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淮表記

《?>楊淮表記》,漢著名摩崖刻石之一,原鐫刻在陝西褒城石門西壁,後遷入漢中市博物館,為《石門十三品》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淮表記
  • 年代:東漢
  • 全名:司隸校尉楊淮從事下邳湘弼表記
  • 又名:楊淮碑
  • 體裁:摩崖隸書
  • 字數:173字
作品簡介,賞析評價,釋文,

作品簡介

刻於東漢熹平二年(173),全稱“司隸校尉楊淮從事下邳湘弼表記”,亦稱“楊淮碑”。楊淮、楊弼兄弟是《石門頌》中司隸校尉楊孟文(楊渙)之孫。東漢熹平二年(173)二月,同郡卞玉過石門,見《石門頌》,有感於楊氏祖孫業績,因作此表紀,故又稱《卞玉過石門頌表紀》。
《楊淮表記》為摩崖隸書,碑文7行,行25、26字不等,總計173字。該碑書法奇逸古雅,與《石門頌》相近。

賞析評價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評此石雲:“潤澤如玉,出於‘石門頌’,而又與石經《論語》近,但疏盪過之。”誠如康氏所言,“楊碑”最大的書法特色就是古奇縱逸,疏盪天成,後世之《爨龍顏》、《靈廟碑》大由所出,其字樸拙真率,巧奪天工,觀之則生迥出塵寰,飄然物外之感。 但凡古隸,尚欠周正規矩,唯獨於此,天人合一,而古意存焉。日常臨寫,心摹手追,渾思度外,可矯帖學習氣之弊。
楊淮表記》書法雄古遒勁,筆勢開張,用筆沉著紮實,結字參差古拙。其章法,因石勢而書,縱成列,橫不成行,字態因字立形,疏宕天成。如第六行“也”字,為此行末字,故形體較大,第七行“過、此、追、述”四字,波筆舒展,極盡開張之勢。石壁上部寬而五、六、七行行距遠,下部窄而行距密,渾然天成。若將此刻與《石門頌》、《開通褒斜道摩崖》等視為一組,與同時期山東曲阜一帶《史晨碑》、《孔彪碑》等廟堂碑相較,則見兩地迥異之地域書風。

釋文


司隸校尉楊君,厥諱淮,字伯邳。舉孝廉、尚書侍郎,上蔡、雒陽令,將軍長史、任城、金城、河東、山陽太守御史中丞,三為尚書,尚書令。司隸校尉,將作大匠河南尹。伯邳從弟諱弼,字穎伯,舉孝廉,西鄂長。伯母憂,去官。復舉孝廉,尚書侍郎,遷左丞冀州刺史,大醫令,不邳相。兄(解釋)弟功德牟盛,當究三事,不幸早隕。國喪名臣,州里失覆。二君清□,約身自守,俱大司隸孟文之元孫也。黃門同郡卞玉,字子珪,以熹平二年二月廿二日謁歸過此,追述勒銘,故財表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