梘源村村民委員會,2016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梘源村村民委員會
- 廢止年份:2016年
- 國家:中國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Jiǎnyuán 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梘源村村民委員會,2016年廢止的地名。
梘源村村民委員會,201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梘指引水的工具,源指水源。歷史沿革50年代,屬漿石鄉,1958年人民公社時屬虹橋公社,為梘源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虹橋區、虹橋公社,1975年1月撤區並鄉,屬虹...
村情概況 塔下村位於埔寨鎮的北邊,豐順縣的南端。該村轄4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527戶,人口3254人;全村總面積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07畝。該村年平均氣溫為20.5℃,年降雨量約為1846毫米,氣候特徵氣溫偏高,日照偏多,雨量偏少。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青欖、龍眼、香芋等,村特色經濟收入有青欖、龍眼、香芋等...
雲門塔,位於村南漳水西岸。塔建於1782年,為村民汪世禧、汪世煒捐款3400兩糾族人所建,塔五層,寶頂珠,遠遠望去,宋式六角形制的古塔端莊嫻靜,磚砌斗拱上有飛檐翹角,一座座小鐵馬懸掛在翹角上,靜靜地穿越了200多個春秋。塔高36.4米,徑5.28米,內部為空心式,有折轉階梯,層層有門窗。當年村民修建雲門塔時...
長洲村是桂林市興安縣漠川鄉下轄村。在鄉境西南部。駐地在鄉人民政府駐地西南58千米處。東接艷林村,南連顯里村和灌陽縣洞井瑤族鄉大竹源村,西鄰高尚鎮靈龍村和白石鄉白竹村,北靠橋頭村。面積 23.75 平方千米。轄15 自然村。村委會駐長洲。有3640人,漢族聚居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五年(1936)為協合二村,屬...
其同宗:二十九世從義公由旌德金螯遷往太平長源江村(太平長源祖);二十九世從簡公由旌德金螯遷涇縣梘坑;二十九世從龍公由旌德金螯遷涇縣溪口。二十九世金螯派從政公:若虛公子,名正。性溫厚篤實,審時度勢,見識過人,以守兼創,家聲丕振。後人贊其:“寬而有容,宅衷以誠。開基創業,佑啟後人。”明清五...
轄黃龍坪、東村、斜皮堰、五佰塘、岩背、練木橋、靈山廟、架梘田、山腳9自然村。村委會駐黃龍坪。其他 三桂村原名三角村,因境內有椅子山、大頭山、百山圍成三角形得名。後以方言諧音雅化為三桂村。面積 9.3平方千米。有2815 人,漢族聚居。耕地面積234.46公頃。主種水稻。產蜜橘、西瓜、葡萄。湘桂鐵路...
山嶺村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新田鎮南6公里處,東與溪口柏梘山相鄰,南與溪口鎮交界,西以華陽河為界,北與蒲田村相鄰,三面環山,東溪河從山嶺村直穿而過。6.4公里的水泥路在山嶺村全面覆蓋。全村有7個自然村,16個村民組,576戶2072人,外出務工700佘人,面積9.1平方公里,計稅面積640畝,山場面積15000畝...
1984年8月至10月,實行政社分開,取消公社建制,建立鄉鎮建制,全縣劃為18個鄉、3個鎮,下設206個村民委員會、21個街道居民委員會。1987年6月至10月,村民委員會改為村公所,在自然村建立村民委員會。1995年3月,撤銷村公所和自然村的村民委員會,全縣改設208個村民委員會。2000年1月,王靈鄉改為鎮建制。
奕棋村民委員會 上葉 下林塘 後底溪 曹家落 烏龍街 竹墩 龍井村 徐村村民委員會 珠里 徐村 孫家 水碓 降阜鄉地名圖 隆阜鄉概況及正文 隆阜鄉 隆阜 隆阜一村村民委員會 下阜山 隆阜二村村民委員會 茅山 隆阜三村村民委員會 隆阜四村村民委員會 梘忠鄉地名圖 梘忠鄉概況及正文 梘忠鄉 傍霞村民...
鄉轄61個村公所,鎮轄19個辦事處。村公所(辦事處)下轄431個村委會,14個居委會,2573個合作社。1995年3月6日,鹽井鎮水田辦事處劃出大屋、瓦房、堰溝合作社設立黃葛槽辦事處(縣城新區),隸屬鹽井鎮。2000年7~12月進行村級體制改革,鹽津縣農村78個行政村(辦事處)全部改為村民委員會。至此,縣轄兩鎮和...
1984年初,轄21村,1居民委員會。2003年,合併村,轄17村民委員會和1居民委員會。2011年末,轄桐木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蓮桐木、周田、雅溪、城沖、小埠、丹桂、湖塘、蕉源、楚山、梘沖、崇德、洪東、荊坪、棗木、楊坊、黃圖1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43個村(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桐木鎮轄1個社區、17...
仰山河、蘭田水、芭源水、竹溪水、村頭水、東源水、仕源水、青樹水、龍溪河、白馬港、中保港、黃沙港、崗前水、胭脂水、赤田港等大小支流60條,流域面積1531平方千米,橫貫全縣;北潦河又名龍江水,發源於修水縣茅竹山寒婆墳,北潦河(奉新縣段)由乾洲鎮的芒洲入境,經該鎮的張家、溪泮、梘下、北溪等村...
2011年末,沙坪鎮轄雷家窩、沙坪、關山、馬子坪、山坪、茶園、柘洞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46個村民小組,86個自然村。截至2021年10月,沙坪鎮下轄7個行政村:茶園村、關山村、雷家窩村、馬子坪村、沙坪村、山坪村、柘洞村。鎮人民政府駐沙坪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沙坪鎮地處樂昌市西部,東南部與乳源縣紅雲鄉...
白水帶,又名白水帶村民委員會,廣東省鶴山市宅梧鎮白水帶。位於鶴山宅梧鎮陣東北10.4公里處,北與高明市接壤。建於皂幕山西麓山(土名)腳,以本地懸崖溪水奔流萬丈如白帶狀,因此貌定村名。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下轄土瓜嶺、紅環、石排腳、石排頂、上新村、下新村(象山...
陳山村,位於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彭坊鄉。與縣洋溪鎮、永新縣象形鄉、蓮花縣路口鎮接壤。全村分為陳山、壠下、上墩、毛嶺、坪江頭五個村民大組,總計1000餘人,分為李、劉、陳等幾個姓氏。 陳山村離縣城有86公里、離彭坊鄉政府35公里,距離洋溪鎮僅10公里,這個小山村青山綠水間青瓦青牆,山區特色的農房錯落...
1958年1月,復稱栗木鄉;同年9月1日,與上梘、六嶺鄉合併成立栗木公社。 1959年4月,泉會公社並人栗木公社。 1962年下半年,改稱栗木區。 1969年1月,復稱栗木公社。 1984年7月,改設栗木鎮,下設19個村民委員會、1個街道居民委員會。 1987年,村民委員會改為村公所。 1989年10月,龍嶺、源頭2個村公所劃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熊村區。1961年,為湖坊公社。1968年,湖坊公社併入熊村公社。1971年,恢復湖坊公社。1984年,湖坊公社改為湖坊鄉。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10月,湖坊鄉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湖坊社區、湖坊村、水湖村、石陂村、營心村、大排村、梘源村、塘坊村。鄉人民政府駐湖坊村新街8號。地理...
②高安荷嶺鎮琴嶺行政村的上況村。 ③高安荷嶺鎮琴嶺行政村的下況村。 ④高安荷嶺鎮琴嶺行政村的梓南況家。 ⑤高安黃沙崗鎮梘溪行政村的牛毛嶺況家。 ⑥高安市龍潭鎮萬善行政村的梅嶺況家,2015春節期間,共有23戶,92人。 ⑦高安市石腦鎮左家行政村的十甲羅村。該村況姓村民是解放後擴社並對時期,人民政...
袁家灣、梓木沖、黃嶺、城坪、小洋、高潮、栗山、新屋、曾家、肖家、木山、高梘沖、周家、茶凼、栗新、木梘溪、喻家洲、沙灣、盧家拜、蜈蚣橋、湘思、臘樹坳、羅富沖、梅花、綠竹、高梘、水竹、廠坪、澗山、大雲、朋興、戴嶺、益新、集富、雙升、展望5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7個居民小組、456個村民小...
1981年初,大巷鄉大巷中村一村民挖水溝時,在80厘米深的土層中,挖到石斧一件,系磨製石器,但未發現其他器物伴隨出土。寶山動物化石遺址位於泗頂鎮圩場東北1千米處。1985年至1986年,民眾到山上挖礦,在岩洞中的不同地點,挖出動物牙齒化石,經化驗為大熊貓牙齒。燈盞圩(古地名)古寨址位於大樂鄉望梘村東南面,...
1958年10月,與茶源鄉合併稱燈塔人民公社。1961年7月,始稱水嶺人民公社。1984年,改社為鄉。1995年6月,撤區並鄉。行政區劃 2011年末,水嶺鄉轄下豐、燕桂、金龍、嶺腳、大胡家、吊牛坪、雲房嶺、布衫塘、冷山、駱家寨、三合、吉星、視田、新鋪、母塘等15個村民委員會,131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
空閒時間,村民們自發地組織開展籃球賽、南音演唱、體育健身等活動,生活富足安康。鳳二村建於明末清初,由長腰嶺、荔枝山兩處古村衍生而來,現演變為茶園、燈芯塘、吊梘、何屋、冚尾、欖樹圍、荔枝山、牛角冚、山塘、田心圍、新群、長水冚、長腰嶺等13個自然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另有舞獅、舞龍、舞春牛、...
通村水泥公路 鐵路、公路立交橋 沙園公路 麂山下的吉埠梘田村 白鷺生態新村 江口旱塘新村 茅店羅坑新村 南塘船埠新村 青少年活動中心 城關第三國小 贛縣中學北校區 縣人民醫院 預防接種 縣疾病控制中心 贛縣全民運動會 中青年健美操 老年人綢布舞 民間藝術交響曲 田村傳統花燈 賽龍舟 南塘農民文化藝術節 韓坊窯下...
中國傳統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民國以前所建的村。2012年9月,經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將習慣稱謂“古村落”改為“傳統村落”。傳統村落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產。保留了較大的歷史沿革,即建築環境、建築風貌、村落選址未有大的變動,具有獨特民俗...
截至2011年末,蓮花鎮轄蓮花、蓮東、犁金園、清蓮、山外、上余、東湖畈、五坦、西山下、耿山、杜山沿、華壟、月山、澗峰、外黃、里黃、橋東、缸窯頭、橋豐、朱楊、黃營、毛桐山、大路口2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41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蓮花鎮轄23個行政村:華壠村、西山下村、外黃村、缸窯頭村、毛...
1983年,撤銷人民公社,恢復鄉鎮體制,生產大隊改建為村民委員會。行政區劃 2012年,金華鎮共轄12個行政村、101個村民組、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2個行政村是:金華村、金龍村、蒼坡村、翁貢村、乾井村、翁井村、三鋪村、蒿芝村、上視村、下視村、上鋪村、下鋪村、何官村。1982年,全社轄金龍、何官、蒿芝、翁井...
2019年7月,守望支教社派出七支支教隊分別赴往湘西野竹坪、邵陽新寧、邵陽隆回架梘、邵陽隆回中洲、邵陽縣保和村、瀏陽澄潭江和長沙望城黃金園七個地點開展支教活動,深受當地校長與村民們的支持。其中邵陽隆回架視村支教點為省婦聯駐村扶貧點,邵陽隆回中洲村支教點為省紀委監察廳駐村扶貧點,邵陽縣保和村支教點...
1988年5月,從原德安區劃出永勝、建設、寬裕、民樂、民勝、阿梘河6村成立梅子鄉。2012年12月,梅子鄉撤鄉設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梅子鎮轄6個行政村:民樂、梘河、寬裕、建設、永勝、民勝;下設95個村民小組,有77個自然村。截至2020年6月,梅子鎮轄6個行政村:民樂村、民勝村、梘河村、寬裕村、建設村...