎮和劉家鎮被省政府確定為試點鎮,五棵樹鎮已爭取貸款1億元,為加快中心城鎮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全省棚膜經濟、深松整地現場會,長春市防雹網路、園藝特產、林業現場會均在我市召開。
(三)商貿流通繁榮活躍
出台了《促進服務業跨越發展的若干規定》,在稅費減免、市場融資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推動了服務業快速發展。
規劃了華昌文化廣場、中心街商貿城、振北市場“三大商圈”以及中心街餐飲服務等“七個專業街區”。啟動建設了“八大專業市場”。通過招商引資、市場融資等方式,總計籌措資金6.94億元,建成了建材、煤炭、農機市場;廢舊物資市場即將交付使用;振北、糧食、五金批發市場正在建設之中;長春歐亞集團綜合商貿服務項目正式啟動。總投資1.2億元的長春漢夏黃牛交易市場順利完工。專業市場建設為全民創業提供了平台。全市新增個體工商業戶2230戶,創辦新企業145戶,中小企業戶數達到5.65萬戶。
家電下鄉、機車下鄉、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全面落實,兌現補貼資金1337萬元,拉動消費9000萬元。“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深入實施,建設農家連鎖店240個。
強化了市場監管。開展了食品、藥品市場整治行動,對“五小”行業進行了專項治理,加強了質量、計量監察,規範了市場經營秩序。
(四)城市品位顯著提升
圍繞打造吉林省北部區域性中心城市戰略目標,高標準、高起點編制城市規劃。《榆樹中心城總體規劃》進入成果報批階段,城區7平方公里控制性詳規編制完成。
“安居房”、“潔淨水”、“滿意熱”、“暢通路”等工程統籌推進。6個跨年棚改區段交付使用,新改造區段拆遷11萬平方米,新建樓房40萬平方米,回遷13萬平方米;市區總計開發樓房102萬平方米,村鎮開發樓房8.4萬平方米。
《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啟動實施,城市供水質量得到保障。爭取國家投資7000萬元,建成了五棵樹江北污水處理廠,五棵樹鎮成為全省第一家有污水處理能力的鄉鎮。市區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已經完工,二期18.5公里配套管網工程正在建設。
新建了新城區集中供熱站,完成了老城區3個小區分戶供熱改造。治理超標鍋爐62台,市區大氣優良天數突破320天。民用壓縮天然氣一期工程建設完成,997戶居民年末實現供氣。
完成了市區承恩街南段道路改造;三盛路西段、環政路開工建設;新建農村公路480公里,“屯屯通”達到75%;榆山線新立段改造完成;改造危橋36座;榆舒鐵路全線貫通,即將投入運營,全市人民多年夙願得以實現。
加大了環衛設施投入。投資996萬元,購置垃圾壓縮車4台、清雪車4台、垃圾收集車200台,設定果皮箱800個。市區實現全天候保潔。
物業管理試點逐步鋪開,4箇舊住宅小區、10個新建小區、12個單體樓物業管理進一步規範。
新建了新城區公園、廣場,完成了政府前路、新民大街立體綠化、老城區重點街路綠化補植工程,城區新增綠地41萬平方米。
“培育榆樹文化、鑄造榆樹品牌”工作全面展開,城市形象設計完成。
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工作取得成功,被命名為“吉林省省級衛生城市”。通過全市上下合力攻堅,市場秩序、交通秩序得到集中整治,占道經營、私搭亂建等行為得到集中清理,病媒生物防治、民眾健康教育取得成效,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市品位顯著提升,吉林省北部區域中心城市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
(五)社會管理全面加強
以“安全建設年”活動為載體,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信訪穩定、交通秩序、疫情防控、食品和消防七個領域,全面開展了安全隱患整治行動,排查整改安全隱患658處。
建立了信訪穩定述職制度,開展了信訪積案化解年活動,進一步強化了基層接訪工作,信訪總量同比下降19%,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得到解決。
加大了“兩搶一盜”和團伙犯罪打擊力度,刑事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26%,破案率達到90%。加大了“黑彩、黑班、黑車”整治力度,打擊“黑彩”18起,銷毀賭博機1348台;整治亂辦班12個;查處非法營運計程車476台,取締“黑車”59台。
強化市長公開電話職能,建立了市長公開電話與軟環境投訴辦理聯結機制。公布書記、市長電子信箱,民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解決。
社區辦公條件不斷改善,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
推進了政府機構改革,完成了機構撤併、職能最佳化、人員配置等改革任務。
實行了采管分離,政府採購不斷規範,機關後勤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以基層滿意、民眾滿意、企業滿意為目標,開展了創建“三滿意”機關活動,實行了目標考核責任制,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
(六)民生成果全民共享
本著集聚財力、積極而為的原則,大力改善民生。向上爭取專項資金6.8億元,保證了社會保障、社會事業、民生重點工程支出。全年改善民生累計投入25.4億元,106項民生計畫及政府承諾的12件實事全部完成。
制定了公平、公正的上崗機制,1639名事業單位改革待崗人員重新走上工作崗位,民眾熱切期盼、事關發展穩定的遺留問題逐步妥善解決。
著眼弱勢群體住房難問題,籌措資金6000萬元,發放廉租補貼2700戶,新建廉租房3.8萬平方米,相當於長春地區其他縣(市)新建總和,813戶困難家庭喜遷新居。整合社會資金7億元,改造農村泥草房1.2萬戶。
投資3000萬元,實施了40個村、66個自然屯、4.5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投資560萬元,改造市區二次供水14處,新建管網7處,1萬戶居民供水難問題得到解決。
開發城鎮就業崗位6637個、新增就業5298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173人,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舉辦7場大型就業洽談會,勞務輸出42萬人次,收入實現40億元。
城鎮職工養老、醫療、工傷、生育保險持續增加,城鎮居民、新農合保險實現常住人口全覆蓋。養老金結餘突破3億元,養老金、失業金按時足額發放。率先在大坡鎮西山村啟動新農保自費試點,338名60歲以上老人享受到每月55元的基礎養老金。
城鎮低保和人均補差標準達到170元、160元;農村低保和年人均補差標準達到1200元、700元,全年累計發放低保金8169萬元。
投資3600萬元,新建校舍2.3萬平方米,維修校舍2.8萬平方米,解除危房8400平方米。投資2400萬元,建成了職教中心。高考600分以上達到117人,重點本科進線748人,一般本科3129人,三本以上5532人,創歷史最好成績。
爭取中央投資1000萬元,地方配套600萬元,建成了標準化縣級中醫院。新建了20個標準村級衛生所、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了手足口、甲型流感、麻疹等傳染病防控工作,妥善處理了5起外輸和2起本地疑似甲型流感疫情。
實施“情牽新生命”優生優育促進工程,免費為8136名婦女待孕篩查,免費為3000名農村婦女婦科普查。
文體活動中心即將建成使用,影劇院重新修繕,農家書屋總數達到227家,建成各類文化大院50個,送戲下鄉100餘場,我市被評為“全國民眾體育活動先進縣(市)”。
廣播電視播出質量不斷提高。新增城鄉有線電視用戶1.3萬戶,總量突破13萬戶,居全省縣(市)前列。
開展了“法治文化節”、“送法下鄉”活動,民眾受教育面達到60%以上,我市被評為“全國五五普法先進縣(市)”。
行政執法監督逐步深入,政務公開水平全面提升。辦理人大建議32件、政協提案75件,促進了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檔案史志、關心下一代、金融保險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績。
我市連續四年榮膺“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市經濟在挑戰和考驗面前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我們之所以能夠戰勝困難,取得一定的發展成就,是因為堅持用科學發展觀來完善發展思路,把投資拉動作為推進發展的根本動力;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政府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是旗必奪、創優爭先、埋頭苦幹。成績的取得,是市委統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有效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各鄉鎮街、各部門、各條戰線幹部民眾同心同德、奮發有為的結果。在這裡,我代表市政府,向付出辛勤勞動的全市廣大人民和域外投資者、外來務工人員,向民主黨派、工商聯、各界人士,向公安幹警、駐榆部隊,向所有關心、支持榆樹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用廣大人民民眾的期盼來衡量,發展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不大,工業門類單一,結構不盡合理;農業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抵禦災害、穩產增產的能力需進一步提高;民眾的需求越來越高,改善民生、維護穩定的任務還很艱巨;社會管理仍很粗放,政府能力建設和職能轉變需進一步加強。對此,我們將採取得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0年主要任務
各位代表,明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為“十二五”規划起步開局奠定基礎的關鍵一年。全國經濟企穩回升的向好形勢、國務院出台的《關於進一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若干意見》、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必將為我市加快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我們要牢牢把握髮展大勢,充分利用這些政策條件,切實把工作重心集聚到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上來; 集聚到擴大項目投資、增強發展後勁上來;集聚到建設重大民生工程、發展社會事業上來,奮力實現榆樹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跨越。
根據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部署,政府工作總體思路是: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針,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牢把握“加快發展、為民謀利、和諧穩定”主題,堅持“一個中心、四大基地”發展戰略不動搖,堅持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不動搖,重點實施“五大工程”(百萬畝高產示範田建設工程,鄉村環境整治攻堅工程,西部新城規劃、設計、建設工程,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程,占地137公頃的郊野公園建設工程),著力辦好民生實事,全力加快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新型工業化進程,努力實現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大發展和快發展。
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65億元,同比增長21.3%。全口徑財政收入、本級財政收入實現6.8億元、4.8億元,均增長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40億元,增長33.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0750元、7700元,增長13.2%和8%。
上述指標的確定,是對我市經濟發展進行深刻分析基礎上提出的,增長幅度較大,完成目標並非輕而易舉。我們要牢固樹立“拼、搶、創”意識,鎖定目標、自加壓力、負重奮進、埋頭苦幹,確保預期目標的實現。
(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持續發展能力
啟動實施“百萬畝高產示範田建設工程”。在核心區建設以水利化、農機化、農藝化為重點的旱能澆、澇能排高產穩產示範田。精心抓好項目規劃,爭取國家立項投資。建設好“引松濟卡”、松榆灌區泵站改造、旱田節水灌溉等10項大型水利工程,進一步完善農村電網。加快五棵樹、劉家現代農機示範區建設,大力發展農機合作社,村級合作社總數要達到150個。繼續推廣赤眼蜂防螟、測土施肥、深松整地等增產技術,擴大優質玉米、水稻種植面積。加強農業氣象災害防控體系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正常年景下,糧食總產穩定在60億斤階段性水平。
進一步加快蔬菜園區建設。大力推廣民眾認可、效益突出的溫室大棚,新建國家級蔬菜園區1個、省級5個、長春市級10個、溫室大棚5000棟。強化技術指導和服務,建立產地批發市場,確保產銷順暢銜接,蔬菜產值實現28億元。
穩步推進牧業小區建設,新建小區100個。嚴格防疫檢疫措施,加強科技服務,確保牧業安全。
全面啟動“千村示範、萬村提升”新農村建設工作,建設省級示範村37個、重點村100個。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抓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確保按期完成任務。著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扶持農民建立各類專業合作社,提高生產經營能力和對農民的帶動能力,增加農民收益。大力推廣科學儲糧技術,建設3萬套標準化新型儲糧倉。抓好惠農政策落實,取消防雹費,清理亂收費,堅決遏制農民負擔反彈。
啟動實施“鄉村環境整治攻堅工程”。鄉村環境整治是困擾我市多年的難題,要以創建“生態示範鄉村”活動為契機,全面開展環境整治攻堅戰,對垃圾亂扔、占道經營、糞便污染等現象進行徹底整治,切實解決農村“髒亂差”問題。在行政執法局設立鄉鎮執法中隊,協助鄉鎮開展綜合執法工作。
(二)搶抓機遇擴大投資,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
牢固樹立項目就是生產力、上項目就是發展生產力的思想,大力發展資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業。
進一步加強“兩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推進“兩區”晉檔升級。五棵樹開發區、環城工業集中區固定資產投資要分別完成50億元、20億元,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5億元、18億元;引進項目28個、13個;項目空間擺放達到1.5平方公里和0.5平方公里。
大力開展招商引資九個月攻堅戰。根據世界500強、國內500強、行業百強和中直企業在全國的產業布局,採取叩門招商、以商招商、委託招商等辦法,著力引進戰略投資者。著眼中糧產業鏈,繼續引進農產品加工企業,延長產業鏈條,進一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圍繞現有企業做大做強,抓好存量產能擴張。加強與各地商會聯繫,積極參加東博會、農博會、廈洽會等大型招商活動。成立攻堅推進組,落實攻堅責任,建立激勵機制,調動招商引資積極性。儲備項目130個,簽約3000萬元以上項目55個,其中工業項目30個。
堅持“爭商搶資”與“挑商選資”並重原則,做到高污染、高耗能的項目不引進,單純以占地為目的的項目不引進,資源消耗高、效益低的項目不引進。
加快重點項目建設。緊緊盯住中糧二期上馬、長春天裕產權轉移、帝斯曼集團落戶、國能生物發電項目引進,力爭早日開工建設。加快京糧集團米業加工、“榆樹錢”工業園、德春米業、上海傑隆等項目建設,爭取達產達效。
加強工業經濟運行調度分析,幫助企業規避風險。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引導企業自主創新,推動產品換代升級,切實抓好節能減排,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積極培育小企業,做大做強骨幹企業,扶持更多中小企業進入規模工業行列。規模工業戶數要達到91戶,產值實現64億元,同比增長40%。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實現85億元,同比增長37%。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實現210億元。
根據國務院出台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若干意見》、《長吉圖開發開放規劃綱要》等政策,抓好對上爭取項目工作。做好項目包裝和申報,謀劃啟動一批關係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大項目,在爭取項目數量和資金上實現新突破。
(三)構建現代商貿流通體系,促進第三產業加快發展
充分利用我市遠離中心城市區位條件,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進一步提高“三產”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構建現代零售商業體系。著力培育華昌文化廣場、中心街商貿城和振北市場“三大商圈”,打造集人文景觀、商業景觀和休閒景觀於一體的現代商業中心。抓好長春歐亞集團綜合商貿服務項目建設。
構建新型批發市場體系。按照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加快振北、糧食、五金日雜批發市場建設,在中心城鎮新建、改建特色農貿市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結構最佳化、功能齊備的城鄉市場體系。深化供銷社改革,發揮供銷社作用。
構建現代物流配送體系。依託鐵路沿線,建設物流配送中心。引進大型物流企業,建設現代物流園區。
構建餐飲旅遊服務體系。發展餐飲品牌連鎖店,培育特色餐飲街區。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推進五棵樹湛江寺、老乾江濕地旅遊資源開發,啟動“沿江一日游”。
構建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引進哈爾濱商業銀行,建立村鎮銀行分支機構;以農村信用聯社為主體,組建農村商業銀行;與省市擔保公司合作,簽訂聯合框架協定,增強擔保能力;增資擴股正興融資公司,建立小額貸款公司,搭建銀企對接平台,解決民營經濟、農業發展融資難問題。
(四)加快城市開發改造,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啟動實施“西部新城規劃、設計、建設工程”。在繁榮大街以西,大手筆、高標準規劃建設“西部新城”。抓好規劃設計,科學謀劃布局。創新融資方式,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完成環政路、三盛路西段道路建設及綠化工程,拉開新城建設框架。
啟動實施“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程”。做到創城機構不撤、力度不減、勁頭不松,力爭3到5年時間實現創城目標。全面開展“清潔家園、整治環境、呵護城市”活動,在交通秩序、市場秩序、占道經營、私搭亂建等方面實行精細管理,形成“無縫隙、全覆蓋、無空檔、全天候”的管理格局。強化“門前四包”責任落實,鞏固省級衛生城創建成果。
啟動實施“占地137公頃的郊野公園建設工程”。抓好公園的規劃設計、平整土地、造林綠化等工作,整體工程3年完成。
加快老城區改造。大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啟動西北街、站前小區等10個區段、33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工程。完成承恩街、中心街北段、健康路東段、中心街商貿城至南洋商業中心步行街道路建設,實施工農大街、榆西大街稀漿封層、向陽路中修工程。抓好承恩街南段等15條街路綠化、補植、養護工程。
加強城市管理。擴大物業小區管理試點,著力解決舊樓區物業管理問題。規範計程車管理,強化公車便民服務。建成垃圾處理廠,增加垃圾清運中轉站、公共廁所數量,進一步完善環衛設施。深入開展油煙治理,繼續提升環境質量。成立路燈管理機構,加強亮化設施管理,完成榆樹大街南北段路燈安裝工程。抓好城市地下管網測繪、規劃工作。
加快中心城鎮建設,全面完成鎮村規劃。推進“百鎮建設”工程,利用好扶持資金,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小城鎮功能,提高承載能力。
(五)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竭力為民辦好實事
加快財政管理一體化平台建設。強化綜合治稅,努力增加財政收入。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壓縮一般性支出,保證民生投入。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開發城鎮就業崗位7200個,新增就業6000人。認真落實小額擔保貸款等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著力解決零就業家庭、殘疾人家庭、下崗職工、大中專畢業生、失地農民社保及就業問題。拓寬勞務輸出渠道,促進農民就業增收。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養老、失業、工傷、生育及城鎮職工、居民、農民醫療保險覆蓋範圍,探索規範、減化醫療費報銷手續的新途徑。抓好新農保自費試點,逐步擴大試點範圍。
提高低保對象補助標準。城市低保提高到180元,月人均補差提高到170元;農村低保提高到1400元,年人均補差提高到760元;大病醫療救助補貼提高到5000元,二次醫療救助提高到4000元。對農村五保對象實行動態管理,將符合供養條件的全部供養範疇。對部分城鄉低保對象、優撫對象、五保對象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給予全額資助。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從校長選配、教師聘任、硬體改善、學校布局等方面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推進校舍安全、危房改造、薄弱校改造工程,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對流動人口子女、留守兒童、貧困學生和後進生落實幫扶措施。成立職業教育發展集團,抓好對口升學,努力實現職業教育新跨越。
加快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文化大院和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文體活動中心交付使用。積極開展文體活動,促進人民民眾體質增強和文化繁榮。套用好城市形象設計成果。
加強廣播電視工作,不斷提高節目質量。實施雙向化數字改造,完成廣播電視硬碟播出工程。
強化農村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社區衛生服務功能。積極穩妥推進醫改,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抓好重點傳染病防控。
嚴格執行生育政策,完善利益導向機制,實行綜合治理,千方百計穩定低生育水平。
進一步改善社區辦公條件,將辦公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提高委主任工資水平,充分發揮社區在改善民生、管理城市等方面的職能作用。提高村支部書記待遇水平。按政策適時適度調增行政事業單位職工津補貼。
各鄉鎮街、各部門都要制定民生行動計畫,形成改善民生整體合力,讓人民民眾享受更多改革發展的成果。
(六)全面加強社會管理,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繼續開展“安全建設年”活動。落實生產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藥品安全、公共安全、信息網路安全目標管理責任制,加強安全隱患整治,建立長效機制,確保無重特大事故發生。
進一步加大“黑彩、黑車、黑班、賭博機”打擊、清理力度,嚴懲酒後駕車、交通肇事逃逸等行為。嚴厲打擊暴力犯罪,努力做到命案必破、黑惡勢力必除、“兩搶一盜”必打,維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強化信訪工作。落實屬地管理、積案包保、矛盾排查機制,及時主動處理信訪問題,引導民眾依法合理表達訴求。完善應急預案,提高處理突發事件能力,預防群體性事件發生。抓好民族宗教、僑務外事工作。發揮市長公開電話職能,維護民眾利益。
深入開展糾風專項治理,加強軟環境建設,嚴肅查處涉軟案件,著力解決行政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和無效作為等行為。
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啟用政務大廳,建立“一次告知、一口受理、統一收費、限時辦結”並聯審批流程。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提高網上審批能力,為企業和民眾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七)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動力,牢固樹立為民執政理念,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以開展“認識新變化、推動新發展”研討活動為載體,進一步深化對市情、鄉情、社情的認識,及時發現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研究探索加快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精心編制“十二五”規劃,為榆樹更好更快發展奠定基礎。
開展“機關效能建設年”活動,建立效能監察體系,嚴格落實問責制,以嚴明的責任導向、嚴厲的懲戒措施,推動各項工作落實。
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做到重大決策依民而定、工作措施應民而出、安危冷暖唯民而系,使各項工作經得起歷史和民眾的檢驗。
深入推進“法治榆樹”創建工作,加強依法行政,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自覺接受人大法制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誠懇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老領導的意見,主動辦理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
市政府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時,繼續承諾為民辦好12件實事:
一是改造農村泥草房1萬戶;二是投資6000萬元,實施涉及70個村、120個自然屯、10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三是投資890萬元,改造農村危橋險橋45座;四是籌資1.3億元,建設農村公路350公里;五是投資2800萬元,加強農業科技服務設施建設;六是啟動實施10個區段、33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工程;七是為6000戶住房困難家庭發放廉租補貼612萬元,新建廉租房3萬平方米;八是投資650萬元,改造市區二次供水設施,解決1萬戶居民供水難問題;九是投資3億元,建成吉林·榆樹365現代生活館(振北綜合市場);十是啟動榆樹火車站功能改造及站前廣場建設工程;十一是投資300萬元,建成市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中心;十二是繼續安排事業單位待崗人員補聘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