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六根·非身覺觸》是宋代詩人釋慧遠的詩詞之一。
《楞嚴六根·非身覺觸》是宋代詩人釋慧遠的詩詞之一。
《楞嚴六根·非身覺觸》是宋代詩人釋慧遠的詩詞之一。詩詞正文舜若多非身覺觸,閉門塞戶栽荊棘。邈得虛空恰似渠,似渠也是閒相識。...
六根 : 佛教指眼、耳、鼻、舌、身、意,認為這六者是罪孽的根源:~清淨。互用 : 1.交錯運用。 2.相互代替使用。詞語出處 佛學術語,出《楞嚴經》, 六根互用者。謂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盤經雲。如來一根。則能見色聞聲。齅香別味。覺觸知法。一根既爾。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據...
六根功德者。六根所具之功德也。而此功德雖具於六根之內。而涉乎世界而成。故有一千二百之數量。所謂世為遷流。界為方位。三世因方。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是也。基本信息 出首楞嚴經 三世者。過去。現在。未來也。四方者。東西南北也。宛轉十二者。以四方涉三世。三世涉四方。而成十二也。流變三...
【六根】《三藏法數》:【出首楞嚴經】根即能生之義。謂六根能生六識。故名六根。一眼根謂眼能於色境盡見諸色。瑜伽論雲。能觀眾色。是也。二耳根謂耳能聽聞眾聲。瑜伽論雲。數由此故。聲至能聞。是也。三鼻根謂鼻能齅聞香氣。瑜伽論雲。數由此故。能嘗於香。是也。四舌根謂舌能嘗於食味。瑜伽論...
“都攝六根”出自《楞嚴經》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解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念佛方法。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當中排列在第二十四,屬於根大圓通,七大的排列是:地、水、火、風、空、見、識,這個根大就是見大,吾人的心性,本來是圓明通達常住,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作為感知外部世界的六個窗戶...
楞嚴六根·非眼能見 《楞嚴六根·非眼能見》是宋代詩人釋慧遠的作品之一。詩詞正文 阿那律陀天眼觀,大千攝入一毫端。掌中謾說庵摩勒,無限蒼生被熱謾。
《楞嚴經偈》出自《大佛頂首如來密因修正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為文殊菩薩造。很多初學者剛開始沒有完整通讀《楞嚴經》整部經文的能力,通過誦讀《楞嚴經偈》來開啟學習之旅。來源 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
楞嚴六根·無鼻嗅香 《楞嚴六根·無鼻嗅香》 是宋朝著名文學家釋慧遠 的代表作品之一。詩詞正文 殑伽河神非鼻香,貧兒乍富也尋常。蓮河岸上曾遭叱,禍出私門變吉祥。
“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楞嚴經是宇宙人生真理探原的經典,是入門悟空的一部書,也是抱本修行,閉關修行一直到證果跟在身邊的一部書.自古以來“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不懂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歌詞 阿難示墮 調御垂憐 七重征詰破攀緣 心目耀金拳 真妄同元...
由於《楞嚴經》內容助人智解宇宙真相,古人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詩句 五陰魔境 第一節 五陰盡之境界 五陰盡之境界——證入圓通、諸根互用、入如來地 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
佛教語。佛家謂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謂之根;根之所取者,謂之塵。合稱根塵。出處 《楞嚴經》卷五:“根塵同源,縛脫無二。”唐 王維 《能禪師碑》:“至於定無所入,慧無所依,大身過於十方,本覺超於三世,根塵不滅,非色滅空,行願...
另據《楞嚴經》載,藥王、藥上兩位菩薩是從味塵而開悟:“藥王、藥上二法王子,並在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無始劫,為世良醫,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如是悉知,苦酢鹹淡甘辛等味,並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遍知。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此二句是念佛的方法。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要借任何方法幫助,心開即與禪宗大徹大悟相應,與密宗三密相應即身成佛相應。自得心開是理一心不亂,入三摩地是證得首楞嚴大定。大勢至與觀世音兩位大菩薩現居此娑婆世界,對念佛人攝取不捨,令離三途,得生淨土。念佛是方法,有智慧才能念佛...
處處要覺,不要隨著迷情;覺即不為外界動搖,能明了那是真、那是妄--六根根性是真,其餘全是妄。依此修持,即可斷惑證真。本性 楞嚴經講的舍識用根,即是把識去掉,用照的作用。本性中無分別,無執著,無念頭,無量無邊的法門均離不開此一原則。……以有生有滅的識修,而想修到不生不滅的果,是不...
持地菩薩在《楞嚴經》里講了,心平,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沒有不平的東西。持地菩薩是證二十五圓通里的,是跟著佛多劫修行的大菩薩,他說:心平以後,則世界地一切皆平。當然了,他說的不光是忍辱,是證道。我們也是這樣,在沒證道之前,我們更需要忍辱。我剛才講了這么多,就是因為它對我們的修行很重要,這...
” 楞嚴經云:“一切眾生,皆以淫慾而正性命。” 高僧大德云:“愛不重,不生娑婆。” 此為對境所起的一種貪染心。九.取(梵語upadana)-因執追求,即妄取也。約二十歲後,血氣方剛,貪慾轉盛,於一切境,廣為追求,是名為取。此為貪污欲境的一種強烈趨求。十.有(梵語bhava)-業牽後有。由愛取二支...
第三節 玲瓏六窗:士大夫的修行體驗 第二章 《華嚴》法界觀 第一節 周遍含容 第二節 萬法平等 第三章 《金剛》、《維摩》、《圓覺》的資源 第一節 此心無所住 第二節 是身如浮雲 第三節 由艿結古里 第三編 謇美眼光:佛禪觀照方式在詩歌創作中的轉化 第一章 《楞嚴》“六根互用”的審美寅踐 第...
舊譯“十二入”。佛教語。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謂根塵相互涉入而能產生知覺,如眼根與色塵涉入而產生眼識。引《楞嚴經》卷三:“複次 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真鑒 疏:“六根、六塵,故有十二,相教權立,言根一定在內,塵一定在外。又眼惟...
過去家鄉有個廟——楞嚴寺,不能說一天走一遍吧,也得經常從那走,走的次數太多了,但是從來沒有想過上廟裡去一趟。去看看廟裡什麼樣,那和尚是什麼樣,他們在做什麼,他們為什麼要出家,我連想也沒有想過,從來沒有想過。雖然也沒有誹謗——現在也暗自慶幸沒有去誹謗,對出家人有什麼想法,沒有這種事,但...
中道對萬法緣起之解釋是既非自然又非因緣,即緣起性空。而且此段對於世界產生之論述也是與佛法相背的,在《阿含經》、《大佛頂首楞嚴經》中都有明確闡述。疑問之六:“云何八識為經,八陽名為緯,經緯相交,以成經教”,此為謗法和亂法,壞人善根。其目的無非亂人知見,阻人參研真正之經教。疑問之七:“雲...
[出首楞嚴經] 根即能生之義。謂六根能生六識。故名六根。一眼根謂眼能於色境盡見諸色。瑜伽論雲。能觀眾色。是也。二耳根謂耳能聽聞眾聲。瑜伽論雲。數由此故。聲至能聞。是也。二鼻根謂鼻能齅聞香氣。瑜伽論雲。數由此故。能嘗於香。是也。四舌根謂舌能嘗於食味。瑜伽論雲。能嘗眾味。數發言論...
(廿一)風性,即琉璃光法王子之風大圓通。(廿二)空性,即虛空藏菩薩之空大圓通。(廿三)識性,即彌勒菩薩之識大圓通。(廿四)淨念,大勢至菩薩等之根大圓通。(廿五)耳根,即觀音菩薩之耳根圓通。[楞嚴經圓通疏卷五、卷六、首楞嚴義疏注經卷五、卷六、楞嚴經集注卷五、卷六]
約“類受”言:此道眾生,分別攝屬天、人、畜、鬼四道,故楞嚴經云:三界中有四種修羅,若於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從卵生,鬼趣所攝。若於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鄰於日月,此從胎生,人趣所攝。有阿修羅王,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此阿修羅,因變化有,天趣...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出自《楞嚴經》第五卷,由於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的提倡,成為中國淨土宗五經一論中的一品經。在楞嚴會上,釋迦牟尼佛詢問諸大菩薩進入禪定、獲得開悟的方法,大勢至菩薩說他以念佛方法修學成功,其關鍵在於“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集中心思,憶佛念佛,維持淨念,相續不斷。原文 ...
以此五觀為修道之前方便,故修者稱為“外凡位”。然即使是這“外凡位”的修行,也是在定中修的,非以散亂心修之。若以散亂心修,因為與散心、亂心相應,法即成雜染,淨法不得成就。又,再舉本經為證,以證三摩地之重要。諸位可知為何有此一部“大佛頂首楞嚴經”?其教起因緣是什麼?諸位可記得:那是因為...
即前五大約於六境,見大約於六根,識大約於六識,故與十八界僅有開合之不同。此七大非各各獨立之實性,乃真性如來藏觸緣所發動者。[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三]三藏法數 【七大】[出楞嚴經] 大即體性圓融。周遍無外之義。蓋由萬法不離地水火風而成。依空建立。因見有覺。因識有知。舉此七種。則自他依正...
出自佛學中,觀世音菩薩的十四無畏之第四。意思是斷滅了妄想,心裡不存在殺害。定義 十四無畏中的第四,意思是斷滅了妄想,心裡不存在殺害。相關資料 佛學中,有觀世音菩薩的十四無畏。據楞嚴經卷六載,觀世音菩薩以金剛三昧無作妙力(不作意之力用),與諸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
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打交道,便不清淨,就沒有道了。佛性如燈光,房子一燈光滿,房內雖有千燈亦皆遍滿,光光不相礙。宇宙山河,森羅萬象,亦復如是,無所障礙。能迴光返照見此性天,則六根清淨,處處是道。要使六根清淨,必須退步。退步是和楞嚴經所說一樣:“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
在原始佛教中,如《阿含》等經典所說的三摩地大抵是四禪八定、空無相無願及有覺有觀等的三昧。大乘經典中則出無數種三昧,如《法華經》卷一出無量義處三昧,舊譯《華嚴經》卷六出華嚴三昧,《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五出海印三昧,《超日明三昧經》卷上舉出十一種三昧,《大品般若經》卷三及卷五舉首楞嚴、寶...
觀世音菩薩於“楞嚴經”耳根圓通章中對我們說:‘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我們修法用觀世音菩薩耳根圓照,返聞聞自性的方法來做功夫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