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黑土地

梨樹黑土地

梨樹黑土地是黑土區之一,保護是一個“世界課題”,而“黑土地文化”的背景和“市場”及其廣大和深遠。於是,接地氣,上高度,“高端大氣上檔次”成為必然,易操作,好推廣,勤交流,互借鑑和實踐理論‘碰撞’的交流也拉開大幕,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也根植在了這片黑土地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梨樹黑土地
  • 外文名:LiShu Black Land
簡介,

簡介

“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留給子孫後代。梨樹模式值得總結和推廣。”總書記的話語重心長。2020年7月22日下午,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範區,習近平總書記憑欄遠眺,玉米地一望無邊、綠浪滾滾。
“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溫暖人心、催人奮進!”在場幹部民眾激動不已,紛紛表示,總書記親臨梨樹、深入田間、充分肯定,這是梨樹鄉村振興發展最美的時刻。
梨樹黑土地
梨樹黑土地
吉林省梨樹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是國家重點商品糧食生產基地縣、是曾經捏得出油花的黑土,梨樹縣是全國糧食生產5強縣之一,也是黑土地保護利用的試驗田。依黑土而生、因黑土而興,梨樹與黑土地根脈相依。
  2007年,梨樹縣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開展廣泛的院地合作,開啟了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研究、示範、推廣的漫漫征程。
歷經13年的探索實踐,一項輻射東北區域、具備國際影響力的耕作制度“秸稈覆蓋、條帶休耕”在梨樹誕生。
如今,梨樹秸稈全覆蓋耕作推廣面積已達200萬畝,占梨樹縣玉米耕種面積的七成以上。隨著新技術推廣不斷推進,許多種糧大戶耕種觀念正在轉變,開始嘗試保護性耕作,提高了土壤保墒能力和出苗率,讓農民們嘗到了“梨樹模式”帶來的甜頭。更可喜的是,梨樹模式的有效推廣,進一步激發黑土地資源保護、開發和有效利用。
作為吉林省農業大縣的梨樹縣,將思想轉化為行動,淬鍊出意蘊深厚、影響深遠的“黑土地文化”,進一步助力梨樹縣乃至吉林省和關東大地上的鄉村振興。
“黑土地文化”開始“結果”
從2007年起,梨樹縣藉助中國農業大學的科技支撐,開始了黑土地保護的研究和探索,研發並創建了適合我國國情的玉米秸稈覆蓋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這一“做”就是13年。 “黑土地文化”的核心是“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其主要內容是“秸稈覆蓋、條帶休耕”。即在玉米收穫後,將秸稈全部還田並覆蓋在地表,將耕作次數減少到最少,從而達到保墒蓄水、培肥土壤、減少侵蝕、改善土壤生物性狀、穩產高產的效果。此項成果率先解決了東北黑土區玉米連作、秸稈焚燒導致的土壤退化以及衍生的環境問題,是對耕地質量保護最直接、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最容易被農民接受的耕作方式,被業界稱為保護性耕作的“梨樹模式”。據了解,“梨樹模式”比傳統耕作畝節約化肥、耕作成本100元,增產達到6%左右,畝增收86.4元(按1.9元/公斤計算)。2019年全縣玉米種植面積324.8萬畝,總可節約成本32480萬元,增產14400萬公斤,總增收59840萬元。據中科院測定2019年採取“梨樹模式”13年的高家村保護性耕作研發基地,經測產,含水量折算14%後實收畝產為1152.45公斤,獲得了大豐收。
“黑土地文化”根植在梨樹大地
2015年,由梨樹縣政府和中國農業大學聯合創辦,以“面向世界、立足黑土、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為宗旨的“梨樹黑土地論壇”應運而生。論壇通過多學科、多角度、多層次的大型學術交流活動,開啟了黑土地保護學術研究領域的“思想革新”。
梨樹黑土地
梨樹黑土地
6年來,共舉辦10餘次會議,包括7屆年會、1屆現代農業國際研討會、2屆參加了海南博鰲論壇和4屆“梨樹黑土地論壇”實踐篇會議,來自國內外的20位院士及300餘位專家聚焦梨樹縣,共商現代農業發展大計。
在東北黑土地保護高端論壇暨“第五屆梨樹黑土地論壇”上,由中國工程院、農業農村部、吉林省政府主辦,中國農業大學、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四平市政府、梨樹縣政府承辦,將黑土地保護提升到了國家層面。論壇的思想“碰撞”已擴散到世界範圍。本屆論壇邀請到包括美國土壤學會主席奧勒·溫德羅特在內的12位國外行業精英,人數之多也是歷屆之最。
通過近年來的建設,“梨樹黑土地論壇”促進了以“梨樹模式”為核心的技術體系,實現了節約成本,保護黑土,提高地力,增加產量的效果;促進形成了以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天成玉米開發公司與合作社+基地的穩定的產業生產格局;促進形成了以合作社+農戶的綠色玉米生產基地生產方式;促進形成了梨樹縣綠色玉米生產基地的監管、服務體系和機制;促進形成了梨樹縣百萬綠色玉米生產基地的品牌影響力。
“黑土地文化”從這裡升華
梨樹縣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擁有大型農機53台套,規模經營土地面積達到700公頃,全部採用“黑土地論壇”上推廣的“梨樹模式”進行種植。幾年來,梨樹縣農技人員跟蹤測產顯示,合作社採用“梨樹模式”較常規生產田塊生產成本降低10%以上,單產提高10%左右;2019年盧偉合作社採用“梨樹模式”種植方式總增收1304800元。
以高端論壇為平台,梨樹縣3年舉辦60餘場學術報告,共同破解發展難題;秉承“不求所有但為所用”理念,建立院士工作站,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最後一公里”;以論壇為載體,中國黑土區和省內其他地區農業工作者紛紛到梨樹縣參觀學習,使保護性耕作技術在各地不斷推廣。目前,以“玉米秸稈覆蓋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為主的一系列免耕農作技術,在東北4省區的推廣套用面積超過1000萬畝。
梨樹縣強化與國家各部委的溝通合作,從2016年開始,承接了連續3年每年投資3150萬元的黑土地保護項目、每年投資近千萬元的中國農大科研項目、投資1000萬元的玉米秸稈綜合利用項目、投資1000萬元的網際網路+精準農業項目、投資250萬英鎊的牛頓基金項目等,先後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瀋陽套用生態所等簽訂合作協定,吸收資金10億元以上;通過梨樹黑土地論壇,梨樹縣形成了與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等部委、院校的緊密合作,搭建起科學研究、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的平台,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生根,套用到田間地頭,實現了農民增產、增收。
黑土有邊界,科技無國界。梨樹縣將黑土地論壇作為“第一品牌”來鍛造,利用各種媒體平台,第一時間發布梨樹黑土地聲音、講好梨樹黑土地故事、傳播梨樹黑土地經驗,營造出良好的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的氛圍,不斷提升梨樹縣黑土地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使其成為梨樹縣的一張“最亮名片”,讓世界了解梨樹縣,讓梨樹縣走向世界。
目前全縣棚膜總量達到35000棟,百畝以上棚膜蔬菜園區78個,居全省首位;建成了全國100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全縣認定綠色有機產品185個、中國馳名商標1個、省著名商標10個,梨樹玉米、梨樹黑土地大豆油、梨樹黑土地鮮食玉米、梨樹黑土地酸菜、梨樹白豬、梨樹黑土地九月青豆角等農業品牌享譽全國,以上這些顯著的成績,均得益於梨樹縣“黑土地文化”的升華,進而帶動了吉林省乃至東北黑土健康生態農產品的蓬勃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